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及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还有一部分人姿势不当或腰部缺乏锻炼,如久坐、搬重物、开车,或做频繁弯腰,过度激烈的运动等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颈椎病也不是一二日产生的,它有一个发展过程,而在发展的后期会影响正常的生活状态,令人痛苦不堪。那么,今天就帮助大家了解一些关于颈椎病诊断和治疗的相关知识,方便及时预防和治疗颈椎病! 1、什么是颈椎病?骨质增生是颈椎病吗?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等)所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这是颈椎病的医学定义。它属于脊柱退变性疾病。颈椎病所累及的颈髓是中枢神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压、受损后所引起的肢体麻木无力、疼痛、感觉异常、写字等精细活动障碍、行走不稳、躯体"束带感"等是颈椎病的典型症状。 骨质增生是人体自然退变过程的一种表现,中老年人几乎都会有,只是发生的早晚因人而异。增生、劳损等颈椎退变不等于是颈椎病。只有造成对脊髓、神经、血管等邻近解剖结构的压迫并产生相应的症状,影响正常生活状态,才叫颈椎病。一般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报告中在描述了存在"骨质增生"等表现后,常有"颈椎退性变"的结论,这个"退变"是对正常衰老现象的描述,并不一定就是颈椎病。 2、颈椎病是有什么原因引起的?颈椎哪些节段容易出问题? 颈椎病是由于颈部椎体活动范围大,长期磨损使得脊椎和椎间盘损伤,长期低头工作,体位不佳坐姿不当,中老年人颈椎退变或先天性脊柱狭窄、畸形都是颈椎病的发病因素。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颈椎最容易出问题的是活动度最大的部位,即中下颈椎,主要是C3至C7(即第三到第七节颈椎)的之间的4个间隙。目前认为,C5/6水平接近颈椎的活动中心,最易发生退变,其次是C4/5和C6/7,C3/4发生较少。这就如同工人做工,干得活越多,也就越容易疲劳。 3、颈椎病是如何影响神经和周围血管等组织的? 颈椎病实际上是颈椎各结构病变而压迫脊髓或神经而造成的疾病,根本原因在于颈椎的不稳和退化,导致其邻近组织受到影响,主要病变部位包括颈椎椎体、韧带、椎间盘、椎间孔,以及被压迫的脊髓、神经和血管等组织。 一般来说,突出的椎间盘和增生的骨质(骨赘)会压迫椎管(椎体相连共同串成的一条管道称为椎管)内的脊髓和脊神经(脊神经共31对,由脊髓发出,通过相应的椎间孔延伸出来,分布在躯干、腹侧面和四肢的肌肉中,主管颈部以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当脊髓和脊神经等组织受压迫时,患者就会出现手脚麻木、疼痛、行走不稳、四肢无力等症状。 另外,颈椎的横突孔内有两根血管-左、右椎动脉,作用是为大脑供血,当颈椎周围的韧带以及软组织增生压迫到左、右椎动脉时,血管管腔就会狭窄,导致椎管供血不足。就像水管被压瘪了水量自然就变少了,椎管动脉供血不足就会引起头晕、耳鸣、眩晕甚至走路不稳等症状。 4、颈椎病早期有哪些不适症状?确诊颈椎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这与不同的颈椎病类型有关。最常见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表现为沿上臂和前臂放射性的疼痛和麻木;脊髓型颈椎病最严重,表现为四肢感觉和运动异常,脚踩棉花感,后期可出现大小便失禁;椎动脉型颈椎病可出现头痛耳鸣听力衰减等症状;交感性颈椎表现多样,可有心悸多汗少汗等症状。 颈椎疾病的确诊主要是可以通过放射检查,或者CT等检查进行确诊的,局部的颈椎病变主要有颈椎的移位,生理弯曲的改变,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现象,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核磁共振等检查进行确诊的。 5、颈椎病应如何治疗?是否应先保守治疗?不及时手术,会有哪些近期或远期危害? 颈椎病一般原则是先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再选择手术治疗;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治疗选择不同,应根据患者病情个体化选择。如果通过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X片、MRI等)证实存在明确的脊髓、神经根严重压迫等手术指证,就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手术的首要目的是解除神经压迫,直接或者间接扩大椎管容积,预防脊髓损害进一步恶化并改善神经功能。 保守治疗的基本原理包括放松肌肉、适度纠正不良曲度、改善循环、促进水肿及炎症性物质吸收、营养神经等。常用疗法有制动、牵引、热敷、按摩、拔罐等。这些方法更多适用于病情较轻且没有椎管狭窄的患者,如单纯的颈痛或一过性的手麻。"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保守治疗的局限性在于其可以在一段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但不会从根本上解除客观存在的机械性压迫。以脊髓型颈椎病为例,如果病情发展到出现走路不稳、手握不住东西、甚至肌肉萎缩等症状的程度,保守治疗的效果往往不理想,有些方法甚至可能加重病情。最好通过手术,尽快解除神经压迫。因为压迫会造成脊髓损伤,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损害。压迫持续时间越长,损害的程度就越重,手术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这就好像地震发生后,人被埋在废墟下面,是两天拿掉废墟物好,还是两个月拿掉好?当然是越早越好。需要指出的是。相当数量的病人对手术有畏惧、抵触心理。