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Ryzen73700X与Ryzen93900X处理器测试报告正面对决单核较劲
有种感动,叫做 Ryzen。终于来到 8 核心正面对决的时刻,AMD 首杀 7nm 製程 Zen 2 架构 Ryzen 3000 处理器,全产品线 7+1 颗处理器 7/7 号上市,不仅带来 15% IPC 提升,更让单核性能提升 21% 之多,这次不仅多核效能领先,游戏性能更是伯仲之间,再算上 PCIe Gen4 的助攻,让 AMD 不仅捡到枪还满满弹药,这次的效能比拼,究竟结果如何,就让笔者娓娓道来。
全线首发 8 颗 Ryzen 9、7、5 的 3000 系列处理器
AMD 第三代 Ryzen 3000 系列处理器,首见旗舰 16 核心 Ryzen 9 3950X、12 核心 Ryzen 9 3900X,以及高阶 8 核心 Ryzen 7 3800X 和 3700X,主流 6 核心 Ryzen 5 3600X 与 3600,一次满足 DIY PC 玩家的需求。
当然还有着入门 APU 的 Ryzen 5 3400G、Ryzen 3 3200G,这代更新 AMD 万箭齐发,全线 7/7 号上市,唯独 Ryzen 9 3950X 稍晚于 9 月推出;详细的规格就不再赘述,请参考下表。
↑ 第三代 Ryzen 处理器规格比较。
第三代 Ryzen 处理器,採用着 7nm 製程与 Zen 2 架构,有着 15% IPC、21% 单核性能的提升,关于 Zen 2 的架构介绍与说明,还请玩家参考上篇「第三代 AMD Ryzen 3000 处理器前导与架构介绍」一文。
本篇就着重在开箱、效能测试与游戏比拼。
AMD Ryzen 7 3700X 与 Ryzen 9 3900X 处理器开箱
首波测试 AMD 提供了 Ryzen 7 3700X 与 Ryzen 9 3900X 处理器,以及 G.skill Trident Z Royal DDR4-3600C16 记忆体、AORUS NVMe Gen4 SSD 2TB 固态硬碟。主机板则有 GIGABYTE X570 AORUS MASTER、ASock X570 Taichi 与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
↑ 媒体信仰大盒,内含 Ryzen 7 3700X 与 Ryzen 9 3900X 处理器。
↑ 摆这样感觉比较澎派。
↑ 主机板则蒐集了 ASock X570 Taichi、ASUS 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 与 GIGABYTE X570 AORUS MASTER。
这代处理器外盒改以菱格纹的设计与橘红色的 enso 禅圆,这次 Ryzen 9 与 7 系列处理器,都提供 Wraith Prism RGB 信仰风扇,而 Ryzen 9 3900X 的外盒则可直接向上拉起,Ryzen 7 3700X 外盒则与以往的相同。
↑ 新设计的处理器外盒。
↑ 检查处理器型号。
↑ 防伪贴纸。
↑ Ryzen 9 内盒四面则有多国语言写道:「专注性能。为赢而生。」。
处理器的散热盖上印着 AMD Ryzen 以及处理器的完整型号,附赠的 Wraith Prism RGB 信仰风扇也与二代相同,同样提供 4-pin RGB 针脚或 USB 的灯效控制功能。
↑ AMD Ryzen 9 3900X、Ryzen 7 3700X。
↑ 左为二代、右为三代。
↑ 四根热导管贯穿鳍片的下吹式塔扇。
↑ 风扇与灯光同步线。
AMD 首次将 PCIe 4.0 带到 DIY PC 的消费市场,因此也提供了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固态硬碟,可藉由高频宽达到更高的传输效能。
↑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三张主机板配上 Wraith Prism RGB 风扇点亮信仰,各家主机板在外观设计上越来越新颖,相对的功能更是给好给满,详细的主机板开箱与测试,则会各别撰文介绍,玩家稍等等。
↑ 信仰一次点亮。
全新 X570 主机板引领 PCIe Gen4, USB 3.2 Gen2 高速 I/O
