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路在何方-张暴默版.mp35:39来自恋歌bar 随着这熟悉的旋律响起,各位心中那藏了三十多年的西游梦一定重新被唤醒了吧? 今天为大家推送的是央视1986版《西游记》主题音乐背后的故事。 如果说香港的顾嘉辉、黄霑、黎小田、胡伟立、关圣佑……这些大师的作品能够让人倾佩不已的话,我们内地也有一位会令所有爱好音乐的国人五体投地的作曲配乐大师——许镜清! 许镜清 许镜清与86版《西游记》导演杨洁 有这么夸张么? 有!因为86版《西游记》里74首主题曲、插曲、主题歌、配乐,全部是由许镜清一人完成的! 当年导演杨洁力排众议,淘汰掉八位著名作曲家,选定了具有创新精神的许镜清。 这还不算完,在1987年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西游记剧组《齐乐天》晚会上,所有歌曲和配乐也全部由他一人独立完成! 果然是神剧出神人。 这是一个什么人?他是被忽略了整整三十多年的音乐巨匠! 闫肃、乔羽的名字大家如雷贯耳,可是许镜清呢?国人的习惯是第一认演唱者,第二认歌词,至于作曲和配器基本没人关心! 一提起《敢问路在何方》,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蒋大为,第二反应是闫肃老爷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那年本人尚年幼,可能是对音乐的敏感吧,每次听着这首《西游记》序曲的时候,看到"作曲:许镜清"这个画面,心里都有想给他磕个头的冲动。 尽管之前领教过香港电视剧的配乐和作曲水平,但总感觉那是人家的,香港就像个国外一样的存在。我们自己的电视剧配乐还停留在《敌营十八年》、《虾球传》、《蹉跎岁月》、《蛙女》的水平上。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一部充满现代感的电视剧配乐,激动心情可想而知! 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个片头序曲时的感觉:耳目一新、豁然开朗、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等等感觉一起涌进脑袋——因为太新奇特了。 这是中国电视剧音乐史上,第一次整合了民乐队、管弦乐队、电声乐队的全新突破!开头在一片海阔天空、腾云驾雾的电音中,合成器发出的高音电鼓立刻就把基调定给那个灵活的石猴了。 电子合成器和古筝配合默契的演奏出序曲第一部分。紧接着小号合奏好似前进的号角,表达着进击的力量。短暂的激动过后,便是旋律清远深长,女声空旷灵动的阶段,嫦娥的画面真是绝配。 充满异域风情的手鼓与唯美浪漫的弦乐表达着天宫与人间的对接。期间丰满浑厚的贝斯声始终贯穿其中,给曲子增添了十足的现代元素。(三十多年来一直认为在最后一次女声吟唱之后,架子鼓手睡着了几秒钟,忘敲了。) 在经过了手鼓和架子鼓配合猪八戒滑稽动作的画面后,全曲在一片竖琴华彩与管弦乐队的辉煌中结束,并在云朵萦绕的天空画面上出现每集的回目字幕。 简直完美到爆!那时候就想:这得是什么人能写出如此酣畅淋漓的曲子呢?从此,许镜清这三个字就深深的刻在心里了。 片尾的《敢问路在何方》那时候还是由张暴默演唱的。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片尾曲版本,因为她的演唱有着讲故事般的沧桑感 。一直对蒋大为的版本不太感冒,一听他那充满激昂的,民族唱法味道的声音就不喜欢,觉得瞬间就把这部神话电视剧拉到了政府晚会上。 而张暴默那种准通俗唱法很是符合当年的潮流,因为还是女声演唱,给这部男人剧增添了些许柔情。闫肃老爷子的词很好,不过没咋注意,能记住歌词完全是耳濡目染,没真心的去过。真是对不起闫老师啊。 "没关系,知道你们这种人听歌不听词儿,最后不是也记住了么?" 首版演唱者-张暴默 如果认为许镜清只能写这种激昂向上的旋律就错了!一首优美至极的《女儿情》让我严重怀疑这是不是许老师的风格?查证后顿时臣服,果然还是许镜清的大作! 出生于1942年的许镜清是山东人,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艺术学院。1972年流行全国的民乐合奏《大寨红花遍地开》就出自他的手笔。1983年到1987年间,担任《西游记》总作曲,从事剧中所有音乐的创作。