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龙源食品有限公司(山东回头客食品厂招聘) 【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指技术装备程度较低,劳动力需要量比较大的工业企业,比如纺织业、旅游业、服务企业、食品企业、日用百货等轻工企业以及服务性企业。这类企业具有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功能复杂、用火用电量大、易燃易爆可燃材料多、火灾危险性大等特点,消防安全管理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因此做好此类场所火灾的防控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劳动密集型企业发生过不少火灾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深圳龙岗致丽工艺制品厂特大火灾事故 1993年11月19日13时25分,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致丽工艺制品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职工84人(女82人,男2人)死亡,重伤20人,轻伤2人,烧毁厂房1600平米,以及原材料,设备等,直接经济损失260多万元。 此次事故是由于电线短路引燃仓库的可燃物而蔓延成灾。同时,由于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而厂房的疏散通道不畅通,工作场所人员密度大,平时没有进行消防教育和演练,致使大量职工不能及时从火撤出,中毒窒息,造成重大伤亡。 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特大火灾事故 2013年6月3日,吉林省德惠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禽类加工厂)发生火灾事故,事故造成121人死亡。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一是起火后,火势从起火部位迅速蔓延,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材料大面积燃烧,产生高温有毒烟气,同时伴有泄漏的氨气等毒害物质。 二是主厂房内逃生通道复杂,且南部主通道西侧安全出口和二车间西侧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被锁闭,火灾发生时人员无法及时逃生。 三是主厂房内没有报警装置,部分人员对火灾知情晚,加之最先发现起火的人员没有来得及通知二车间等区域的人员疏散,使一些人丧失了最佳逃生时机。 四是宝源丰公司未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员工缺乏逃生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 温岭大东鞋业有限公司重大火灾事故 2014年1月14日,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大东鞋业有限公司发生火灾,造成16人死亡,5人受伤。起火原因是位于鞋厂东侧钢棚北半边的电气线路故障,引燃周围鞋盒等可燃物引发火灾。 以上事故表明,劳动型密集企业火灾隐患较多。如不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劳动密集型场所常见火灾隐患 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自防自救能力差 劳动密集型企业管理人员及员工对消防安全知识认识不足,不重视火灾的预防和管理。员工上岗前后不接受正规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缺乏基本的灭火器使用、逃生自救等技能,火灾发生时容易造成慌乱。 不按规定设计用电,电气设备选用不当 企业电气设备负荷严重、电气线路接头接触不良、电气线路短路,照明灯具设置使用不当等都是导致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有的企业还将功率较大的灯泡安装在木板、纸等可燃物附近,甚至在易燃易爆的车间内使用非防爆型的电动机、灯具、开关等。 不讲科学、盲目蛮干,违章作业现象严重 操作不规范引起摩擦、撞击而产生静电引发火灾。企业使用无上岗证的电工、焊工,在易燃可燃物周围进行电焊或气割作业,极易引起火灾。 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经营者,不少是小型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规模小,防火意识差,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他们中有人为了追求最大经济利润,尽最大限度利用空间,在车间内放满机器、原料和产品,车间的角落、夹层内设置员工宿舍,并使用大量的木材、竹板、布帘等可燃物进行分隔、搭建,没有预留必要的疏散通道,更没有车间、仓库、宿舍等功能之分。 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突出风险检查标准 一、消防车道和消防救援场地被占用 1、消防车道设有影响通行和作业障碍物的,必须清除,保持消防车道畅通,确保消防车道净宽和净高不小于4米,消防车回车场地不被占用,并设有"严禁占用"等标志。 2、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被占用,场地与建筑物间设有妨碍消防车登高操作障碍物的,必须清理或拆除,恢复使用功能。 二、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 1、建筑内部的疏散楼梯间及前室的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未采用不燃材料的,必须拆除或者更换。 2、厂房、库房、员工宿舍等建筑采用易燃可燃材料为芯材的彩钢板搭建的,必须拆除或者更换。 3、现有厂房、库房、员工宿舍等建筑使用聚氨酯泡沫、聚苯乙烯等易燃可燃材料作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严禁在周边安全距离内燃放烟花爆竹并应在建筑外墙明显部位处张贴醒目警示标识;确需动火动焊施工的,要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必须严格落实现场监护人员和防范措施。 