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干得更好,学习要有进步,不但要"学"更要思。笔者浅见,教育教学反思是教师针对教育教学中某一个"思考点",进行自我"研究"的动态过程,是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陕西省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宝鸡市千阳县教研室张勇杰调研:教师反思的三个常见类型 近两年,笔者先后在18所小学发放教师问卷132份、访谈9场,抽检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法、体英美学科教案389本,参与反思征集评选活动等,从中发现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反思可归纳为"留痕检查应付型"、"浮光掠影任务型"、"昙花一现心想型"。教育教学反思的不同形态产生不同的效果,存在不同的缘由。 留痕应付检查型。这种类型顾名思义,是为了应付不同部门的检查考核而"写"的反思,一般为:第一种,规定区域写反思——在教案(教学设计)每一课后的规定区域随意抄写几句话,目的是填补空白,迎接检查;第二种,个性修改反思——就是教师每次上完课需要对相应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个性修改",表现形式为以不同样式的线条勾勾画画;删改部分习题、问题;添补评语、过渡语,调换内容顺序等,修改痕迹醒目。目的是"我有修改",来年重头再来。如此被逼着修改、反思,不情愿的应付很是普遍。 浮光掠影任务型。这种类型是学校或教育科研部门举行的,围绕某一学习主题或某一项观摩研讨活动而反思开展的征集评选活动。教师按要求和时限结合实践经验、借鉴"百度"观点,形成一定字数的作品。这种"主题任务"驱动下的反思成果,蕴含了教师的思考,教育教学智慧,这无可厚非。然而,笔者浅见,这样的梳理反思是浮光掠影式的、碎片化、浅层次的,教师不能自觉行动,缺乏心灵触动,缺失研究的持续性和前瞻性,缺乏系统、个性的反思总结,只为完成任务或获奖。 昙花一现心想型。很多人在阅读、交谈、听课观摩时,总会或多或少有良策妙法、新的思想、灵感闪现。"心想型反思"就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针对某些知识问题突然间产生新想法,这种新想法好比黑暗中看到了光芒,寂静中听到了声响;有时甚至成竹在胸、握在掌中,十分清晰。但由于没能及时大浪淘金,不能主动捕捉及时梳理记录,只是"美美的想过"。这些过往的智慧如昙花一现,如薄雾似微风,悄无声息、没有痕迹,眨眼间逃走了。思想智慧未能积攒,未能形成文字而保留或实践。真可谓当时心想十分丰满,过后骨感未能如愿。 梳理分析教师教育教学反思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原因:一是教师缺乏行动自觉和反思的内需和坚韧。二是反思缺乏研究课题统领,目标方向不明。三是工作密度大,任务重,教师时间和精力不济。四是思想理论、理念更新不力,阅读书写、反思习惯未能养成。建议:有效的反思力求做到四点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反思呢?笔者有四点建议。 一需自觉行动,坚持反思。谈及教育教学反思,教师都明白是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条件,但能自觉行动真正持续践行者却并不普遍。不论是于永正,于漪、李镇西、朱永新,还是吴正宪、薛法根等等,之所以能成为教师中的翘楚、标杆,是因为勤奋;之所以有思想有主张,是因为能坚持学习研究、每日书写反思。反思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日常习惯。从内心深处是自求改进、自觉行动的;他们有着明确的研究方向,能从微小的思考点中,分析梳理、深度解读。所以,选准自己研究方向,以水滴石穿的行动力实践反思、书写厚积,并坚持成习惯,积攒智慧等待薄发、成就卓越,勇攀教育巅峰,做一名主动研究、自觉行动的反思者。 二需目光长远,"规划"反思。有人说教育需要等待。同样教育者的专业素养智慧提升也需要积淀、等待。夯实研究、不断反思是积淀的等待,是蓄势的过程。做好规划、选对方向远比零敲碎打拼命乱撞重要。教师要将反思当作课题研究对待,选好主题问题、脚踏实地,规划步骤有效实施,才能"思"有所获。所以建议教师: 一要立足教学定好反思目标。教师依据自身或学情实际选择真实问题,围绕主题目标长远规划实践反思步骤任务。