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辐射(辐射是什么?)
什么是辐射(辐射是什么?)一说"辐射",总让人感到神秘或恐惧。但辐射究竟是什么?它到底是怎么危害健康的?关于它要注意哪些?这些问题,其实很多人并不真正清楚,可能还会有不少误解。
一,什么是辐射
1,辐射——从一点往各方向的放射
首先,我们来看"辐射"这个词。"射",很好理解,但"辐",是指啥子?
其实,"辐"这种东东,很常见。自行车的轮子都见过吧,轮子上的那若干根钢条,就是"辐",俗称"自行车条",拆下来还可以穿羊肉串用。
为什么用这个"辐"字来描述辐射呢?
我们看,轮子上的这些车条,从轮心伸向外围,呈中心放射状——这恰能很好地模拟出辐射的特点。辐射,不是直射或斜射,而是像车辐条那样,从一点向各个方向射出。
比如,在水面上,扔进一块小石头,那么水面就会泛起无数个同心圆状波纹,这就是"从一个点往各个方向扩散"的辐射形式。把水面扩展到三维空间,比如在空房间里点上一根蜡烛,光线就会上下左右三百六十度射出,把房间的各个角落都照亮,即"从一个点往各个方向扩散"的辐射。
也就是说,辐射,是一种辐状传播方式,从一点往四面各方向的放射状传播。 广义而论,凡符合这种传播方式的,都叫辐射。
比如,你duang地一声出了个虚恭,四面八方都如雷贯耳,这就是声的辐射;你买了个360°喷头,往各个方向喷水,这就是水的辐射;你往茅坑里扔了颗大雷子,炸得满城尽带黄金甲,那也就可视为翔的辐射。
辐射本身,就是这么一种传播方式,没什么大不了。辐射出声、水,哪怕是翔,也都不至于引发焦虑乃至恐惧。
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如果射出的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射线,"伤人于无形",才真令人关切和担心。
这正是平时引发焦虑乃至恐惧的所谓"辐射",正式名称叫电磁辐射,它从一点往各个方向发射出神秘的射线——电磁波。
"电磁波",与"电磁辐射"是同义词。电磁波,就是电磁辐射,简称"辐射"。我们平时谈的"辐射",其实就是指电磁波。
2.波——变化状态的传导
乍一看,电磁波,又带电又带磁又带辐射的,让人不由自主有点瘆得慌。平时我们所知道的那些电磁波,像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等,又几乎都看不见摸不着,也给人一种神秘的恐惧感。
其实,不论怎么说,电磁波的本质,是一种波。我们不妨先甩开"电磁",就单把它当成"波",这样会不会亲切一点?
波,很形象直观。比如"波涛汹涌",哪怕成熟的你看到这个词想不起大海了,那至少也能想起一种振荡起伏的样子吧。没错,振荡起伏、后浪推前浪,这就是波。
振荡起伏、后浪推前浪,这两个词儿正好描述了波的两个基本性质。
第一个性质,振荡起伏,即振动。如果不动,就没有波,联系实际很好理解吧。
第二个性质,后浪推前浪,即传导。光自己动不行,你的振动得传出去、接下去。就像玩人浪,观众要挨个挨站起来,才能出现波的效果。
这两点,是波的基本性质。波,就是某种振动变化状态的传导。比如,水波,是水起伏状态的传导;声波,是声音振动状态的传导;地震波,是地球内部碰撞状态的传导,等等。
同理,电磁波,就是物体电磁变化状态的传导。 这里稍微有一些抽象。你看水波,通过涟漪传导水面变化的状态;声波,通过空气传导振动变化的状态;地震波,通过大地的震颤传导地下变化的状态……这些都很直观或者很好想象,但"电磁变化的状态",看不见摸不着的,怎么传导的呢?
其实也很简单,明白一点就好:所谓电与磁,是密不可分的,电(场)的变化会激发出周边的磁(场),磁(场)的变化也会激发出周边的电(场),此乃电磁基本规律。
只需再往下想,电变生磁,磁变又生电,那电岂不是又变化了?变化的电岂不是又激发出磁的变化了?然后变化的磁不就再次激发出电了?
没错,就是这样的传导,电磁二者互生互变,不断交相激发出外围的电场-磁场,并将此变化状态持续不断地传递下去。这种方式,正符合"波"的基本性质——变化状态的传导。因此,电磁变化状态的传导,就被形象地称作"电磁波"。
举个例子,你给手机充上电,手机的电状态发生了变化,此变化会激发出周边磁场的变化,周边磁场的变化又会激发出周边电场的变化……如此,手机电状态的变化,就通过电磁场的交相变化,不停地传导至周边磁场-周边电场-周边磁场……,向外不断延展传导,不计损耗的话甚至能传遍整个宇宙(电磁场是无处不在的)。
这种传导过程,就是所谓的辐射,或所谓的电磁波。
一言以蔽之,电磁波(电磁辐射),就是物体电磁状态变化的传导。
所以,说"我们被电磁波辐射",或"我们受到了电磁辐射",其实就是在说,"有电磁变化的信号传导给了我们。"完全相同的意思,会不会令人舒适很多?
3.世间万物皆有辐射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各种的"有辐射"。比如,别老玩电脑,有辐射!手机别挨着脑袋,有辐射!家旁边要建移动基站?滚粗!有辐射!邻居家开了wifi?快关掉!有辐射!
电脑、手机、基站、wifi……这些玩意儿有辐射吗? 当然有。
所谓的"辐射",就是电磁波。说某物品有没有"辐射",指的就是,它会不会发射电磁波。
电脑、手机等,都是玩电的,自身肯定会产生电的变化,而电的变化,就必然会严格按照物理规律引起磁场变化-电磁交相变化-向外传导变化,这正是典型的发射电磁波。
不止如此,咱们负责任地讲一个"反常识"的常识:不仅仅是电子产品,任何物体,注意是任何物体,都有辐射!
