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台湾因为电竞捲起热潮,也带动各种电竞週边的兴起,许多游戏玩家在当前的滑鼠退役后,也纷纷考虑是否该购买电竞滑鼠,目前市场上也充斥着各式各样强调电竞特色的滑鼠,不过真正由玩家领导设计的电竞滑鼠,放眼市场,就只有ASUS ROG Gladius了。 ASUS的Republic of Gamers(ROG)长久以来就是针对高端电竞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较为消费者熟知的主机板部分,近几年不仅仅是维持硬体用料上的水準与品质,更重要的是在软体与主机板功能的提升,ROG主机板透过软硬体的双箭头同时出击,带给消费者相当好的使用体验,而週边部分,电竞耳机、电竞滑鼠与电竞萤幕也都针对玩家习性做了许多贴心设计,像是本次要介绍的Gladius电竞滑鼠,最大特色就是带有玩家思维的设计,包含外型握感、用料选材以及一些可变动、更换的元件设计,都使得Gladius电竞滑鼠在玩家应用上,提供更强大优势,在市场中与竞品产生明显区别性。 本次ROG Gladius电竞滑鼠的外盒包装部分,仍然维持着 ROG传统的黑红配色风格,不过有别于过去会看到亮面的外盒材质,Gladius的外盒带有一点雾面设计,外盒风格与质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外盒背后带有一张滑鼠细部分解示意图,让消费者快速了解Gladius的设计以及产品特色,以下红色横幅部分则是滑鼠的规格数据 主要特色在这里大略都可了解,包含分离式按键,DPI快速切换、可拆卸micro-USB连结、马雅图腾风格的防滑设计 产品规格数据,採用USB 2.0介面,提供最高6400dpi的感应,讯号发送频率为1000MHz,不仅可支援Windows系列作业系统,也支援Mac OS作业系统 产品外盒侧边,强调产品採用欧姆龙(Omron)微动开关,另外包装还包含了两个日制欧姆龙微动开关,搭配Gladius的可更换微动开关设计,玩家们可以把滑鼠拆开后,把原本内建中国製的欧姆龙微动开关换成日本製,此外,产品採用可分离的micro-USB滑鼠线设计,除了给滑鼠使用外,由于目前大多数电脑主机板的USB或特定USB都已经支援关机供电(充电),因此当使用者关机时,也可以把滑鼠线卸下,改接上手机,就可以让智慧型手机或平板透过Gladius的滑鼠线进行充电 外盒正面为可掀式,掀开就可以看到滑鼠的样貌,减少消费者购买后,才发现现实与想像的差别 产品整体包装算是相当精细,滑鼠用塑胶盒保护,而配件、说明书等则是藏在塑胶盒底下的空间 滑鼠、外出包、说明书包(内含ROG贴纸、3M滑鼠脚与日製欧姆龙为动开关) 外出包为束口袋,採用透气布材质,同样是红黑色彩搭配,对于有流手汗的人,即使是用完毕后,例即将滑鼠收纳入袋,也不需要太担心是否闷着造成滑鼠表层受潮受蚀,外出包的容量大约就是一条滑鼠线与滑鼠本身入袋,空间就差不多了 透气布材质,另外在边缘还有ROG标籤,证明并不是随便批发近来就包装入盒的,同样也是有经过规划和处理的 内附两条滑鼠线也是本次Gladius 