第三代 Ryzen 处理器也带来 X570 晶片组更新,也因为今年下半仅 AMD 有新产品推出,各家主机板厂商更是推出多款不同定位的 X570 主机板,而这代主机板更新亮点不外呼就是:PCIe 4.0、USB 3.2 Gen2 的高速 I/O,当然各家板厂还加了 Wi-Fi 6 的支援。
↑ 为了升级至 PCIe 4.0,也多少提升了 PCH 的功耗,因此高阶板子都备有专属的 PCH 风扇。
将手边的资料整理,对比 X570、X470、二代与三代处理器的 I/O 规格如下表。Ryzen 处理器 SoC,其实规格差异不大,主要是升级 PCIe 4.0 与 USB 3.2 Gen 2;而 X570 晶片组,则提供 8 个 USB 3.2 Gen 2、4 个 USB 2.0、4 个 SATA,但 X570 有着 16x PCIe 4.0 可挪用,因此最高可有 12 个 SATA 的配置。
比较后可见 X570 的 I/O 规格有着提升,但也直接放生 USB 3.2 Gen 1(原 USB 3.0),并保有 USB 2.0,而且 X570 还有 16 条 PCIe 4.0 通道可用。主机板厂表示,可将 USB 3.2 Gen 2 改为 USB 3.2 Gen 1 使用,因此部分主机板还是配 4 USB 3.2 Gen 2、8 USB 3.2 Gen 1 的配置。
但相对的 X570 定位是在高阶板,而主流的 B 系列要等到明年,因此各家板厂肯定会给出高阶、中阶与入门的 X570 板子,但相对的价格肯定会有所提升。
AMD
USB3.2 Gen 2
USB3.2 Gen 1
USB2.0
SATA
PCIe4.0
PCIe3.0
X570
8
0
4
12
16
0
X470
2
6
6
8
0
8x
3rdGen Ryzen
4
0
0
2
20
0
2rdGen Ryzen
0
4
0
2
0
20
↑ 3rd Gen Ryzen + X570。
↑ 主机板后方,标示 SS10 代表着 USB 3.2 Gen 2,若只标示 SS 则是 USB 3.2 Gen 1。
记忆体方面,第三代 Ryzen 可支援到 DDR4 128GB(4 x 32GB)的记忆体容量,记忆体使用 Single Rank 时脉则可达到 DDR4-3200,但若 4 根插满则是在 DDR4-2933;若是 Dual Rank 记忆体时脉同样可达到 DDR4-3200,但若 4 根插满则是 DDR4-2667。
这代架构的改动,让记忆体时脉(Memory Clock, mclk)、记忆体控制器时脉(Memory Control Clock, uclk)与 Infinity Fabric Clock(fclk)固定为 1:1:1 比值。
也就是说,当记忆体时脉为 DDR4-3200 时,Memory Control Clock 与 Infinity Fabric Clock 都固定在 1600MHz 时脉;但是当记忆体超频超过 DDR4-3600 时,则会改为 2:1 mclk:uclk 的模式,并且让 Infinity Fabric Clock 固定为 1800MHz。
因此,AMD 建议一般玩家可选 DDR4-3200 / 3600 / 3733 的记忆体,当然若各位要打破记录也不成问题,目前已知最高可达到 DDR4-5100 的极限超频记忆体时脉。
↑ 记忆体建议 DDR4-3200 / 3600 / 3733。
关于 AM4 脚位相容性,第三代 Ryzen 处理器相容于 X570、X470 与 B450 主机板,至于 X370 与 B350 支援的机率不大(板厂决定)。而 X570 除了相容三代处理器,也支援二代处理器包含 APU,但不支援一代处理器与 APU,这点玩家在挑选规格时需要注意。
↑ 三代处理器与 X570 支援对应表。
AMD Ryzen 7 3700X 与 Ryzen 9 3900X 处理器效能测试
由于这代 Zen 2 架构的更新,不仅提升 15% IPC 性能,更让单核心有着 21% 效能的领先(相较于二代 Ryzen),而第三代採用相同的「Precision Boost 2」机会超频演算法,依据使用的执行绪数量,对应温度与电流等限制来提升 CPU 的最高时脉。
因此,若散热器有着良好的压制能力,即可让 Precision Boost 2 发挥出接近手动超频的性能。此次测试,将以 Ryzen 7 3700X 与 Ryzen 9 3900X 为主角,搭配上代 Ryzen 7 2700X 与竞品 i9-9900K 进行测试。
