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美关系最新消息登录了热搜,也是在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那么很多小伙伴可能还不清楚具体的情况如何,小编也是在网上查阅了一些信息,那么接下来就分享给大家来了解下中美关系最新消息吧 中美关系最新消息 整个7月,中美关系都在进一步地恶化。有人认为,这是中国过去的战略失误所致;也有人认为,如果特朗普竞选失败,中美关系或将得到缓和。 他们做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 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无论执政者个人的想法如何,如果没有社会各界力量(各个利益团体)的支持,美国都不至于以如此强硬的态度对待中国。尤其是硅谷和华尔街(美国的科技界和金融界),他们无疑是中美经贸关系的受益者,如果我们能够稳住美国的那些跨国公司、高科技企业、金融界背后的利益团体,中美关系就不至于落到今天这般田地。 此外,由于前述的这些利益团体都属于民主党的基本盘,所以也有人认为,一旦民主党候选人上台,中美关系将有机会迎来转机。 中美关系:美国或酝酿“最强硬行动” “新冷战”威胁逼近? 据路透社报道,称美国政府正在考虑禁止中国共产党员及其家属前往美国。这一报道援引知情人士言论称,此举几乎可以肯定会导致报复性整层,对寻求和留在中国的美国人造成困难,并扩大两国的紧张关系。 据称讨论这一事宜的美国高官已经开始草拟总统令,但仍处于早期阶段,且并没有呈交特朗普总统。 纽约时报的报道称,讨论集中于是否对上千万中国人拒签美国签证,这将是美国政府针对中国政策最强硬的行动,评论将之形容为新冷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回应,称之为“可悲”。“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还剩下什么?它会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当天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相关问询时表示,美国此举不仅违反国际基本准则,也无助于维护其大国形象。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并没有确认这一政策在计划当中,但他表示:“我们在以我们的方式进行工作,在总统的指导下,在思考如何对中国共产党行动。” Kitco Metals高级分析师Jim Wyckoff说,中美关系紧张以及一些主要经济体感染增加,令金价从根本上得到支撑。 中美关系未来的三个判断 这些问题可能不会有确切的答案,因为影响变量太多、太复杂、太不可预测,但以下几点是确定无疑的。 一是竞争将是未来中美关系的关键词,竞争的性质与程度将决定中美关系的状态。 美国兰德公司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大战略:趋势、轨迹与长期竞争》中指出:“中美未来很可能会相互竞争。实际上,两国似乎注定要陷入长期竞争,因为在可预见的将来,两国都不可能退出世界事务。此外,每个国家都将对方视为重要的竞争对手,对对方的行动和意图深表怀疑,并且竞争激烈。” 当然,竞争并不意味着对抗,更不意味着必然走向大国政治的悲剧。不过,这全然取决于两国的战略选择与政策互动。任何疯狂的、情绪化的、自以为是的政策都可能造成远超出决策者自身预期的不利后果。“外交无小事”,慎重为要。 二是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结论不会改变。从相互依赖的角度来说,中国对美国的依赖性及因之而产生的敏感性都更为突出。这也是美方自视可以对华发动“先发制人”强硬制衡战略的前提。 蓬佩奥在演讲中就表明,尽管中国已经融入了世界经济,但它对美国的依赖更大。然而,他们忘记了中美关系发展史所得出的经验教训,那就是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一点被过去的历史所证明,也将为未来的实践所检验。 三是美方强力施压不会得偿所愿。当美国政府在推进其强压政策时,它们只是从一般的逻辑出发,即美国处于战略优势地位,只要压力足够大,对方必然会就范。但它们忽略了对施压对象的分析。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战略上来说,美国政府已经棋输一着。 中国的策略选择 作为体量最大、实力最强、后劲最足的新兴大国,中国如何界定自身发展,如何在全面竞争的秩序格局下保持和平、稳定和发展,不仅关系着本国的国运民生,更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可能走向。 1、首先要认清大国竞争的长期性 随着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全球性角色日渐增多、发挥的全球性影响日渐增强,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冲突与碰撞客观上不可避免。尽管中美关系以全面竞争为主导趋势,但全面竞争不是全面对抗,不是全面冲突,不是全面遏制,更不可能是全面战争,竞争当中有合作,在合作中双赢,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中美之间在参与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性挑战,以及商业贸易、文艺体育、学术科研等领域的合作受到全面竞争格局的影响很小。当然,我们必须做好矛盾持久、冲突升级的心理准备。在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David Shambaugh) 看来,美国对华的强硬政策是由选民驱动、跨党派、机制化、全国性的变化,不只是由总统个人意志所左右的。谁当下届总统并不十分重要,即使是民主派总统,对华政策的主基调也不会有大变化。从这个意义来看,中美关系已经进入“无限期的全面竞争”。 2、承认大国博弈的不对等性 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部分领域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尤其在一些依靠国家力量重点投入的高端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从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而言,我们与美国、欧洲强国之间的差距依然明显。相比长期盘踞世界霸主地位、拥有雄厚实力的美国,中国大体处于一种防守、自保的姿态。对于中美竞争,国家层面的认识是准确的,但在社会上的部分群体中还存在一种盲目乐观的情绪。 3、保持大国冲突的适度性 对于大国竞争的长期性、大国博弈的不对等性,以及内在要求的冲突等,各方要保持冷静,诉诸理性,将矛盾与冲突克制在可控范围,这就是“适度冲突”的真正意涵。 4、维持大国秩序的开放性 当前的全面竞争与一战、二战时期的热战模式和二战后的冷战格局不可同日而语。在热战模式和冷战格局中,每个国家处于不同的阵营,每个阵营都是一个封闭的、相对固定的经济集团。领头的国家将经济诉求注入政治主张,然后迫使政治走向激烈对抗,进而催生出战争,最终以战争方式实现经济分赃。 当下世界,同样存在相对敌对、彼此竞争的经济阵营,但高度自治的市场、深度共享的全球进程、开放透明的规则体系,使经济阵营的解构与重组成为其常态属性。以经济驱动政治、以政治诱发战争、以战争实现分赃的逻辑已无法推行;也许战争还未酝酿成功,最初的经济阵营已经解散、重组,对立方已然归属已方阵营。 5、倡导大国关系的公平性 美国自成为超级大国以来,习惯于在国际事务和双边互动中发挥主导作用,进入21世纪后又一次明确提出要继续做下一个百年的世界领导者,不愿容忍其他大国与其平起平坐。而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切身利益决定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首要目标。因此,为国内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根本出发点;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策略。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所以最复杂,是因为两国在基本国情、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上存在巨大差异,且两国都是具有独立主见且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如何处理中美关系要看时代潮流,看世界大局,看国家战略方向,不能拘泥于一时一地之得失。 微信搜索:知识的传播者,关注知识的传播者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