没有一点点夸张。我们中学时就学过,运动是绝对的。物理学也告诉我们,任何物体,其内部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而这些微粒,都是由最基本的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它们的运动,就意味着电荷的运动;电荷的运动,就意味着电状态发生了变化;而电状态的变化,就会立即激发电磁场交相变化向外传导——这不正是发射电磁波吗?
这就叫万物皆有辐射。你穿的衣服、坐的椅子、吃的食物,包括你这个人本身,都在时刻不停地辐射电磁波(主要是红外线),跟手机的辐射(主要是微波)在本质上并无区别。
这世界充满辐射,它活在你身上所有角落。只不过人们往往身在"辐"中不知"辐"而已。
所以,问"这玩意儿有没有辐射",是纯粹的废话,比问"这瓜甜不甜"的废话程度还高。
还是那句话,辐射,是物体电磁状态变化的传导。传导嘛,多正常的事儿,我们都无时无刻不在传导电磁状态之中。
所以,完全不必把辐射想成可怕的事物,只需搞清楚,这无处不在的电磁波中,什么样的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就行了。
4.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让你热
常见的电磁波,有无线电波(如收音机信号)、微波(包括各种手机信号、GPS信号、wifi信号)、红外线、光(如阳光、灯光)、紫外线,等等。除了光以外,都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
这些无形无质的电磁状态变化传导,是怎么对人体施加影响的呢?
我们先以其它直观可见的波作类比。
比如,水波,它是怎么影响人体的?就是通过浪来传导能量。浪奔、浪流、浪打浪,细波微澜可以濯我足,巨浪狂涛可以把我拍在沙滩上。
声波呢?它是怎么影响人体的?就是通过空气来传导能量。声音引发空气的振动,送到人耳朵里,如果音量太大振动过猛,压进耳孔的空气甚至能把耳膜击穿。
综合这些情况,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波,携带着能量,并通过介质把能量传导给接受者。波携带的能量越大(如巨浪、声爆),对接受者的影响越大。这就是波对人施加影响的基本机理。
不过,与水波或声波的能量冲击相比,电磁波还有点不同。
水波或声波,通过实体介质(水、空气)传播,其携带的能量,也会通过实体介质打到接受者身上,比如被水浪打、被空气震,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介质向你撞击,以此方式传输能量。
而电磁波,并没有实体介质,人家的传播途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场,无形无质,电磁波的能量显然不能像水波、声波那样,通过介质来撞击你。
那么,电磁波的能量是如何传到人身上、对人施加影响的呢?
其实也很简单,只需把宏观变成微观就行了。电磁波的传导,是通过电磁场的交相变化,而电磁场的变化,就意味着周边的带电微粒会随着施加的电场而变化,即微粒的运动。
又回到刚才提到的"微粒运动"了。我们再把微观转化为宏观:微粒的运动,代表了什么?温度啊!温度的物理意义,正是微粒运动剧烈程度的衡量。电磁波的能量传导,带来了电磁场的变化,引起了微粒的运动,这就意味着,电磁波的能量令受体的温度升高。
换句话说,所谓辐射对身体的影响,是通过电磁波的能量传导,提高身体的温度。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热。
5.不热到一定程度,辐射的效果完全可忽略
会不会很意外?令人闻之色变的电磁波,合着没别的本事,就会发热?
没错,按照经典物理学分析,电磁波的能量效果,的确就是让人升温发热而已,没别的了。
并且,电磁波带来的热,只有达到相当程度,才能给人体带来伤害。
比如,光的辐射会让人感到热,但一般情况下这种热不会伤害身体——谁还没热过咋地?只有用强光聚焦着照,才可能给照射部位造成灼伤,照到眼上还可能致盲(其实本质上也是对眼的灼伤)。而微弱光线的话,哪怕照上十年八年,也燎不到人一根寒毛。
再比如,微波炉,大家都知道,它热起来很厉害,肉在里面都热熟。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微波炉发射的微波,与wifi发射的信号,是完全相同的电磁波。也就是说,微波炉里的猪肉,与wifi房间里的人,接受到的是性质完全相同的辐射。但为什么猪肉能热熟,人却没事呢?很简单,微波炉辐射出的微波密度很高,一齐"集火",能量大功率传输,故能显著升温;而单个的wifi,"火力"就远远达不到。
当然,换算来看,如果你能把一千万个wifi发射器密封在一个小空间里打开,那理论上也能达到微波炉的效果。注意是一千万个……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电磁波的强度,基本就是集中几个wifi的量而已,它们给人体造成的那一丢丢温度提升,差不多像在井里滴进一滴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指望这玩意儿的辐射来烫伤人,就像对着一堵墙吹气,指望把墙吹晃甚至吹倒一样。
有没有感到电磁波实在是弱爆了!除了发热啥能耐没有,并且一般状态下连发热都可忽略不计,这还是令人闻之色变的辐射吗?
没办法,按照经典物理学理论包括宏观上的实践,就是这样。哪怕让牛顿、安培、焦耳这些大师来分析,也一样只能得出这个结论。
所以,从19世纪电磁波的发现开始,相当一段时间,人类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电磁波的危害,对它毫无戒惧之意,甚至颇有狎亵之心。
比如,镭,现在大家都知道它是放射性元素,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但当年它刚被发现时,法国一度掀起了"镭狂热",人人以亲近镭为时尚,认为它能包治百病而毫无副作用,连面包、牙膏、肥皂、化妆品里面都添加镭……
辐射真正引起人的警觉,让人意识到它能造成比发热可怕得多的伤害,可能还是由爱因斯坦的一个伟大成果而引发。
6.伤人于无形——高频电磁波的"质变"
那是上世纪初,物理学家进行研究时,遇到了一件怪事。
当时,人们对物质的微观结构已经有了一定了解,知道物质中含有电子。于是,物理学家就各种操作,想把金属里的电子给弄出来。
电子被束缚在物体中,又是极微观的物质,肯定没法用针头戳出来。物理学家用了一种很巧妙的方式——用光照射金属。光是电磁波,它把能量传导给电子,使其能挣脱束缚,从而逸出。形象来看,就是用光把电子给"打出来"。
打不出来怎么办?那说明电磁波的能量还不够,就加大能量继续轰嘛。就像刚才所说,单个wifi能量太小,那就多弄点,一起集火、上强度,走你!