测试平台如下表所示,BIOS 设定为预设,但开启记忆体超频功能 DDR4-3600 8GB*2;散热器统一使用 Corsair H100i Pro 240mm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作业系统为 Windows 10 1809,支援着第三代 Ryzen 的 Topology Awareness 与 UEFI CPPC2 优化。简单来说 Topology Awareness,会让系统调度时优先塞满同一个 CCX 的核心,确保执行绪在同核心下有最低的延迟;UEFI CPPC2 则是电源、效能控制,需要藉由 BIOS 支援,可让处理器在调整时脉时反应缩短至 1-2ms。
↑ 测试平台。
CPU-Z 似乎已获得正确的资料,代号 Matisse、7nm 製程的 Ryzen 7 3700X 与 Ryzen 9 3900X 处理器,分别是 8C16T 与 12C24T 的核心与执行绪。主机板使用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C8F),BIOS 版本为 7502、AGESA 1.0.0.2。记忆体则是 DDR4-3600 8GB*2。
↑ CPU-Z Ryzen 7 3700X。
↑ CPU-Z Ryzen 9 3900X。
CPUmark99 测试,单看处理器的单核心执行能力,单核心的 IPC、时脉高即可获得相当高分。
这代 Ryzen 可以说是全力拼 IPC 与单核效能,因此 3700X 与 3900X 单核性能提升至 776、788 分,相较于 2700X 分别提升了 23%、25%;但是,对上 i9-9900K 单核可达 5GHz 的高时脉,还是有点距离。
↑ CPUmark99,分数越高越好。
wPrime 则用来衡量处理器多线程运算能力,透过计算平方根的方式来测量处理器性能,测试分为 32M 与 1024M 运算难度,就看谁的多核心运算能力较强,即可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计算。测试都以各处理器最大执行绪来进行测试。
从比较来看,3700X 性能非常接近 i9-9900K,换句话说预设下 3800X 肯定能赢;而 24T 的 3900X 就比 16T 的要快许多。而同样 8 核心的 3700X 比起 2700X,有着14-18% 的性能提升。
↑ wPrime,秒数越小越好。
CINEBENCH R15,由 MAXON 基于 Cinema 4D 所开发,可用来评估电脑处理器的 3D 绘图性能。也是目前用来评比 CPU 运算性能常见的测试软体。
多核心效能 3700X 近似于 i9-9900K 处在 2200 cb 的成绩,而对上 2700X 则有着 22% 的多核性能提升。至于同价位比较的 3900X 与 i9-9900K,则是 3234 cb 对 2204 cb,这大家知道就好,这也是 AMD 一贯策略:「同你价格,多你核心,多核就是强。」。
单核心性能,3700X 与 3900X 都有着 205、206 cb 的性能,比起 2700X 则有着 19% 的单核性能提升。但相较于 i9-9900K 的单核 216 cb 还是输给了对手的高时脉。
↑ CINEBENCH R15,分数越高越好,此外 OpenGL 连带性能也提升。
CINEBENCH R20,新版本採用更複杂的测试场景,其所需的渲染运算效能是 R15 的 8 倍,对于记忆体的使用量也是以往的 4 倍,有鉴于此新版本的 R20 分数并无法与 R15 进行比较。
这次 AMD 也以 R20 的分数为比较基準,多核性能同样 3700X 与 i9-9900K 相当,都有着 4900 cb 的性能,更比起同核上代 2700X 提升了 26% 多核效能。至于 12 核心的 3900X,可有着 7278 cb 的性能,相较于同价位的 i9-9900K 有着 46% 的效能领先。
单核性能方面,反而 3700X 与 3900X 有着 503、508 cb,更赢过 i9-9900K 的 480 cb 单核成绩;若单核效能对比上代 2700X,这代 Ryzen 单核性能足足提升 25% 之多。
↑ CINEBENCH R20。
Corona Benchmark 则是相当容易操作的测试工具,主要是透过 CPU 运算光线追蹤的渲染图像,评分为计时以秒为单位。
