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ZXT推出新款E系列电源供应器,各有500W、650W、850W等瓦数选择,符合目前普及的瓦数需求,以这次要开箱的850W电源来说,VGA 6+2pin一次提供6组,针对多显示卡的使用者来说扩充支援相当足够。E系列电源有着80PLUS金牌认证转换效率,以及全模组化接头整线更轻鬆,FDM轴承散热风扇带来更静音的使用环境。 结合自家CAM软体清楚掌握电源供应器各点电压/电流/温度等数据,此外风扇模式也能根据喜好调整,软体轻鬆串起周边装置一同控制。 规格 型号:NP-1PM-E850A 材质:钢、PCB、塑料 转换效率:80PLUS金牌认证(115V电压测试下,20%负载=87%、50%负载=90%、100%负载=87%) 直流输出功率:+12V=70A(840W),+5V=20A/+3.3V=20A(100W),+5Vsb=3A(15W),-12V=0.3A(3.6W),共计850W 工作温度:0 to 50度 功率因素校正:Active@0.99 输出接口:24Pin*1(MB)、4+4Pin *2(CPU)、6+2Pin*6(VGA)、SATA*8、Molex 4Pin*6(大四Pin)、Mini-USB*1 法规语认证: CB /CE / FCC / TUV / cTUV-SUDus /中国CCC /台湾BSMI /澳大利亚RCM / EAC 合规标準:ATX12Vv2.4/EPS12V v2.92 有害物质: RoHS& China RoHS MTBF:10万小时 外型尺寸:150mm*150mm*86mm 保固:10年 风扇规格 尺寸:120mm*120mm*25mm 转速:0~1800RPM(+/-180RPM) 气流:73.9CFM 噪音值:32.3dBA 轴承:FDB NZXT E850电源供应器开箱 电源供应器外包装以紫白配色,正面能看到电源本体与完整型号,左右两侧则是多国语言的特点简介,后方针对这次的特点说明更详细,像是这次NZXT新款E系列电源更可靠、聪明、安静,搭配自家CAM软体使用者能快速查看,电压/电流/功耗等相关资讯,智能风扇低功耗停转0dBA更安静,提供850足瓦并通过80Plus金牌转换效率,支援多组GPU接头配置上更有弹性,拥有10年的长效保固,另外还有关于电源的规格说明,各点电压的电流瓦数分配图示。 ↑NZXT E850电源外包装。 ↑外盒右侧特点简介。 ↑外盒后方特点详细说明。 在电源内容物包装相当不错,线材还有专属的收纳包,配件部份线材提供:一组24pin、两组4+4pin、三组一分二6+2pin、两组一分三大四pin、两组一分四SATA、Mini USB线、说明书、#6-32螺丝;不过说到线材前端连接硬体处,还有额外加入电容滤波让输出电压更稳定。 ↑内包装。 ↑电源线材一。 ↑电源线材二。 ↑硬体连接端加入电容,再由热缩套包覆。 ↑Power cord线材规格,芯线直径1.25mm/耐压300V。 接着看到E850电源本体,整体外观设计比较低调些,尺寸为标準ATX (150mm*86mm*150mm)长度150mm针对部份小机壳空间安装没有太大问题,全模组化接头设计便于使用者配线,外观左右两侧加入NZXT E850字样,方便使用者辨识型号。 ↑E850电源本体。 ↑电源前方为全模组化连接埠,在CPU 4+4pin方面也给到2组,VGA则是3埠6组,另外最左方的Mini-USB是与电脑之连接(可使用CAM软体观看相关数据),左下易碎贴破损将会不提供保固,使用者需要多加注意。 ↑电源后方IEC Inlet市电输入与开关,另外周围有六角形沖孔出风。 ↑电源上方各电压/电流/瓦数分配的详细资讯,在12V电压为单路70A。 ↑电源底部圆形沖孔作为进风处。 NZXT E850电源供应器用料介绍 接着看到E850电源供应器内部配置介绍,首先看到的是在IEC Inlet市电输入和开关处以PCB板衔接,在AC部份加入Y、X型电容与一颗华科胜CMO2X 电源管理IC,另外跨接线之间还有磁珠作为抑制高频杂讯。接线至主电路板后,最前端一颗压敏电阻并联于AC两端用于吸收突波,旁边热缩套管包覆直立原件为保险丝(15A/250V),在经过一级EMI滤波后,由两颗GBU1506桥式整流IC并联做AC(交流) to DC(直流)转换,LC滤波採用封闭式电感和HU 680uf/400V电解电容。 ↑IEC Inlet市电输入端。 ↑华科胜CMO2X电源管理IC。 ↑EMI滤波>桥式整流>LC电感电容滤波。 ↑另外散热风扇为鸿华1225H12SF-Z。 交直流转换后经过APFC电路也是不可或缺,特别是在高转换效率电路中,确保其功率因数(PF)趋近于1,毕竟线圈类电路都会在>1,功率因数提高能减少能量在转换时的损失;APFC使用CM65000UNX控制晶片,另外最一开始2颗MOSFET开关为IPP60R190P61(闸极加入磁珠)和1颗高速恢复二极体STTH8S06用于APFC电路中,位于同一处的热敏电阻与继电器作为涌浪电流保护,继电器左下EM8569C用于ATX 24pin (+5V)电压。