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小区里的一个妈妈聊天,她谈到了自己的情绪化。 她说,和老公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吵了几句,就越想越气,一整天都沉浸在愤怒中。生气的内容能从"你居然忘了按我说的去做",到 "你心里根本就没我",再到 "你一点也不爱我,日子过不下去了"…… 在这个人人焦虑的时代,很多人都会感觉生活处处不顺心,有一肚子苦水想要抱怨。在被各种负面情绪裹挟的时候,自己就像一列失控的小火车,谁拦着我就撞谁。 曾经的我,也是一个情绪化的人,而且是内耗和自我攻击那种类型的。因为别人无意间的一句话,或者因为自己的某个行为产生懊恼的想法,都会一整天闷闷不乐。开始自我成长以后,自己居然也可以毫无波澜地化解生活中的大部分负面情绪,如今也成了别人口中"性格好,心态好"的人,能够听人倾诉和帮人疏导情绪了…… 很多人都很困惑,到底怎样才能让自己开心一点呢? 我觉得,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知道关于情绪的一个基本常识:情绪ABC理论。 01 你的情绪,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如果我问你:"你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己不焦虑,开心一点吗?" 你肯定会说:"那还不简单,要是伴侣可以更懂我,孩子更听话,工作活更少钱更多,我就会很开心"。 所以现在市面上有大量的课程,教你如何处理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如何升职加薪等,试图帮你解决这些表面的问题。 但,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你是一个习惯性焦虑,不容易开心的人,孩子每次考满分,你就会不焦虑吗?老公这个月贴心照顾家里,就你会一直开心了吗?另外,伴侣做到什么程度,就算是懂你呢?孩子怎样,才能达到你心里"听话"的标准呢?什么样的工作,才能真正满足活少钱多呢?最最关键的是,我们心里都清楚,一个人是不可能改变另外一个人的,活少钱多的工作是不存在的。 所以,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让我们焦虑和难受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我们描述的那件事,或看到的那个问题,而是我们的感觉。是我感觉到"不被伴侣疼爱"、"不被孩子尊重"、"工作力不从心"或"自己不够富足"…… 所以,与其去各个击破找外在的原因,不如去追本溯源看看那个最本质的原因:你自己,以及你自己的情绪,它才是你所有不开心的导火索,也是一切关系不如意的根结所在。 02 情绪ABC理论:是你的认知导致了不开心 所有的不开心,都只是我们脑海中的一个情绪而已。这个世界上每天发生了什么事,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让我产生了怎样的想法和感受,这个感受,就是你的情绪。 关于情绪的产生,有一个著名的情绪ABC理论。 什么是ABC呢?这个A,代表诱发事件,也就是发生了什么事;B代表你的认知;而C,则代表的是结果,也就是你的感受或情绪。 具体来说,诱发事件A,它就是让你生活不开心,迷茫焦虑的事件来源,比如孩子成绩不理想、夫妻感情不和、令人讨厌的老板、糟心的工作,不理想的身材或帐户里的余额。你一想到这个事就开始焦虑和不舒服,它就是你所有情绪的原始来源。 而结果C就是因为这件事你所产生的情绪。比如,孩子学习不好,让你很焦虑;身材不理想,让你很沮丧;老板很控制,让你很愤怒。 情绪ABC理论,就是说,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 大部分的人在生活中都会简单地认为,是A导致了C,也就是说,一定是由于某件事或某个人,才让自己感觉这么糟糕。所以他会拼命学习,想搞定亲子关系、领导关系,学习减肥、理财……觉得这样自己的生活就会一顺百顺了。 但其实,ABC模型告诉我们,事件A和情绪C之间还隔着一个B。而这个B,代表的是你的认知,也叫你的底层信念和三观,它才是产生情绪C的直接原因。 所以,我们所有的这些焦虑、不开心的情绪,都是由我们的认知来决定的。 03 认知眼镜:你的视角决定了你看到的世界 我们每个人生来都会戴着一幅不同的认知眼镜。不同的人,戴的眼镜的颜色、度数都非常不同,所以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也是完全不同的。这个认知眼镜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跟你所处的环境、你的家庭、学校、阶层、社会等等都有非常大的关系,有遗传的因素,而更多的则是后天环境的影响。 而所谓的客观世界,其实都是我们自己通过认知眼镜过滤之后的主观世界。 正因为不同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底层认知,所以人和人之间就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才决定了我们过着完全不同的人生。 生活里我们会经常发现,即使发生同一个事情,好像不同的人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有的人看问题特别积极,而另外一些人却特别消极。有的人别人夸他他也不相信,相反,自信的人是不管别人夸不夸他,他都照样自信。比如,你在一场考试中得了80分,可能感到很挫败,因为你觉得自己原来可以考90分的;但是同样考80分的同桌却认为自己还不错,因为他觉得"我已经比大多数人考得好了,而且学到了不少知识"。 又比如,你向女神告白失败了,你可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此抑郁消沉,但是换作另外一个人,他可能会认为"虽然这件事令我难过,但并不意味着我是个失败的人"。 所以你看,我们并非被不利的事情搞得心烦意乱,而是因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而感到心烦意乱。 你所谓的不开心,你的那些感觉和情绪,真的不是由那个人或那件事而导致的,而是由你的想法决定的。你对外部世界的情绪反应,其实跟这个世界或客观事实关系不太大,而是跟你戴的这副特殊的眼镜,也就是你的信念、三观或认知有关系。 04 觉察你的信念:情绪管理需要刻意练习 我们该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呢? 要想管理情绪,你得时常觉察你的信念:我拥有一副什么样的认知眼镜呢?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我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呢,我有哪些限制性信念呢? 只有时常对自己的内在信念有一个察觉,知道自己的内在信念是什么,才可以去察觉到自己的内在信念所产生的感觉和事实之间的差距,并及时做出调整。 比如,当你下次产生情绪的时候,可以仔细想一想,究竟是你什么样的想法和认知,让你产生了这个情绪呢?如果换一个人,换一种思考方式,会不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情绪呢?比如,你和老公因孩子的问题吵架,你为何会有情绪呢?你的信念里是不是有一些非理性的必须化的思维,比如,你认为"我的家庭应该是和睦的""生活应该是一帆风顺的""我的亲人和老公必须对我很好"。 又比如,你会不会总喜欢给自己或他人"贴标签",因为一件事情没做好就认为自己"是个很笨的人",因为伴侣生活习惯和你不一致就认为他"没教养,情商低"。 要知道,生活里没有绝对和必须,一个人的价值也不能以他是否聪明、是否取得成就来评价。我们只能评价人的行为、行动和表现,却不能片面地评价一个整体的人。 成长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我们戴的是什么样的眼镜,内心拥有怎样的信念和认知。只有知道自己的内在信念是什么样的,才能够知道自己本身的位置在哪里,才能知道自己要往哪里走,未来需要向哪个方面去突破。 这种对情绪的感知和觉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了很多情绪管理的文章,或者学了某个课程,依然会经常情绪化的原因。 情绪管理这件事,就跟去健身房锻炼一样,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练习才能慢慢变好,而时刻觉察自己的想法和限制性思维,就是最好的练习方式。 当你经过了大量的练习,对人对事能够有一定的觉知力,能够跳出事情或问题本身,看到自己想法和认知的局限性;能够用更大的尺度、更多维的视角来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就不再会轻易地陷入到某种负面情绪中而不能自拔了。 所以,你有没有准备好去觉察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成为一个更好的你自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