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电影(一生必看十大文艺片)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朋友讨论最多的电影,一定是《我的姐姐》和《第十一回》。 上映至今,两部影片的豆瓣评分也都稳定在了7分以上。 其中,《我的姐姐》票房表现一路走高,而《第十一回》则以其强烈的个人风格与种种暗喻,成为很多人的年度最爱之一。 其实,在这个清明档期里,还有一部看起来似乎还可以的电影。它的命运,似乎还是没有那么好。 那就是片名看起来有些小文艺,想要走心的《明天会好的》。 这部片子由姜逸磊(papi酱)和张超主演。导演袁媛是《滚蛋吧!肿瘤君》和《后来的我们》的编剧,这是她的导演处女作,而监制则是贾樟柯。 只是看阵容的话,其实也有些亮点。 包括故事也是个想要贴近大众的题材,更是导演袁媛一直放不下的"北漂故事",从整个配置来看,也应该算是想要文艺的走心之作吧。 然而,就是这么一部看起来好像应该还行的电影,现实却是,票房与口碑几乎同时扑街。 而随着看过的朋友越来越多,豆瓣上的评分也一路下滑,如今已经跌破了6分,现下已经只剩5.7分了。 如果说豆瓣的评分还会更影迷视角一些。那么,猫眼与淘票票的低分,就更说不过去了。 就像我之前说的,连这两大人间宽容网站的评分都表现这么差,只能说明,这片不但影迷不喜欢,连观众缘也没有。 这个问题就大了。 那么,这部《明天会好的》问什么就,不好了呢? 影片围绕着papi酱饰演的北漂十八线编剧潇渝展开。具体的剧情我们真的很难形容,反正豆瓣简介中,是这么写的: 这是一部非常真实的爱情喜剧电影,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年近30岁但一事无成的女生萧渝(papi酱 饰)在经历被炒鱿鱼、合租闺蜜突然宣布要抛弃她住进男友房子后,搬进了五环外一个简陋的出租屋内,这是她在这个大城市第九次搬家。 迫于生计的萧渝决定去剧组看看机会,为了省钱把房子短租给了一个同样潦倒的小歌手季野(张超 饰)。可是很快萧渝又被剧组辞退,只能提前回京可季野的租期未满,萧渝竟成了沙发客。两人从窘迫到搭伙过日子,生活越来越甜蜜,发生了许多啼笑皆非的事情…… 生活总是一地鸡毛,但水逆总会过去,相信明天会好的! "这是一部非常真实的爱情喜剧电影,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迫于生计的萧渝决定去剧组看看机会,为了省钱把房子短租给了一个同样潦倒的小歌手季野(张超饰)……两人从窘迫到搭伙过日子,生活越来越甜蜜,发生了许多啼笑皆非的事情……" 百度百科里的简介也特意强调了"啼笑皆非",甚至还有"爱情喜剧"这样的定位。 但事实上,如果对"喜剧"抱有任何一点期待,注定会失望。 因为整个电影跟"喜剧"唯一的关联,仅限于脱口秀演员小鹿和周奇墨的本色出演。 除此之外,"喜剧"跟这部片子不发生任何关系。 而故事,也绝不是这些简介里描述的所谓"甜蜜的爱情故事"。 或许称之为"北漂呓语"更加贴切。 这就是一个伤感的、文艺腔的、丧病故事。 "我叫萧渝,我27岁了,我来北京第九年,我想寻一个答案……" 整部影片都是papi酱伤感不加速的文艺独白。 甚至情节之间的勾连,也主要依靠这种情绪化的旁白。 "有那么一瞬间,我愿意跟他去任何地方……" 整个影片呈现出情绪大于故事的碎片式样貌,倒不像是传统意义上的剧情片,有点像是一篇拍出来的电影散文。 处处都是情绪片段的拼贴,却没有一条完整的故事线索,连人物也是面目模糊的高喊着"我要留在北京"的某某。 按照故事片或是类型片的标准来评价这部电影,似乎会显得有些不公。我们姑且把它算入散文式电影,在这个维度下丈量它的优缺。 