这测试来看 3700X 花费 106 秒略慢于 i9-9900K 的 92 秒运算时间,但大哥 3900X 只需要 71 秒就完成。
↑ Corona Benchmark,时间越短越好。
V-Ray Benchmark 同样是测试电脑的 CPU 对光线追蹤的渲染图像的运算速度,评分为计时以秒为单位。
就结果来看,同样是 i9-9900K 的 62 秒小赢 3700X 的 66 秒,但是大哥 3900X 则只需要 45 秒。
↑ V-Ray Benchmark,时间越短越好。
POV-Ray 是一套免费的光线追蹤 3D 渲染工具,藉由多核心 CPU 的算力,来计算光影与 3D 影像的渲染。
同样 i9-9900K 以 4546.3 PPS 小赢 3700X 的 4402.3 PPS,但是大哥 3900X 则有着 6348.7 PPS 的效能。
也就是说,同价位有更多核心,同核心效能相近。
↑ POV-Ray,效能约高越高。
AIDA64 记忆体与快取测试,皆使用 DDR4-3600 8GB*2 记忆体,但目前版本还未对第三代 Ryzen 优化,因此 3900X、3700X 记忆体延迟在 68.2 ns,相较于 2700X 的 62.7 ns,可见还有调教空间。而 i9-9900K 还是最佳延迟仅 42.2 ns。
至于记忆体读写效能差不多都在 50 GB/s 左右,但是 3700X 在记忆体写入时减半,原因在于 Zen 2 架构中,CCD 到 cIOD 之间的频宽是 32B/cycle,而读取可使用完整的 32B 频宽,但写入则只有一半 16B/cycle。
因此 AIDA64 对于记忆体测试,是测试出 CPU 内部架构下的记忆体效能,这测试方法与一般应用的操作行为不同,而 AMD 提到:「主流应用对于记忆体操作,都是读取 > 写入,因此这代 Zen 2 架构下有着这样的改变。」。
至于 3900X 因为有两颗 CCD 因此记忆体写入效能不减;至于 L1、L2 与 L3 效能 3700X 与 3900X 都比起 2700X 要快上许多,这也是这代针对快取再的优化所展现的效能。
↑ AIDA64 记忆体测试。
WinRAR 压缩效能,对于多核心要求不高,反而偏好时脉高与记忆体性能好的平台,这项目还是 i9-9900K 领先 29874 KB/s,但是 3900X 也以着 28632 KB/s 的性能紧追,至于 3700X 则是 24393 KB/s,比 2700X 快上 80%。
↑ WinRAR 压缩效能,速度越大越好。
7-Zip 压缩测试,则可用到更多核心的性能,3700X 压缩、解压缩与 i9-9900K 相当,而 3900X 则在两者都有性能提升,同样 8 核下 3700X 也比起 2700X 快上不少。
↑ 7-Zip 压缩测试,速度越大越好。
影音转档方面,测试使用 X264 / X265 FHD Benchmark 进行。在 X264 编码下,3700X 有着 60.4 FPS 的效能,虽然小输 i9-9900K 的 64.3 FPS,但大哥罩着 3900X 71.3 FPS;而同核心 3700X 比起 2700X 提升 14% 之多。
至于 X265 编码 Ryzen 效能直接翻倍,这代支援 AVX2 指令,因此有着 48% 的效能提升,3700X 平均 42.1 FPS 与 i9-9900K 41.8 FPS 持平,而 3900X 则有着 59.2 FPS 的性能。
跟上时代让 X265 编码效能起飞。
↑ X264 / X265 FHD Benchmark,FPS 越大越高。
储存与 PCIe 4.0 效能差异
储存效能面,先从做为系统碟的 SSD 960 PRO 512GB 进行测试,在 CrystalDiskMark 测试下,循序读写 Seq Q32T1 老实说都差不多,读取有的高有的低,但这多测几遍平均下来差异不大。
但是 4K Q32T1 读写测试,可见 3900X 与 3700X 性能达到 i9-9900K 相同的读 550 MB/s、写 480 MB/s,比起上代 2700X 要快不少。
↑ CrystalDiskMark SSD 960 PRO 512GB(PCIe Gen3 x4)。
