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Opel汽车被美国GM汽车集团持有80年后,Opel近期竟然在GM不知情的前提下,主动对德国政府求援,也引起买家兴趣。Opel想要脱离GM的心意已决,但是Opel可以走出自己的路吗? 首文大=厂徽拥有德国齐柏林式飞艇传输运送意义,也代表闪耀、光采的「Opel」,即将因为母公司美国GM的破产而「黯淡无光」?德国Opel现在正极力想要脱离照顾它长达80年的母厂—美国GM汽车集团,认为此刻就是振翅单飞的最佳时机。 据「德国dw-world.de」2008年11月26日报导指出,现在Opel正处在最困难的关键时刻,因为这是Opel自1929年被GM以约3,300万美元取得,在近80年紧密相随关係后,第一次对外宣告想要离开GM以独立求存。 撼动德国的独立宣言 现在对许多德国人而言,GM一旦破产,Opel就是其牺牲品!「美国GM即将破产,Bochum厂快要关门,我们将失去工作。」德国Opel Bochum厂约7千名的员工正忧心忡沖的讨论着。 自从美国GM汽车集团于2008年11月对外透露现金即将用尽,近期美国「华尔街日报」更首次披露,GM将不排除走向破产之途。之后GM旗下的德国Opel,已主动寻求德国政府及其它德国企业的外援,企图与母公司GM提早切割。 以执行长华格纳为首的GM三巨头,目前只以继续生存为思考核心,对于像境外的Opel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据「德国Spiegel Online」2008年11月17日报导指出,Opel以GM可能濒临破产,以及暂停支援Opel新产品发展资金,可能危及Opel在德国四个汽车生产厂(Ruesselsheim、Bochum、Kaiserslautern、Eisenach)的生存,与高达德国2万5千名就业人口为由,已积极向德国政府提出紧急援助,希望德国政府可以通过支援Opel约20亿欧元的贷款。 据了解,Opel目前是德国第三大汽车厂,德国境内有七分之一的工作与汽车製造业有关,近期除了Opel面临产能锐减的危机,受到美国金融风暴的侵蚀,德国双B汽车集团—BMW及M.Benz无论在美国或者于欧市,也都受到全球不景气影响,销量、获利双双剧减中,因而双B在德国的生产量也跟Opel一样,不断再向下修正中。 面对Opel的紧急求援,摇摇欲坠的德国汽车工业以及2009年即将到来的国会大选等,都让德国梅克尔政府面对Opel的纾困案头痛不已,更不敢掉以轻心。截稿前获得的讯息是,Opel已是欧洲第一家寻求政府金援的汽车厂,也顺利的获得了德国政府的口头承诺。 据「thelocal.de」2008年12月12日报导指出,德国政府表示:如果GM真的走向破产之途,必须确保奥援金额完全使用在Opel的德国汽车厂身上,德国政府将尽快协助Opel,也就是说「德国的钱绝对不能流到美国去。」 据「Auto Motor und Sport」同日表示,如果德国政府出手援助Opel,让Opel独立于GM之外,Opel工会很希望能持有Opel的股权。 Opel在德国已掀起自救迴响 更令全球汽车市场惊讶的是,想要持有Opel的买家这时也适时现身了。据「路透社」2008年11月20日报导,德国太阳能厂SolarWorld CEO Frank Asbeck表示:已採正式信函方式告诉GM该公司有意入主,并希望买下Opel后,将以生产可转换引擎科技的汽车为主。 Opel也算是欧洲的百年大厂,其在德国境内共有四座工厂,德国第一款量产轿车Olympia就是出自Opel之手。 儘管德国境内已沸沸扬扬的讨论德国政府如何拯救Opel、如何让Opel独立于GM之外,但是GM对于Opel的「独立宣言」似乎没啥反应?据了解GM欧洲只轻描淡写的以「没有计划要出售Opel」为由,一口回绝了SolarWorld。 SolarWorld的出现似也代表着,Opel并非现在才开始找寻新的买家,Opel的独立宣言听在GM的心里应该是颇刺耳的。 下一波的出清对象 Opel这次不顾母公司GM的面子,对外表态想要脱离GM有其两个理由。第一,Opel将是GM下一波出清的品牌;第二,Opel要尽速找到新的资金奥援。 据了解,GM第一波的自救方案将卖掉或者关掉旗下的四个品牌,分别是美国Hummer、Pontiac、Saturn及瑞典Saab,目前GM希望留下来的品牌包括美国Cadilliac、Buick、Chevrolet以及德国Opel。 由此不难看出,GM汽车集团将快速缩小版图,甚至只以美国、大陆市场为首要考虑的发展方向,而欧洲GM的品牌变少,市场规模当然式微,尤其这中间只有Opel并没有在美国及大陆销售,事实上Opel一向仰赖欧市为生。 据了解,GM曾经试图于1958年到1975年间,让德国Opel Kadett出口美国,透过当地Buick经销网在美国销售,后来也曾于1996年到2006年间在日本销售Opel车款,但是Opel在美国、日本的销售,之后都因不如预期而停止。 