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王朝的都城一般只有一个,有的王朝有两个,就是那种两京制,譬如唐朝有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不过,有个王朝则有好几个都城,最多的有五个,譬如辽朝就有五京制。 契丹人所建的大辽王朝,实行的五京制其实不是创造发明,在唐中晚期建国于东北的渤海国就曾经设立了五个京城。渤海最后是被契丹所灭,渤海的这种五京制是不是对契丹有所影响呢? 辽朝五京 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契丹人建立的大辽王朝都有深远影响,很多欧洲人至今还将中国称之为契丹,这个统治北中国二百余年的王朝,其实在汉人视野的历史中有点被低估。 大辽王朝实行的五京制影响很大,遥想当年,契丹帝国有五个京城,皆成一时繁华。如今,这五座都城又是什么样呢? 契丹大辽王朝的第一个都城称之为辽上京。契丹人在建国以前,把头领所居住的地方称之为"楼",契丹领袖耶律阿保机在称帝之前,曾居住的地方叫"西楼"。 耶律阿保机 阿保机称帝之后,把原来的政治中心西楼进行扩建。神册三年(918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命汉臣康默记等人于西楼之地筑城,其名曰上京。辽上京是辽朝第一个正式的都城,其地理位置"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 这么得天独厚的地方是今天的哪里呢?辽上京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当年的帝都,今日成了一个乡镇,真是沧海桑田啊! 上京遗址 辽上京经过太祖阿保机和太宗耶律德光父子两代人的营建,最后蔚成规模。上京的都城,其行政级别是京府,名曰临潢府,这与大宋的东京开封府是一个意思。 上京临潢府分南北相邻的两城,北城为皇都,呈六边形,周长六公里,为契丹贵族和汉族官僚阶级居住;南城为汉城,为正方形,周长为六公里,为汉族及其它民族居住之地。 辽上京平面 辽上京的居民居住区是契丹与汉人分居管理,整个城市规制虽然效仿汉制建立都城但是并不对称,并且城中有专门用来搭建毡帐的场所,以满足契丹人民游牧生活方式的需要。 契丹帝国的雄心并不止于草原,他们也想南下中原,成为真正的中华帝国继承者。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实现称帝野心,主动投靠契丹,将北境国防重镇带——幽云十六州献给契丹人。 幽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州是今天北京、河北、山西一带的重要地方,是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分界线。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守住这里就可以抵抗北方游牧铁骑的南下,反之,如果契丹人占据这里,他们就可以南下牧马,进取中原。 在整个幽云十六州中,幽州地位极为重要,幽州就是今天的北京地区。辽太宗得到幽州之后,就将幽州升格为南京,成为契丹帝国的又一个首都。 辽南京 中原五代乱局结束之后,赵宋王朝屡屡想出兵收复幽云十六州,但皆以失败告终。幽州作为辽朝的南京,一直与大辽国运相始终。 辽南京是辽国南方的门户,其地域东西长约三百六十公里,南北宽一百七十公里,其辖区大体东至碣石、海阳,居山海关以为险。 东南有渤海环绕,西北出居庸关,西出紫荆岭口与辽西京相邻,北与中京大定府相邻,南至河北霸县以拒马河与大宋为界,其统辖范围大体为今北京大部分地区以及天津、河北部分地区。 耶律德光 辽朝的南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在当时也是京府级别,相当于所谓的首都特区,称之为南京析津府。 据史书记载,当时南京析津府"户口三十万,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水甘土厚,人多技艺,秀者学读书,次则习骑射,耐劳苦。" 宋太宗赵光义 如此看来,当时的南京析津府真的是超级一线大都市,不仅政治地位重要,而且经济文化繁荣。另外,当时的南京析津府生态环境可比现在的帝都好多了,简直就是江南水乡的feel. 辽朝拿下幽州,就把幽州改成了南京,其实在此之前,辽朝是有一个南京的,那就是今天帝都辽宁省辽阳市。辽阳这个地方,原来是靺鞨人所建渤海国的地盘。 契丹灭渤海 渤海国号称海东盛国,经济文化相当繁荣,文明程度也很高。不过哦,文明的渤海人打不过强悍的契丹人。辽太祖攻破渤海后,神册四年(919),在辽阳故城的基础上重建东平郡为防御州。天显元年(926,已攻破渤海,改渤海为东丹。 天显三年(928),契丹帝国把原先渤海的人民都迁到东平郡,升东平郡为南京。会同元年(938),耶律德光得到了幽州,将其升为南京。这样一来,原先的南京东平郡就不能叫南京的,它的地理位置相对在东边,所以就改名为东京,治所在辽阳府。 《辽史》 在那个年代,辽阳才是 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京辽阳府是辽国东北边防的枢纽。辽东京辖地东西约一千三百公里,南北约一千七百公里。 辽阳从公元3世纪到17世纪前期,一直是东北的中心,没有之一,在辽朝的五京制体系中,东京辽阳府的地位举足轻重。不过,如今的辽阳仅仅是辽宁省的一个普通地级市,地位规模远远不如沈阳、大连等城市。 契丹人 在今天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以西约15公里的铁匠营子乡和大明镇间的老哈河北岸,有一座古代都城遗址,这就是大辽的中京,全称中京大定府。中京的建立者是辽圣宗耶律隆绪,大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 中京城的建置是辽代政治经济的新发展和宋辽关系新突破的形势下的必然产物。《辽史》记载:"圣宗尝过七金山土河之滨,南望云气,有郛郭楼阙之状,因议建都。······二十五年,城之,实以汉户,号曰之后,号曰中京,府曰大定。" 辽圣宗 辽中京依山临水,土地肥沃,宜牧宜农,地处以牧业为主的北方和以农业为主的南方的过渡地段。同时由于当时"澶渊之盟"的和平推动,辽圣宗选择了此地建立辽中京。 辽中京城的规模建置也是模仿汉地都城所建。其建筑人员都是从燕蓟之地挑选出来的,并且按汉制来建,较上京城更多的模仿中原的都城体制。 辽中京遗址 辽朝的第五个都城称之为西京,全称为西京大同府。西京古地作为中国石器时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商周以来一直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拓跋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曾经以大同为都城,修建了平城。北魏平城时代是大魏王朝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辽兴宗耶律宗真 唐开元十八年(731)置云州及云中县,五代时称云中县为云州治所。在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领土中,云州也是其一,幽云十六州中的云州。 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十三年(1044年),辽朝政府升云州为西京,府名大同。西京的城市规模是模仿唐长安而修建的,因为此地尚有北魏的旧宫城,所以契丹人并没有重新修建宫城。 辽朝疆域大辽帝国盛极一时,设立五京,必然是为了强化帝国对广袤国土的控制。但是,再强悍的帝国也有衰落的时候,哪有什么千秋万岁。五京之中,唯有北京繁荣千年,至今已是世界级的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