对于 PCIe 4.0 效能,使用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做为资料碟进行测试,3700X 与 3900X 在支援 PCIe 4.0 的状况下,循序读写飙到 4973 MB/s、4273 MB/s;而上代 2700X 受限频宽与 PCH 通道,因此仅达到读写 1731 MB/s、1499 MB/s;反而 i9-9900K 还能达到读写 3479 MB/s、3327 MB/s。
只不过 4K Q32T1 随机读写测试,可见 PCIe 4.0 的效能肯定还有下探的空间才对;在这也不得不说,Intel 在 I/O 效能上还是相当强悍。
↑ CrystalDiskMark AORUS NVMe Gen4 SSD 2TB(PCIe Gen4 x4)。
这代 Ryzen 与 X570 纷纷提供原生 USB 3.2 Gen2 的 I/O 功能,因此不少主机板都给予更多的高速 SuperSpeed USB 10 Gbps,笔者以手边 Jmicron JM583 控制晶片的 M.2 USB 测试,在 X570 平台上,有达到循序读写 938 MB/s、910 MB/s 的效能。
But…
目前测试,还是有机会遇到 X570 的 USB 3.2 Gen2 掉速,测过 40 MB/s 也遇过 1XX MB/s,还有複製测试资料只跑 KB/s 的效能,这问题已回报给 AMD 与板厂,目前还在等通知。因此就没列出比较图表,这应该在日后更新可解这 Bug,也有可能是与控制器端的问题。
↑ X570 USB 3.2 Gen2 测试。
电脑性能与游戏效能测试
测试电脑整体性能 PCMark 10 可说是代表性的工具,分别针对 Essentials 基本电脑工作,如 App 启动速度、视讯会议、网页浏览性能进行评分,而 Productivity 生产力测试,则以试算表与文书工作为测试项目,至于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内容创作上,则是以相片 / 影片编辑和渲染与可视化进行测。
测试情境相当贴近一般电脑使用的状况,而这测试在一、二代 Ryzen 时,都因为时脉、单核效能、I/O 性能等因素,成绩不如竞品,但这次三代的改进,让 3700X 与 3900X 有着更好的成绩。
PCMark 10 总成绩 3700X 6,504 分、3900X 6,637 分,比起 i9-9900K 的 6,336 要高出许多,而跟上一代 2700X 的 5,585 分相比,电脑性能提升了 16% 之多。细项,Essentials 大幅领先,而且在 Productivity 也有近 20% 的效能提升,整体表现格外亮眼。
↑ PCMark 10,分数越高越好。
3DMark 则是目前相当主流的游戏绘图性能测试工具,显示卡选用 Radeon RX 5700 XT,测试不同 CPU 对于游戏绘图性能的差异。
Fire Strike 属于于主流 AAA 等级、DirectX 11 的测试情境,在 1080p 测试中,可见 3900X、3700X 与 i9-9900K 有着相同的总分 22,000 分,而针对物理运算测试,则是 3900X 获得 30,134 分最高,接着是 i9-990K 的 25,780 分,而 3700X 也有着 24,883 分。
Time Spy 同样是锁定主流 AAA 等级、1400p 的测试,但 API 改用 DirectX 12 进行测试,可见这 4 款处理器在相同 GPU 下,有着相似的总分,但 3900X 最高 9,181 分、3700X / 8,969 分、2700X / 8,727 分与 i9-9900K / 8,701 分。至于 Time Spy CPU 表现则是 3900X > i9-9900K > 3700X > 2700X。
这表示对于 DX11 的游戏,第三代 Ryzen 有着更好的性能,可以跟 Intel 相互较劲。而在 DirectX 12 则处于平手状态。因此可预期,游戏测试会是双方有输有赢的局面,不像一、二代只能追着跑。
↑ 3DMark 测试,分数越高越好。
关于 PCIe 4.0 测试,除了 SSD 之外,这次使用的 Radeon RX 5700 XT 也支援,虽然目前软体都显示 RX 5700 XT 使用 PCIe 3.0 x16 的汇流排,但实际透过 3DMark PCI Express feature test 则可测出差异。
3900X 与 3700X 可达到最高 24、25 GB/s 的频宽,而 2700X 与 i9-9900K 则只有 13 GB/s 的频宽。但游戏测试可能效能雷同,但这还有什么好处?
