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卖员容易出车祸吗登录了热搜,也是在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那么很多小伙伴可能还不清楚具体的情况如何,小编也是在网上查阅了一些信息,那么接下来就分享给大家来了解下外卖员容易出车祸吗具体的情况吧 上海每2.5天就有1名外卖员伤亡 根据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数据显示,2017年,在上海,平均每2.5天就有1名外卖骑手伤亡。 触目惊心!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人身安全是最大的安全,“每2.5天就有1名外卖骑手伤亡”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每年都有约150外卖员受伤和死亡。 这还仅仅是一个城市,而中国有六百多个城市,而且这还是一年的数字,如果是三年、五年呢?那要有多少人因之而伤亡?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但最最不能让人容忍和原谅的是,这些伤亡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一切的矛头都指向了外卖平台和平台的算法机制,有人说算法没有价值观,算法只是技术,技术追求效率、效益的“最优解”。 站在平台的角度,公司要生存和发展,要降低成本,要提高效益,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是它的“本分”。 世界上所有的企业都是这样的,企业是功利性的组织,我们不能指望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会以社会责任为中心,不管它们背后的经营者怎么说。 资本都是逐利的,人心都是贪婪的,实际上,算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算法背后的人心。 在利益面前,人性往往都经不起考验。比如换成你,一方面是庞大的利益诱惑,一方面是抵不过利益的“微小代价”,你会怎么做? 是的,在资本的层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人的性命可能并不是太重要的衡量因素,或者说是砝码不够。 平台顾及的是法律、市场、品牌、影响等因素,对“某个人”的伤亡其实没有什么感觉、感情——不过是一些财务补偿而已,对平台的扩张目的而言,这无关大局。 所以说,平台的一段代码,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都有家庭,都有所爱和所恨,他们在生理、物质的层面与平台和算法背后的人没有区别,但对方可能并不这么以为。 因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人的命运不同,说众生平等是一回事,让平台和算法背后的人变成时刻面临伤亡代价的外卖员是另一回事。 “多给5分钟” 给到了谁? 顾客按下同意延迟配送就能解决问题吗?舆论认为,问题的核心是企业为了效率和利润,利用派单系统给骑手增添压力,饿了么的新举措,却将责任转嫁给消费者。外卖平台完全可以通过系统,来计算出骑手可以送达的时间,再加上5分钟,多给一点时间的应当是外卖平台,而不是消费者。 上海市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李华平表示,“多给5分钟”其实是外卖平台打的如意算盘。这多给的5分钟,表面上说是给骑手的尊重,实际上这5分钟更多是给到外卖平台。外卖平台此举是希望通过消费者的善意去延长送达时间,实际上是转嫁了它作为用工平台的风险。 配送时间究竟该怎么算,“多等5分钟”的设置是不是将责任转嫁给消费者,饿了么在回复看看新闻Knews的询问时表示,他们正在优化系统规则。 在算法层面,饿了么也进行了一些安全防护的探索,比如在一些地形复杂或者交通比较特殊的城市,或者地点在最短的配送时效不会低于40分钟,会避免过度追求时效。同时订单的时效是动态计算的,会考虑天气因素交通状况,然后根据骑手手上的订单等各个情况,再给出一个预估的时间。 而美团外卖9日晚间也发布声明,给出了类似的优化方案。美团表示将会给骑手留出8分钟的弹性时间,同时,改进骑手奖励模式,从送单奖励转向综合考虑合理单量区间及安全指标的奖励,让骑手在保障安全的同时,获得更实际的回报。 外卖骑手为何会成为“高危职业”? 9月8日,一篇名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在社交媒体刷屏,文章通过半年的调查,以数十位外卖骑手和相关行业人士的经历,展示了数百万外卖骑手在系统算法的驱使下,为了完成订单而奔走搏命的状态。 为什么外卖骑手总是如此“着急”?外卖骑手怎么就变成了“与死神赛跑、用生命抢单”?外卖平台为何要用算法把外卖骑手“逼”成生死时速下的高危群体?(来自全国交警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外卖骑手已经成为最危险的“高危职业”之一) 这与“外卖平台越来越短的配送时间”和“外卖骑手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显然是有关联的。 