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浮山所村旧城改造前还是青岛的一个城中村,共有居民三千余户,人口六千余人,占地27.53公顷。主要居住区域以现在的徐州路、闽江路为中心,当地居民称为十字街。它西与市政府相邻,东靠南京路,南侧为香港中路,北侧为江西路,分别与市南区湛山、亢家庄、田家村、辛家庄等村庄相接。辖区内有市委、市政府机关,市南区党政机关以及众多金融机构和商场,是目前青岛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 说起浮山所村,就不能不说说浮山所的历史故事。据历史资料记载,元朝末年,朝政腐败,边防失修,特别山东半岛成了倭寇屡屡侵略的目标。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即开始商讨全国沿海一带的防倭措施,并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下诏全国郡县设立卫所军事建制,浮山所便是此刻迎运而生的,它以浮山命名,全称为浮山备御千户所,也叫浮山前千户所。当时浮山所管辖有18墩堡,分别是麦岛、错埠岭、双山、塔山、翁窑、转山头、狗塔山、桃林、中村、东城、张家庄、程家庄、城阳、女姑、孤山、红石、湛山等地,领有赵家、葛家等9处军屯。应该说,浮山所它比现青岛市建置早了五百多年。浮山所建制后,先后从全国各地调集13名武官来浮山所为军籍,组建了水、陆驻军。其中焦姓、亢姓等9位将军为五品千户,还有4位校尉为正六品百户。这就是当地居民流传的浮山所十三户之说。至今许多老人都会背诵焦、亢、毛、杨、苏、余、王、汪、丁、詹、葛、侯、外加一张的姓氏歌词。由此可见,他们既是明朝初期派驻浮山所的军户,也是当地最早的居民了。后来,随着朝代更迭和时代变迁,浮山所迁入的姓氏也逐渐增多,如章姓系清朝浮山所巡检章大用之后,仲姓系从济宁迁入,戴姓从大麦岛迁入,王姓、郭姓等从会前村迁入等,从而构成了现今浮山所村居民的主体。 现在的浮山所村是由军屯发展而来。军户是明朝较为特殊的一种制度,一人为军,他的一家就是军户,并世代承袭。当地军户边防御、边开荒屯地,军户聚集之处即称军屯。后来,朝代更迭,浮山所随卫、所裁并,军屯逐渐失去原性质,居民都定居下来,村庄名称也沿用了屯名。 据史料记载,明朝初期,浮山所就开始建城,至公元1402年筑成。城略呈长方形,大概南北长有440米、东西也有400米左右,周长3华里,占地18公顷。据说浮山所城只建有东、西、北3座城门。其中北门位于北城墙中央,西门位于西城墙的南部,东门位于东城墙的北部。南城墙外即为海滩,城墙之上建有南阁庙一座,惟独没有南门。可是在上世纪70年代修建徐州路时,就发现旧城墙底下还有一城门,用青砖砌成,证实浮山所在修建时就有四个城门,也就表明浮山所四门通达的寓意。 城内按照十字街走向分成四片住宅区域,街巷纵横,街中有巷,而形成棋盘状街道。每个街头巷尾还有上马石和栓马的石头。十字街以北区域主要为仲姓、焦姓、亢姓、刘姓、詹姓、孙姓、焦姓等居民居住区;以南主要为苏姓、余姓、王姓、戴姓、章姓等居民居住区。城中房舍规划整齐,庙观林立,市井隆盛,人语马嘶,俨然一海疆集镇。浮山所城内还建有仲氏、苏氏、胡氏、章氏、孙氏、余氏等家庙,其中仲姓、苏姓家庙建的比较高大。浮山所仲氏家庙比较特殊,其家庙用竖匾,其原因是仲姓祖先是孔子弟子仲由,人们为纪念他,文官路过该家庙时要下轿,武官要下马。侯姓每逢春节时,都要将祖传大刀供奉在家庙中,现在已下落不明。 自古到今,浮山所城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娶亲一定要出西门(现闽江路府新大厦处),媳妇进门一定要从东门入(现闽江路、南京路交叉处),人去世时一定要出北门(徐州路北端),这个风俗延续了多少年谁也说不清。 浮山所城西门外是西校场,为明朝"浮山备御千户所"操练兵马之地。现位置是位于海军401医院东南,市政府办公大楼及府新大厦所在地,占地约50亩。据史料记载,浮山所西校场曾建有点将台、辕门、射圃、钟鼓楼等建筑物。 据当地居民讲,西校场曾发生一段流传至今的故事。相传驻在薛家岛的阳武侯,受皇帝之命前来浮山所阅兵。当时正逢酷暑三伏,烈日当头,戴盔披甲的浮山所将士们个个汗流浃背,不吃饭,不喝水,苦不堪言。待演练结束后,将士们急著卸甲脱盔,争著去井边喝凉水,使许多将士得了"御甲风"。又因当时明军使用头盔是用铁皮做成的,经过炙日照射,里面的温度很高,所以头发都被蒸脱落了。当时撑印千户是苏姓,一看战士们发高烧的,秃头的,非常气愤,所以一怒杀了薛武侯。后来,苏姓武官怕皇帝怪罪下来,就带领浮山所这批秃子兵进京告御状。当时,京城午朝门外,跪了一大片秃子兵,皇帝一看也很痛心,动了恻隐之心,这场御状也就平息了。从此苏、薛两家就有结为世仇,几百年过去了,到现在苏、薛还是不通婚。 城内除建设民宅、官邸外,还修建了大批庙宇。其中西北庙群建筑规模较大,建有真武庙、玉皇庙、佛祖庙等。浮山所建置初期,每逢春节,当地军户均前往京城给皇帝磕头谢恩,归来时一般是正月十三。