有,可以双卡 PCIe 3.0 x16 在 X570 上实现,实际在 3900X、X570 主机板上装上 RX 5700 XT 与 RX 5700 双卡,透过 3DMark 测试,则显示频宽为 13 GB/s。
也就是说,CPU 给的 PCIe 4.0 x16 分给两个插槽各为 PCIe 4.0 x8,而这实际频宽也相当于 PCIe 3.0 x16,所以才会得到频宽 13 GB/s 的结果。
↑ 3DMark PCI Express feature test。
↑ 三代 Ryzen + X570,双卡 PCIe 3.0 x16。
游戏性能测试 / 平起平坐 差距缩小
这次游戏差距真的要小于 1% 了,游戏选择好测试的《绝地求生 PUBG》、《刺客教条:奥德赛》、《全境封锁 2》(DX12) 与《末日 Z 战》(Vulkan),测试皆以 1080p、特效全开进行。
测试的 4 款游戏,其中三款《末日 Z 战》、《绝地求生 PUBG》与《刺客教条:奥德赛》算是持平,而《全境封锁 2》反而 3700X 以平均 99 fps 击败 i9-9900K 的 89 fps。
相较于一、二代 Ryzen,平均游戏性能会输给 Intel 约在 10-15% 之间,但第三代 Ryzen 一个翻身,让游戏效能差距小于 1%。但考量到测试仅 4 款,以 AMD 提供的数据,在 20 款游戏下差距约在 5% 以内。
这代真的游戏效能可说是「平起平坐」,Ryzen 势必再夺回最佳游戏处理器的荣誉。
↑ 1080p 游戏测试。
超频 Ryzen Master 与 PBO+Auto 200
这代 Ryzen Master 也换上新的介面,主要是让玩家可以综观 CPU、Voltage、RAM 的参数与超频设定,而 HOME 页面则属于监控,会显示所有参数外,还包含温度、时脉、PPT、TDC 与 EDC 等。
在 Creator、Game 等模式则有会额外的控制,像是 Legacy Compatibility Mode 等控制,玩家可直接选 Profile 1、2,直接进行软体超频设定。
↑ 新板本 Ryzen Master,介面一览所有参数与设定。
各位应该还记得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这功能允许玩家藉由 PPT、TDC 与 EDC 等主机板参数,在 CPU 散热还具备空间的情况下,提升整体核心的效能。而这代加入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 Auto Overclocking。
也就是 PBO+Auto,这会多一个 Boost Overdrive CPU 参数,可填入 0-200 数值,也就是最多自动超频时脉 +200MHz 的意思。
↑ PBO+Auto。
↑ BIOS 版本的 PBO 设定。
此外,AMD 这次在 BIOS 选单中,也加入自己的超频设定,这边的功能与板厂提供的超频选单相似,但主要都是针对 CPU 的设定。
↑ BIOS 中的 AMD Overclocking 功能。
以手边的 3700X 与 3900X 开启 PBO+Auto 200 设定,实际跑出来的分数与全 Auto 相差不到 1%,这实在耐人寻味,似乎要等日后板厂调教了。
玩家比较在意的「手动全核超频」,测试时 3700X 全核可达 4.4GHz、1.46v,在 Cinebench R20 测试下温度达到 89°C、分数 5288 cb,超频至 4.5GHz 电压1.475v 以上虽可开机,但无法通过测试。
至于 3900X 全核可达 4.3GHz、1.45v,同样通过 Cinebench R20 测试温度达 97°C、分数 7650 cb,但时脉上至 4.4GHz 时 1.45v 以上可开机,但执行 Cinebench R20 测试时会自动重开机,似乎是顶到温度保护。
建议玩家,若真的想玩手动全核超频,可挑 3800X 与 3600X,这两颗肯定是 8C、6C 中体质较好的版本,至于 12C 的 3900X 就要拼散热跟技术了。换句话说,这代一般玩家使用 3700X 与 3600 肯定是最划算的 8C、6C 处理器选择。
此外,手动超频时须注意,最好效能落在 Memory Clock:FCLK 为 1:1 的比例,最大 FCLK 预设是 1800MHz,此外对 SoC 加大电压可能导致 PCIe 降为 Gen 3 的问题。
