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新台风实时路径跟踪登录了热搜,也是在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那么很多小伙伴可能还不清楚具体的情况如何,小编也是在网上查阅了一些信息,那么接下来就分享给大家来了解下最新台风实时路径跟踪具体的情况吧 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今年第10号台风“海神”已于昨天(7日)夜间在朝鲜北部由强热带风暴级减弱为热带风暴级,并于今天(8日)凌晨3点钟前后移入吉林省和龙市境内,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吉林省安图县境内,就是北纬42.8度、东经128.5度,外围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8百帕。 预计,“海神”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减弱,并即将变性为温带气旋。 由于“海神”强度持续减弱,且即将变性为温带气旋,对我国的影响趋于减小,中央气象台于今天(8日)早晨6点钟解除台风蓝色预警。但受其影响,8日08时至20时,黑龙江西南部和吉林西北部将有5-6级风、阵风7级;8日08时至9日08时,辽宁东北部、吉林中西部、黑龙江西南部和中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50-80毫米)。 历史首次!东北地区半个月内连遭三次台风影响 专家解析原因 台风“海神”不断北上,对我国的风雨影响逐渐展开,而它也是半个月内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的第三个台风,气象专家表示,这种情况为历史首次。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玲介绍,从数据统计来看,平均每年影响东北地区的台风有1.2个。而今年,第8号台风“巴威”、第9号台风“美莎克”、第10号台风“海神”接连北上,半个月内三个台风影响东北地区尚为历史首次。 专家表示,台风的移向会受副热带高压、西风带槽脊、台风内力、高层系统、双台风等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有决定权的还是副热带高压。此前“巴威”和“美莎克”都是受副热带高压的引导不断北上,给东北地区带来了强风雨天气,现在“海神”也在经历着类似的“安排”。张玲称,副热带高压位置非常稳定是导致近期台风频繁北上的主要原因。 根据预报,在“海神”之后,未来十天还将有新的台风生成,目前仍处于台风活跃期,气象部门提醒东南沿海继续保持警惕,及时做好相关防御。 北上台风将经历些什么? 北上之行,长路漫漫。台风“巴威”“美莎克”和“海神”生成后从海上一路向北,经朝鲜半岛进入东北地区。 2020年第8号台风“巴威”、第9号台风“美莎克”和第10号台风“海神”都是一路向北的路径。2020年第8号台风“巴威”、第9号台风“美莎克”和第10号台风“海神”都是一路向北的路径。 “3个台风连续以相似路径进入东北,实属罕见。”聂高臻说,由于副高和东北冷涡组成的经向型环流,在这一时期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使得3个台风都受其引导沿着如同经度线一样“笔直”的相似路径北上。 “总体而言,台风北上时的大气环流形势相对稳定,路径变数不大,强度逐渐减弱,后期有变性为温带气旋的可能,风雨影响不确定性高,预报难度大。” 聂高臻说,台风一路从中低纬度地区行至高纬度地区,会受到更多天气系统的影响。以台风“巴威”为例,在其一路北上的过程中,不断有干空气卷入其环流,强度发展受到不利影响,这是北上台风常见的情况。随着台风所在纬度不断升高,海面热力条件转差,北方干冷空气势力逐渐走强,台风强度逐步减弱,“海神”“美莎克”也呈现出这种特点。但风雨影响却有另一番变化。台风“美莎克”进入高纬度地区后,与冷空气结合,变性为温带气旋,影响范围更广,并带来更强的降雨和局地瞬时大风。 台风本身是一个暖心结构的热带气旋,比周围环境的温度高,当冷空气入侵后改变了原有的热力学结构,逐渐转变为温带气旋。