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默手稿(达芬奇厉害到什么程度) 米兰大教堂旁的拱顶Corso Vittorio Emanuele II购物街,其中一道支线的尽头,楼上藏着一个小小的达芬奇博物馆。这个观展动线小而崎岖的博物馆,藏着数十件达芬奇生前所设计的乐器、武器与测量与工程工具,甚至根据达芬奇遗留下的手稿,重新制作出当年的达芬奇绘制或可能制作出来的物件模型,无数密密麻麻的解说文字,搭配运用数码媒介呈现达芬奇的手稿内容比对,这个小小的博物馆仔细参观下来,可能需要三个小时以上。 米兰达芬奇博物馆。 前几个月去了一趟马德里,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关于达芬奇画作的展览,也是透过科技分析,试图的找到达芬奇绘画时使用的颜料,找出当时的风土人情,并且透过三维技术去观察达芬奇对于人体解剖分析的概念与想法。这个世界有太多学术都在破解达芬奇的"密码",虽然达芬奇并没有真的留下任何所谓密码的东西,但是他成千密密麻麻的笔记,成为后人对他的思想、学术研究以及观察15、16世纪科学技术的最佳典籍。 在马德里展出的天才达芬奇展览。 后世前仆后继地研究达芬奇的创作,他所遗留下的笔记成为我们拼凑他的学术、思想、艺术心血结晶唯一渠道,而《哈默手稿》就是其中达芬奇在米兰其间留下的数十页科学研究笔记手稿,在1791年时曾被莱思特公爵买下,因此也被称为《莱斯特手稿》,在1980年代转手到了一名艺术收藏家阿曼德‧哈默的手上,所以后来此一文稿就被称为《哈默手稿》。不过这批手稿最有名的藏家,也是目前的拥有者是世界首富之一:比尔·盖茨,他在1994年11月11日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美金三千多万拍得,不过这批文稿虽为他的私藏,目前仍然可以在全球重要展览上有机会见到真迹被出借展出。 《莱斯特手稿》曾并多次外借于世界各地展出,目前拥有者是比尔·盖茨。 我一直都对达芬奇反向镜射书写习惯感到好奇,在许多关于他的研究展览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复制本手稿或数码扫描存档的副本印出,要怎么样的一个天才头脑方能进行这样缜密且镜射文字的书写?至今我们没有任何解答为何达芬奇有这样的书写习惯,那五千多页留存于世的笔记似乎也无法说明。达芬奇在绘画、艺术、科学、甚至文学领域上都留下了他难以忽视的踪影,世界上也几乎没有人可以再与他一样如此多才。 镜射字是达芬奇的独特书写习惯。 达芬奇在物理、天文、科学领域中,都有惊人且走在前沿的先知卓见,他的许多观察与推论都在后世的众多科学家获得证实。《哈默手稿》关于对月球的观察就有好几页的心得,并且在笔记中因为发现月亮的圆缺盈亏的固定特征,并首次提出了太阳中心说的概念。哈默手稿是达芬奇受到米兰公爵卢多维科‧斯福尔扎的聘雇,于1482年到1498年之间停留在米兰当时留下的笔记,而《哈默手稿》中提出地球并非星系中心且非固定不动的概念,远远早于哥白尼后来正式提出太阳中心说(日中说或地动说)40年之久。达芬奇当时先是从发现月球无法自体发光,观察到其光亮可能反射自地球,但又发现其规律以及亮光中的阴影,进而推测月球上的地形与物理和大气特质,并且从这种种的研究中发现,地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且并非不动的状态。 达芬奇手稿中对于月球的观察笔记。 而当时距离伽利略发明望远镜还有将近100年之遥,他在笔记里竟然写下:〝找到一种方法,可以将更远的距离看清原本在视野当中模糊不清的物体,这是可能的。…….采用这种办法也可以观察到更大更突出的月亮。你可以将一只盛水的玻璃杯放在眼前,水和玻璃都是透明的,这不会影响你的视线,但是却能够将透过玻璃杯看到的物体变大。〞笔记中也有清晰的绘图,以标示物体如何够过光线以视觉传达到我们的瞳孔。 身处15世纪的达文西所面对的世界,是哥伦布刚发现新大陆、海上霸权争夺的大地理时代氛围,达芬奇对于地球、地理方面的观察研究在《哈默手稿》也有许多杰出的看法,特别是对于潮汐的研究,其文字与观察十分别致且宏观。17世纪牛顿发现地球引力才进而定论潮汐构成的原理,而达芬奇早在其百多年前,于《哈默手稿》中记录关于潮汐方面的想法与解释概念。 