的特色,一条为编织线,另一条线外层则是常见的橡胶皮,两条线长度不同,编织线长度较长,约有1.5公尺,另一条长度较短,大约0.75公尺,ASUS在设计概念上认为玩家是会携带滑鼠外出,较短的滑鼠线适合外出携带,搭配笔记型电脑使用也不会出现滑鼠线长到天荒地老难以整理收纳,还会影响到旁边的人,不过ASUS在设计滑鼠前所做的调查也发现,电竞玩家使用时,部分还会搭配滑鼠夹线器或是本身习惯性,玩家搭配外层为橡胶材质的滑鼠线机会较高,所以就提供了两条线,线材并没有绝对的优势或是哪一条线比较好,只有玩家自己的习惯性和偏好会影响选择,另外,如同文章开头提到,滑鼠採用micro-USB介面,因此当玩家关机或是不用滑鼠时,Gladius滑鼠线,就是手机、平板的充电线 编织线长度约1.5公尺,出厂包装时,原厂有用专属魔鬼毡理线,与另一条线相比较之下,编织线的材质也略为偏硬,不过1.5公尺的长度,对于大型机壳或是主机离使用者操作区域较远的人,这条编织线会是不错的选择 micro-USB装置端、电脑端,两个端子外层有镀金处理,另外在接头的部份也有ROG的LOGO或字样 另一条採用橡胶外层材质的滑鼠线,长度较短,但是柔软度较好,同样也是在两侧的端子都有镀金处理,也一样有ROG LOGO与其字样 除了滑鼠线与外出包,其余的配件都与说明书装在一起,内含说明书一本、ROG贴纸(彩色与单色各一张)、日本製欧姆龙微动开关与滑鼠脚一组 相信许多人都曾把滑鼠翻过来之后,发现底层卡了一大堆的汙垢与灰尘,而最常卡汙垢灰尘的就是在滑鼠脚周围的缝隙中,在其他品牌对于滑鼠脚更新的服务方面,有知名的厂商仍然可以透过网路与原厂下订,但是也是有不少厂商根本没有这项服务,而Gladius在包装,多附了一组滑鼠脚,对于玩家未来更换上可以省下不少时间(只要玩家没有弄丢的话) 欧姆龙微动开关是不少电竞滑鼠经常会强调的卖点,不过有些时候只强调了一半,因为欧姆龙微动开关有分中国製与日本製两种,Gladius滑鼠出厂时本身是搭配中国製的欧姆龙,不过包装中也附上另一套日本製欧姆龙微动开关提供更换;以往在更换微动开关,烙铁、焊锡、吸锡器与助焊剂是玩家少不了的伙伴,但是遇到搭配模组化插槽设计的Gladius,玩家们就可以更省力了,只需要将滑鼠的螺丝解开、拆开外壳,就可以直接将原厂内建的中国製欧姆龙微动开关拔除,直接插入日本製欧姆龙微动开关,再合上外壳并锁上螺丝,立即又可以享受新微动开关带来的感受 日本製欧姆龙微动开关,型号微D2F-01F,在开关顶部部分也有OMRON JAPAN的字样 滑鼠主体被塑胶盒保护着,不过拆开后就可以轻易的取得滑鼠 滑鼠外型设计部分,ASUS想要重现当年微软IE 3.0滑鼠的人体工学手感,提供玩家优异握感,在色彩偏向铁灰色,末端则有ROG LOGO与Republic of Gamers的字样,通电后会散出红色亮光,除了一般滑鼠具备的左右键与滚轮外,可以看到Gladius在滑鼠内侧还提供了两个按键,玩家可以透过大拇指操作这两个按键 从这一侧观察,可以明显看到滑鼠顶部、滚轮后方有颗按键,在原厂设定是提供DPI数值切换,一键可更换,依照玩家偏好或是搭配的电脑硬体差异,可以迅速让滑鼠进入备战状态,也可透过管理程式修改功能,滑鼠两侧都有止滑设计,有别于一般滑鼠都直接加上橡胶垫而已,Gladius在橡胶垫上还有刻划出马雅风格的花纹,让玩家更好掌握滑鼠,而且也相当美观 滑鼠前方也带有跑车风格设计,而滚轮滚动时,可以明显感受到阶段的变化,由于是电竞滑鼠,能让玩家明显感受到段数、阶段的变化,对于游戏操控会有一定的辅助性在,Gladius的滚轮不支援「飞梭」,但是由于产品很明显已经定位在电竞滑鼠,因此不支援飞梭功能,也能够理解 