横店是个江湖。 一年四季,形形色色的戏和人来到这江南小镇上,聚了又散,散了又聚。过去二十年中,这个30多平方公里的影视城逐渐衍生出特殊群体,常年稳定在两三万人。他们整日在剧组间穿梭,寻找机会。运气好时,一星期换好几身不同年代的服装,有时脸上抹着仿重伤的涂料,有时粘清朝发套,或戴个魔界面具。 他们被人叫路人甲、龙套、群众演员。 但靠当群演谋生,日子相当难过。收入微薄、身心疲累,很难得到亲友认可。即便被取景框捕捉到了,荧幕上也常只剩模糊的影子。新鲜感消退得相当快。大多数人呆上两三个月就会离开。明星梦,那最多是夜深人静时偷偷划过脑海的念头。 而有几千老 "横漂",却在西瓜视频上为生活开辟了一种新可能。他们拿起手机,对准自己,找到了成为主角的镜头。 1 从"活道具"到"大侠" 在横店,一个普通群演的基本工资是120元/天,演员工会抽取10%,到手108元。有时会多给10到20元,比如早起、淋雨、高温、化重伤妆、躺尸。 群演有等级之分。形象好的,可以露全脸,被称作"前景",16小时能赚220元。"特约"群演工资更高,但要形象好,有一点表演能力的,会被分到几句台词。 四年前,十三哥对群演没有概念。这个湖南岳阳的小伙子因为做生意亏了钱,来到横店另谋生路。他当时想法简单,"拍拍戏,看看大明星, 混混生活,消磨一下时间"。 在《巴清传》剧组,十三哥曾饰演仆人,和范冰冰肩并肩站了一下午。看明星是做群演少数的"福利"之一。起初他还会激动,很快"看多了,就没意思了"。 相比漂亮脸蛋,十三哥印象更深的是明星在片场的排场。"一线明星三四个助理,拿着蒲扇扇风,还有大个儿保镖在边上。剧组全部到位了,道具安排好了,人全部站好,他们才会上来。"十三哥说。 他没受过表演训练,口音重,长相一般,这意味着他不会被选为"前景",特约更不可能。头半年,十三哥每月只有一半时间能接到戏,月收入1500。 当时,他认识最拼的群演,一个组接一个组地跟,连续几天不睡是常有的事,几乎"不要命"地干,也不过拿到四千左右。 跟《巴清传》时,37、38度的高温天气下,十三哥身穿五六层、重达二十斤的太监戏服,站了七八个小时。休息时,十三哥弄歪了铁丝网撑起的太监帽,回收戏服时,道具老师让他赔400块钱。领队费了好大一番功夫将帽子复原,才帮他免掉这笔赔款。 刨去房租、话费等必须开销,十三哥意识到,只靠群演的收入,自己活不下去。为了改善生活,他想过送外卖,但因舍不得花钱买电动车作罢。 2017年,十三哥在片场时看到很多群演都拿手机拍视频。他听说,发一条视频发到平台上,有人看就有收入,从几块到上百元不等。十三哥注册了账号:"横店龙套影视演员",也拍起了视频。 十三哥没和大多数人一样拍明星,他把手机对准了和自己一样的片场小人物,分享拍戏时的趣事、在横店生存的酸甜苦辣。 在西瓜视频上,十三哥有一条播放量超高的作品,记录了战争剧的拍摄现场—— 群演站们成两排,端着道具长枪,一边射击一边变阵,认真又投入。但失去了音效和机位加持,这场偷拍的、伴着执行导演高喊"走位!走位"的激烈"枪战",令人发笑。 十三哥的不少视频也表现出尖锐性。炎热夏日,一位群演为了躲开毒辣的阳光,睡在了房车底下。房车里,明星们正吹着空调。令人唏嘘的对比。 如今,十三哥在西瓜视频上发布了2300多个作品,被 130多万人。三年多里,他坚持每天两次更新,从未中断。他的视频提供了某种近距离、真实观察影视行业的角度。 后来,十三哥的视频里出现了固定的人物,粉丝们最熟悉的是十三哥的妻子米饭妹。三年的视频,记录下两口子生活,小到日常拌嘴,大到回老家领证买房。还有三万哥、马老板…… 性格、口音、长相各有特色,这些人相聚在十三哥的镜头里,一起咂摸群演生活的五味杂陈。 十三哥已经有阵子没去剧组报名了,拍视频为他带来每月数万元的收入,渐渐成了主业。每当群演朋友遇上困难,没钱吃饭、没钱租房、没钱买回家的车票,十三哥一定会伸出援手。"这个钱反正是在横店赚的,他们(群演)的事我也要帮忙。" 2 不甘心只做背景的"龙套" 2018年,小宁接连看了《喜剧之王》和《我是路人甲》,这两部描绘龙套演员生活的电影,像两把火,把小宁烧来到横店。 今年28岁的小宁是陕西咸阳人,心思细腻,从小对文艺感兴趣,有副不错的嗓子,闲暇时候很爱看电影。从技校毕业后,小宁做过流水线工人、保安、饭馆服务员、临时城管。但每份工作都让他感到迷茫,除了领工资,似乎只是为了消磨时间。 3年前,小宁收拾行李,坐一天一夜的车先到义乌,再换大巴到横店。他住进450元每月的扩建楼层,只有热水器,没空调,床距离厕所,只有不到1米。 但这是第一份让他兴奋的工作,他至今还能绘声绘色地讲出第一次拍戏的经历。 那是个院线战争片,他穿草鞋、破衣服,全身抹上黑泥,演被飞机轰炸的红军士兵。这场戏持续拍摄了24个小时,1月份夜里很冷,但小宁很兴奋,整夜无困意。导演一喊,他立刻冲出去,一个老横漂告诉他,"兄弟,没必要这么积极,咱们到时候只是个背影。"