这是很理所当然的想法。但令物理学家大跌眼镜的是,实际操作中,上再大的强度,光也未能把金属里的电子打出来!
怎么打出来电子?实验验证,不是看光的强度,而是看光的频率。
频率,指某一时间(如1秒钟)内,某事件反复发生的次数,通俗来讲就是频繁程度。光是电磁波,每时每刻都在极高速地反复变化,如红光,每秒反复变化四百多万亿次;紫光,每秒反复变化七百多万亿次,再往上是紫外线,频率更高。
物理学家做实验时发现,用红光照射某片金属,电子打不出来,哪怕把光的能量不断加强,强到亮瞎钛合金狗眼,电子也死活不出来。但是,用紫外线去照,哪怕是很微弱的紫外线,结果,biu的一下,电子立即就出来了!
这太奇怪了。就好比是,打树上的枣,我们抡圆了猛抽几棍,发现再用力也打不下来;但加快频率抽,哪怕每棍都软绵绵地不用力,结果反而能把枣打下来! 这真是岂有此理?简直反常识啊!
事实上,这里面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爱因斯坦对此作出了准确的解释,发表"光电效应"论文,并以此赢得了他人生中唯一的炸药奖。
我们可以通过上述实验事实,了解到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特质:
低频率的电磁波,哪怕能量再高、强度再大,也无法打出电子。但如果电磁波的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它就具备了从物质中打出电子的能力。
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它侧面告诉了我们,电磁波是怎么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
关键点,就是在"打出电子"方面。 我们想一想,某种频率的光能从金属中"打出电子",那么,这种光照在人身上,可能就会从人体中"打出电子"。
打出电子,对人体而言意味着什么?
我们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分子组成的,里面都有电子,微观结构也都是靠电子!电子如果被打出,就意味着细胞的分子结构可能遭到破坏,DNA等重要生命物质可能残缺或变异,进而致病、致癌,甚至引发各种怪病!
高频率的电磁波,具备打出电子的能力,意即,它照在身上能破坏DNA等活性生命物质,导致严重后果!
辐射的真正可怕之处,至此方显露出来。虽然那些无形无质的电磁波貌似人畜无害,最多发发热而已,但如果其频率达到了一定程度,则会无情地成为致病致癌的隐形杀手,明面不见人头落,暗地教你骨髓枯。
7.电磁波的7个主要种类及各自不同特点
不过,先别太担心。我们平时接触的电磁波,像手机信号、wifi信号、红外线、可见光等,都"频率不够",不足以打出电子。
并且,刚才谈到的光电效应实验也表明,某些天赋是后天努力改变不了的。不具备打出电子能力的电磁波,哪怕再抱团、再加量、再上强度,也同样get不了打出电子的能力。
因此,像手机信号那些电磁波,依旧无法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即使它们捣鬼,集火来影响,那无非也就发发热,却无法"潜入内部"搞深层破坏。
而只有那些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具备打出电子能力的电磁波,才是真正的危险分子。
现在来看一下电磁波的分类
上图可以看到,从左到右,最下方的波形越来越密集,代表电磁波的频率越来越高
①.最左侧,是频率相对最低的电磁波——无线电波,频率为大概几十至上亿赫兹。该电磁波叫"Radio wave",顾名思义,是用作无线电通讯的,比如电报、光波、GPS等。另,核磁共振也属此类。这种电磁波频率低,显然不具备打出电子的能力,因此,核磁共振检查,是不会破坏你体内DNA的。
②.接下来,频率为几亿至几千亿赫兹的电磁波,叫微波,微波炉用得就是它,还有wifi、蓝牙、手机网络、雷达等,用的也都是它。它们的频率,也远不足以从人体中打出电子,故效果仅仅是发热而已
③.频率为千亿至百万亿赫兹,就成了红外线。像遥控器、夜视镜、飞弹瞄准系统,用得都是红外线。
常温下,各种物体,包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辐射各种频率的红外线。所以,如果碰上到你家敲门要求关wifi的邻居,你可以直接回怼,告诉他,"你丫辐射比wifi大多了!"