4、电气线路穿越或者敷设在易燃可燃装修装饰材料中的,必须采取穿金属管保护等防火措施;开关、插座等电器配件周围必须采取不燃隔热材料进行防火隔离。 相关案例 【2014年11月16日,山东省寿光市龙源食品有限公司一胡萝卜包装车间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8人死亡、13人受伤,过火面积5000平方米。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公司保鲜恒温库内沿墙敷设的制冷风机供电线路接头过热短路,引燃墙面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继而引发火灾。】 三、防火分隔不到位 1、员工宿舍设置在厂房、仓库内的,必须将员工宿舍搬离。 2、建筑地下与地上部分防火分隔设置不到位或者共用疏散楼梯间且未分隔的,必须用防火隔墙或者防火门将地下和地上部分完全分隔。 3、防火隔墙、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等防火分隔设施损坏的,必须及时修复或者更换。 4、楼梯间、前室常闭式防火门常开的,必须立即关闭并保持常闭状态;防火门闭门器、顺序器损坏导致防火门不能自行关闭的,必须及时修复。 5、管道穿越墙体处的孔洞、缝隙,竖向管道井与房间、吊顶相连通的孔洞,楼层楼板的缝隙防火分隔不严密的,必须用防火材料填充或者封堵。 四、疏散通道不畅通 1、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被封闭、堵塞、占用的,必须立即打通、拆除、清理,恢复畅通;员工宿舍的安全出口必须24小时保持畅通;厂房在生产期间,安全出口必须保持畅通。 2、楼梯间内存放易燃可燃物品的,必须立即清理。 3、厂房、员工宿舍在门窗上设有铁栅栏等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障碍物的,必须拆除。 4、违规搭建临时建筑,占用防火间距、疏散通道的,必须拆除,恢复原状。 相关案例 【2002年1月11日21时40分,广东清远市金钰卫生纸有限公司仓库由于防爆灯灯座内电源舌片与灯头接触不良发热,焊锡熔珠滴落到下方堆放的原纸上,造成特大火灾。 由于火场严重缺乏水源,消防车只能从1公里以外的地方运水灭火。直至次日上午10时,大火被基本扑灭。这起火灾过火面积8300平方米,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938万元。 据悉,该司未经消防部门审批,违规在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上搭建挡雨棚,堆放可燃物。】 五、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 1、厂房、库房内使用、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必须在明显部位设置禁烟禁火等警示标志,安排专业人员管理,并严格操作使用规程。 2、厂房、库房内超量存放易燃易爆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的,必须及时搬离、清理。 3、未定时清除电气设备及通风管道上的可燃粉尘、飞絮的,必须按操作规程定时清理,落实防尘、降尘、防爆、防静电措施。 相关案例 【2019年3月21日下午14时48分左右,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的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近20亿元。 涉事企业从2015年起就因违规堆放化学物品、污染环境等问题被有关部门多次处罚。】 六、消防设施损坏停用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停用或者不能正常运行,消防主机老化,影响消防报警和联动功能的,必须及时维修,恢复系统正常报警功能。 2、消防水泵控制柜处于手动控制状态的,必须立即整改,将控制柜设置为自动控制状态,并张贴明显标志。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火卷帘、机械防排烟等建筑消防设施不能正常联动的,必须及时维修,恢复系统正常联动功能。 4、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不能正常供水的,必须及时维修,恢复系统正常供水功能。 相关案例 【2005年10月29日,四川德阳绵竹恒明生物科技公司一车间突发冲天大火,浓烟烈焰中,阵阵剧烈的爆炸声不时传来,车间房屋随即发生垮塌。厂内有3个室外消火栓,但均无水。经过消防官兵30个小时的日夜奋战,火灾终被扑灭。 这是一个刚刚建成投产才一个多月的新厂,大火让该厂蒙受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800平方米的轻质钢结构的厂房全部垮塌,两名女工被烧伤。】 七、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 1、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建筑门厅、楼梯间、共用走道等室内公共区域的,必须及时搬离、清理,严禁进楼。 2、员工宿舍内停放电动自行车的,必须立即搬离,严禁"人车同屋"。 3、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的部位与其他部位直接连通的,必须设置防火分隔设施。 4、电动自行车采取"飞线"、入室等方式违规充电的,必须及时纠正,加强教育警示。 5、电动自行车停放周围有易燃可燃物的,必须及时清理,确保安全距离。 相关案例 【2011年4月25日1时13分,北京大兴区旧宫镇南小街振兴北路一服装加工车间发生火灾,造成18人死亡、24人受伤,过火面积300平方米,直接财产损失286.2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存放于事故房屋一层服装加工车间东南部的电动三轮车蓄电池电源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 八、重点岗位人员责任不落实 1、单位未依法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及其职责的,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并及时在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并报消防救援机构备案。 