对散文式的电影来说,虽然弱化了故事情节,却对影像风格与情绪氛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这部片子作为袁媛转型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影像尚未形成风格。全片影像中规中矩甚至一些片段略显简陋,很难找出一个颇具代表性或是独特性的镜头。 大多数时候,呈现萧渝内心的方式就是给特写、近景。 对话也以传统的正反打镜头为主,偶尔借用镜子呈现人物内心。 如此单薄的镜头语言,加上碎片式的故事,整体呈现得苍白简陋也就不难理解了。 决定散文式电影高下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情绪氛围,散文式电影对影片情绪的要求之高,既不能曲高和寡也不能隔靴搔痒。 远的比如第四代导演们文革后创作的《沙鸥》《青春祭》《我们的田野》等一批电影,契合当年伤痕文学的风潮,切中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在文革伤痕的共同情绪之下,这些影片为一代人提供了情绪出口。 《青春祭》 或者是春节档大卖的《你好,李焕英》。 在影片最后15分钟里,贾玲边哭边跑地回忆小时候的片段,没有连贯的剧情,全是情绪碎片的勾连。 然而这些碎片强烈串联了观众对母亲的情感,从而毫不费力将我们代入影片情绪,实现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而回到《明天会好的》,我们发现,这片子的情绪与现实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和错位。 整个影片的情绪基调大概可以用一个"丧"字概括。 在旁白叙述中,我们得知27岁女编剧萧渝北漂9年,没有靠谱的项目,不会开车、没出过国、没有护照、用着九块九的唇膏。 连爱情都是薛定谔式的——始终分不清到底存不存在。 乍一看,是挺惨。 但要说真说这就是生活上的苦,还真不至于。 萧渝住在朝阳区五环边儿上的独立一居室,按照北京租房价格,每月房租4000往上。以这个房租水准来看,萧渝绝算不上真正底层的北漂。 而如果再了解一些影视行业的真实生态,那就会更清楚,萧渝这样的十八线编剧生活,基本是所有初入行编剧的常态。 每个行业、每个群体都会有独特的行业属性和群体特性。 影视行业原本就属于比较小众的非主流行业,在项目制的行业运作中,职业焦虑是影视人的生活常态。 但这种焦虑并不对等于经济上的落魄,更不与恋情无着相挂钩。 原本,"丧"是主人公个体化的情绪,而通过"北漂"这个群像字眼,电影试图在"丧"和"北漂"之间建立一种等价关系。 这种畸形的情绪建构方式,最终造成的结果是情绪与现实之间严重错位,必然偏离真实的北漂状态。 更奇怪的是,papi酱饰演的女主角上一秒下定决心要跟男友去包头,下一秒就给自己猛灌毒鸡汤"虽然我在北京什么都没有,但我就是要回北京"。 自始至终,我们也没搞懂女主角非在北京的心理动机。 所以,整部片子看下来,真正的北漂会觉得电影特别"假"、"矫情",一边卖惨,一边狂灌鸡汤; 那些并非北漂的观众则从这个丧丧的女主角身上感受到了"窒息"、"绝望"。 而这些情绪字眼中,显然,并没有一个能真正让人提起观影兴致,更别说产生情感共鸣了。 这样的电影,更像一个文艺青年的自怨自艾,普通观众只会觉得你很作,却很难在大众中寻找共鸣。 枯燥贫乏的镜头语言让这部电影丧失了吸引普通观众的机会。情绪与现实的错位,则让这部本来试图触达北漂群体的电影,彻底失灵。 而原本,它可以不用如此难堪的。 其实如果在一开始能够放弃过多的情绪表达,将故事作为影片重点,做成一个故事线清晰完整的商业类型片。这片子没准儿能够像当年《后来的我们》一样,成为票房黑马。 在市场和票房的商业逻辑下,把事情讲明白是一部电影的根本。哪怕是袁媛自己编剧的《后来的我们》也只是将北漂作为一个故事背景,后置于人物、情节之下,讲述的,是两个北漂青年有始有终、有笑有泪的爱情故事。 而到了《明天会好的》,爱情成为一种薛定谔式的存在。 