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使是什么意思?("节度使"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唐朝虽然曾经达到了封建政权的巅峰,但还是渐渐走向了灭亡,在经历黄巢之乱后,唐朝彻底衰败,最终亡在了朱温的手里。 朱温也是非常传奇的人物,他早年家庭环境不是非常好,可自己参加了黄巢起义,在起义的过程中,他立下了不少战功,渐渐成为重要的将领,后来他背叛黄巢,果断投奔了唐朝,这也让自己成为了节度使,掌握了极大的权势,朱温以此为起点,最终推翻了唐王朝。 后梁太祖朱温画像 唐末他引发的动乱,与安禄山是有些相似,他们俩人都是大唐的节度使,手里掌握着重兵,也都为国家立下过一些功绩。 可他们也走上了一样的路,朱温在协助朝廷平定黄巢之乱后,他开始拥兵自重,朝廷虽然想要除掉他,却也没办法打赢他,这也让唐朝不得不妥协。在唐朝,"节度使"是个什么样的官职?为何总能引发战乱? 节度使是唐朝出现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官职,它影响了大唐中后期百年的政局,以安禄山,朱温为代表的这些节度使,都引发了不小的乱子,节度使到底是什么样的官职,他们到底有多大的权力呢?为何总能引发战乱? 其实节度使也并非是突然出现的,在南北朝的时候,有很多都督这类的职务,都是专门负责一方军事,后来唐朝改称为总管,每次打仗,总会设立一些行军的总管,负责当地的军事,节度使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演变过来的,节度使是指专门节制调度地方的官员,它正式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玄宗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让唐朝达到了一个巅峰,他也一心希望国家能变得更好,因此就专门设立了节度使,在边镇驻守,负责地方的军事,像朔方,卢龙这些边疆地区,都有专门的节度使。 节度使真正的权力,还是来源于唐朝军制的变化,之前唐朝采取府兵制度,虽然很多总管将领的权力比较大,可实际的调兵权都是掌握在中央手里,这就能避免将领拥兵自重。后来府兵制渐渐瓦解,唐朝开始竭力打造募兵体系,招募专业的军队,在边疆帮助国家抵御外敌,既然是长期驻守在边镇,中央管理起来就非常麻烦,因此就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能就近管好这些人。 节度使有着开府的权力,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节度使的权力变得更大,原本的节度使掌握着数万的军队,还没办法与朝廷对抗,可后面节度使可以无限制扩张势力。 之前它们专门负责军事,可渐渐它们就掌握了地方的财政,人事等各类的大权。节度使专门管理的地区,所有的官员都要受到他们的管辖,甚至他们都可以自行任免官员,完全成为了地方的小朝廷。很多节度使还兼任着州刺史,他们还有人兼任多地的节度使,比如安禄山造反之前,他就先后兼任了数个边镇的节度使,手里掌握着十多万军队。 安禄山剧照 这才真是地方的军政大员,它们所管辖的藩镇,完全成为了国中之国。不过唐朝总体还是能控制住这些节度使的,一开始玄宗利用节度使之间相互对立,来达到制衡的效果,后来中央实力受到极大的损耗,他就必须要想办法,利用这些藩镇内部的矛盾,再加上中央掌握着精锐的神策军,还能压制底下的藩镇,唐朝也能延续数百年,安禄山当初面对着最为强盛的大唐,他的失败也是必然的结果,那么朱温为何就能避免他的结局呢?反而能举兵成功,把唐朝给推翻。 这也是由于唐朝中央军力受到严重的损耗,晚唐时期,受到黄巢之乱的影响,各地已经渐渐脱离了朝廷的控制,像高骈这些人,都等于是割据一方的人,他们的权力非常大,不用受到朝廷的节制,也不会听从朝廷的号令,唐朝中央实际掌握的地区已经不多了,朱温利用讨伐叛乱的战争,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势力,朱温名义上虽然还是节度使,可实际上他已经等于是一方军阀,有着极强的势力,朝廷也很难与他对抗。 不过唐朝依旧有着一些生机,可唐昭宗又做出了一个无脑的举动,他为了抵御契丹,也是让自己唯一能依靠的神策军出面,结果战争打得相当惨烈,神策军损失惨重,几乎没有剩下多少人,这一战让唐朝彻底失去了能依靠的军队,朱温等人篡权也就变得更加容易。为何唐朝会出现节度使? 这与唐朝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关系,李唐王朝是为数不多非常开放的政权,他们积极对外开拓,从太宗开始,就一直采取对外扩张的策略,到了玄宗朝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么频繁对外作战,自然就能让国家的领土变得更多,可相对来说,管理的难度也变得更大,很多地方都需要派兵来管理,中央就必须要放给地方一些权力,久而久之,地方的权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大。节度使也算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后来的朝代集权做得非常极端,严重削弱地方的权力,都集中在中央,自然就很难出现像节度使这类的军政大员。 更独特的是,节度使是属于完全自治,虽然需要听从朝廷的命令,但只有在大事上,才需要请示朝廷,其他的时候就完全可以自由处理,如果节度使是单纯管理军事,还可以被限制住,问题是它们还兼管财政,人事,这三种大的权力同时集中在一个人的手里,皇帝在地方都不见得有节度使那么滋润,节度使后来更是可以世袭下去,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可他们也是高危人群,底下有不少人都惦记着他们的位置,不少节度使都死在了手下手里。当朝廷给这些节度使这么大的权力,就很难让这些人保证一直忠心,安禄山这类的,当初估计也没有打算要造反,可随着自己的权力越来越大,他们也变得非常膨胀,开始有了更多的想法。 节度使大多都是靠着军功上来的,因此这些人主要还是以军事为主,他们对于地方的治理,往往做得就不够到位,与很多文臣相比还是有些不同的。 这些节度使自行任命官员,也让朝廷没办法吸纳更多的人才,他们还隐匿人口,地方的税收之类的,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这对朝廷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帮助。因此随着时间流逝,朝廷在与地方博弈的过程中,也是越来越弱势,黄巢彻底冲垮了他们的制度,中央与地方都被叛军给搅和乱了,没办法重新恢复秩序,这也开启了混乱的五代十国,国家开始变得更加糟糕,看到这些节度使的权力这么大,都渐渐变成了军阀,宋太祖继位之后,开始严厉削弱地方的权力。 地方军权,财政与人事都被中央收回,国家还组建了禁军,没有让地方的军力压过中央。节度使制度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唐朝为了维持自己国家的发展,必然要采取这类的措施,可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快,唐朝自身的制度与力量已经跟不上它们的扩张了,出现问题也是必然的结果。 即便没有节度使的出现,唐朝也会出现不少的问题,在出现安史之乱后,唐朝依旧延续了很长时间,说明节度使还能维护国家的完整,没有让国家提前分裂,如果没有黄巢引发的动乱,唐朝估计还能延续一段时间,可惜这就是唐朝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