在达芬奇的手稿中有他研究地球与潮汐的详细笔记。 他先是以观察地中海的长度与距离,搭配了地球的整个水域周长,予以推测潮汐次数的合理性,并利用地形配合潮汐落差,进而推测出潮汐并非月球引起。在《哈默手稿》中达芬奇大量的研究水位、地形以及整个地球海洋、河流流向与流量的笔记,其实都隐隐约约地指向了,地球应该存在着某种引力的暗示。在整个《哈默手稿》里,我们看到达芬奇庞杂却又很系统的思维逻辑,看完这套笔记的人可能会以为达芬奇在米兰这段期间,就只研究了地球、月球等星体和地球自身地理、地形与水含量等议题,但事实上,达芬奇应邀前往米兰并成立工作室的位置,就是后来1495年米兰公爵为了防御被法国查理八世统治的命运,而进行青铜铸造武器的地点,而在此前达芬奇是以艺术家的身份,前往米兰进行巨型马匹雕塑的艺术工程。 这段期间达芬奇研究以青铜制作巨型马匹雕塑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包括铸磨、搭建与定位等工程,我们都可以在米兰的达芬奇博物馆里头看到,而这些也不过是达芬奇所有发明与创造的非常小一部分,达芬奇甚至在这段时间进行武器的研究与设计以及多方面的科学创造、艺术创作以及乐器研究,可见达芬奇平日的生活是如何的烧脑,一刻也没有闲下来过。 达芬奇对马的观察与手稿。 达芬奇《青铜巨马》手稿图。 达芬奇在《哈默手稿》中钜细靡遗的观察、分析与推论,甚至在笔记里面会以正反两面自我推翻并自我辩证,配合细致且工整的绘图,达芬奇将一生的智慧像是怕来不及全留一样,仔仔细细地书写下来,其实在所有达芬奇的笔记中,关于各种他所涉猎的领域皆为如此。《哈默手稿》对一个科学小白来说,读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因为许多理论被达芬奇写下来,我们用后见之明去观察,反而感到迷惑,是我们一直忽略了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还是我们从来都未曾了解过自己所处的世界? 根据达芬奇的手稿所仿制的飞行器。 我是个科学小白,许多达芬奇写下的理论与研究,我都需要以自己有限的物理、地球科学知识,去反覆推敲思考他的立论基础,但是阅读《哈默手稿》却让我只深深感受到:达芬奇并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家、艺术家,他更是一名诗人。他写:〝…大海并没有抬高从海峡出来的水位,但抑制了水位下降,延迟了退潮,随后迅速加速,好像要弥补失去的时间,直到落潮结束。〞描写潮汐的规律却如此具有诗意,我想如果我的物理、科学学科老师是达芬奇,兴许我也会成为一个理工女、科学家。 达芬奇留下的手稿涵盖主题遍及生物学、天文学、机械工程学等。 《哈默手稿》唯一的中文版本的翻译者为李秦川,译本扉页并没有译者的简介信息,百度搜寻后,我也只能猜测李秦川先生可能是浙江理工大学教授,不过《哈默手稿》是由大英图书馆经比尔·盖茨委托,解密达芬奇书写方法,并转译为英语(或意大利语),并且在《哈默手稿》书中,由大英图书馆研究方为每一页笔记都做了注解,以达芬奇诗一般的语言写科学的方式,李秦川先生的译本也算上得体,虽有些文字有些许的欠缺精确,但仍然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 《哈默手稿》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发行。 我把达芬奇的《哈默手稿》当做类型文学来读,心中不禁浮现一个想法:也许读者从我解释机械钟表的文字看来,也会觉得我是个钟表书写诗人也说不定。最后摘录一段达芬奇在《哈默手稿》中的对海洋观察进而推测地形的描写,我最喜欢《哈默手稿》文字的地方就在于:达芬奇总是清晰且仔细地解释自己的科学观察与推论想法,并且在文字上使用一种他专属的优美方式描述,就和他的画作一样,如此精确也如此美好。 〝当海浪拍击海岸,接着又掉头翻滚沿着海滩撤回,碰到后面从深海赶来的后浪,在后浪的作用力下把自己碰撞得支离破碎,一部分仰头冲向天空,然后降落再撤回,另一部分则冲向海底,这部份水流不断向大海撤退,将冲击它的那些所处位置较低的水流一起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