不仅作为观众的我们完全没搞懂男女主人公如何从合租室友成为了男女朋友,又为什么莫名其妙分道扬镳。 可能连主人公自己,都怀疑爱情是否真的存在过。 没有了清晰的类型和完整的故事线,这部电影里剩下的,就只有琐碎飘零的情绪。 当然,如果能把北漂的情绪做到极致,将整部电影下沉到真正的、底层的北漂生活中,完全冲着口碑和自我表达去,这部影片可能也有机会成为一部有力的文艺片。 票房和口碑,很多时候,犹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部电影能够做到一点就已经算是成功了。当清晰地知道很难获得更优票房的时候,如果能够果断地选择更极致的艺术表达,抵达一些观众的内心也算是足够。 可惜,并不是每个创作者都有这样的胆识。 其实从袁媛之前的剧本和访谈中都可以看出来,她对于"北漂"有非常强烈的情结,她自己也在微博上说这部电影里有自己的影子,片中频繁提到的"西晒房"、"监狱导演"都源于她真实的北漂经历。 从某种程度来说,"北漂故事"是导演自己的心结、不得不说的自我表达,她完全有可能做成一个非常极致的北漂题材文艺片。 然而最终,当影片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既不是类型清晰、票房目标明确的商业片;也不是入木三分、真实动人的文艺片。 在商业市场和自我表达之间,显得极为游离。 ——电影品质扛不住口碑,故事和情绪又缺乏票房吸引力。 究其根本,是票房和口碑都想要,奈何能力远配不上野心。 普通的导演可以向市场妥协,聪明一点的导演能够在妥协中夹带私货。 最怕的是,当一个导演拥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时,却发现不知道是因为才华所限还是因为对市场的顺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再也无法发出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了。 而这,才是导演袁媛今天面临的真正焦虑吧。 说到焦虑,当我们从现实焦虑跳回到影片贩卖的北漂焦虑,会恍然发现,片内片外,时间和人物在变,而焦虑的情绪似乎一直存在。 这就很有意思了,公众号可以靠着贩卖焦虑动辄夺下十万加的阅读量。 可是到了电影里,"贩卖焦虑"不仅失效,还要受到不少朋友的吐槽? 仔细回想,国内市场上喜剧、动作、包括《你好,李焕英》这样强情绪的电影都能卖好,但没有一部是因为贩卖焦虑获得票房成功的。 这现象看似奇怪,其实原因再简单不过。 公众号可以贩卖焦虑,是因为公众号更像是一种私人化的读物,大家可能在公交、地铁,甚至加班回家的路上,从一篇公众号文章中感觉到"有人和我一样",从而在这种焦虑中获得一种情绪的抚慰。 而抛开影片品质高下,电影本身是一种社交工具、娱乐产品。 大家在社交场合所体现出的自我与独处时所体现出的自我是有差别的,我们总是习惯在社交场合中展示自己最优的一面。 而《明天会好的》则试图让我们在电影院里承认自己的焦虑。在社交场域观看焦虑、承认焦虑、对焦虑做出反馈,这背离了社交的本性,所以得不到更好的票房也并不奇怪。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公众号的焦虑免费。 而电影贩卖的焦虑,则需要我们付费购买。 大家花了钱,笑不出来也哭不出来,坐在影院心里堵着一口气,像被老板骂了一顿不能还嘴一样憋屈。 关键是,挨老板的骂,是在赚钱养家。而在电影院憋屈,是自己花钱受罪。 影片的最后,女主角没有爱情、没有工作、搬去跟别人合租,还要吊着一口气说"我相信明天会好的"。 左手焦虑,右手鸡汤。 左右互搏玩得明明白白的。 但是,她真的相信,明天会好么? 反正,我是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