④.接下来,当电磁波的频率达到4.3-7.9百万亿赫兹,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电磁波变得可以看见了!这就是传说中上帝创世第一天造出的光。它在电磁波谱中仅占了很小一部分,但却是我们这辈子看到最多的东西。
光分红橙黄绿青蓝紫,频率由低到高,红光最低、紫光最高。比红光再低,就是红外线;比紫光频率更高,就是紫外线。
⑤.紫外线,顾名思义就是"紫色之外的光线",它的频率比紫光更高,并重新变得不可见。紫外线可杀菌,也可晒伤皮肤,还可引起化学反应。
更重要的是,有些紫外线,可以从物质中打出电子。也就是说,电磁波到了这种频率,就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真正的可怕影响——致癌。
刚才在光电效应里讲过,紫外线可以从金属中打出电子。金属中,电子本身就相对活跃,人体与之相比,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更强。因此,并非所有紫外线都能破坏细胞,只有频率高的那些才可以,比紫外线频率更高的X射线、伽马射线,也可以。而这些电磁波,就有了一个令人发毛的名称——电离辐射。
电离,直观理解就是使电子离开。这意味着破坏细胞分子的化学键,使DNA等重要生命物质残缺或变异,从而致病、致癌。其肇事者——电离辐射,正是我们平时谈之色变的所谓"辐射"。
在此要补充两点,第一,不止高频电磁波会产生电离辐射,还有一些高能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高能中子等,也会产生可怕的电离辐射。总之,当看到电离辐射警示图时,一定要小心防护。第二,虽然频率较低的紫外线不属电离辐射,但如果长期照射,它也能通过化学反应对细胞造成伤害。因此,不能长期暴露在强紫外线环境中
⑥.比高频紫外线频率更高的电磁波,就是著名的X射线,它是典型的电离辐射。医学透视、行包安检等都会用它。
8,比X射线频率更高、在电磁波谱中居最高能地位的,是伽马射线。它主要来源于放射性物质、宇宙高能辐射等,一听就不是省油的灯。听说过伽马刀吧?它就是用伽马射线大剂量聚焦照射,产生局灶性的坏死,与直接动刀子切除是同样的效果。
以上,就是电磁波的七种主要类型。
9,辐射的伤害:电离辐射慌慌,非电离辐射除了热再没啥了
现在我们对各类电磁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下面,再总结一下它们对健康的伤害。
电磁波,按照频率高低,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种。
电离辐射,包括伽马射线、X射线与部分紫外线,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通过电离,破坏细胞内部微结构,损毁DNA等生命活性物质,从而致病、致癌,甚至致死。
非电离辐射,包括无线电波、微波、可见光、部分紫外线等。除了紫外线,其它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前述经典物理学分析的并无二致。它们仅仅是把能量转化为温度提升,令人热。
在能量非常大的情况下,非电离辐射可能会造成烧伤,甚至令人热死。但是,根据光电效应原理,它们的频率不足,无法像电离辐射那样破坏人体细胞的微观电键结构,再加大能量也不行,就像红光再加大能量也没法从金属片上打出电子一样。
换言之,只要非电离辐射的能量没有高到造成烧伤的程度,那么它对人体健康就没有影响,关键是不会产生电离辐射那样的致癌等危害。
也就是说,像什么wifi、手机、充电器、电磁炉、天线、基站、变电站……它们所发射的电磁波,只要没把你烫着,那对你就根本没有毛线伤害!
心态好的,甚至可以直接把这些辐射都当磁疗,其实效果也差不多。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非电离辐射,也会对人体的电磁场造成干扰。人体本来是稳定、有序的,被电磁波长时间干扰,会打破固有的平衡,从而对健康产生影响。特别是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都对电磁辐射很敏感,长期受手机信号等电磁波的影响,会神经衰弱,免疫力下降、身体素质变差,等等。
说的怪吓人,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
所谓"对人体的电磁场造成干扰",那肯定有,任何电磁波都有这效果,但要说这种干扰会破坏人体平衡,甚至导致神经衰弱、免疫力下降、身体素质变差,那恐怕也太盲目自信了。
人类赖好也生存了那么久,要是连这点微扰适应能力都没有,早不就被光和红外线给辐射死了?这俩可都是比微波频率更高的电磁波,人类被它们不停的辐射干扰了若干万年,也没见什么"神经衰弱,免疫力下降、身体素质变差",你微波小弟弟哪来的自信?
并且,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都作了深入的研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非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实质危害,除了热。所谓那些神经衰弱等症状,多是心理作用而已。长期的动物实验也侧证,把动物置于电磁辐射高于通信基站周边的环境里,也并未发现对其有任何影响。
当然,科学并不完备,我们只是站在现在的认识水平上,断定非电离辐射没有除发热之外的其它影响。说不定以后真发现了有其他潜在危害也未可知,但至少,目前还没有科学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如果实在不放心,那就少用电子产品,保持适当距离,对胎儿及婴儿格外保护等,也算是有备无患。
如果还不放心,那就索性买点"吸收辐射"的仙人球、龙舌兰、防辐射化妆品,等等,虽然这是真的完全没用,但就当交点焦虑税,能安安心也是好的。
要知道,焦虑情绪可比这些非电离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大多了。
10,电离辐射的伤害:弱的没必要紧张,强的紧张也没用
相对那些关于非电离辐射疑神疑鬼的担忧,我们显然更应该警惕并关注的,是真正危害身体健康的可怕杀手——电离辐射。
不过,先别太紧张,记住一句话:
离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电离辐射能致癌,确实如此。但别管它性质上有多恐怖,论其危害,也是必须要看剂量大小的——这是定性与定量的辩证关系。
其实,电离辐射打中DNA的概率并不算很高,只有遭受剂量足够大的电离辐射,才会发生这恐怖的事情。
因此,微剂量的电离辐射,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它不一定真能对DNA造成伤害,即使万一造成了,由于量很少,伤害也很有限。更何况,人体的自我修复机能又不是摆设。
要不然,每年体检拍次X光,就把人辐射致癌了,那还了得?!