Gladius为光学滑鼠,採用「不可见光」的型态,所以不会看到其他红色灯光闪出,四块滑鼠脚底下分别是四颗螺丝,解开螺丝就可以把滑鼠打开,前端的开关为连接线的卡榫,具有弹性,必须将卡榫先鬆开后在才能把滑鼠线拔掉,玩家千万不要硬拔 解开螺丝后,轻轻的把上壳拔起,可能会感觉到有点卡,稍微晃动一下就可以拆掉, 就可以把滑鼠上壳拿掉 可以看到微动开关被固定在黑色插槽里面,原厂搭配的是中国製(下面第二张图可看到微动开关上有CHINA字样) 侧边也可以看到两个蓝色的微动开关,这部份就不是採用欧姆龙,选择的较耐用(但触感较硬)的微动开关 微动开关的连接型态是垂直插入的方式,只要往上拔,就可以把原本的微动开关拆下,可看到插槽上面有三个金属接点 两个同为欧姆龙的微动开关,左边为中国製微动开关,型号为D2FC-F-7N(20M),右边是日本製D2F-01F,按压触感上,日本製的较硬,回馈的力道较大,根据原厂指出,日本製的寿命为10万次,而中国製则偏软,回馈力道较小,寿命为2000万次(10/05更正200为2000,感谢shihwolf指正),由于在两个微动开关在底部设计有些为差异,造成高度上也有差别,因此ASUS给予中国製的微动开关底下增加(黏上)了一个垫片,如果换上日本製的微动开关则不需该垫片,玩家需要注意 既然是ROG系列产品,在ASUS官方网站也必然找得到程式可以下载,Gladius对应的管理程式名称为Armoury,虽然在规格表有着名产品支援Apple Mac OS,不过在管理程式方面并没有推出Mac OS版本,是较为可惜的,也希望ASUS儘早推出对应平台的管理程式,才不会有让人有「只支援一半」的感觉 安装好程式后,由于尚未插入滑鼠,所以ROG Armoury会提示,要求使用者连接支援的装置 将滑鼠插入主机板后,由于官方有释出更新,因此马上侦测到需要更新 ROG Armoury支援多国语言,中文部分支援台湾使用的正体(繁体)中文,也支援中国的简体中文,邻近国家的日韩,欧陆国家的德、法、义、俄、葡萄牙,以及英文与西班牙文,要切换程式语系,只要直接点选后,就可以切换语系,若是有外国友人要使用,就可以即时直接切换,相当方便,目前(2014/10/03)最新韧体版本为1.27,软体版本为1.05 (2014/10/05增加)ASUS原厂释出新版本软体与韧体,韧体版本更新为1.28,软体版本更新为1.08 ROG Armoury介面设计相当清楚,左半部为滑鼠设定档,最多可以产生出99个设定档,另外右边部分依照选单标籤,分为按键、效能、背光与校準,载入预设的第一页就是按键设定,提供了滑鼠功能、Windows捷近、多媒体与巨集设定 可以在「效能选单」看到许多关于滑鼠感应与微调相关的设定,在DPI值部分,Gladius最高支援到6400DPI,玩家可以预先调整两个设定,必要时进行切换,就目前看来萤幕的解析度与滑鼠DPI值最为相关,以笔者自身使用的1920*1200解析度,滑鼠DPI至少要调整到1600,移动起来才较为顺手,目前伴随着4K显示器的推广,DPI设定的需求也更高;此外进行游戏时,高DPI也有助于游标移动,使枪口準心或是部队、人物移动指令更快达到目标,另外直线修正则是仰赖运算提前预测方向,让玩家在水平或是垂直移动上更加笔直,传输率部分,预设为500,最高为1000,加速滑鼠与主机板沟通的讯号频率,不容易出现延迟情况 (2014/10/05增加)9/30号释出的新版本韧体,最明显差异为传输率数值原先最高1000MHz,新版本升级更新至2000MHz 