↑ 超频警告。
温度功耗测试
测试全使用 Corsair H100i Pro 240mm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但由于处理器都设定为预设 Auto,因此在压力测试时,Ryzen 会自动调节时脉,使得温度与功耗相对低了些。
以下测试为主机板预设 Auto 的测试,仅调整记忆体时脉为 DDR4-3600。首先,待机时这四颗温度都在 39°C 左右、整机功耗 79W。
AIDA 64 压力测试下,3900X、3700X 与 i9-9900K 温度都差不多 84°C 左右,但相对整机功耗 i9-9900K 较高 254W。测试时处理器时脉三者约在 3900X / 4.2GHz、3700X / 4.1GHz、i9-9900K / 4.7GHz。
Prime95 v28 版本还未加入 AVX 测试,因此 3900X 温度 79°C、3700X 温度 76°C、i9-9900K 温度最高 91°C,但相对的三者时脉跟 AIDA64 测试差不多,3900X / 4.1GHz、3700X / 4.1GHz、i9-9900K / 4.7GHz。也因此 i9-9900K 功耗较高 356W。
Prime95 v29 版本导入 AVX 测试,但温度表现差异不大,但 3900X 与 3700X 时脉都降到 3.9GHz,因此温度表现也在 77.5°C、70.5°C,但相对的 i9-9900K 还是固定在 4.7GHz,因此功耗也是最高 345W。
↑ 3900X、3700X 温度测试。
↑ 整平台(电脑)功耗测试。
从图表来看,表面上是 AMD 温度比较低、比较省电,但实质上应该这么说:「AMD 的 Boost 机制比较聪明,相对 Intel 比较呆。」,AMD 用的 Precision Boost 2 是依据执行绪使用量、电压、温度等各方考量下,自动的调整时脉与电压。
但 Intel 的方式是,你几个核心用时脉就固定在几 GHz 在跑,因此全核就是跑 4.7GHz,使得在「预设」前提下功耗、温度输给 AMD。
总结
第三代 Ryzen 处理器以 7nm 製程 Zen 2 架构,大幅提升单核心效能与时脉,即便是同样核心数也可与 Intel 同核较劲;而受惠于 Chiplet 设计,不仅记忆体时脉、延迟大有长进,更让 AMD 可在同价位下依旧给予更多的核心、更强的效能。
Ryzen 9 3900X 以相同美金 $499 定价更多的 12 核心赢过 i9-9900K,多核心的碾压没什么问题,而在单核心效能上也有着提升,更让游戏效能持平,倘若台湾通路价格开的合理,同价位捨我其谁呢?
至于同样 8 核心对决,Ryzen 7 3700X 则更便宜的美金 $329 定价,以同样的 8 核心对拼 i9-9900K,上述测试可见有输有赢的局面,单核性能的提升大家有目共睹,多核效能非常接近,这颗做为 8 核心游戏处理器,肯定有着较好的性价比。当然若要 8 核赢,AMD 还有 Ryzen 7 3800X 可档,这次 AMD 不仅捡到枪,还弹药充足。
↑ 这代肯定能角逐最佳游戏 CPU 的宝座。
那同样 8 核心 Ryzen 的对比呢!3700X 对上 2700X 不论是单核、多核心效能都有提升,Cinebench R20 提升 25% 性能、X264 提升 14%、X265 提升 48%、PCMark 10 提升 16%,这肯定不是挤牙膏,而是一次挤爆它,而且价格跟二代一样美金 $329。
有种感动,叫做 Ryzen,之所以感动是看到历代的效能增益,给予玩家更好的规格,让整个 DIY PC 更热络;接下来 AMD 似乎还有三代 Ryzen Threadripper 正在酝酿,至于 Intel 的 10nm Ice Lake 则是行动版先推出,桌上型可能要在等等了,今年下半就看 AMD 一枝独秀。
额外测试 X470 上三代效能差异
当然三代 Ryzen 的升级,也让 X570 晶片组价格变高,肯定不少玩家想问用 X470、B450 是否有效能差异?目前得知,在高阶板子中使用差异较小,但目前 BIOS 还未最佳化也有些 BUG 存在,若想省钱的既有板子用户,建议稍待官方释出第二版支援三代处理器的 BIOS 后在更新处理器。
下表列出 3700X 与 3900X 在 X470 上测试的成绩与 X570 对比,可见单论 CPU 效能差距不大,但是 X470 记忆体(XMP)最高开到 DDR4-3200 正常使用下,记忆体的效能与延迟是个问题,也让电脑整体效能差距约在 6% 左右。