事实上,我们平时也没少跟电离辐射亲密接触。比如,你走在街上,电离辐射就会从天而降——来自宇宙的高能射线,有极少量会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射到你身上。你在家吃饭喝水,但食物和水里,也会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对你释放电离辐射。就连你的呼吸,也会吸入氡气——空气里有约1%的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其中氡有放射性。只要你呼吸,就不可避免的要遭到它的电离辐射。
你看看,天天都在跟这些可怕的电离辐射亲密接触,但我们不也活得好好的吗?所以说,只要辐射的剂量达不到一定值,就不必太担心。
定量来看,电离辐射的剂量有个单位叫希沃特(常用毫希),100毫希,是有害剂量极限。单次电离辐射超过这个值,可能会有严重后果;不超过这个值,则观测不出确定性症状。
100毫希有多少呢?差不多相当于你同时被八十多台X光机一起照射,所能达到的辐射量。
做一次X光检查,辐射是1.2毫希。每年吸进去氡、吃进去的放射性元素、被宇宙射线的电离辐射累积(此合称为"自然辐射",即自然状态下不可避免要受到的电离辐射),是2.4毫希。相比100毫希的有害剂量极限,这样一点几、二点几的微剂量,远不足以给人造成实质伤害。
要注意的一点是,关于剂量,有瞬时量与累积量的区别。拍X光片的辐射,是瞬间摄入的,即瞬时量;而自然辐射,是长时间的摄入总和,即累积量。
同样的数值,瞬时量跟累积量的效果肯定不同。比如吃10个馒头,你三天吃下去,和一顿吃下去,效果自然不一样。同理,10毫希的电离辐射剂量,你用1秒钟时间摄入,跟用一年时间摄入,对身体的伤害自然也不一样。
可见,我们每年受到来自空气、水、食物中的那些自然辐射,虽然累积值比拍次X光片大,但对身体的实际伤害,却要小得多的多。再加上身体的适应性与自我修复能力,这些自然辐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
而拍X光片,虽然是瞬时摄入,但由于剂量极小——比单次100毫希差了接近一百倍,所以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医学也早就证明,这样剂量的辐射,对人体来讲完全可接受、消化无压力。
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因噎废食,因为担心那一丢丢辐射,而该体检也不去体检;更不必杞人忧天,为那些微乎其微的天然辐射担惊受怕。
真正需要我们警惕并严防的,是单次大剂量的电离辐射。要知道,一次遭受100毫希以上的电离辐射,就踩到了致癌的红线,身体会被损伤;单次4000毫希以上,短期死亡率会达到50%以上,即使侥幸逃过一死,余生也会在痛苦不堪中度过;倘若剂量高到一定程度,致死率则会达到100%,并且根本无药可救。
这么可怕的大剂量辐射,哪里有呢?
宇宙中肯定有,听说过"伽马射线爆"吧,恒星爆炸时会剧烈释放出伽马射线,毁天灭地级别的;
地球上也有,比如核爆,释放出的电离辐射,剂量足以令左近四周生灵全灭。
此外,大型强子对撞实验室,产生的电离辐射会爆表;高纯度或者武器级的核燃料,辐射剂量能致死;做放疗用的钴60治疗机或直线加速器治疗设备,辐射剂量也超过了安全红线。
只不过,这些大剂量辐射猛则猛矣,离我们却很遥远。不用说宇宙深处,就是地球上的高科技实验室、武器级核燃料,又哪里是普通人能接触到的呢?
至于核爆,或化疗,那就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了。谁都不想它来,但真要来了,谁也没办法。
既然如此,其实也没什么好害怕的了。日常的那些电离辐射,剂量低微到造不成伤害,没必要担心;能造成伤害的电离辐射,又往往想接触也接触不到;个别极端情况下的电离辐射,自己说了不算,担心也没用。
不论如何,对待电离辐射,首先别焦虑。要知道,焦虑对健康带来的伤害,可未必比电离辐射小多少,咱总不能没被打死就先被吓死吧!
11,对于辐射,接受不能改变的,防范能够防范的
首先必须明确,对辐射的平常心、不焦虑,决不意味着大撒手、不防护。
为什么平常心、不焦虑?因为一方面,那些微量的辐射,并不足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别管是非电离辐射的微热效应或所谓的扰动身体平衡,还是电离辐射的日常极低吸收或正常医学检查的微剂照射,都完全在人体的接受程度之内,安全可控,没什么好担心。
另一方面,关键原因在于,即使是想要避免这些辐射,也根本无能为力啊!你可能对手机等电磁辐射高度敏感,但你能把基站都关掉吗?能让别人都不用手机吗?能让物体不辐射红外线吗?
或者你可能对电离辐射高度紧张,认为说不定那一丁点的剂量就恰好让人致癌了。但你怎么避免?能不吃饭吗?能不呼吸吗?能从不检查身体吗?能拒绝过安检吗?
所以,客观上不必、主观上不能,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姿势摆对就行了,淡然乐观,就是最舒服的姿势。
但是,如果我们对辐射能够有所作为、把不利于健康的影响降到最低,那为什么不呢?