对于外卖平台来说,算法越智能,系统越有效率,成本就越低,利润就越高,用户满意度和留存度也就越高…… 对于外卖骑手来说,用时越短,就跑单越多;准时率越高、满意率越高,就级别越高、收入越高…… 系统“计算”出的配送路线和配送时间是冰冷的,不包含现实的温度。每一个骑手都要在安全和收入之间做出权衡。 来自美团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显示,目前,美团的骑手总数达到295.2万人。而饿了么蜂鸟即配官网显示的骑手数量则为300万人。这意味着,全国有至少600万外卖骑手,正面临着这样的选择。 9月9日凌晨,饿了么通过官方微博宣布,将于近期发布新功能,其中之一是在结算付款时增加“愿意多等5分钟/10分钟”的自主小按钮,消费者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饿了么会为按下按钮的消费者提供红包或吃货豆等权益。 如果外卖慢下来、晚一点,你能接受吗? 就此问题,《中国经济周刊》集纳网友态度和观点,“我愿意”者声量很高,“不买账”者亦有理有据。 我愿意 @想养大橘子 :愿意的。有太多不可控因素。有一次点餐是店家现做,拖了20分钟,骑士一直打电话道歉,也一直说具体进程。都不容易,互相尊重。 @啵神爱摩托:谁也不容易!安全还是第一!将心比心、我愿意等! @躺着会有早餐吃吗:作为顾客当然愿意!(“超时压迫”这个事情我觉得是毕竟多方有意和无意的合谋……所以,更希望派单和路线规划更合理,竞争机制更温和,安全保障更完善。)我可以多等很多分钟,但这些时间要真正用在让骑手们可以安全送餐上。 @不够的还不够:愿意,但是希望你们可以稍微加强一下送餐小哥送餐时的交通意识。逆行,闯红灯,街道乱窜不仅对他们生命很不负责,而且对于路上的行人车辆也会造成严重后果。不着急这一分钟吃饭,更注重这一分钟的安全。 @十三月_is :哇 真好 这样我就不用每次都备注不需要赶时间的话了 不买账 @贝贝TakeItEasy :我给他多5分钟,他不会用来开慢点走慢点,遵守一下交通规则。只会用来再多接一单。治标不治本。 @水之吟苑:平台不愿意多给自己的员工增加时间,却要消费者买单,这是合理的诉求吗,我有点搞不懂了,是消费者做错了什么吗? @五道口小白龙 :系统是死的,但做系统的人是活的。明明是在和行业对手的竞争中不断压缩时间压榨骑手争取用户以及最大化榨取剩余价值,还要用最后一句话来道德绑架消费者——给骑手加工资和给用户超时补偿是不是也是对努力生活的人的尊重?资本的嘴脸便是如此。 @蓝莓的果酱瓶-叫我李夫人:我少给钱了吗?不多雇点骑手不多安排10分钟,现在要消费者来谅解骑手?平台赚着钱拿着好名声还转嫁矛盾,真是打得一手好牌。 @苗疆戰神史努比:啊就这?搞了半天还是把压力给顾客,自己什么都不用担哦?然后继续给逆行路线,出了事让骑手怪顾客不等?确实是资本家 @Hello傲寒:好一招道德绑架 外卖员容易出车祸吗 120分钟送24单 连脱头盔的劲都没有了 外卖员需要长年累月的骑着电动车穿越城市的大街小巷,遭遇车祸的概率比很多普通人要高。跟多个外卖员谈及“外卖员送餐遭遇车祸”的新闻,大家的反应都出奇的“淡定”。 张师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撞死人的事虽然不常见,但是车辆擦碰这种事,相信外卖员们都遇到过。” 张师傅从最早的普通外卖员干到了现在副站长的位置,可谓是吃了不少苦,他曾经的最高纪录是中午11点到1点只之间的两个小时,送了24个订单,平均5分钟配送一单。他说,之后自己再也没有创造过这样的记录。那天中午送完24单,累得连脱头盔的力气都没有了,整个人都是飘着的。 汪超在谈及外卖员车祸问题的时候,也表示很正常,“基本上每天都会遇见,但是死人的没遇见过,也不能叫车祸把,听起来不吉利。” 忌讳提“车祸”这个次,恰恰是因为他们是最容易出车祸的一个群体,也是最常看到车祸的一个群体,为了抢时间,他们的电动车是有多快就骑多快的。 月薪六七千块 零下20度也要上班 每天下午两点到四点之间,中午的高峰期刚过晚上的高峰期还没来,外卖员可以稍稍的有些空闲。 尽管每天都到各种各样的饭店、餐馆,但是他们自己是很少点外卖的,点外卖太贵,他们大多找找流动的小摊贩,几块钱解决自己的一餐。 汪超说,外卖员的工资全凭单量算,送的多拿得多,平均基本上一单是在7块钱左右,但是有的外卖公司则是由底薪加配送费组成的。 尽管每个平台计算薪资的方法不太一样,但是大体上算起来是差不多的。一般平均下来都是每个月六七千块钱,你要是努力点也可以拿到九千左右,当然也有拿的少的人只有四五千。 汪超说:“月入过万有听说过,但是没见过有人拿到的。” 现在外卖平台都开始实行“超时赔付”机制,外卖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送达就要扣钱,以前只是客户会催人,现在是客户和评外双方都催人了。 不要把这一行想的太容易,大多数的人都觉得只需要会骑车会认路谁都可以当外卖员,但是其实送外卖这个行业十分的累也很麻烦,拿到的都是辛苦钱,不管风吹还是雨淋,有订单来了就得去送,就是冬天零下二十度也得接着上班。 汪超向我们展示了一张微博网友神联想的图片,照片中把打怪兽的英雄奥特曼和外卖送餐员P在了一起,还配上了一句文字:曾经在东京打怪,现在在街头送外卖。 微信搜索:知识的传播者,关注知识的传播者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最新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