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弄清楚日本是北上还是南下,对于中国的抗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无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就在这时,一封来自上海的紧急电报,送到了毛主席的办公桌上。 "近卫内阁将主张北进的松冈排挤出内阁,预计近日将有南进之军事行动。"看完电报后,毛主席如释重负,对身边的人笑着说:"关键时刻,还是这个潘小开能办成事啊!"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指示给"潘小开"回电,电报只有五个字:"好好好好好。" 那么,这个让毛主席连点五个赞的"潘小开",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在上海,"小开"是对富家公子的称呼,这位"潘小开",就是素有"红色谍王"之称的潘汉年。 1906年,潘汉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县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因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19岁就加入了共产党,曾在郭沫若、田汉主持的创造社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还参与创办了著名的上海左翼作家联盟,成为我党在上海文化战线的负责人之一。 本来,潘汉年或许会从事一辈子文化工作,但历史却又交给了他一项新的使命,也让他的人生从此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1931年4月,上海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大量秘密战线的同志被捕,一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关键时刻,周恩来指示重建上海的秘密战线,并指定潘汉年担任负责人。 中央特科是我党早期最重要的特工组织,负责搜集情报、铲除叛徒等等行动,需要深入虎穴,九死一生,而潘汉年只是一介书生,为什么周恩来对他如此器重呢? 原来,潘汉年有一个非常出众的本领,就是社交。 潘汉年12岁就混迹上海滩,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八面玲珑,长袖善舞。而且,潘汉年情商很高,不光能说会道,而且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思,与他交流,都会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所以上海滩三教九流,到处都有潘汉年的朋友。 正是看中了潘汉年的这个能力,周恩来等领导人才决定,由潘汉年负责重建中央特科。 那么,这个从未打过仗的白面书生,真的可以重建中央特科吗? 要说周恩来真的没有看错人,潘汉年甫一上任,就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当时,国民党特务都认为,共产党在上海的特工机构已经被团灭了,因此这些特务们气焰十分嚣张。在潘汉年看来,正好可以利用敌人的嚣张气焰,出其不意,刺杀国民党大员。 经过仔细研究,潘汉年将刺杀对象定为淞沪警备司令部督察长王斌。 为什么要选这个人开刀呢?因为王斌负责的是上海军警和租界巡捕房之间的联络,国民党特务想要进入租界抓捕共产党人,都需要王斌从中协调,因此,王斌的手上也沾满了鲜血。 但是,警备司令部防卫极严,要想刺杀,只能在王斌出门或者回家的时候。而且,王斌平时十分谨慎,出门也是携带许多警卫,经过再三研究,潘汉年等人最终决定,在其家中进行刺杀! 那么,王斌的家住在哪里呢?潘汉年想到了一个办法,不动声色就拿到了他的住址。 原来,王斌所在的淞沪警备司令部,在平时除了维持治安、抓捕日本间谍和共产党人之外,还肩负查抄禁书的任务,因此,当时上海滩很多书局的老板,都需要和警备司令部的人搞好关系。 潘汉年之前一直从事文化战线工作,自然与很多书局老板相熟,在一次宴会上,潘汉年主动宴请上海书局的各位老板们,表示自己也想办一个书局,希望各位介绍一个警备司令部里的高官。 大家一听,都纷纷介绍相熟的领导,自然就有人提到了王斌,说我们逢年过节都要到他家里去,带些礼物联络感情。就这样,潘汉年顺利拿到了王斌家的地址。 拿到地址后,潘汉年立即派人日夜盯梢,寻找下手机会。终于在一天下午,当王斌刚出家门时,一名特科高手从弄堂里冲出来,拿着冲锋枪一阵扫射,王斌当场毙命! 刺杀王斌,给潘汉年的特工生涯来了一个开门红,但实际上,潘汉年虽被称为"红色谍王",但他的大多成就却与杀敌锄奸没什么关系,解决那些用枪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潘汉年真正的过人之处。 1938年底,汪精卫公开投敌,当了汉奸,从此,十里洋场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上海滩局势扑朔迷离。为了加强我党在上海的力量,潘汉年再次回到上海,临行前他接到了毛主席的指示——想办法弄清日本人和汪精卫的战略机密,为延安的决策提供参考。 潘汉年一到上海,就利用自己原有的关系铺开关系网,但是上海形势错综复杂,仔细盘算之下,潘汉年找到了一个满意的合作对象,这个人名叫袁殊。 袁殊这个名字,今天的人可能很陌生,但在当时却是上海滩赫赫有名的人物,一方面,袁殊办过很多报纸,是上海新闻界的活跃分子,另一方面,袁殊还有很多特殊身份,堪称传奇中的传奇。 在76号魔窟眼里,他与特务头子李士群关系密切;在日本人眼里,他是日本在上海的情报机关岩井公馆的负责人岩井英一的老同学,平时双方经常来往;在国民党看来,他曾加入过中统,担任过中统头目吴醒亚手下的情报股长;在我党看来,袁殊还曾经秘密加入过共产党…… 找这样的人合作,无疑是一招险棋! 那么,潘汉年为什么要找袁殊来进行合作呢?原来,通过袁殊的背后,潘汉年的最终目标,其实是结识岩井英一。 此时,潘汉年已经化名胡越明,身份是一名情报贩子,在见到岩井英一后,潘汉年首先就送上了一份大礼,就是大后方国统区和延安的诸多情报。 潘汉年知道,如果自己不先拿出一些"诚意",很难打动日本人,而且潘汉年也调查过,日本内部有五大情报机构,即陆军、海军、宪兵、满铁和外务省,他们内部也处于竞争的关系,而岩井公馆就归属于外务省,所以,能拿到那些别人拿不到的情报,自然就可以拿到更多的经费,所以这些情报立即得到了岩井英一的青睐,潘汉年自然也成为岩井公馆的座上宾。 此后,潘汉年成为岩井英一的心腹,成功地在岩井公馆下属的四个部门中安插了地下党员,甚至,潘汉年还推荐了一位叫翁从六的理财专家,当上了岩井机关的财务课长,此后,翁从六每个月都会拨出一大笔钱交给潘汉年,用来维持上海情报站的运转。 在上海,潘汉年给延安送去了大量的情报,包括1939年英法慕尼黑之阴谋、1941年日军扫荡苏北新四军、日军出兵印尼等极具价值的情报,为毛主席、朱老总考量抗战局势、调兵部署、争取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潘汉年担任过上海社会部部长、统战部部长,上海市常务副市长等职,但是到了1955年,潘汉年被错误打成了"反革命",直到1982年才得到平反。 可惜,潘汉年在1977年4月14日就不幸病逝了,没有看到自己平反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