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原文) 东汉末年,战乱连年,疫病流行,民不聊生,张仲景的族人十有七八死于伤寒。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平脉辨证,写成《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伤寒杂病论》问世以后,由于战乱等原因,成书不久即散乱于世。后来由张仲景的学生晋代王叔和整理编写为《伤寒论》十卷,但杂病未见其书。后来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无意间发现《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辩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宋代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编为《金匮要略方论》。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25篇,262方,后世用之多灵验。近日,国家为推广中医药,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健康,由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其中就包括了《金匮要略》的部分常用方剂。现总结分享给读者,望给中医爱好者的学习带来方便!而《伤寒论》部分方剂本人已总结在上一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阅读。 15
【方名】:桂枝芍药知母汤 【出处】:《金匮要略》(汉•张仲景) 【原文】:"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处方】: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两(炮)。 【用法】: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剂型】:汤剂 16
【方名】:黄芪桂枝五物汤 【出处】:《金匮要略》(汉•张仲景) 【原文】:"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处方】: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剂型】:汤剂 17
【方名】:半夏厚朴汤 【出处】:《金匮要略》(汉•张仲景) 【原文】:"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处方】: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 【用法】: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剂型】:汤剂 18
【方名】:瓜蒌薤白半夏汤 【出处】:《金匮要略》(汉•张仲景) 【原文】:"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处方】:瓜蒌实一枚,薤白三两,半夏半斤,白酒一斗。 【用法】: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剂型】:汤剂 19
【方名】:苓桂术甘汤 【出处】:《金匮要略》(汉•张仲景) 【原文】:"①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 【处方】: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剂型】:汤剂 20
【方名】:泽泻汤 【出处】:《金匮要略》(汉•张仲景) 【原文】:"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处方】:泽泻五两,白术二两。 【用法】: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剂型】:汤剂 21
【方名】:百合地黄汤 【出处】:《金匮要略》(汉•张仲景) 【原文】:"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处方】:百合七枚(擘),生地黄汁一升。 【用法】:上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 【剂型】:汤剂 22
【方名】:枳实薤白桂枝汤 【出处】:《金匮要略》(汉•张仲景) 【原文】:"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 【处方】: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瓜蒌实一枚(捣)。 【用法】: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剂型】:汤剂 23
【方名】:大建中汤 【出处】:《金匮要略》(汉•张仲景) 【原文】:"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处方】:蜀椒二合(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 【用法】: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剂型】:汤剂 24
【方名】:橘皮竹茹汤 【出处】:《金匮要略》(汉•张仲景) 【原文】:"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处方】: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 【用法】: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剂型】:汤剂 25
【方名】:麦门冬汤 【出处】:《金匮要略》(汉•张仲景) 【原文】:"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处方】: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 【用法】: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剂型】:汤剂 26
【方名】:甘姜苓术汤 【出处】:《金匮要略》(汉•张仲景) 【原文】:"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处方】: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剂型】:汤剂 27
【方名】:厚朴七物汤 【出处】:《金匮要略》(汉•张仲景) 【原文】:"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处方】:厚朴半斤,甘草、大黄各三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生姜五两。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 【剂型】:汤剂 28
【方名】:厚朴麻黄汤 【出处】:《金匮要略》(汉•张仲景) 【原文】:"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处方】: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 【用法】: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剂型】: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