首先从主内内容上定目标。如用一年探索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本学期教学实践侧重研究思考有感情的朗读方法技巧……用一条主题问题,串联一段时间教育教学工作,有方向、有目的、有重心地实践和思考。其次从时间数量上定任务。如每个单元做一次系统反思;一学期写几篇完整、深入的反思文章;亦或是每学年针对什么问题形成分析报告,写几篇论文等等。最后,要坚定及时反思信心。 二要乐于记录所见所思。要养成记录所见所思的习惯,还要克服以下"怕羞"心态。首先,克服不会写、文字功底差等"羞"于写出来的心态。勇敢的有啥写啥,及时把真实的想法记录下来,敢于"孤芳自赏"。其次,克服"羞"于与人分享反思的心态。部分教师缺乏自信,总认为自己的作品"太稚嫩"、"拿不出手",不能大胆地投稿或推送、分享。其实、分享也是互相交流学习探讨、产生新灵感的形式。 三要克服"羞"于研究的心态。好些教师认为,只有立项了才能叫课题研究,才有系统研究的价值。这是不对的。一线教师针对某一课内容怎么教,或学生管理教育等小问题,进行设计、实践(解决)、反思,就是一项"微型研究"。问题就是课题、实践解决就是研究,反思记录解决方法、措施就是成果。只要坚持反思书写,把阅读学习感悟或如何解决日常教育教学问题的做法或想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是你的成果,你就在不断成长。有效反思的"微型研究"是在为课题立项、规范研究、专业成长蓄势。简言之,有主题方向,能规划分解实施,乐反思记录是教师专业丰厚、走向优秀、攀升卓越的前提。 三需"挤出"时间,自我"强迫"。徐世贵在《教师怎样做小课题研究》一书中指出,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存在"忙、茫、盲"三中种状态,不论是忙碌工作,茫然执行,还是盲目跟风,结果都是精疲力尽收获甚微,甚至失去自我和斗志。同为教师,面对同样的对象,相同的工作时间、用一样的资源,相同的教育教学内容、目的和流程,为何会有不同的效果?卓越教师所具备的丰厚素养又从何而来呢?笔者浅见,提升教学能力,丰厚专业智慧,应首先从管好自己的时间做起,其次是"强迫"自我坚守、坚持。 "忙" 是各行业的突出特点,也是如今工作提速,追求效率、效益的外显。教师在"忙"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收获情感,收获成果,收获自我成长的幸福,就要用好自己时间。时间对谁都是一样的,从同样繁忙的事务中赢得自己反思记录的时间,同等条件下要靠"挤"。自己用一小时能干完的事,为什么要花两个小时?何不每日从忙碌中为自己挤出一小时或半小时阅读学习反思书写?忙里挤闲、有效利用,天长日久持续行动,也能集腋成裘。 惰性是人之本能,想有所成者就得控制懒惰。勤于反思能成就教师专业成长,你不妨"强迫"自己付诸行动,把它验证。 四需阅读学习,激活灵感。反思是对已完成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回顾思考、整改提升的"微型研究"。反思要创新、有深度,就得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做法、想法,启发自己思维认识,促进自己成长提升。提高理论水平"俯瞰"教育教学工作,是创新的基础。专业阅读、研究交流是反思创新灵感产生的土壤,是教师思想理论更新、视野扩展、智慧获取等专业素养提升的关键因素,也是研究发现、思想观点、理论论创新产生的触发器。为此,笔者浅见,要想教育教学反思有思路、有质量,不仅要有坚持思考、及时记录的习惯,还要不断丰厚专业理论。因此,一线教师,一要自觉阅读、不断思考,即教师要善于阅读教育教学理论文献,一边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一边自觉阅读更新理论知识,借助大师的智慧不断发现,造就自己的新认识、新思想;二要善于将阅读吸收的理论方法,在自己工作中去验证,再思考、能创新;三要乐于交流研讨。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专题讨论、培训学习等活动,并能及时将交流探讨中出现的新想法做深入剖析,及时实践整合,触发反思点及时梳理记录,形成自己的智慧素养。总之,专业阅读、研讨交流是吸收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方法,用新理念、新思想指导实践,就能发现问题、涌现灵感,坚持反思抓住灵感就有新成就、新思路、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