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我之前可能是个"崇洋媚外"的人,从小就只看外国文学作品。 老公买的王小波文集,被我压在箱子底下,十年,想都想不起来。很多诗词作品,读了也就读了,完全没有任何兴趣可言。 说来,有可能是小时候背古诗的经历太过痛苦,麻痹了自己的那根神经。 前段时间《妖猫传》上映,第一遍说实话没看懂,近来有了时间,翻出来,重刷一遍,没想到点燃了对《长恨歌》的热情。 要说《长恨歌》,那得先说杨贵妃,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其中的"羞花"说的就是杨玉环的盛世美颜。 据说,杨玉环入宫后,在花园看见满目花团锦簇,不禁思念家乡,对着盛开的花自言自语,不胜叹息。谁知花儿突然收缩卷起,不敢展颜。 这一幕,被宫娥们看见,到处传说,所以杨玉环就以"羞花"之貌,入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在我看来,她可能碰到一株含羞草,一查资料,还真有人这么说,果然,英雄所见略同。 因为美,所以杨贵妃,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李玉刚在《新贵妃醉酒》中的妖娆妩媚,直教多少人唏嘘赞叹。 再往前数,真正让贵妃鲜活起来的,非梅兰芳梅大师莫属了。梅大师倾尽毕生心血精雕细刻,创造的梅派的经典代表剧目《贵妃醉酒》一经推出,立时掀起了"贵妃热"与"醉酒热"。 尚小云、小杨月楼、荀慧生、筱翠花、程砚秋等京剧大家,都纷纷演出,竟成"众人皆醉"之势,从国内火到国外,从古代火到现在。 《长恨歌》的男猪脚,就是明皇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当然也是一个大奇葩,不过现在看来,哪位皇帝不奇葩呢,所以他做的那些荒诞事儿,也就不奇怪了。 李隆基也是一个非常有故事的人,果断而神勇,知人善任,深受武则天的赏识。 但也由于原生家庭的关系,猜忌心强,不能直言纳谏,后期沉迷酒色,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所以后世送他个"玄"字总结一生,也很贴切。 凡是这种比较"玄乎"的人,都会有一项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杰作流传,那么就是李隆基的音乐才华了。 按说明皇的艺术造诣,真是相当的高,一曲《霓裳羽衣》道尽了大唐盛世的风雅繁华,对唐朝音乐发展有重大影响。 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附近,一个供宫廷游玩的果木园子,与枣园,杏园一样,并无长处,但由于玄宗的"不务正业",硬是把一个普通的果园,变成我国历史上第一座集音乐、舞蹈、戏曲的综合性"艺术学院"。 李隆基自己不仅担任了崔公,就是校长,还把李白、贺知章等等一干大诗人叫来编写节目。 我想,唐代盛产诗人,尤其李杜之后,应该与明皇的爱好,多多少少有点关系吧,毕竟皇家倡导的价值观,于财力、物力和人力来讲,容易形成人们竟相追逐的文化。 后来梨园就成为戏曲艺术的代名词,很多曲艺界从业人士,也都自称梨园弟子。也正是因此,京剧就拜了明皇为祖师爷,这个我还是从郭德刚老师的嘴里知道的。 《长恨歌》就是大诗人白居易白先生,任盩厔(音同周至)县尉时,受友人王质夫鼓励,以明皇和杨玉环为蓝本,创作的一首长诗。 同游的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后来,清代洪昇创作传奇戏剧《长生殿》也取材于此。二人的爱情,被追逐,被争相演绎,因此改编的影视文学作品,更是不计其数。 《长恨歌》 全篇共计840字,七言诗,用三部分写了二人爱情、幻灭和延续。 开篇至"尽日君王看不足"是第一部分,主要交代故事的起因。 很多赏析将"西出都门百余里"之前都划归第一部分,个人表示不赞同。从叙事结构上来讲,"尽日君王看不足"之前,是交待前因,也是造成渔阳鼙(pí)鼓动地来的原因。所以个人认为,"尽日君王看不足"划归第一部分,比较合适。 第二部分,从"渔阳鼙(pí)鼓动地来"到"魂魄不曾来入梦",描写了爱情的终结。 最后一部分,从 "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尾,讲了故事的延续。 第一部分 开篇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交待了导致整个事情以及后期宫延政变的原因,就是汉皇的"重色",简洁干净。 后面的"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云鬓花颜金步摇","三千宠爱在一身"一系列花团锦簇的文字,让人拍案叫绝,杨玉环的千娇百媚,晶莹剔透,跃然纸上。 为了更好的把握白先生的意境,我特意抄写两遍,每抄一遍,便觉文辞极其生动,每一个字都活力无限,爱不释手。 中国传统文学作品,能经历千百年,延绵不休,就是因为内在有灵魂,有让人回味、让人喜爱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看则已,一看惊人。 第二部分 是心惊动魄的全文高潮。 有时最美好的爱情,只存在于回忆中。 后方追兵已至,前方六军不发,杨玉环不死大军不动,明皇没有选择,"掩面救不得",马嵬坡下只能空余"无奈何"。 这种选择何其残忍,生在帝王将相家,江山和美人,好像从来就不由自己。从此之后,见旌旗也无光,日色也薄,池苑也依旧,却无心泪垂。 这种痛彻心扉的思念,对一位帝王来讲,也是难能可贵。 关于这段兵变,后世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大部分都说杨玉环假死,只是有人说后来去了日本,有人说入了佛门。连金庸大师也在作品里,认同这个说法。 前段时间毁誉参半的《妖猫传》,凯歌导演将这段兵变,写成了计中计,虽然存在不少bug,但对于明皇当时的心境,我还是十分认同的。第一层,用"尸变"的幻术,让六军以为杨玉环已死,大军开动;第二层,骗了爱贵妃的人,让人以为贵妃可以复活,不用背杀死贵妃的恶名;第三层,就是骗了贵妃,让她可以从容赴死。 实则是明皇心知,贵妃不得不死,于国于家于自己,贵妃都不可能活,但一来二人确有深情,二来要全自己的名声,所以只能导演一出,连自己都能骗得过的"幻术"。 后期的"孤灯挑尽未成眠",想来与明皇的愧疚心理也有直接关系。 第三部分 让人叹为观止,白先生用一整个亦真亦幻的大段,讲了太真仙子与明皇的再续前缘。 到底是临邛道士邀魂魄入梦,还是太真仙子取代贵妃,慰籍了明皇的相思,似乎留下了诸多线索,然而却是剪不断理还乱。 流传至今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千古名句,也由于过于美好,而显得那么不真实。 至此,白先生用整整840字的长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玄疑惊悚的真实历史事件,事件虽然离奇,但我认为,真正泄露天机的,正是最后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也是此句,为整首长诗冠题,取名《长恨歌》,明明是"此情"朝朝暮暮,为何是"此恨"绵绵不绝? 恨的是谁? 恨的又是什么? 此时,整首长诗的真相,呼之欲出,恨的当然是自己,也恨所有的不能选择,这是君王的无奈,也是滚滚车轮下的正确选择。 结局不能更改,贵妃自然也不得不死,不然就是《霸王别姬》了。 对于历史,这是立场正确的必然结局,但对于自己,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也不能解脱的绝望,也是永世不能原谅的绵绵长恨。 当中是非曲直,留下了无尽思考,此中回味才是"绵绵无绝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