Opel也算是欧洲的百年大厂,其在德国境内共有四座工厂,德国第一款量产轿车Olympia就是出自Opel之手。 竞争不足关键没有走出欧洲 2008年美国、大陆依序是全球第一及第二大汽车销量市场,GM不会轻言放弃。GM在欧洲市场的销量以Opel为主且持续衰退中,此刻如果GM必须再捨弃一个品牌,Opel极可能雀屏中选。为求生存,尽快找到新的资金来源,已成为Opel的当务之急。 据了解,GM自1929年在德国Opel家族手中买下的Opel,80年来在欧市的市佔率只能用昙花一现、每况愈下来形容,同时 Opel没有走出欧洲市场,至今成为全球竞争力不足的关键。令Opel无奈的是,近10年好不容易逐渐转亏为盈,同时Opel Insignia终于赢得了2009年欧洲最佳年度中型轿车的殊荣,此刻却碰到了GM的破产危机,不仅让难得的好光景快要破碎,而且未来有关所有的新产品计划都得喊「卡」! 百年前从纺织厂、机车厂起家,至1899年由Opel家族推出第一款汽车的德国Opel,1914年时以年产4千辆轿车成为德国No.1汽车厂,1931年时因景气不佳,Opel被美国GM汽车集团100%接收买下,正式脱离家族事业。 1935年,GM手中的德国Opel成功量产新款Olympia轿车,成为德国第一款量产轿车,1936年Opel成为欧洲No.1汽车厂。二次大战之后,Opel在Bochum设立新厂,量产新一代Kadett,也因为Kadett的畅销,1972年石油危机时代,Opel以约20%的市佔率成为德国No.1汽车厂。当时据说「Opel就是德国的GM」,这是GM持有Opel的辉煌年代。 不过好景不常,之后因德国VW Golf上市,Kadett及Astra都不敌Golf,加上Opel附加价值较高的新产品如Omega、Tigra也销售不彰,德国No.1及欧洲No.1渐由德国VW汽车集团取而代之。 Opel在GM的不当管理下,近30年在欧市佔有率可说每况愈下,Opel在德国及欧洲的地位不但很快的被VW取代,近两年市佔率也被法国Renault超越,至今法国Peugeot及义大利Fiat更已成为Opel的劲敌。 GM曾尝试将Opel Kadett车系导入美国,可惜成效不佳最后无疾而终,走不出欧洲也成为Opel的致命伤。 据统计,2008年10月,欧市前六大品牌及新乘用车销量市佔率分别是德国VW的11.8%、欧洲Ford的8.4%、法国Renault的7.4%、德国Opel的6.8%、法国Peugeot的6.7%,及义大利Fiat的6.6%。面对日渐薄弱的欧市竞争力,加上GM未来七年的新产品计划突然喊「卡」,Opel当然要尽快找到新的资金奥援,继续推出新产品以挽救一路下滑的市佔率。 此外,GM决定卖出Saturn,也代表Opel与Saturn原本的7年新车发展计划泡汤,GM也摆明没有钱再投资Opel,这些都足以让Opel担忧。据了解2008年4月时,GM曾表示在2012年前将投资Opel高达90亿欧元,以发展约20款新车,其中约65亿欧元为新车及引擎发展费用,至今所有的承诺因濒临破产都已「随风而逝」了,难怪今年冬天Opel觉得寒气逼人。 谁想买Opel? 德国政府的资金或许可以暂时纾解Opel庞大的减产裁员压力,但是Opel更渴望尽速摆脱GM的阴霾,有意愿买下Opel的新东家出现,但又是谁愿意买下主要生产厂在德国、主要销售市场在西欧的Opel呢? 据「Automotive News Europe」分析指出,德国VW汽车集团因为有欧市竞争法的限制不可能买下Opel,而德国双B曾有买下其他中低价量产汽车厂的不好经验(BMW曾买英国Rover、M.Benz曾买美国Chrysler),至今不太可能重蹈覆辙。因此,可能只有想在欧市佔有新地盘的大陆汽车厂,或者一直在欧市不太顺遂的日本Toyota汽车集团会有兴趣吧!? 遇到GM破产危机之后,甫获得2009年欧洲最佳年度中型轿车殊荣的Insignia大概也让Opel高兴不起来,而且未来所有的发展计划都要宣告暂停。 据分析,2007年产能不足200万辆的Opel,至今想独立生存确有其困难性。据义大利Fiat汽车集团CEO Sergio Marchionne于「Wheels24」2008年12月8日报导中指出:2009年开始,各汽车集团之间将有更多的合併发生,像Fiat就急需汽车厂与之合併生产来降低成本。未来像日本Toyota、德国VW、法日Renault-Nissan等这些年销550万辆以上的汽车集团才较易生存。 据了解,Fiat因此已传出可能与法国PSA汽车集团合併的消息,而印度Tata可能找上德国M.Benz汽车集团。如果连Fiat、PSA都感受到规模太小无法再独立生存的压力,产量还不如PSA、销售市场範围侷限欧洲的Opel,更不容易谈独立求存了,而且截稿前,GM都尚未对外鬆口说要卖Opel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