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于加长版三伏天在今日开启的问题受到了很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加长版三伏天在今日开启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到加长版三伏天在今日开启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进行了一系列的信息,那么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与加长版三伏天在今日开启相关的信息吧(以下内容来自于网络非小编所写,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删除) 加长版三伏天今日开启 每年入伏的时间是不固定的,中伏的时间长短也是不相同的。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而今年的中伏有二十天,所以今年依旧延续去年加长版的三伏天,一共有四十天。 从今天开始,其中7月16日至7月25日为“初伏”,7月26日至8月14日为“中伏”,8月15日至8月24日为“末伏”。 2020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2020年三伏天从7月16日入伏,到8月24日出伏,长达四十天。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照农历来计算的,每年时间大概在阳历的七月中下旬到八月中下旬。 入伏吃什么 第一天吃啥 1、饺子 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习俗。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入伏这天吃饺子,是希望能平安度过夏季,祝愿祈福之意。 2、鸡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相对来说,江西、湖南人三伏天养生吃鸡倒是很有几分科学根据。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炖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 3、萝卜 “头伏萝卜二伏菜”,从传统意义上讲,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储存的大白菜和大萝卜,所以种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萝卜就显得很重要。所谓的头伏萝卜二伏菜是指入伏以后,第一个10天称为头伏,这个季节就要种萝卜了,第二个10天称为二伏,这时就要种白菜了。 4、火腿 杭州人“头伏火腿二伏鸡”。中医认为,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为最佳。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营养不足。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三伏天来临,这些禁忌千万不要犯: ①忌不开窗通风 三伏天,不少人怕热,会室内闭窗吹空调。其实,潮湿热、通风差的室内也易引发中暑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也会致病。 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30分钟。 ②忌只吃水果 三伏天,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不少人选择吃点果蔬了事。营养不全面,免疫力降低,就可能导致疾病。 建议:果蔬不能少:多吃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香瓜、西红柿、芹菜等;蛋白质:适当吃些瘦肉、鱼、鸡蛋等;谷物:出汗会丢失B族维生素,而谷类含丰富B族维生素。 ③忌冷风对着吹 对着空调直吹,会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 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可以搭个披肩。 ④忌大口急喝水 大口急喝水,水分会快速稀释血液,加重心脏负担。对冠心病患者尤为危险。 建议:每次喝水不超200毫升左右,以温开水为佳,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要少量多次补水。 ⑤忌冷饮不离手 冰淇淋等冷饮适当吃解暑,大量吃会伤身。冷饮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黏膜层变薄,出现黏膜水肿和糜烂。 建议:少喝冷饮,温白开水是最健康的饮品。 ⑥忌冲冷水澡 人体经过冷水的刺激,会产生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精神紧张等不良反应。婴幼儿、老年人、经期或孕期女性、持续加班者、坐骨神经痛或关节炎患者、对冷过敏者尤其不能用冷水洗澡。 建议:洗澡水温不要过低或过高,35℃-40℃为宜;洗澡时间也不宜过久,10-15分钟即可,最长不超过30分钟。 ⑦忌整天不出汗 不要怕热就不运动,或在空调房里呆天。要适量出汗,因为出汗既能排走体内毒素,又能调节体温。 建议:适量运动,不要整天泡在空调房,微微出汗对身体好。 ⑧忌中午不休息 三伏时节天气炎热,夜晚睡眠会受到影响,有条件者最好睡午觉,可保证下午精力充沛,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建议:午睡以15-30分钟为宜,午睡后可轻微活动,喝一杯水。 ⑨忌情绪激动 炎炎夏日,人更容易心浮气躁,但激动情绪伤身体。比如生气时,血压会上升,血管以及心脏部位所承受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高很多。 建议:保持平和舒畅的心情。情绪激动时,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来消除坏情绪,让心情平复。 扩展消息:“七下八上”到来 北方黄河海河等需注意防汛 眼下,“三伏天”开始,“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也已经到来。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王志华15日介绍,预计“七下八上”期间(7月16日至8月15日),中国降水总体呈现“北多南少”空间分布。中国东部主雨带呈现明显阶段性变化特征。 具体来看,7月中旬末,主雨带位于长江与黄河之间,降水强度强;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主雨带将北抬至黄淮、华北至东北中南部地区。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七下八上”期间主要强降水区域在中国的北方地区,松花江流域、辽河、海河、淮河、黄河中下游,包括长江上游降水量均比常年同期偏多。由于北方降水具有特殊性,在做好南方防汛的同时,北方的防汛压力也比较大。 此外,“七下八上”期间,来自台风的影响也不能忽视。据预测,这期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台风个数为3~4个,较常年同期(5个)略偏少,台风活动从7月下旬后期开始活跃。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为2~3个,较常年同期(2个)略偏多。 气象专家建议, “七下八上”期间,需加强淮河流域北部、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辽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防汛工作,并加强西南地区北部和西北地区东部和南部山洪地质灾害防范,同时做好华南和东南沿海的防台风各项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