其余4颗MOSFET晶体开关为GPT 13N500G,位于主电容和主变压器之间。 ↑功率一次侧区块 ↑IPP60R190P6晶体开关、STTH8S06高速恢复二极体、涌浪电流保护电路、EM8569C 用于+5V电压。 ↑电路板后方表面处理平滑而不刺手,针对大电流铜箔还有铺锡。 ↑APFC控制晶片。 此外电路板背面还有2颗控制晶片,其一WT7527V为电源的保护IC,提供过电压/过电流/短路保护等,电源正常时会送出Power Good讯号,其二CM6901T6X对LLC架构、SR谐振电路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样。 ↑(红框)电源保护晶片,(篮框)光耦合晶体用于保护时阻断大电流经过。 ↑用于LLC、SR谐振控制器。 最后功率二次部份,12V与5V各别经过输出变压器,在12V电压输出到模组化接头前会经过电感与电容滤波,另外5V电压会先透过DC to DC子卡转为5V、3.3V,并输出到模组化接头。不过5V、3.3V子卡前还有一块小子卡,电路上使用德州仪器Ti UCD3138064A微控制器,用于数位电源管理与风扇控制。 ↑输出主变压器与副变压器。 ↑(12V)R棒电感与黑金刚W电解电容滤波。 ↑前Ti微控制器,后DC to DC 5V、3.3V 子卡。 ↑模组化接头加入固态电容滤波。 NZXT CAM软体 CAM整合NAXT自家所有周边应用软体,让使用者在操作上仅需要一套软体即可轻鬆调整设定,或是在RGB灯效同步进行,像是这次新款E850电源供应器,在软体中提供各点电压/电流/瓦数观看,以及在CPU、VGA电流可自行分配之外,风扇散热模式也能调整。 ↑Cooling页面中PSU E850提供四种模式,分别为:固定、静音、效能、自订义。 ↑Power页面中,REGULAR能看到电压/瓦数/温度相关资讯。 ↑ADVANCED则是能看到更详细的资讯,包含各点电压当下电流/瓦数,还能分配电流上限。 NXXT E850电源共应器测试 设备 CPU:Intel i7-7700K MB:ASUS STRIX Z270E GAMING VGA:GALAX HOF GTX 1070 Ti、ASUS R9 FURY PSU:NZXT E850 针对这次E850电源供应器测试,会以OCCT软体进行满载测试,并且在待机、负载30%、52%、95%,以三用电表/CAM/OCCT软体与瓦特计,监控各点电压与整机功耗数值等,另外在抽载部份会加入6颗卤素灯(单颗50W),整理出以下表格和曲线图让大家看更清楚,在不同负载状况各电压变化。 ↑各种负载状况,OCCT软体曲线图中各点电压的差异。 先说到待机状况下在各点电压都在正常範围内,以三用电表量测和OCCT软体测试,两者数值是相近的,不过CAM软体各点电压约少了0.1V左右;在负载30%时看到OCC软体曲线图中,12V电压有些浮动还算正常,5V电压则是相当平稳,3.3V电压则是在3.31V~3.33V跳动,变化也仅有0.02V而已,负载低时电压稍有浮动还算是正常,以电脑来说更看重12V电压的表现。 负载51%时各点电压浮动情况有变少,特别是在12V与3.3V电压部份,也都在正常範围内;负载91%时从OCCT软体的曲线图中可以看到,12V电压浮动稍有增加,3.3V浮动明显了些,不过在三用电表测试(12V)从先前12.08V降到最低11.98V,这也跟负载轻重有关,抽载电流过高时也会造成电压降,对于电源供应器使用上,还是建议不要以长期满载运作,转换效率也会比较好。 总结 NZXT新款E系列电源供应器,三种瓦数选择符合目前大众需求,每种瓦数皆150mm长度小机壳空间也有良好支援,再加上自家CAM软体方便监控电源本身状况,还有散热模式能在效能/均衡/静音之间设定,使用者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 这次以850W测试为主,分别于30%、51%、91%负载情况下运作,各点电压浮动小相当稳定,在91%高负载时风扇噪音相当小非常的安静,能带来更稳定静音的使用环境。就这次拆解看到电源内部,跟海韵近期FOCUS系列相似,应该是由海韵电子代工,在品质稳定保证上都有认可,另外10年长效保固让使用者更安心。 说到电源全模组化接头配置,让使用者在理线上能轻鬆自如,不过稍微可惜的是部份线材前端有加入固态电容,其用途能稳压滤波使直流更平稳,但是最后热缩套管包覆收尾加入固定胶防止电容移位,也造成包覆那段线材较硬,特别是24PIN电源线,在机壳内拱形穿线后会比较不美观。 来源: NZXT E850电源供应器开箱测试/10年长久保固 CAM软体电源资讯清楚掌握[X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