初来乍到的小宁不信,"怎么可能呢?"。 小宁是群演中最积极的人之一。小宁觉得,喜欢演戏,就不能只是嘴上说说,他为没有台词的角色反复练习,努力抓住可能被导演注意到的机会。为了争取出镜的机会,小宁总是积极地站在主角身边,但偶尔,因为自己相对"喜感"的长相,直接被导演换到了最后去。 有时,小宁还想争取能够说台词的角色,"我感觉我对人物分析的挺好的,导演来了,我跟人家把台词一说,人家都没理你,就说句‘换下一个’。"努力争取的结果常常是四处碰壁。时间长了,小宁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好像遇到了瓶颈",越发畏首畏尾。 小宁说他真的热爱演戏,梦想是成为一名真正的演员。在一档民国悬疑剧中,他被男二号选中,加了点戏。拍摄结束以后,小宁听到后面有个人在叫,"兄弟,兄弟。"他回过头,男二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兄弟加油,不错。"那是做群演三年来,小宁仅有过一次高光时刻。 小宁在《觉醒年代》 2019年,小宁在西瓜视频上分享群演生活。视频开头,他总是先和大家问好,然后介绍,"今天给大家展示一下……", 展示的一般是电视剧中的场景、所用的道具等等。 最初小宁是奔着视频补贴收入去的。但逐渐地,他收获了更加珍贵的东西——肯定与支持。有网友留言说,小宁有明星相,像《康熙微服私访记》里的三德子、岳云鹏,还有点像王宝强。 后来,小宁坚持在片场休息时拍视频,这是他"磨炼演技的方法"。他还和几个群演朋友自导自演,有时演轻松诙谐的喜剧桥段,有时模仿战争大片。他会给素材配上感情丰沛的背景音乐,再和一些影视剧的远景场面混剪在一起,看起来颇有戏剧性。 西瓜视频的头像和朋友圈里,小宁都以戏里的扮相出现,姿态也是为贴合人物身份设计的。有粉丝说,"我能感受到小宁对戏剧和表演单纯的热爱"。小宁说,是陌生人的善意,陪伴支撑他走到今天。 视频拍多了,他的台词也有了进步,"拍戏的话,我做不上主角;但我在自己拍的视频里,就是主角",小宁说道。 3 "拼命三郎"用视频记录生活 "收工了,愉快的一天又过去了,去交衣服交道具了啊。"一个年轻男子穿着民国装束,背着一把木制长枪,他是95后横漂蒋文华。天色已近傍晚,蒋文华提着两份盒饭,准备回家陪伴他的女朋友,群演小朱。 回到家,小朱正在狭窄的厨房里,用简陋的厨具摊着春卷,"再做一道干锅虾",她手舞足蹈地说。局促的生活和两个年轻人的笑脸,真实地呈现在一条5分钟的视频里。 2018年11月,小蒋来到横店闯荡。他就是片场的"拼命三郎,从不主动给自己放假,曾经30天内跑了31个场。当群演身体要经常受苦。小蒋就因为酷热天里,穿着厚厚的铠甲拍戏中暑了。第二天高烧39度,不仅没能出工,看病花掉了两三百,前一天的工钱才144块。但小蒋几乎从不抱怨,依旧把日程排得很满。 蒋文华录制的剧组景象 他和山东姑娘小朱就在片场相识。因为角色少,女群演常常接不到活,收入更不稳定。但小朱性格乐天,也十分上进,她接手工活计补贴家用。 为了省钱,俩人经常在不出戏的时候下厨,小蒋刀工很不错,从片场的盒饭到烤全羊,从煲汤到小吃,他全拿手。两人互相照顾,相约一起打拼。 2019年夏天,小蒋开始在西瓜视频上记录生活,增加收入。尽管此前并没有多少经验,但小蒋决定边做边学。 小蒋的第一支vlog不到两分钟,他跑了好几处取景。他站在画面中央,上身挺直,紧盯屏幕,发套紧贴的额头上沁出汗来,他对镜头说"今天温度大概38度,还好我穿得挺凉快"。 和小朱的生活日常也被小蒋记录了下来。在他的视频里,网友们知道,小朱被导演选作女一号的替身,被群头选中担任"前景",依靠自己购买了一辆二手车……网友都很喜欢个性内敛、爱笑的小朱,经常在小蒋的视频下面留言,"怎么没有朱老师?" 小蒋拍下自己在医院看病,和网友念叨药贵,有网友建议,备点感冒冲剂和藿香正气水。这种交流,"暖暖的",小蒋说。 如今,小蒋在西瓜视频上,积累了几万粉丝,发布了360多个视频里,收入也有做群演的1/3。小蒋明显成长了,他越来越放松、开朗,视频的镜头切换、机位、配音、串场越来越多。不过,真诚朴素倒没变过。 "做群演也好,拍视频也好,我还是特别渺小,但我虽然很渺小,还是有好多人看重我们,把我们当朋友,真心相待。这种感觉特别好。" 许多有演员梦的人,还未启程来横店的人,在他的视频里了解了这座造梦工厂真实样子,"可能少走一点弯路"。 十三哥、小宁、小蒋这样的群演离明星很近,也熟悉《喜剧之王》里的尹天仇,真实世界里的王宝强那样的逆袭故事,但无奈地处在影视人力市场的底层,那种光彩又似乎遥远。 而在视频中做主角则是一种奖励——小人物不要割舍大梦想,说不准哪天梦想就会变成现实,也说不定,会有另一条路出现。 #360行,行行都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