在入侵初期,暖湿空气遇上冷空气,台风的能量得到大规模释放,造成强降水和大风天气。当台风转换成为温带气旋后,防范工作不可就此放松。温带气旋的直径平均为1000公里,小至几百公里,大的可达3000公里以上,风雨强度依然不小,影响范围更大,是影响中高纬度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 台风不登陆风雨也很强 甚至来得早 台风“海神”虽不登陆我国,但也将在9月7日至9日给东北地区带来较大风雨影响。为什么台风不登陆风雨也很强? 一般来说,台风登陆点风雨影响是较大的,但台风的环流可伸展到距离中心几百到上千公里以外的区域,在距离台风中心比较远的区域,也可能出现暴雨,称之为台风远距离暴雨。所以台风的影响是面上的,不仅仅局限于台风的登陆点。另外,一些台风风雨的影响会出现明显的不对称性,主要集中在台风的一侧,因此有可能会出现台风登陆点影响不大,但其他区域影响比较严重的情况。 胡啸补充,对于这三个台风来说,尤其是“美莎克”和“海神”,北上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结合产生的云系会早于台风本体影响,因此风雨影响会来得早。 受台风“海神”外围环流的影响,目前吉林、辽宁的降雨已经展开,大风天气也将于今天下午抵达。中央气象台预计,9月7日至9日“海神”将给东北大部带来较强的风雨影响,辽宁北部和东部、吉林大部和黑龙江中东部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其中最强风雨时段出现在7日午后至8日白天,后天东北大部转为小到中雨。预计此次强降雨过程累积降雨量普遍达40~130毫米,吉林中部局地150~180毫米。除降雨外,今明两天辽宁中北部、黑龙江中南部、吉林有6~8级风,过程最大阵风7~9级风(7日下午至8日夜间),7日下午吉林东部局地阵风可达10级,9日风力将逐渐减弱。 “海神”风雨影响抵达东北 四川重庆等地降雨也增多 昨天早上7时30分前后,今年第10号台风“海神”在韩国庆尚南道沿海登陆,登陆后“海神”继续向偏北方向移动,并于今天凌晨3点钟前后移入吉林省和龙市境内,对我国东北地区的风雨影响加剧。 其实,从昨天开始,受到“海神”外围云系影响,位于东北地区的吉林和辽宁等地的降雨已经展开,雨势强劲。监测显示,昨日至今晨,辽宁东部、吉林中东部、黑龙江东部等地降下大到暴雨,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北部局地大暴雨,其中最大降雨出现在吉林珲春圈河口岸,为167.3毫米。 今天,随着“海神”移入吉林省境内,东北地区仍有强风雨天气。不光是北方,在南方地区,今天开始一直到9月12日,四川盆地南部、重庆、贵州等地也会降雨明显增多。具体来看,今天,东北地区中北部、江南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吉林中西部、黑龙江南部和中北部、福建东北部、广西南部等地局地有暴雨。 9月9日,黑龙江东部、吉林中东部、江南西部和南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华南北部和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四川盆地南部、云南东北部等地局地有暴雨。 9月10日,江南西部和南部、西南地区中南部、华南大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湖北南部、湖南中北部、四川盆地南部、贵州西部等地局地有暴雨。 值得一提的是,继今年第8号台风“巴威”和第9号台风“美莎克”后,“海神”已经是近半个月内接连影响东北地区的第三个台风。这次“海神”带来的风雨影响与“美莎克”的风雨区域重叠,致灾风险增大。 气象部门提醒,黑龙江、吉林等地要防范农田出现内涝和作物倒伏的风险,尤其是前期出现内涝和作物倒伏的农田灾情将加重,需加强管理,防范对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及设施农业、经济林果等的不利影响,此外各地还需加强防范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为何台风今年尤其中意黑龙江?