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市场上 Intel 400 系列晶片组主机板来说,H470 晶片组的选择上的确相对少些,尤其是 M-ATX 尺寸的几乎是相当少见,华硕这回推出了 PRIME H470M-PLUS 这张主机板,让想要选择 M-ATX 尺寸的 H470 主机板的用户们能够选择。 由于搭载了 H470 晶片组,本体上支援了原生的 USB 3.2 Gen 2,对于有需要使用高速传输介面的用户而言,在相对较低的预算下的选择方面来说,PRIME H470M-PLUS 相信可以满足用户对于这方面的选择。 产品规格一览 : 尺寸:M-ATX (24.4cm x 24.4cm) 支援处理器类型:10th Intel Core / Pentium / Celeron 处理器脚位:Socket 1200 晶片组:Intel H470 记忆体:4 x DIMM, MAX 128GB 扩充插槽:1 x PCIe 3.0 x16 (x16 by CPU)、1 x PCIe 3.0 x16 (x4 by PCH)、2 x PCIe 3.0 x4 储存埠:5 x SATA 6Gb/s、1 x M.2 Max Type 2280、1 x M.2 Max Type 22110 (by H470 PCH) 有线网路:Intel I219V 1GbE 音讯:Realtek ALC 887 Audio Codec 后方 USB 埠:2 x USB 3.2 Gen 1 (Type-A)、1 x USB 3.2 Gen 2 (Type-A)、1 x USB 3.2 Gen 2 (Type-C)、2 x USB 2.0 前方 USB 埠:2 x USB 3.2 Gen 1 19 Pin 前置插座、2 x USB 2.0 9 Pin 内显输出 : DP、HDMI、DVI ASUS PRIME H470M-PLUS 开箱 : PRIME 定位,稳定可靠平价的产品线 外包装方面,PRIME H470M-PLUS 採用黑蓝色的配色设计,正面并有着产品本身的图片,在台湾所购买的记得上网注册四年保固,背面则是基本的规格讲解解说,整体而言确实与主打平价稳定的产品线风格相吻合。 ↑ 外包装一览。 PRIME H470M-PLUS 为 M-ATX 尺寸,具备两根 PCI-E x16 插槽,分别为走 CPU 的 x16 与走 H470 PCH 的 x4,SATA 插槽的部分仅有搭载 5 个,若第二根 M.2 插有 SATA 通道的装置,则会与 SATA6G_1 产生干涉,SATA 的部分採用四个 90 度与一个直立式的设计。 ↑ 主机板外观。 ↑ SATA、第二根 M.2、PCH 散热片特写。 CPU 供电位置的散热片方面,有覆盖至部份 VCore 与 VCCSA 的 MOSFET 上,毕竟产品定位的因素,散热片与供电部分并没有採用特别庞大的设计。 ↑ VRM 散热片。 在第一根主要的 PCI-E x16 插槽具备金属加固设计,安插较重的介面卡能够得到更完善的防护。 ↑ 相关插槽特写。 虽然定位上相对平价,但是在前 USB 3.2 Gen1 19Pin 的部分也具备两组总共四个,比起多数主机板仅有给 1 个前 19 Pin 来说更加丰富。 ↑ 前 USB 3.2 Gen1 19Pin。 ↑ RGB Header 的部分仅有一个 +12V 4-Pin,位于底部。 后 I/O 一览,共计 2 个 USB 2.0、2 个 USB 3.2 Gen 1、两个 USB 3.2 Gen 2 (其中一个为 Type-C),影像输出包含 DVI-D、HDMI 与 DP 三种规格、有线网路孔位、键鼠 PS/2 这些。 ↑ 后 I/O 一览。 配件部分,包含基本的说明书、光碟、2 条 SATA 线材、信仰贴纸。 ↑ 配件一览。 ASUS PRIME H470M-PLUS 用料一览 : 6 + 1 相设计,规格足够、符合定位 前面已讲解 ASUS PRIME H470M-PLUS 大致上的规格、外观等设计与特色,接着我们将散热片移除,以进一步分析主机板上的用料与电路等细节。 ↑ 散热片移除后,主机板正反面一览。 