2、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没有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每班值班人员少于2人,不会熟练操作设施设备的,必须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双人值班。组织参加培训,确保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在紧急情况下能熟练操作设施设备。 3、微型消防站不符合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队员不能及时有效处置初起火灾的,必须按照标准配备相关消防装备器材,定期组织开展针对性训练、实战化演练,确保达到"三知四会一联通"要求,加强区域联防和联勤联动,能够及时有效处置初起火灾。 4、单位未作出整改消除突出风险承诺的,必须在醒目位置向社会公开承诺本场所不存在突出风险或者已落实防范措施。 相关案例 【2011年9月9日凌晨4点左右,浙江省温岭横峰县鑫卓鞋业厂发生火灾。5点20分,大火被消防官兵扑灭。此次火灾事故过火面积500平方米,造成7人死亡,2人重伤,死伤者均为鞋厂工人。 经调查认定,起火点为中段生产流水线最北端烘箱附近,起火原因是电线短路,形成高温熔珠,引燃周围可燃物所致。 2012年9月3日,鑫卓鞋业厂法定代表人蒋某因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九、日常管理机制不健全 1、单位未定期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和维护保养,并完整准确记录的,必须落实日常检查维修保养制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并如实制作检测维保记录,并将结果报送消防救援机构备案,存档备查。 2、单位未定期开展检查巡查,并如实登记报告的,必须每日开展防火巡查,属于火灾高危单位的,在生产期间必须每二小时开展一次防火巡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妥善处置;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必须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各部门、各车间负责人参加的防火检查。 3、员工宿舍私拉乱接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设置炉灶的,必须由专业电工拉接电气线路,电气线路的规格应当满足用电设备负荷要求,电气线路敷设应采用金属套管、封闭式金属线槽保护;必须将大功率电器、炉灶等搬离。 4、电气焊工不具备岗位资格,违章动火,不落实动火施工防范措施的,必须加强动火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清除易燃可燃物,配置灭火器材,落实现场监护人和安全措施;禁止在工作时间进行动火施工。 5、单位存在火灾隐患的,必须及时整改消除火灾隐患;在火灾隐患消除之前,必须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消防安全。 相关案例 【2008年7月17日12时20分左右,位于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的雷盛塑料包装(上海)有限公司塑胶车间火光冲天, 50多辆消防抢险车、300多名消防员赶赴现场扑救。因失火房屋的主梁突然倒塌,3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另外,火灾造成9名消防人员受伤,幸无生命危险。 此次火灾过火面积约28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约2亿元。消防部门认定,这场火灾的起火原因是办公大楼遗留的未熄灭烟蒂在塑料垃圾袋内阴燃起火,并蔓延扩大成灾。同时,仓库建筑耐火等级严重不达标。】 十、宣传教育培训不深入 1、重点单位检查整改隐患、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开展宣传培训能力不足的,必须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工作,开展示范性检查,完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确保突发情况下及时扑救初起火灾,疏散在场人员。每年至少对每名员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演练,留有相关记录和影像资料存档备查。 2、一般单位员工不了解本场所火灾危险性,不会报警、不会灭火、不会逃生的,必须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加强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使其了解本单位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掌握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现场工作人员,在火灾发生时必须组织、引导在场员工疏散。 相关案例 【2012年7月16日下午17时35分,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旺旺集团食品仓库发生火灾,消防部门调动22台消防车、154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救援。21点30分,火灾被基本扑灭。火灾过火面积7000余平方米,直接财产损失800多万元。 经调查,起火原因系车间照明灯故障,引燃下方堆放的塑料原膜所致。由于现场员工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差,导致小火酿成大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