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在回忆录中提到,有人对他开玩笑地说:如果谁喝了太多茅台,抽烟时可能会引发"爆炸";巧合的是,尼克松在国宴上喝过一大口茅台后,直言"(茅台)应该拿去做飞机燃料!" 这么来看,外国人在初次品尝中国白酒时,第一反应好像永远都是"烈性"。 事实上,外国人更喜欢伏特加的确是在意料之中,相比起中国白酒,伏特加本身度数也不算低,最高的都在70度以上,但身为"世界六大烈酒"之一,伏特加本身最主要的特点在于"没什么味儿"。 经常喝酒的观众朋友应该能理解,越纯净的伏特加味道就越单一,而这也让伏特加变成了非常完美的酒基,用来调酒刚好合适,经过精心调制以后,在口味上更加丰富多样,自然也更容易被多数人接受。 但是对于一个从来没喝过白酒的人而言,一口下肚只会有两个感受,"辣嗓、呛喉",造成这种差异的,还是在于制作工艺。 白酒相比起其他六种烈酒而言,是唯一一种会用到霉菌发酵的烈酒。 因为白酒在制作时需要添加酒曲,而这个酒曲就是发霉的大米。想要制作酒曲需要先把白米煮熟,然后移入曲霉再保温,米粒上便会逐渐长出菌丝,酒曲也就制作完成。 由于酒曲中的微生物菌群会把蛋白质分解为醛类和醇类等化学物质,发生酯化反应后,逐渐形成了各种复杂的浓郁香味,这一点是其他烈酒所做不到的,而中国人之所以会爱上白酒,也是因为这种香味极其独特,光是白酒香型就分为十二种,习惯了清淡无味烈酒的外国人,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白酒的这种味道。 也正是因为白酒的浓郁香味,让它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无法像伏特加那样成为一个完美酒基,毕竟作为一款高香酒,白酒很难与其他素材调和,自然也就不能制作"白酒鸡尾酒"。 不过,制作白酒鸡尾酒虽然难,却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从2017年开始,五粮液集团,就已经连续举办过多次白酒调酒大赛,来自各地的调酒师,让桀骜不驯的白酒制作成了一杯又一杯的鸡尾酒。 2019年11月,成都举办了2019年第68届世界杯国际调酒师大赛,而这次比赛也是中国白酒第一次进入世界调酒大赛,也许在不久的未来,我们还真能看到各种"白酒鸡尾酒"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而这也可能是中国白酒真正撬动国际市场的契机。 除了味道浓郁无法制作鸡尾酒之外,还有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成本。 从各项数据来看,中国白酒产量十分惊人,在全球烈性酒产量中占到了将近40%,但国际市场份额却不到8%,在这8%中绝大部分都是海外华人华侨。 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每年制造出这么多白酒,绝大部分都供给给了国内市场,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白酒市场依旧没有饱和,像茅台、五粮液这些"白酒一哥",因为本身实力强劲,还能到国外去闯一闯,其他小一点的白酒企业还得拼了命地争抢国内市场。 这个时候还敢尝试走出国门,那就是给自己增加难度,一个没操作好,国外市场打不开不说,光是国内市场的份额流失就要伤筋动骨了。 除了酒商酒厂觉得成本高,国外消费者也有同样感受,受限于不同国家对烈性酒管理的各种政策法律,中国白酒和其他烈酒的关税并不相同,这进一步增加了出口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出口成本增加了,那么售价自然降不下来,在更加便宜而且更加顺口的伏特加面前,白酒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怎么提得起来。 我们如果走进世界历史来看,美国、苏联的禁酒令时期,或许就是中国白酒最佳的出口时机。 1920年到1933年这十几年,算是美国人最难熬的日子,一纸禁酒令让所有美国人不得不强行抑制自己的欲望。但是对于酒鬼而言,走私酒绝对是救命稻草,就这几年时间、无数人靠走私酒发家致富。 虽然小说中没有明说,但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也从侧面告诉观众,盖茨比就是靠着私人酒坊获取的巨额财富。 咱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当时中国白酒能够进入美国,绝对是走私酒中的极品,凭着美国酒鬼连医用酒精都要喝的精神,估计现在白酒的市场占有率得提高好几个档次。 至于苏联那更不用说,毕竟防冻液都敢喝的战斗民族,怎么可能不喜欢中国白酒呢! 拥有千年历史的中国白酒,本身就不像其他烈酒那样,只是一个单纯的"快消品"。如果真要算起来,早在商周两朝那会儿,祖先们就已经把酒(那会儿还是黄酒)当做是祭祀用品了。《左传》中提到,古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两件大事,一个是为了争夺地盘、劳动力以及权力的战争,另一个就是祭祀。 古时候的祭祀不像今天这样草草了事,光是酒就需要八种,称为"五齐"和"三酒",按照酒的清浊程度依次摆放,供奉给天地神佛,可以说在整个祭祀过程中,酒从头到尾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酒还分清浊,这对于现代人来说稍微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在早期社会中,白酒还真是"白色"的,因为酒里悬浮着大量蛋白酶和未充分发酵的糖类,这也是为什么白酒有一个"浊酒"的别称。 这些杂质给白酒带来了明显的甜味,并影响了白酒度数,所以才会有武松喝了三大碗酒,还能空手斗虎的故事,要是给武松三碗二锅头或者茅台,估计早就在酒家那儿走不动道了吧。 为了提升酒精度,古人一开始是用物理方法去除杂质,也就是直接把悬浮物给过滤出来,这种方法有效,但是不完全有效,许多小颗粒杂质都能够逃脱滤网的拦截。 其实要解决杂质很简单,蒸馏是一个最好的方法,但非常微妙的是,中国早就酿造出了黄酒,却始终没有意识到蒸馏技术的存在,而国外却在1000年前就开始用蒸馏技术制作葡萄酒了。 11世纪时,十字军把蒸馏技术带回了欧洲,法国人也靠着蒸馏技术制作出了葡萄酒,而后数个世纪,各国靠着蒸馏技术成功酿造出伏特加、威士忌、金酒等烈酒。那么中国白酒是什么时候突破烈度限制的呢? 目前学界中有两种说法,一是1973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河北青龙县发现了铜制蒸酒器,证明中国白酒早在公元1100多年时便已经诞生,部分专家通过比对各个时期发现的文物,认为可能在辽朝时期,中国东北就已经有了很娴熟的蒸馏酒技术,平均酒精度也能够达到50度这个烈酒标准。 二则和成吉思汗的孙子——孛儿只斤·旭烈兀有关。 在东征过程中,他成功消灭了阿拉伯帝国,并且带回了许多阿拉伯俘虏,这些俘虏善于制作蒸馏酒,在成功传授蒸馏技术给汉人后,中国白酒这才终于有了提高酒精度的最直接办法,逐渐出现许多高烈度白酒。 当然,到底哪种观点才是正确的,我们现在也还不能确定,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中国白酒的历史比其他几种烈酒更加悠久,而这些历史,也让中国白酒逐渐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酒文化,没有接受过中国传统酒文化熏陶的外国人,恐怕也很难明白白酒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