比如,你担心非电离辐射真会让人"神经衰弱,免疫力下降、身体素质变差",虽然目前没有科学依据,但你也可以做一些让自己安心的防范啊。比如,少用电子产品,保持适当距离,避免长期处于高辐射环境,对胎儿及婴儿格外保护,等等。防患于未然,心里踏实不少,这就是积极效果,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而至于电离辐射,它对身体的伤害及潜在危险是不争的事实,这玩意儿绝对是少少益善。
因此,只要能减少电离辐射,那就应当主动作为、积极防范。尽量远离那些可避免的电离辐射,尽量排除一切可排除的负面因素,尽量降低电离辐射损害身体的机会。
把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且可以尽量避免的电离辐射做一大致归纳:
①最基本的,别浪着去玩放射性物质,也别浪着老往挂着电离辐射警示牌的地方跑。
②火车站、飞机场等场所都有行包检测仪,过检后,不要着急把手伸进检测仪的幕帘里去取包。
③放射性的氡,在室外空气里浓度很低,但在室内会积聚(有的氡从土壤、建材中释放),因此,要多开窗通风。
④装修时,尽量选用正规厂家出产并通过检测的建材,特别是大理石等。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还是很多的,万一不巧在那块石头里多了些,就相当于把电离辐射带回家了。
⑤除非专业爱好,尽量少玩那些稀奇古怪的石头。它们大多是地下开采的,不定那块儿的放射性就会高。
⑥一些工厂里用的探伤仪、密度仪、测厚仪等,都是有电离辐射的,无防护状态尽量别去接触。
⑦关于医用放射检验,CT的电离辐射剂量是最大的,一次头部CT或心血管CT,能达到拍几十次普通X光片的剂量。当然,该做的CT一定要做,听医生的专业意见。但同时,也要谨防一些无良医疗或体检机构滥开CT,搞得光检查都相当于做个变相放疗了。
⑧关于核电站。别怕,那种地方虽然肯定比别地儿的电离辐射高,但一方面,防控措施很完善,另一方面,在里面受到的电离辐射主要是累积量,并且也不算多,还不如一些天然放射量大的地区,如我国的阳江、印度的巴巴拉邦等地。人家都没事儿,核电站里的工人更没事,离核电站老远的居民更更没事。
⑨关于坐飞机,虽然在三万英尺的高度,接受宇宙射线的辐射程度要比地面高很多,但总量仍然极微,大概连续飞上三五天相当于照一次X光片吧,可以忽略不计。
⑩该说说孕妇防辐射服了。胎儿的细胞在快速成长分裂中,DNA的被破坏或变异可能会对后期产生难以预计的影响,因此作为孕妇应该更加注意防范电离辐射,但是,所谓孕妇防辐射服,那就是在搞笑了,人家伽马射线得用成米厚的水泥混凝土才能挡住,你用这层破布来遮,简直就像拿餐巾纸挡枪子儿。别听厂家吹他们的所谓防辐射服是什么什么材质,纯属忽悠!孕妇防辐射服的唯一功能,就是在还没显怀时,告诉别人你是孕妇。指望这玩意儿防辐射,纯属指屁吹灯。
最后,还有一样东西要讲,那是一种非常常见却往往被忽略的电离辐射——吸烟。
香烟里,含有放射性元素钋,还有少量的放射性铅,虽经烘烤加工过程,仍无法除去。每天抽一包半香烟的烟民,一年累积受到的电离辐射量,相当于几十次X光检查。
这点量其实不算多,但令人膈应的是,拍X光片,是外部发射的电离辐射——外射,多少还能挡一挡;而烟吸到了肺里,是从内部发射出电离辐射——内射,直接作用于内脏!
很显然,内照射对身体的损伤相对更大。事实上,香烟吸进体内,微量的放射性物质在肺和心血管等部位发出电离辐射,是造成相关癌症及疾病的诱因之一。
吸烟有害健康,真的。
当然,吸烟遭受的电离辐射,并达不到有害剂量极限;至于"吸二手烟"所遭受的电离辐射,则还要低很多。一些媒体过分渲染吸烟的辐射危害,甚至夸大数据,还说什么"世界上辐射最强的地方是烟民的肺"之类,那就不实事求是了。
不过,尽管吸烟产生的辐射并不大,但相比而言,无论如何也比所谓"wifi产生的辐射"要厉害得多。
所以,如果公共场合劝阻别人吸烟,大可拿出敲邻居家门要求关wifi的勇气,理直气壮地告诉他:
别抽了!有辐射!
二,全球辐射量最高的地方。
为了方便更容易理解,我们用单位面积内的香蕉数量表达辐射强度。
之所以选香蕉,是因为香蕉富含钾元素,天然钾当中约有 0.0117% 的放射性钾——钾 40,而钾 40 的半衰期长达 12 亿 5 千万年(地球寿命为 45 亿年)。
每吃一根香蕉,就受到约 0.1 微西弗的辐射,这是 1 西弗的千万分之一。也就是说,想要一次达到 2 西弗的致命强度的辐射,你只要一次性吃下去两千万只香蕉(并且不撑死 )就能达到了。
吃 1 根香蕉的辐射量约等于 0.1 微西弗
那么,我们说的高辐射地区,辐射量到底有多高呢?
只要你在地球上,就避不开辐射
因为水、土壤、岩石、空气,甚至是大气以外都有电离辐射,因此可以说,我们是无法避开电离辐射的。
悉尼地区的辐射强度跟世界平均水平相近
要谈到世界上辐射之最,除了单位以外,当然还要考虑参照。
在一般日常生活里,我们可以把这种无法避免的辐射量,看做是一个参考的背景数据(也叫本底数据)。全世界的天然辐射本底水平为 0.1~0.2 微西弗 / 小时,可以大概地看成——2 只香蕉。
一小时辐射本底数据:两只香蕉
以这个本底作为参照,我们来看看大家认为的高辐射地区,到底是怎么样的。
1. 日本广岛
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这个圆顶上空约 600 米的地方爆炸,并直接炸毁了整个城市。
广岛这个纪念性的圆顶现在已成为旅游景点
70 年后的今天,这里的辐射强度为每小时 0.3 微西弗,换算为香蕉的话,大概是——3 只。
广岛:3 只香蕉
2. 居里夫人实验室
可能我们从小就认识居里夫人和她的伟大的实验了,但是,她的办公室你见过吗?