这只是他辉煌的一小部分,之后他又陆续有很多作品获奖,为数量繁多的影视剧做曲和配乐。 只是他太低调了,正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许镜清这是大家无声!这么多年过去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是谁呢?那些在公园遛弯和他打招呼的人,有几个知道这位古稀之年的老者居然是响彻世界的《云宫迅音》创作者呢? 令人心酸的是,2016年,他想办一场这辈子仅有的一次《西游记》专场音乐会,却苦无资金,还被几家所谓要赞助的无良之人骗去几十万,这些都是他多年省吃俭用省出来的。无奈之下,有人给他出主意,可以众筹举办这次音乐会。 为了一个最后的夙愿,他放下了老辈音乐家的自尊,在视频里请求大家帮他一把。 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快,网友们的资金纷至沓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近三万网友就众筹到461万元。离预期资金还差五六十万,他再次自己掏腰包补上了这个缺口。 2016年12月4日,《西游记》音乐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上演! 演出进行当晚,他没有出现在舞台上,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呆在空无一人的化妆间。他怕观众不喜欢这场演出,怕让观众失望;又怕观众太喜欢,反应热烈,自己的心脏受不了。 当演出快结束的时候,舞台上有人跑进来兴奋的告诉他演出效果非常好,观众很感动!他才走上舞台。 主持人问他此时最想说的话是什么,他哽咽着:"我就想哭,忍不住了。"说一次感谢鞠一次躬,也不知道鞠了多少次……2016年,中国农历猴年,西游记开播三十年,他终于圆了他一辈子的西游梦! 唯一遗憾的是,因为时间久远,当初的总谱全部丢失。所有的配乐伴奏都需要重新配器,这又是一项巨大的工作量。许镜清想通过这次的改编,给观众一个全新的音乐会。但他恰恰忘记了一个重大因素:来看这场音乐的人基本是怀着一种彼时的情怀而来,听的就是原汁原味带给他们的震撼和惊喜! 观众们不是很熟悉的其他插曲和配乐改编也就算了,唯独序曲《云宫迅音》和《敢问路在何方》的配器是绝对不能改的。只有两首而已,难吗? 现在的乐坛,到处都是改编翻唱,改编的再好也不是原来的感觉了。从技术上来讲,重新配器要比原汁原味容易的多,因为创作上可以在原框里天马行空,没有限制。总谱丢了可以再仔细抠一抠原声配器,当年的配器尽管要比现代的复杂些,但在专业人士眼里,不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对配器不重视而导致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新版《上海滩》;比如新版《万里长城永不倒》;再比如谭咏麟的交响乐演唱会(作为谭咏麟铁粉的我是真心听不进去呀!用交响乐团伴奏唱《魔鬼之女》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穿着芭蕾舞服唱京剧一般)。 纵然都是原唱,配器变了一切都变了!西红柿和茄子,韭菜和香蕉都是好东西,但不能放在一起做菜呀。 《西游记》中尽管有很多插曲和配乐,但最著名的大概就是这两首了。如果能原封不动的照搬下来现场演奏,那对观众来讲该是多么大的惊喜呀! 许老师说过,原汁可以有,原味不保留,不能让观众听和三十年前一模一样的,否则跟在家里听电脑播放无异,那样没有创新。 许老师呀,不知道您是否中了当今乐坛的改编毒还是想通过"创新"来表示自己还没和这个时代脱节?肯德基遍地有,天津包子难觅的道理应该不难理解吧? 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不代表所有人的立场。 不管怎样,许镜清作为我国乐坛一代巨匠,他的丰功伟绩不可磨灭! 这场演出没有出碟,只有观众现场用手机拍的片段。虽然和现场感受不可同日而语,可还是觉得新版《云宫迅音》是本场音乐会的最大遗憾了。 ps:众多歌曲的原唱者都参加了本次音乐会。唯独蒋大为没有来。许镜清多次联系蒋大为,蒋不接电话,不回短信,仿佛和许镜清从未相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