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许鸿德 经过了1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早已成为汽车消费的大国、却始终不是「汽车强国」。在寄望透过与海外汽车製造商合资进而拉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战略证明失败后,「合资自主品牌」的想法在2011年诞生,更在上海车展之前达到高峰:今年4月12日华晨车厂与BMW集团宣布推出豪华合资自主品牌「之诺」,首款车型并将採用纯电池动力。BMW全球销售业务负责人Ian Robertson日前表示之诺将着眼出口海外,同时面向成熟和新兴市场,之诺的出现也意味合资自主品牌将进入全新时代。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汽车市场「井喷(意指爆发成长)」已超过10年,经过了汽车销售量飞速成长的3600多天后、中国早已成为汽车消费的大国,却始终不是「汽车强国」。在寄望透过与海外汽车製造商合资进而拉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战略证明失败后,中国车厂与海外车厂合资创立一个新品牌(称为「合资自主品牌」)的想法因此诞生。 今年4月12日华晨车厂与BMW集团宣布推出豪华合资自主品牌「之诺」, BMW全球销售业务负责人Ian Robertson表示之诺将着眼出口海外,同时面向成熟和新兴市场。 合资自主品牌近年来蓬勃发展 要讨论「合资自主品牌」,必须先从「合资品牌」的历史开始说起,改革开放初期为了使中国汽车工业从「高起点」出发,管理部门制订「合资企业优先」方针、寄望达到「用市场换技术」的目的。于是国际大厂蜂拥而至,跨国公司品牌的车型直接在中国生产并销售。30年过去之后,中国已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单一汽车市场,还把主要市场佔有率慷慨送给了大型国际汽车集团,中国成为了包括VW、Audi、Nissan等跨国汽车品牌全球第一大单一市场,但先前寄望的关键技术却没有如愿「换」回来。 在成长到相同市场容量的过程中,美国诞生了包括GM、Ford、Chrysler在内的北美三大汽车品牌,西欧出现了包括VW、Renault、Fiat、Audi、M.Benz、BMW等欧洲汽车经典品牌,日本与韩国甚至在还没到达相同市场容量时就诞生了Toyota、Honda、Nissan、Hyundai及Kia等亚洲汽车强权,反观中国除了部分民营自主品牌对开发中国家的小量出口销售之外,综合竞争力孱弱的中国汽车製造商仍处在「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可笑局面。 BMW对中国市场非常看重,不但加大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国产化,也透过本次上海车展发表BMW X4概念车。 海外汽车製造商在商言商,自然只愿意採取CKD形式组装生产跨国公司的成熟车型而忽略产品研发(最多也只是针对中国消费者的特殊偏好小部分修改),因此合资公司中方人员基本上接触不到核心技术,仅仅成为跨国公司的装配员工和市场销售代表并分享微薄的利润,沦为跨国公司的组装厂。痛定思痛总结了过去30年相对失败的「用市场换技术」战略之后,管理部门又推出补救措施,目标是强制让合资公司在中国本土进行产品开发,从而使得合资中方「有可能」接触到部分核心技术。 近年来BMW在中国市场储备设计团队,未来之诺的产品将更多考量到新兴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Zinoro将率先推出电动车产品 「合资自主品牌」的概念一推出,立刻得到合资品牌中外双方的大力支持,从2011年开始,合资自主品牌开始在中国市场陆续出现:2011年下半年传出了一汽大众自主品牌开利、长安福特以及长安马自达自主品牌、上海大众自主品牌天越和东风本田自主品牌思铭、北京现代自主品牌首望、东风悦达起亚自主品牌华骐的消息,而在2011年的广州车展上,北京现代和昌河铃木的自主品牌也正式发布。除了前述合资自主品牌,之前的广汽本田理念、东风日产启辰和上海通用五菱宝骏起步更早,理念和宝骏旗下的合资自主产品已经问世,而启辰也在广州车展上发布了其量产版车型。 外界认为Zinoro有希望成为BMW集团旗下第四品牌,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一个定位低于Mini的品牌有望扩大生产经济规模。 合资自主品牌在中国早已不是新闻,但是定位于高级车的合资自主品牌却仍未出现,这也是为什么当传出华晨宝马(BMW)将推出第一个合资自主的豪华品牌「之诺」(英文名称为Zinoro)之后,媒体对此高度关注的原因。加上BMW全球销售业务负责人Ian Robertson表示与华晨车厂合作的之诺也规划出口海外市场(包括欧美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一时之间关于之诺是否成为BMW旗下第四个关键品牌的问题引发了外界强烈的好奇心。 2011年BMW就在总部慕尼黑发布了「i系列」电动车产品线、可谓领先高级车主要竞争对手如M.Benz与Audi,之诺的电动车产品也可替其「i系列」电动车产品线在中国市场先测试水温。 4月12日BMW与中国华晨汽车在北京召开的记者会替前述问题提供了答案:合资自主汽车品牌名称「之诺」先前传闻已久,英文名称则为「Zinoro」,官方对品牌名称的解释为:「之」字代表其中国文化的属性,「诺」则表示信守承诺。