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只能给病人和家属考虑的时间和条件,先采取保守治疗试试看,如果症状持续进展,必须尽快手术治疗。 压迫是一个持续存在、进行性加重的问题。神经是很脆弱的组织,持续的压迫不解除,最终会导致神经本身的损害。脊髓受压时间过长或程度过重,可能出现脊髓的变性或囊性变,在脊髓内部形成一包液体,损害甚至丧失原有的感觉运动传导功能。影像学上叫"高信号"改变。这种程度的神经损伤一般是无法修复的,手术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研究发现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在6个月之内接受手术,临床症状的改善率比较高。 6、颈椎病有什么样的术式,前路、后路还是前后联合?适合什么样的情况? 简单来说,颈椎病的术式分为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两种。两者都具有减压和稳定脊柱的双重作用,但适应情况有所不同。常规的后路手术包括各种椎板切除术、椎板成形术等。但后路手术解剖结构复杂,操作困难,术后易发生脊柱不稳等情况。前路手术一般是直接减压,可切除椎间盘及骨赘而不直接干扰脊髓,减压后通过椎体间植骨,去除脊椎不稳因素。 需要强调的是,选择术式要根据病人的压迫部位、程度和性质来决定。尤其是压迫性质。我们有一个大原则,即哪里有压迫,手术就从哪里进入。若是前方的压迫,那就从颈部前方做,后方压迫就从后方做。有些特殊的情况,如患者发生韧带骨化,且硬得很严重,即使压迫在前方,也只能从后方去除。临床实践中,医生一般根据具体病情特点和自身技术熟练程度,酌情选择前路或者后路手术,甚至前后联合手术。 前后联合手术是脊柱外科的一种常用术式。但目前医生对颈椎病实施一期前后联合手术比较慎重。一方面是联合手术的创伤比较大。另一方面,我们的经验显示,无论前路手术还是后路手术,都是有效的,没必要一下子做到极致。如果确实存在前后方均有严重压迫的情况,通常的做法是,先做前方或后方的手术,然后观察3-6个月左右时间,如果患者恢复情况不理想,才考虑选择从另一个入路再做手术。 7、什么样的颈椎病患者需要做融合和内固定?手术是否需要植入新骨吗? 当颈椎病导致两个椎体之间的连接不稳定时,通过手术切除压迫神经和血管的组织,为了使颈椎更加稳定,必须通过内固定矫正不稳定的颈椎。如果颈椎原本的稳定性比较好,但病人活动时,发生颈椎错位,说明是手术减压造成的颈椎不稳定,这也需要做融合手术。 减压后需要植骨,主要为了重建和维持颈椎的稳定。目前植骨的材料有很多,如自体骨、异体骨、生物材料等。但一般医生主张用生物材料结合自体骨,必要时辅以适量人工骨。一般来说,自体骨一般就是手术当中切除的骨赘。这些骨质形状不规则,需要把它搜集起来,"废物利用"。用一个特殊的容器(椎间融合器)装起来,"塑造"成我们需要的形状,最后再植回患者体内。从愈合角度上来讲,自体骨是最好的植骨材料。 8、颈椎病的显微手术、开放手术和微创内镜手术有何区别? (1)显微手术方法:由于颈部的手术区域很小,位置较深,肉眼很难看清血管和神经,而医生可以借助一个放大5-10倍的显微镜,从不同视角探查到手术区域最深处,清楚地分辨压迫神经的椎间盘、韧带以及需要保护的邻近神经和血管,准确地切除病变组织。在手术减压过程中,若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小血管出血,而显微镜却可以看得很清楚,医生就会使用功率很低、形状很小的双极电凝,将血管快速电灼止血。因此,显微手术另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清楚显示神经血管,减少出血量,减少神经损伤风险。 (2)开放手术方法:开放手术相比于显微手术和微创内镜手术切口大, 需要剥离颈后椎旁肌或经过肌肉间隙进入处理病变部位。常规的颈椎前路减压手术采用的横切口一般需3—4厘米,术中出血约10-20毫升,术后第二天,病人就能起床,第3—4天就可以回家。切口用可吸收线缝合,一般也不影响美观。开放手术是在直视下,戴着放大镜和特殊的头灯,直接解除压迫,无手眼分离,容易学习掌握,而且,颈前路的开发手术也可以做到很微创。 (3)微创内镜手术方法:基本不破坏颈椎节段的自然结构;手术创伤小,切口小;恢复期短;特别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首先在患者颈后部位切开一个6mm小切口,通过该切口穿刺置入脊柱内镜,通过内镜,病变位置清晰显现,通过精密的抓钳将病变的椎间盘摘除,被压迫的神经根得到松解,出血量少。目前脊柱内镜下治疗颈椎病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治疗手段,微创内镜手术不会破坏正常解剖结构,不影响颈椎活动度,不会造成术后颈部僵硬、无法低头和吞咽不适感,并且没有体内金属内植物的干扰,越来越受到脊柱外科医师和患者的青睐。缺点是微创打孔后,需要注入气体,形成一个手术空间。而在颈椎内部,前后结构都是气管、食道、甲状腺、颈动脉等极其重要的结构,并没有太多的空间留给注入的气体,而且学习曲线陡峭,一旦操作不当,引起神经不可逆损伤可导致瘫痪。 因此,具体的手术方案需要具体评估病情后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9、颈椎病术后灵活性降低,会影响生活吗? 理论上,颈椎融合术后活动度有一定的降低。中下颈椎术后运动功能受限主要表现在颈椎的伸屈方面,即低头和仰头,而转头几乎不受影响。患者本人也可以通过术后规范的康复训练和功能锻炼、调整体位等方式来弥补手术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依旧能很好地胜任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颈椎融合术后的活动度与固定融合的节段也密切相关,手术节段越多,固定范围越长,术后颈椎灵活性降低更明显。 总之,颈椎病是需要引起大家的和重视的,如果说脊椎病是长寿的瓶颈,那颈椎病就是瓶颈中的瓶颈。因为轻微的颈椎病症状可能会导致肩颈不适,不太明显,很多人容易忽略,但是严重的,颈椎病可能会导致截瘫,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当你还没有出现颈椎病的信号时,一定要用心做好预防工作,有效地防止颈椎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