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份转眼就快过完了,现在也已经是农历7月初了,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要到农历7月15了,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农历7月15是什么日子,其实农历7月15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元节。虽然中元节不是法定节假日,但是我国民间对中元节也是非常重视的,接下来就和环球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农历7月15日是什么日子,农历7月15是鬼节吗。 农历7月15日是什么日子 七月十五是什么节农历:中元节,鬼节 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节期与古老文化中的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有关,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的来历: 中国的中元鬼节,具有严肃性和孝教性,并产生不少禁忌,比如在鬼节里,不能独自一个人去河边,以免被溺死鬼拖下水,而成为它的替死鬼;做工程的,这一天不能开工奠基,商店和工厂也不选择在这一天作为开张日子等等。 "鬼节"源自佛教"盂兰盆会"。盂兰节源于佛教《大藏经》中的目连救母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据说当时佛陀的学生,大比丘目犍连(目连的全名)施展天眼通,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却发现她已经因为生前的种种罪行(好杀生、喜大肆烹嚼、生活奢侈挥霍)而堕入饿鬼道,变成了喉咙细如苇管,肚子却如水缸般巨大的饿鬼,目犍连用钵盆装饭菜给她吃,而饭菜刚到母亲眼前就变成一堆火炭。 目犍连只好向佛陀求救,佛陀被目犍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佛说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犍连与众僧人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百味五果、饭食素斋供奉地狱里的众生。挨饿的众饿鬼终于得到了食物。因此,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所说的"鬼节"。 佛教的盂兰盆节 七月十五在佛教中被称之为"盂兰盆节"。"盂兰"指倒悬于地狱中的饿鬼,"盆"意为置供养之盆,"盂兰盆"是指度祖先脱离地狱倒悬之厄运而置放供品施与僧众的钵,通俗讲,盂兰盆节就是供养寺庙的活动。 民众为了求得度脱祖先,供养寺庙而生功德,然后寺庙通过法会等形式把功德转至施供的先祖,先人获享功德,升入天界或免受地狱厄难。 经文中供养源于佛陀的授意,供养的方式为造盂兰盆、供养三宝(佛、法、僧)、抄写经卷。 故事起源于《盂兰盆经》中目连救母,目连是故事的主角,也是世间孝子中的榜样。某天,他入定后游离天上人间,看到父亲在天界享乐,却找不到母亲的身影,于是利用人脉关系、上天入地仔细寻找,最后在阿鼻地狱中找到了正在受难的母亲,惨状如腹大如钟,喉细如针,食入口成火等等。随后目连经几番施法、争斗仍无法解救,最后经佛陀的点化方才获救,升入天界。 故事的版本很多,有流传于街头、民间,也有正统的入藏经典。故事情节也有不同的侧重,但表达中心思想基本一致,即孝和慈悲。宗密(定慧禅师)将《盂兰盆经》的基本教喻概况为四个观念:"孝顺、设供、拔苦、报恩"。 孝顺,指侍奉父母,使他们生活富足而不计自己。 设供,指供养,包括供养对象和供品两方面。供养对象为佛、法、僧三宝,供品饮食、布匹、香花、金银珠宝等,也有直接供奉给先祖如食物、纸衣、纸钱等。故事中,佛陀告诉目连,子孙使用任何办法都无法报尽父母给予他们的恩情,唯有集体供养才可以帮助他们脱离苦海,享天界之乐或实现轮回。 拔苦,脱离地狱厄难升入天界,通过供养借助于僧人这个中介帮助先祖脱离地狱之苦。 报恩,子孙供养佑助先祖、供奉祖先等都是报恩。为了强化报恩的必要性,部分故事中列出了父母的十大恩,如怀胎守护、临产受苦、生子忘忧、咽苦吐甘、回干就湿、哺乳养育、洗濯不净、为造恶业、远行忆念、究意怜愍(同"悯")。 世人希望能通过超度亡魂使祖先脱离地狱之苦,回归到家族中来,成为后辈供奉的先祖,享受后辈的衣食供奉。 七月望日,正值秋收之际,丰收时节。借助于这样的方式,先祖获得了身份的转换,由四处飘荡的厉鬼转变为受人尊敬的先祖,魂兮归来,与家人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和成果。 正是这样朴素的愿望需求,在佛教救世流行的年代,又与僧众安居终了这个时间吻合,使僧人成为子孙和祖先的中介,促进交换的完成,即世人供奉寺庙及僧众,僧众超度亡魂完成世人心愿。 盂兰盆节不仅是孝顺的教诲,也是佛教中因果论、业报的传教目的。孝顺、祭祖的传统习俗借助于佛教更加庄严盛大,深入民心,而佛教借助于根基深厚的民俗获得进一步发展。二者的融合,或者说佛教本土化,促进了佛教的壮大。如在唐代,盂兰盆节成为自普通百姓至上层权贵都认可的节日,一度极致狂热,即便是在灭佛的年代,民间对盂兰盆节的追捧都未受到重大影响。 盂兰盆节的意义是佛教与我们生死信仰、祭祖文化相融合的结果,虽说盂兰盆早存在于佛教经文里面,但若据此认为盂兰盆节起源于佛教,这种说法,我认为是有失偏颇。 道教的中元节 唐代时,将上元、中元、下元这三元日设为制度化的节日。上元为正月十五,属于天官,主管赐福;中元为七月十五,属于地官,主管赦罪;下元为十月十五,属于水官,负责解厄。 中元这一天,地官赦罪,鬼门大开,祖先、神仙、恶鬼等都有机会返回人间。因此,祭祖的时候还要祭祀鬼魂野鬼,以防止他们抢夺供奉给先祖的物品,如民间"烧孤衣"的习俗。 讲故事易于传道设教,佛教有目连的故事,对于土生土长的道教也有类似的故事(元始天尊与太上老君),但故事的结局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唯有集体供养才能解决信众的需求。 民众并不排斥佛和道,认为二者都灵验有效,最终二者在这一天融合在一起不分你我。虽然道教有参考佛教讲故事的嫌疑,但不能认为道教的中元节晚于佛教。道教在仪式上除了供养先祖、神祗,还有忏悔仪式。忏悔仪式主要是让后代不忘祖上恩德,也自省己过,这一点在现实中更具教化意义。 民俗中的鬼节 "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四时之祭早于制度性宗教,其本源就是敬祖、尊祖。此时,新谷和时果已成熟,首先将其用来祭祀祖先,追念他们对家族发展的恩德,否则"不为人之道也"。"天子尝新,先荐寝庙",秋尝祭祖自天子至百姓,已成为固定节日所举行的仪式,这是我们自古就有的"祖先崇拜"。 这一日,人、鬼两界得以相通、交互的机会,这与佛、道(制度性宗教)并无多大关系。本质上而言,这是遵从了祭祖的传统,是对死及死后归宿信仰的忠诚。 佛、道的加入,仅仅是增加了祭祖的地点,如道观和寺庙,作为道士和僧人这个媒介又提高了祭祖质量和效率,使祭祖的目的在民众心理上有了捷径和保证。因此,无论是仙公炼度还是阿难施舍,世人不关心其是从释从道,只为济度幽冥。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民俗信仰的宽容性和包容度。 总之,供奉的物品因璀璨而闪耀,参与的人因敬畏而戒惧。魂兮归来,鬼到先祖的转化,进而教化有成,秩序井然,民德归厚矣。 微信搜索:知识的传播者 ,关注知识的传播者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