与先前欧洲汽车媒体猜测之诺的产品可能以华晨宝马在瀋阳铁西组装中心目前生产的车型(包括BMW X1系列(E84平台)和3系列(F30平台)、甚至不排除重新启用已经停产的E90前一代BMW 3系列平台)为基础进行设计有所不同,BMW宣布之诺的首款产品将是一款採用全电池动力的全新车型,并计画在2013年广州车展进行全球发表、预计于2014年第一季开始销售。 目前BMW集团旗下汽车品牌包括BMW、Mini和Rolls-Royce,最近几年BMW集团持续考虑纳入新的汽车品牌以扩张其商业版图。但由于向Ford集团收购瑞典品牌Volvo的计画失败,BMW规划新品牌的行动也暂时停止。外界认为Zinoro有希望成为BMW集团旗下第四品牌,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一个定位低于Mini的品牌有望扩大生产经济规模。而记者会上BMW还证实已授权华晨旗下的新晨动力量产简化为单涡轮设计并导入双涡管技术的BMW N20系列小排量汽油引擎,外界研判这与先前「华晨车厂将利用BMW资源推出全新高端MPV车型」的传闻有所关联,加以先前BMW高层曾表示对MPV级距市场的兴趣不高,因为「找不到让MPV车型符合BMW操控性传统的科技解决方案」,推断之诺未来推出汽油动力MPV车型的可能性也不小。 欧洲汽车媒体原本猜测之诺的产品可能以华晨宝马在瀋阳铁西组装中心目前生产的车型,包括BMW X1系列(E84平台)和3系列(F30平台)、甚至不排除重新启用已经停产的E90前一代BMW 3系列平台为基础进行设计。 一举三得策略可谓高明 「合资自主品牌」的立意虽然良善,但管理部门审核欠缺严格导致「合资自主」流于形式,反而沦为合资品牌淘汰车型「换上新马甲」后的另一个舞台,「用市场换技术」的第二次失败似乎就在眼前。原因有如下几个:对于外资车厂来说,只需把合资品牌生命週期末段的车型产品(以BMW来说,前一代3系列E90平台就属于此类)略改进后换上新标誌,就可透过降价方式抢佔市场,虽不计入海外车厂的全球销售量、但仍可享受销售带来的利润。对于中方车厂来说,由于在全国範围内进行兼併重组存在许多阻力,还不如通过合资自主品牌计画在异地建厂,还能享有国家对自主品牌的优惠政策。 从已经问世或是即将问世的合资自主品牌产品上来看,多数车型虽然挂上全新标誌,但绝大多数採用合资厂商现有平台进行小规模修改,很多平台还是为合资厂商在产品更新换代后替换下来的「前一世代」产品,多数合资自主品牌产品的价格定位介与合资与国内自主品牌之间,争取的是担心自主品牌车型品质问题、考虑合资品牌车型又觉得偏贵的消费族群。 4月12日记者会上BMW还证实已经授权华晨车厂旗下的新晨动力量产简化为单涡轮设计并导入双涡管技术的BMW N20系列小排量汽油引擎,推断之诺未来推出汽油动力MPV车型的可能性也不小。 不过从已经上市的几款车型来看,可发现只是简单「旧瓶装新酒」的产品销售成绩并不突出,这也代表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日渐成熟。由此角度来看,这次BMW选择不以旧瓶装新酒的策略可谓高明:BMW不可能把最新的平台和技术给华晨宝马的合资自主品牌,当然更不可能把自己淘汰不用的旧平台和科技低价转让给合资自主品牌。若推出电动车产品则有多种好处:2011年BMW在总部慕尼黑发布了「i系列」电动车产品线、可谓领先高级车主要竞争对手如M.Benz与Audi,但是近两年来全球电动车成长脚步减慢,BMW i系列也陷入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处境,因此BMW不得不选择与Toyota集团合作研发新一代混合动力技术。而在提高中国市场佔有率的战略上,近两年BMW车厂在中国市场的成长速度惊人、但若想要超过当地的高级车品牌领先者Audi、则扩大产能与加快更多车型的国产化进度必不可缺。 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规定,合资企业如需再次扩建工厂产能,其前提条件是需要增设中国对于自主汽车品牌的相关要求。华晨宝马既推出了合资自主品牌之诺,又主打新能源车型(电动车),可说是完全迎合了中国的政策,为BMW在中国市场的扩大产能护航。在媒体的一片歌功颂德中,我们也不得不佩服BMW管理层的精打细算。 中国各合资自主品牌产品规划 合资自主品牌厂商及产品规划展望 上汽通用五菱 宝骏 美国GM集团在中国最成功的合资品牌,第一款产品宝骏630车身由泛亚汽车中心设计,因此几乎无任何山寨车的影子。在上市近5个之月后,月销量即突破6000部。 广汽本田 理念 由广汽本田推出的首款产品S1,是以旧款广汽本田思迪为基础重新设计,主要改变前水箱护罩和保险桿部分,动力系统则无更动。以省油节能作为最大卖点,但内饰做工水準比广汽本田下降不少。 东风本田 思铭(CIIMO) 东风本田合资自主品牌手款推出的思铭的前身来自于第8代思域(Civic),外观上与第8代思域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别,并沿用之前的动力总成。 上海大众 天越(TANTUS) 天越是以朗逸(Lavida)为原型打造的纯电动车型,车身部分材质将使用铝镁合金材料及铝合金以求轻量化,车内的电动马达功率可达90kW。 一汽大众 开利 一汽大众的首款产品也是纯电动车,以「新宝来」为原型但因电池重量较重,车重提高到1500kg。电动马达功率仅有42kW,续航里程为135公里,最高时速也可达到13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