听听气象专家的解读 半个月内,第8号台风“巴威”、第9号台风“美莎克”和第10号台风“海神”接踵而至,正面影响我省,是历史首次。台风给我省带来了狂风骤雨,导致农作物受灾、航班取消、船只停航、中小学生取消室外课,提前放学。为此,我们也需正面认识台风,努力消解其影响。 台风生成于海洋,而我省并不临海,为什么最近台风如此“钟情”我们这个内陆省呢?历史上台风这个“不速之客”也经常“光临”我省吗? 据黑龙江省气候中心气象专家介绍,台风钟情东北地区,不如说是台风在大尺度环流下的被迫之举。台风的移向主要受副热带高压、西风带槽脊、台风内力(β效应)、高层系统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有决定权的是副热带高压。此前的“巴威”和“美莎克”都是受副热带高压的引导不断北上,进而影响我省。现在“海神”也在经历着类似的安排。 相比于临海省份,台风对我省算是个“稀客”。来自省气候中心的统计表明,1961年-2020年9月,60年中共有49个台风直接或间接影响我省,平均每年有0.8个台风。对我省产生影响的台风主要发生在7月-9月。从年代际分布来看,历史上20世纪80年代台风北上频次较多,为9次。2011年-2020年9月共有12次台风影响我省,为历史之最。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提到台风,就会想到巨浪滔天、暴雨如柱、强风肆虐,所经之处树倒枝折、一片狼藉的画面。事实上,台风并非“千风一面”,有温和的、有狂暴的、有虚张声势的、也有破坏力惊人的,而影响我省的台风降雨特点“温和型”居多。比如“巴威”进入我省后,就从强热带风暴级减弱为热带低压,最后中心风力只有6级左右。 在没有高空槽、冷涡等外部势力的干预下,台风给我省带来的降雨多以稳定性、持续性为主,比如“巴威”,不紧不慢,一直在下。如果台风在移动过程中,与本地的冷空气里应外合,强度就会立即变强。比如“美莎克”进入我省后,与西风带下来的冷空气相遇,导致出现雨势较强的短时强降水。甚至在台风已经移出我省境内后,冷空气与台风残留的水汽相互作用,仍然能造成强降雨。 日本受台风“海神”影响,超7.7万栋住宅断电 日本NHK电视台9月8日消息,强台风“海神”过境日本东南地区,造成九州岛和本州岛山口县共有超过7.72万栋房屋断电。 报道称,九州岛共7.38万栋住宅断电,本州岛山口县3400栋住宅断电。 台风过境日本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冲绳县和九州岛各县受灾严重,共造成2人死亡,77人受伤,4人失踪。目前警方和消防部门正在开展搜救行动。 目前台风“海神”已经演变成气旋,位于朝鲜半岛地区。 人身安全防护 问:市民如何预防台风带来的强风雨天气? 答:台风来前,应警惕台风的动向,注意相关媒体的报道或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台风的最新动向。 台风来临前,居住在低洼地段的居民,要做好转移;出现强风雨时,市民应减少驾车外出。 关好窗户,收起阳台上的花盆、晒衣架等,固定好空调室外机等室外易被吹动的物体;切勿靠近窗户,以免被强风吹破的窗玻璃片划伤。 另外,及时检查电路、燃气等设施是否安全,房屋是否漏水,切断室外临时性的电源。 问:出现强风雨,出行需要做好哪些防护? 答:有几个防护细节一定要注意,首先,当心下水道、排污井,如果发现路面有漩涡、突泉时,一定要绕行,也要留心路面上的特殊标志,这些可能是发现险情后提醒过往行人和车辆要小心的标志。 很多人为了不让雨水溅到身上,会把雨伞倾斜,不仅会挡住视线,也容易引发意外事故,雨伞、雨衣尽量不要遮挡眼睛,保证看清道路。 问:防范高空坠物,如何做? 答:应尽量避免经过高楼、广告牌下、电线杆、大树、临时搭建物等危险区域和在这些区域避雨,防止坠落物伤人,也不要紧贴楼房边走,以免被吹落的花盆、衣架等砸中;远离河道、地势低凹处,防止因失足或被强风吹落水。风雨天气时,尽量少骑自行车。 远离老旧建筑物,年代久远的建筑,因为雨水冲刷和浸泡会变得不牢固,容易导致塌方事故。 微信搜索:知识的传播者,关注知识的传播者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台风相关最新消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