好的滑鼠灯光设定,对于滑鼠绝对有加分效果,Gladius的灯光设定部分,在LOGO部分提供横亮与闪烁两种设定,闪烁设定其实就是玩家们长听到的「呼吸灯」设计,背光部分则是在滚轮、DPI切换与ROG标誌三处,玩家可以选择关闭或是开启 校準部分则是提供玩家在滑鼠移动感应部分的设定,与「效能」设定不同之处在于,效能设定大多为滑鼠与电脑之间或内部的连结与沟通设定,而「校準」则与外部环境较为相关,玩家可以从ROG Armoury提供的预设表面开始进行滑鼠垫或是桌面材质设定,包含布值、金属垫、塑料垫、玻璃垫与木质表面,玩家若觉得原厂提供的设定值不足以弥补操作上的不顺,也可以改用手动校準来让软体自行侦测建立资料,有些玩家在进行游戏时也习惯让滑鼠悬空,也是可透过校準过程来找出最佳的移动感应节奏 #结论 以历来ROG的多项週边产品(排除主机板部分)比较,Gladius的设计应该可以算是众多ROG週边中「拿捏」最为精準的产品,包含滑鼠线提供的数量、滑鼠线材质、长度等搭配方式,在滑鼠外型的部份,IE 3.0的人体工学设计,提供相当不错的幅贴舒适度,让玩家有不错的握感,虽然表层给人强烈的塑胶感,但是对于会流手汗的人而言,不需要担心长期使用,滑鼠表面会发生变质沾粘情形;包装提供一组滑鼠脚以及微动开关,算是可以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一种作法,用一段时间觉得滑鼠脚髒了,可以换另一组,微动开关部分虽然分成日本製与中国製两种,玩家可以视情况自行更换,ASUS藉由模组化插槽设计,让更换微动开关变得相当容易,不仅让资深的玩家可以省下时间,对于不善长电工的玩家而言,打破学习障碍,让更换微动开关这档事情不再是族群限定。 软体部分,虽然在产品规格上,ASUS标明Gladius支援Mac OS,不过却没有Mac OS版本的Armoury管理程式可以使用,这是较让人遗憾的,虽然Mac OS上的游戏不多,但是既然有提到支援,当然也就希望ASUS可以儘早开发出对应Mac OS版本的Armoury,才不会有Mac OS使用者购买后却不能完整拥有滑鼠功能的情况(2014/10/04最新更新,Mac版本的Armoury预计将在2014年12月上线提供下载);相较于他牌的电竞滑鼠,Armoury的设定选项或是按键的自定选项略为偏少,除了基本功能外(複製、剪下与贴上),无法搭配出其他简易设定,例如:储存存档或是其他Ctrl的搭配键,必须靠巨集才能建立设定,虽然同样可支援或达到功能目标,但是在设定过程就稍微麻烦一点,在效能方面的DPI值设定,操作介面设定为转盘风格,虽然提供到以50为一单位的设计,不过若有标示,或是让已经有概念的玩家直接输入1600、3200或6400的数值,会更为方便。 整体而言,ASUS ROG Gladius是一款带有玩家思维的电竞滑鼠,提供优质的外型设计与握感,也降低以往更换微动开关的複杂门槛,还提供另一组可更换的开关,或许在未来也可能在市场当中培养出一群有更换微动开关习惯的消费者,也在电竞滑鼠海的市场当中开发出了新特色与市场区别,而ASUS ROG Gladius的售价方面,在网路拍卖上查到的定价为NT.2190元,将滑鼠内外与软硬体设计和配件的价值分摊之后,Gladius的售价算是相当合理,提供相当不错的CP值,是游戏玩家或是即将更换滑鼠的消费者,可以纳入参考的一款产品。 来源: [XF]《玩家构思监製,滑鼠就买这支》ASUS ROG Gladius电竞滑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