居里夫人的实验室
居里夫人的实验室里,还有部分地方辐射剂量很高,比如……门把手和椅背。这些地方我们还是可以检测到 α 粒子。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在她完成实验后,可能会过来打开门,然后拉开椅子坐下,这些地方,现在都被记录下来了。
这些地方的辐射量,是本底水平的大概十倍左右,换算为香蕉的话,大概是——15 只。
在实验室停留一小时:15 只香蕉
3. 捷克,世界上第一个铀矿
捷克有全世界首个发现铀元素(一种放射性元素)的矿井。玛丽 • 居里夫人研究所用的素材,也是来自于这里。
深入底下的铀矿内仍有一些残存铀元
现在,这个铀矿已经开采尽殆,仅有一些微量的铀成分,能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荧荧的光。
尽管如此,铀矿的辐射水平,仍然只有一般本底水平的 10 倍左右,换算为香蕉的话,大概是——17 只。
废弃的铀矿:17 只香蕉
4. 美国,核爆炸试验场
美国新墨西哥州的 Trinity 炸弹试验场,这是世界上首个原子弹爆炸试验场。
美国新墨西哥州的 Trinity 炸弹试验场
当时整片地区都被原子弹释放的巨大能量所移平,而温度之高,甚至将地上的沙子都热熔成绿色的玻璃样的小石子。
这些特殊的石子全世界只有这个地方会出现,因此,这些特殊的矿石,甚至用了这个地方 Trinitite 来命名。
这些见证核爆试验的小石头,辐射强度大概是——21 只香蕉。
接触核爆中的热熔小矿石一小时:21 只香蕉
5. 飞行中的飞机
到前一个测量地点为止,我们测的地方多多少少都和实验有关系。
但有一个地方大家都没有想到,即飞行中的飞机,这个地方的辐射强度也是非常高的。
飞行中的飞机辐射检测
原来,当飞机上升得越高,保护我们的空气层就越稀薄,因此,我们在飞机中接受到的辐射剂量就越高。
在飞机中,到 33 000 英尺的时候,辐射的强度大概是 2 微西弗 / 小时。当高度更高,更接近地球两极的时候,这种辐射的强度就更高了,最高可以达到 3 微西弗 / 小时。
每一小时的飞行:30 只香蕉
6.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切尔诺贝核电站在 1986 年 4 月 26 日爆炸。当时反应堆内部,产生了极高的热量,将核电厂的整片屋顶轰飞,放射性同位素随粉尘进入空气,吹向了整个欧洲。
切尔诺贝利核电工厂厂房
在事故发生的数年内,这片土地上多达数米的表层泥土被铲走,运到更偏远的地方深埋。所以,即使到这里测量辐射数据,一时半会也没有太大的危险。
即便如此,在这里停留一小时,也有 5 微西弗的辐射量,跟接受一次牙科 X 光检查所受到的辐射量是一样的,大约可以看成——50 只香蕉。
在切尔诺贝利附近待一小时:50 只香蕉
7. 日本福岛隔离区
2011 年 3 月 11 日,在日本宫城县以东的外海,发生了强度达 9.0 级的地震,同时引起了强烈的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一系列的设备损毁、堆芯熔毁、辐射释放等事件。
该系列事件被人们认为是自 1986 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最严重的辐射事件。
为了避免辐射造成居民的健康受损,日本内阁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发布紧急避难指示,要求福岛核电站周边 10 公里内的居民立刻疏散。
居民离开后的福岛一片狼藉和寂静
这次事故和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相比还是要轻一些的,有传这次事故的辐射量仅为切尔诺贝利事故的 10%。处理辐射问题的手段一样,他们清除辐射的主要方法,是需要把浅层泥土收集并且埋藏起来。
黑色塑料袋中装的是等待被埋藏的泥土
但因为时间短,衰变少,因此,辐射量依然在 5~10 微西弗 / 小时左右,那么在福岛待一小时的辐射量,大约是——100 只香蕉 。
福岛的一小时:100 只香蕉左右
8. 普里皮亚特医院的地下室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普利皮亚特医院,这个医院如今已经被废弃,蔓蔓枝枝的野生灌木已经把进入医院的路封上。
这个医院最后一次提供服务距离现在已经足足 30 年了,而上次他们接待的病人,全都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扑灭火灾的消防员。
在这个医院的地下室,藏着消防员们当时脱下的救火服,因为这些防火服统统被严重污染,于是它们便被深藏在这个废弃的医院中了。
医院的地下室堆满弃置的消防装置
就在门外,已经能记录到 500 微西弗 / 小时的辐射强度了,进了门,这个数据飙升到 1 500 微西弗,如果换算成香蕉的话……对不起,数不过来了 。
香蕉太多,数不过来……
对的,这是地球上辐射最强的地方之一,在这个地方待上一小时,就会接受到 2 000 微西弗的辐射量,对比起自然本底辐射量,这可是能抵上一整年!
但是,这还不是辐射量最高的地方!让我们前往终极目标!
9. 最后一站……
一次 CT 扫描会接受 7 000 微西弗的辐射强度;而据估计,福岛周围居民一生会受到 10 000 微西弗的辐射;如果从事辐射相关工作的工人,平均每年会受到 50 000 微西弗的辐射;当然,因为外太空的辐射毫无阻挡,因此在空间站执勤的宇航员,半年内会接受到 80 000 微西弗的辐射。
但是,受到电离辐射最多的,还不是他们……
而是……烟民!
因为香烟内具有放射性的钋和铅,因此,每一位烟民的肺部平均每年会受到 160 000 微西弗的辐射!
烟民的肺每年接受的辐射量是最大的那个框
如果还是用香蕉来做比较,上图里面最小的框框是我们平均每人受到辐射本底数据,那烟民每年自内而外受到的辐射量就是最外的那个框框哦。
好了,下次如果有人问起你,做放射性检查的危害的时候,请你告诉他们的同时,也告诉他们这件事:
吸烟者的肺受到的辐射如此之大!真的担心辐射,请先戒烟吧。关于辐射,最常见的 2 个问题
1. 微波炉、手机、电脑,这类日常用品有辐射吗?
答案是,有,但属于安全的辐射,不用担心。
以微波炉为例,它利用的是电磁波的热效应,也是一种辐射,但属于没有危害的「非电离辐射」。
如果你离得不是太近,也没把自己塞进微波炉里,就不会造成损伤啦。
至于手机和电脑,与其担心辐射,不如担心会不会自爆吧……
2. 到底什么辐射才对人有害?