在 CPU VRM 供电方面,PRIME H470M-PLUS 整体算是平价的定位,供电配置方面在 Vcore、VCCGT、VCCSA、VCCIO 採用了 6+1+1+1 相供电的设计。 主要 PWM IC 採用华硕自家的 ASP1400CTB 控制器 (有可能是 RICHTEK 或 Infineon IR 为华硕客製化的产品),并控制主要 VCore 与 VCCGT,VCore 每一相皆採用 uPI QN3104 + QN3106 1H2L 配置,VCCGT 每相则是 uPI QN3104 + QN3106 1H1L 配置,Gate Driver 皆为 OnSemi NCP81080,并且皆于后方配有 0.47μH 的电感,每相对应一组。 VCCSA 採用一相供电设计于 Vcore 一旁,採用 uPI QN3104 1H1L 配置,同样也配有 0.47μH 电感,PWM IC 与 Gate Driver 採用 RICHTEK RT8125DGQW。VCCIO 则是设计于下方,以整合 PWM IC、HS、LS、Gate Driver 的 Ti TPS51396A 负责,另外本张板子并没有 VCCIO_2 的设计,因此理论上无法支援 11 代 Rocket Lake-S 的 CPU。 ↑ 相关供电布局一览。 ↑ 供电元件特写。 CPU EPS 採用单 8 Pin 设计,一旁还具有电感做出初步的滤波,为后端供电提供更好供电品质。 ↑ CPU EPS 与其 +12V 输入电感。 记忆体供电方面,主要 VDDQ 採用 1 相供电,PWM 与 Driver 的部分推测应採用 uPI uP1540P,MOSFET 则是皆採用 uPI QN3104 1H2L 配置,VTT 则是採用 RICHTEK RT9088A 方案,位于 ATX 20+4 Pin 旁,VPP 则是採用 Ti TPS54328 方案。 ↑ DRAM VDDQ、VTT。 ↑ DRAM VPP。 有线网路晶片採用 Intel i219V 1GbE LAN。 ↑ Intel WGI219V 1GbE LAN。 ↑ 环控晶片採用 Nuvoton NCT6798D。 音效方面,採用 Realtek ALC 887 音效晶片,并搭配日系 NICHCON 音效专用电容。 ↑ 音效布局 / 元件一览。 ↑ 音效切割线背后也种有数颗橘色的 LED 灯,能够从音效切割线上通透出橘色的灯效。 内显 HDMI 的部分具备有 ASMedia ASM1442K 作为 HDMI 的电平转换 (level shift) 元件,相较于使用分离式 MOSFET 的做法,能够提供板载 HDMI 更稳定的影像输出。 ↑ ASMedia ASM1442K Level Shifter。 为了确保讯号可靠性,后方两个 USB 3.2 Gen 2 採用 Diodes PI3EQX1004B 做为 ReDriver IC,而 Type-C 部分具备 ASMedia ASM1543 作为 Type-C CC 逻辑控制器。 ↑ 两枚用于后方 USB 3.2 Gen 2 ReDriver IC、ASMedia ASM1543 Type-C CC 逻辑控制器。 BIOS SPI Flash 採用 MXIC MX25L12872F,单颗容量为 16 MB,并且具备 SPI TPM Header,可以让用户连接相关的加密狗模组。 ↑ BIOS 晶片与 SPI TPM Header。 Intel H470 PCH 晶片组与其供电电路 (橘框) 特写,主要供电採用一枚 Ti TPS51396A 转出约 1.05V 供给 PCH 运作所需主要电压使用。 ↑ PCH 晶片组与其主要供电特写。 ASUS PRIME H470M-PLUS BIOS 介绍 : 可手动设定 PL,效能一样能够解锁 在 BIOS 方面,介面上当然是延续华硕惯用的图形化风格,此外应该也是产品定位的因素,预设上并没有像是 Z490 高阶主机板有着首次开启给予用户选择解除限制 PL 的设计,当然用户一样可以进入相关选项手动设定 PL 相关参数,获得更好的效能。 ↑ EZ Mode 一览,可以简单调整像是硬碟开机顺序、风扇设定、XMP 等等地方,XMP 的部分受制于 H470 晶片组因素,纵使记忆体 XMP 时脉超过 2933,一样最高会採用 2933 运行。 ↑ Q-FAN 控制。 ↑ 按下 F7 可进入进阶模式。 Ai Tweaker 页面中,可针对 CPU、RAM 等等进行一些频率与电压的调整,此外也能针对 VRM、PL 等等的部分进行调整。 ↑ Ai Tweaker 基本设定。 ↑ Ai Tweaker PL 相关参数设定。 ↑ Ai Tweaker DIGI+VRM 设定。 ↑ Ai Tweaker 电压详细设定。 进阶选单内可针对内建装置进行相关设定。 ↑ 进阶选单。 ↑ 硬体监控。可以实时查看风扇转速与电压。 ↑ 开机选单功能。 ↑ 工具页面中的 EZ Flash 3 可进行 BIOS 更新,这里也能进行 SSD Secue Erase,此外底下也能设定 Armoury Crate 首次安装提醒是否该开启或关闭。 ASUS PRIME H470M-PLUS 软体介绍 : Armoury Crate 提供完善灯效控制与驱动更新 附加软体方面,华硕在 PRIME H470M-PLUS 一样具备 Armoury Crate (AC) 系统控制软体,内部包含大家耳熟能详的 AURA SYNC 灯光同步功能。并且可进行驱动、工具软体进行更新等等操作。 ↑ 首次进入系统预设会询问用户是否要下载与安装 Armoury Crate。 ↑ Armoury Crate AURA SYNC 软体设定页面一览。 ↑ Armoury 驱动、工具程式更新设定页面一览。 AI Suite3 软体则集合一些 VRM、监控、风扇调整等功能,玩家可透过软体相关设定,内建 Fan Xpert 4 更可控制风扇转速等功能。 ↑ AI Suite3 页面一览。 ASUS PRIME H470M-PLUS 效能测试 : 可以满足高阶 CPU 的设计 效能测试方面,处理器使用 Intel I9-10900K 这颗高阶的 CPU,记忆体的部分设定上採用记忆体内建的 XMP Profile : DDR4-3600 MHz CL14 (由于平台限制仅能运行于 DDR4-2933),并搭配 NVIDIA RTX2080Ti 显卡与 360mm 的水冷散热器。 本次测试仅调整 BIOS 中 XMP 栏位,其余皆保持预设状态,文章末端将会有解除 PL 限制与 CINEBENCH R20 跑分的情况。 测试平台: 处理器:Intel I9-10900K CPU 散热器:Corsair H150i PRO RGB 一体式水冷 主机板:ASUS PRIME H470M-PLUS 记忆体:TEAM T-Force XTREEM ARGB DDR4 3600 8Gx2 C14 显示卡:GALAX GeForce RTX 2080 Ti OC White 系统碟:Seagate FireCuda 520 2T 电源供应器:Antec HCG Extreme 850W 作业系统:Windows 10 Pro 1909 64bit 显示器 : ASUS ProArt PA248Q (解析度手动调整至 1920x1080) CPU-Z 一览,可一览平台资讯,处理器为 Intel I9-10900K,代号 Comet Lake,採用 14nm 製程,有着 10 核心 20 执行绪;主机板使用 ASUS PRIME H470M-PLUS ;记忆体为双通道 8Gx2 DDR4;显示卡搭配 GeForce RTX 2080 Ti OC White,另外也有内建 CPU Benchmark。 ↑ CPU-Z Benchmark,单核 585.3 分,多核 7117.0 分。 AIDA64 记忆体与快取测试一览,记忆体使用 TEAM T-Force XTREEM ARGB DDR4 3600 8Gx2 C14 记忆体两条,运行于 DDR4-2933 CL 14-15-15-35 的参数下。 ↑ AIDA64 记忆体与快取测试,记忆体读取 43530 MB/s、写入 42293 MB/s、複製 40019 MB/s、延迟 50.4 ns 的表现。 CPUmark99 测试,主要测试处理器单执行续的运算能力,分数为 876 分。 ↑ CPUmark99 单核效能。 CINEBENCH R15 与 R20 是基于以 CPU 进行图像渲染,衡量 CPU 效能的测试项目,10900K 在 R15 版本测试可达到 2347 cb 的成绩,而提升渲染複杂度的 R20 版本更有着 5427 pts 的成绩;单核性能则分别为 212 cb、475 pts。 ↑ CINEBENCH R15 与 R20 测试。 7-ZIP、WinRAR 以多核心进行压缩与解压缩性能测试,性能分别为 87669 MIPS 与 36985 KB/S。 ↑ 7-ZIP 20.00 alpha 效能测试。 ↑ WinRAR 效能测试。 Corona Benchmark、V-Ray Benchmark 两者主要是透过 CPU 运算光线追蹤的渲染图像,并以完成时间、单位时间渲染量为评比指标。 ↑ Corona Benchmark,总花费时间为 84 秒。 ↑ V-Ray Benchmark,性能为 16350 ksamples。 影音转档方面分别採用 X264 与 X265 FHD Benchmark,10900K 于 X264 项目中有着 62.06 fps 的表现,而 X265 则有着 46.16 fps 的表现。 ↑ X264 FHD Benchmark。 ↑ X265 FHD Benchmark。 PCMark 10 Extended 主要以衡量整机整体的性能作为综合评估标準的测试,针对 Essentials 基本电脑使用情境,如 App 启动速度、视讯会议、网页浏览性能进行评分,而 Productivity 生产力测试,则以 LibreOffice 进行文书工作为测试项目,至于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内容创作上,则是以相片 / 影片编辑和渲染进行测试,Gaming 方面就是以 3DMark 的内容进行。 10900K 搭配 NVIDIA 2080Ti 获得了总分 9920 分,电脑基準性能 Essentials 有着 10263 分,生产力则有 8708 分,在更需要 CPU 运算的数位内容创造项目获得 12626 分,游戏方面则是获得了 23199 分。 ↑ PCMark 10 Extended 详细分数一览。 游戏效能方面以 3DMark 进行,搭配 NVIDIA 2080Ti 显示卡进行测试,在 3DMark Fire Strike 测试中,物理 Physics 分数有着 28517 分;针对 DirectX 12 所设计的 Time Spy 测试,CPU 获得了 12440 分的成绩。 ↑ 3DMark Fire Strike。 ↑ 3DMark Time Spy。 我们同时也将前述提到的 PL 进行解锁设定,参数为将 CPU 核心/快取电流设定为最高 (255.75 A)、PL1 (长时间功耗) / PL2 (短时间功耗) 都设定为最高 4095,电源时间窗 448 Sec。 ↑ PL 解锁设定。 ↑ CINEBENCH R20 单核与多核项目分别提升至 6191 与 500 pts,相较于原本 5427 与 475 pts 增加 14% 与 5.3%。 ASUS PRIME H470M-PLUS 心得结论 : H470 M-ATX 平价装机首选 华硕这次推出的 PRIME H470M-PLUS 这张主机板,整体的用料上算是中规中矩,符合 PRIME 系列的产品线定位,在效能测试上虽然没有像是诸多高阶 Z490 主机板一样给予 Power Limit 解锁的选项甚至是预设解锁,毕竟该产品的定位主要也是以平稳使用为主,当然用户仍然可以手动调整相关参数获得解锁后更强劲的效能。 此外在一些细节上也能够看到这张板子的定位特色,例如採用 HDMI Level Shifter 晶片的设计,如果使用 CPU 内显的用户相较于一些高阶板卡比较不强调这部分而使用的是分离式 MOSFET 的方式处理,相对上应该能够比较更稳定的提供内显输出画面,同时网路晶片上也是选用 Intel LAN,这当然也是相对可靠选料方向,对于想要选择一张平价装机、M-ATX 尺寸大小的 H470 主机板的用户来说,华硕这张 PRIME H470M-PLUS 可以说是一张好选择。 来源: ASUS PRIME H470M-PLUS 开箱测试 / 市场上少见的 M-ATX H470 主机板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