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撒谎(撒谎带来的危害)
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心理咨询,这里是专业的。更多精彩,请点击右上角
当你撒过谎后,有没有发现因为这一个谎话,你还要撒更多的谎话去圆谎。
还记得你撒第一个谎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是不是心里忐忐忑忑的,眼睛不敢看着其他人,那个谎话在自己的嘴里放了半天。当谎话出口后,好几天都在害怕谎言被戳穿。
之后的谎言呢?似乎越来越溜,张口就来了。我们的谎言就像匹诺曹的鼻子一样,越来越长了。我们的脸皮也越来越厚了。
谎言的"滑坡效应"
我们知道"勿以恶小而为之"、"防微杜渐"这类的词语,都是告诉我们有了一个小的不良的行为的时候,你没有警觉。那么,时间久了,这个不良的行为就会发展到一连串危害性的事件的发生。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滑坡效应"。
比如,你想减肥,你给自己定的计划是晚上只吃一个苹果。到了第一个晚上,有朋友请吃饭,你自己想,就这一次破例吧,我从明天再开始实行减肥计划。
就这样,你欺骗了自己的身体。到了第二天,家里晚上因为来客人了,准备了一桌好菜。你看着饭菜又开始不知不觉流口水了。你又一次告诉自己,等到明天吧。
你的减肥计划终究失败了。
撒谎和这个也是类似的。打个比方来说,第一个谎言就像一个雪球,当它从坡顶往下滚的时候,它会越滚越大,越来越不受控制,直到它滚入无底的深渊。
有研究者们希望能探索下撒谎是如何改变大脑的。参加试验的人员一共有58名,年龄从18岁到65岁不等。研究人员专门给这些参加试验的人员呈现一套准备好的电子程序来测验其欺骗行为。
研究者发现,在"损人与利己"情境下,被试不仅会说谎,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谎言在任务过程中不断升级。
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者发现,被试说谎的时候,杏仁核活动性下降,还发现杏仁核活动下降的水平实际预示了被试接下来的说谎倾向。换句话说,被试做出撒谎决定时情绪反应开始减少,也就是被试可能越来越容易撒谎。
谎言的"滑坡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谎言的"滑坡效应"主要从以下几个原因去分析。
重复的行为导致心理的麻木。开始撒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撒谎会伴随着紧张、害怕等难以忍受的情绪体验。一次又一次的谎言会让人逐渐适应并脱敏,由于适应产生的迟钝会让人继续自己的谎言。在撒谎的过程中,人很难注意到撒谎的恶性结果。
当碰到轻微错误的时候,很多人喜欢给自己找借口,随着道德推脱的程度越来越大,就好像温水煮青蛙一样。
对于行为的无意识判断。有些人在撒谎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撒谎行为,他对自己的行为的判断属于自动化的判断。就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只要一个骨牌倒下了,旁边的骨牌也会接着倒下。
如果我们过去的行为没有任何的问题,这次的撒谎和过去的差别也不大,那么这次也不会有任何的问题。下一次的谎言引起的行为比上一次又偏了一下,我们也不会注意到不好的结果。于是谎言越来越大,结果越积累越糟糕,量变引起了质变。
参照物的变化。人们在做决定的时候,会依据现状,以自己的视角作为衡量来进行最终的取舍。比如,张某第一次婚姻出轨,他给自己的借口是个意外,等下一次此类的事情再出来,他会归结于自己的妻子,慢慢的他将出轨看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直到最后被加入发现丢了工作,张某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如何避免谎言的"滑坡效应"
从源头开始灭掉。对于微不足道的谎言也要提高认识,保持警惕。不要自己做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出现此类的问题。就好像抽烟一样,你不抽烟,自己就不会有烟瘾。但是当你抽了第一次,第二次后,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样打开了你的欲望。
我们可以找一些好的正向回馈系统来帮助我们自己,比如说让自己去健身调节心情,和朋友聊天和谈心,购物和逛街等,这些都会让我们感到愉悦和抚慰,负面情绪减少了。
良好的群体道德氛围。人并非生活在真空中,行为很容易受到周围群众和社会的影响。好的群体规范会帮助约束个人的行为,而不良的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让自己和品行好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有好的品行。
最后想说的
你仔细地想一想,除了撒谎,其实还有很多的坏习惯都会有"滑坡效应"?
比如说给自己找借口,推卸责任和拖延。这些坏习惯同样有着和撒谎一样的"滑坡效应"。
你自己有没有习惯给自己找借口呢?早上没有起来,你会把原因归结为因为父母没有叫你。你忘记了某件事情,你会归结为其他人没有提醒你。
你有没有习惯于拖延呢?本来今天可以完成的事情,你把它拖到了第二天,再拖到了第三天......到最后,干脆就没有完成。
归根到底,都是我们抱着侥幸的心理,总觉得偶尔一次不要紧,偶然两次也没有啥关系,到最后自己也刹不住车了。
让我们一起,向撒谎等不好的坏习惯说"不"吧。
此篇文章为原创,欢迎转发和收藏。
各位看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