答案就在前面的文章里,就是那些「电离辐射」,只有电离辐射才是需要担心的。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没机会接触到大量的电离辐射,只有少数情况,比如,X 线相关的医学检查。
不过,常规检查的辐射量都是严格限制的,通常达不到明显损害健康的程度,所以,该做的检查还是得做。毕竟,比起没查出疾病的风险,检查的那点损伤显得微不足道啦。
最后,还是要提到那个最常见的电离辐射典型代表——烟。
真心害怕辐射,就从戒烟开始吧!。感恩您能看到这里。希望这篇长文能有助您真正认识辐射。
tape是什么意思(tope是什么意思)请点击右上角,英语周报官方头条号,专业辅导英语学习。7年级上册StarterUnit9重要词组aphotopictureofmyfamily一张我的全家福asetof一套一副一组a
电影小伍哥投资怎么样?多少票房回本?收益空间如何?我是影视顾问晓洁,专注于影视文化行业,拥有多年的影投经验以及行业人脉资源。希望可以帮助到在电影投资道路上迷茫的你!投资电影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投资渠道,如果不能分辨真伪可以咨询晓洁15
中国医生电影投资怎么样?是真是的吗?分红有没有保障?影视是一个容易出奇迹的行业,我不是药神送你一朵小红花你好,李焕英等电影的票房不断刷新记录。电影投资是一个带着无限可能的理财产品,它同样充满朝气,像2008年楼市,像2012年的电商
电影濒海交锋投资价值大吗?个人怎么参与?最低起投多少?近日演员吴孟达去世的消息独占各大软件头条,香港TVB直播了达叔追悼会,众多导演演员来参加。吴孟达生前的人缘非常好,在他的好友宣布他去世以后,几乎所有演艺圈中的明星,全部都发文怀念他
CVT大幅採用SUZUKI高效率低排量SWIFTSportsCustomize2012出品参考,贩售无望!?这次SUZUKI最大的卖点就是,命名为SWIFTSportsCustomize2012的出品参考车辆及每公升可
益生元是什么(益生元有哪些种类)益生元系指一些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却能有选择性地促进其体内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改善宿主健康的有机物质。属于益生元的有功能性低聚糖类(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
有什么好玩的(我国十大旅游胜地是哪10个)现在很多人都会在节假日出去旅游,中国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哪些地方是最受欢迎的呢?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中国最火的十大旅游景点,一起看看都是哪吧!1万里长城所属城市北京陕西等15省市万里
skp是什么品牌(skp最便宜的东西)6月12日,地下是商场,地面是公园的成都SKP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种独特的购物中心设计并不多见。按照成都交投集团副总经理李昊的解释,未来成都SKP建成后将成为集高端商业零售优美景观
斧正是什么意思(扶正是什么意思)语文天地常用的敬辞和谦辞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
泡沫属于什么垃圾(泡沫属于生活垃圾吗)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数量庞大的快递垃圾如何进行有效处理?每年的双十一都是网购的高峰期,最近,很多人都已经收到了自己订购的商品,但随之而来的还有成堆的包装盒塑料袋。数量庞大的快递垃圾如
宿主是什么意思(自然宿主是什么意思)新型冠状病毒起源自哪里?我们都知道,预防传染病,首先要明确传染源,那么此次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起源自哪里呢?2020年1月23日,根据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精神病笑话(精神病院笑话大全)精神病笑话(精神病院笑话大全)你是怎么保持这么好的身材的?乙通过跑步。那我们如何保持跑步的习惯呢?通过债务。一个精神病人狂吼道我是总统,你们都得听我的!!主治医生问他谁说的?病人上
檩条计算(檩条一般该怎么计算?)檩条计算(檩条一般该怎么计算?)们现在农村自建房的时候总是会考虑到各方各面的一些问题,比如说自建房的檩条,若是在这个环节上面出现了问题,那么自建房就实施不了了。檩条一般都是用以支撑
武夷山悬棺(武夷山悬棺葬未解之谜)武夷山悬棺(武夷山悬棺葬未解之谜)武夷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逐步形成了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偏居中国东南一隅的古闽族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绵延二
戴睿笔记本怎么样(2021年戴睿笔记本怎么样)今天起了个大早,吃早饭的时候,突然回忆起昨天晚上的事儿。昨天晚上我和某厂商聊天,分析了笔记本行业的天下格局,以及今后各大品牌即将推出的产品风格。其中有一点我比较在意,就是笔记本电脑
中国齿轮论坛(我国离齿轮制造强国还差多远?)中国齿轮论坛(我国离齿轮制造强国还差多远?)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齿轮作为机械设备中必不可少的传递动力的通用零部件,在金属切削机床航空电力系统冶金机械农业机械和运输机械等现
现代牧业牛奶怎么样(中国十大品牌纯牛奶)现代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两字,无论是学业繁重的学生还是为生活奔波的干饭人,又或是身体响起衰老信号的老年人,每一代人都在养生保健的路上苦心探索。健康意识升级也不断推动饮食结构的升级,据C
yota手机怎么样(yota2好还是yota3)在今年CES2018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上,YotaPhoneYOTA3墨知版正式发布,作为一款定位阅读的手机产品,相信很多读书爱好者也一定对这款产品感兴趣。最近小编拿到了这款手机,
陆机才多岂自保(跟着李白学历史陆机雄才岂自保)陆机才多岂自保(跟着李白学历史陆机雄才岂自保)在开始今天的文章之前,先要纠正上一篇文章的错误小谢指的是谢朓,而非谢惠连。也有人将谢惠连称为小谢,但不多见。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历史人物,
fx8300怎么样(amdfx8300怎么样)在组装一台电脑之前,我们会先会选购硬件,但由于对硬件的不了解,常常会误入装机选购硬件的误区中,导致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所以今天装机之家晓龙依然给大家更新一篇小白组装电脑选购硬件常见问
丸茶一派怎么样(丸茶)据说这是很多朋友的日常杭州奶茶江湖大揭秘!喜茶还要不要排队?为什么越开越多?好喝的到底是哪几家?1hr你多久会喝一次奶茶?或者,你一天喝几杯奶茶?据美团点评与行业自媒体咖门联合推出
瑞多按摩椅怎么样(瑞多按摩椅排名第几)百博知识产权李婷婷同学优秀的业绩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与实践,让我们来实时采访一下婷婷小姐姐的维权实况。近日婷婷又成功合作了一家配牌瑞多。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婷婷小姐姐是如何进行维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