↑ 三代 Ryzen 的 X470(BIOS 2406)、X570 效能比较。
建议是这样,三代配 X570 省烦恼,想要最大化性价比,建议等板厂更新 X470 BIOS,以及选择 8C 以下的三代处理器,记忆体也要给板厂时间调教,若能开到 DDR4-3600 就没问题了。
NDA 效能解禁测试报告:
第三代 AMD Ryzen 3000 处理器前导与架构介绍
AMD Ryzen 7 3700X 与 Ryzen 9 3900X 处理器测试报告 / 正面对决 单核较劲
AMD Radeon RX 5700 XT 与 5700 测试报告 / 7nm RDNA 中高新血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 主机板开箱测试 / X570 Crosshair Assemble
ASRock X570 Taichi 主机板开箱测试 / 太极革命 历代最潮
GIGABYTE X570 AORUS MASTER 主机板开箱测试 / 直出 14 相 Fins-Array 鳍片散热
来源: AMD Ryzen 7 3700X 与 Ryzen 9 3900X 处理器测试报告 / 正面对决 单核较劲
wlan和wifi的区别(WiFi和WLAN有什么区别)wlan和wifi的区别(WiFi和WLAN有什么区别)对WiFi和WLAN的概念有些无法区分,因此IT之家在此进行科普,WLAN和WiFi究竟有什么区别。用官方语言解释,WLAN
手机论坛(摩托罗拉手机是什么系统)手机论坛(摩托罗拉手机是什么系统)远离论坛保护shen体健康。相信大家对各自的手机论坛并不陌生,那么现在的国内究竟哪些手机的论坛更值得了解呢?首先小编想到的是小米的miui论坛mi
大前门多少(上海大前门100元一包)很多人对老烟标很感兴趣,今天我就把烟标分类,看看老烟标中的大字有多少?图中大前门是大字辈中的老大哥,上海卷烟厂出品。图中是天津卷烟厂出品的大前门,大前门烟标是英美烟草公司于民国五年
中华全开式多少钱一盒(大正方宽盒中华烟多少钱)小姨子怀孕了,妹夫故意问孩子是谁的?小姨子迟疑着说不是你的还能是谁的呢?之后妹夫又问我,她刚才是不是迟疑了一下才回答我的。我挠了挠头说可能小姨子太开心了,你突然这么问,肯定会有点慌
中华一条多少(中华烟1000元一条是什么烟)烟的小常识一箱烟250条,一条烟10盒,一盒烟20支。高拨价格300元,批发价格583元一条,零售价600700元一条,大部分地区650元一条。成熟的烟叶加温变成成小段压缩烟叶烟丝
细中华多少钱一包(中华双中支650一条贵吗)中华烟卖给中国人650元,卖给日本日却只要250元,网友评论炸了。中国自己的产品,向来都是在中国卖白菜价,国外卖补品价。比如小孩子的童年辣条,在中国卖五毛钱一包,在国外却要卖85元
中华烟价格多少钱一包(45硬中华好抽吗)周末,我去一家新开的理发店剪头。当那个把头染成彩虹的时髦销售向我推销技师的时候,我发现了现代年轻人普遍存在的一个缺点过于浮躁。他们好像没有时间去用脑思考,该怎么样推销贵的东西给顾客
苏烟多少钱一包(60元一包的苏烟图片)名城新闻网讯(记者徐超)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宣布,自5月10日起,我国将调整卷烟消费税。国家烟草专卖局同日消息显示,烟草行业的批发价格也将同步上调。今天(5月11日),记者
苏烟多少钱一包(苏烟45元图片)苏烟因成功人士的定位受到广大烟民的,该品牌香烟产自江苏省,是一款高档香烟。虽然定位是高档香烟,但苏烟价格不都是百元档,20几块钱一包的苏烟也有不少,苏烟沉香蓝色妖姬软金砂等多少钱一
荷花酒53度多少钱一瓶(荷花酒怎么样好喝吗)酷热的秋夏之交,空气中散发燥热的气息,但荷花依旧开得灿烂。它有一份香远益清的优雅和清凉,唯有荷花的盛开,才颇有一份盛夏的仪式感。贵州茅台镇的荷花酒让白酒的热辣与荷花的优雅并重,坐在
娇子多少钱一包(娇子灰软包多少钱一盒)娇子香烟是川烟,产自成都,该香烟历史悠久目前低中高三档香烟品种已达上百种。娇子香烟中的格调细支烟祥云以及宽窄系列品种深受烟民喜爱。其中娇子香烟宽窄系列又有多个品种,并且囊括中高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