因此,正月十三当地居民均在此举行盛大仪式,后来逐渐形成浮山所"十三庙会"的习俗,它也是青岛市区最早的庙会之一。明洪熙元年,皇帝下令在各地卫、所的真武庙内设"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牌位,过年时60岁以上老人在此牌位前磕头即可,而不必往返京城磕头拜年。1954年,真武庙的神像被毁,并于1968年被拆,庙会也随之消失。其房屋被改造成浮山所小学使用,2000年5月因旧村改造而拆除。目前,西北庙群只有两棵六百多年树龄的银杏树依然健在。 东北庙又称马神庙,它是一处道教、佛教合一的寺庙,这在当地比较少见。据说,在此庙内群众自发组织了"同善堂",居民可以定期到那里集会,引导群众"不吸烟、不喝酒",因而这种活动受到群众的好评。1954年,庙内神像被毁,庙宇也于2001年浮山所旧村改造时拆除,现地址正在修建拆迁安置区休闲小道。 据当地一些老人介绍,马神庙还有一段传说:当年倭寇屡屡侵略我沿海居民,有一次来的倭寇特多,正在这关键时刻,马神庙内的两匹泥塑马突然跃上城墙,为守城将士助威,马蹄踏在城墙上火星四溅,马的嘶鸣声非常振耳。这一神奇现象,既鼓舞了将士们的斗志,也吓破了倭寇的胆,因此使倭寇们落荒逃窜。 南阁庙是浮山所古城比较宏伟的建筑,它建在城墙南侧中央,也是佛道合一的庙群,台阶北侧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据说是青岛市树龄之最,被编号为01的古树名木。南阁庙殿内神像于1954年被毁,庙宇于1978年修建徐州路时拆掉。城隍庙在城东南部,听当地居民讲,这是青岛市区惟一的一座城隍庙,而且有道士长住,如周边百姓家有丧事,均在这里举行送盘缠等仪式。据当地老人说,当年康有为曾住在福山支路,1927年3月31日病逝后曾到浮山所城隍庙送盘缠。这座庙宇神像毁于文革,庙殿在20世纪70年代因失修倒塌。 无梁庙是浮山所的一大杰作建筑,有门无窗,砖木结构,没有梁,里面供奉关羽座像。该庙因无梁而闻名,许多人前来观看,看了以后才弄明白,因为它原来用两块很大的薄石片合成代替瓦。只可惜该庙于1954年拆除。倒座庙又是浮山所特殊庙宇建筑之一,得名于其一反庙宇坐北朝南的习惯而坐南朝北,殿内供奉观音神像,门联上写:问大士缘何倒坐,因世人不肯回头。该庙宇神像于1954年毁,庙殿于1978年拆除。浮山所旧城内所建庙宇,曾经是当地居民每逢重大节日或遇到天旱无雨、闹灾荒时举行活动的重要场所,它见证着浮山所历史风云。 浮山所的风情习俗是独特的。首先说春节习俗,天底下的春节皆为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可浮山所当地居民过年是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二年。浮山所当地的风俗是除夕当天一般吃两顿饭,清晨起来就开始忙着挂祝子。所谓祝子就是记载本家族先祖名讳的。每逢春节,当地居民毕恭毕敬地将其取出,悬挂在房屋厅中央供奉。同时,要在祝子前摆上供品。浮山所当地居民所摆供品极为讲究,因为自古至今浮山所明朝军户后裔只摆豆腐、果品等素菜,而不摆鱼和肉等荤菜,还有些军户后裔至今保留着过年不吃肉馅饺子习惯,只吃白菜豆腐粉条馅饺子。这些习俗已延续600年了,至于原因谁也说不清。好像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当过和尚有关,因此人们在过年等重大活动中忌讳肉和鱼等荤菜,以表示对朱元璋的尊敬之意。挂上祝子摆上供品后,人们又开始贴春联,但如果谁家有老人过世,一般三年内不贴春联,以示哀悼。下午人们即开始吃除夕饭,之后妇女们在家里忙着包饺子,男人就到祖茔去请年,所谓"请年"就是请本祖本支的故人回家过年,表示不能忘记祖宗和已故亲人的意思。夜幕降临时,男人们到街上接灶,并摆上隔年饭,贴上"拦门挡";晚上10点家家户户烧火煮饺子,要烧芝麻杆,取来年生活节节高的寓意;晚上11点开始过年了,饺子煮熟后,人们首先要到街上去接年迎神和祭拜"祝子",吃罢饺子又要到本祖本宗和左邻右舍的长辈家拜年,拜年回家后男人开始烧香,当地居民叫"守岁"。到了正月初二送年,然后要在出嫁女儿女婿初三走丈母娘回家前,一定将祝子敁请下来。 位于浮山所村西的海军四 O一医院,是海军一所综合性医院。其实这所医院的来历埋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1938年1月,日本由前海登陆第二次占领青岛后,即占领浮山所小学,进村后不久又在浮山所小学西侧,现四O一医院的周围土地上钉了很多木牌子,上面用中文写着"大日本陆军用地"。现市档案局收录有当时日军霸占土地的数据:浮山所原有土地数1142.62亩,陆军医院用土地308.67亩,水源地占用土地106.96亩,无线电占用土地39.42亩,水管子路占用地38.19亩,卫兵占用地4.786亩,宿舍占用地23.786亩,石灰路占用地7.674亩。大量土地被日军霸占后,靠土地吃饭的农民无法活下去,因此有些村民上吊自杀,有些携妻带子逃离他乡。 为了修建日本陆军医院,日军还霸占浮山所村以北的"北山顶"(现徐州路、江西路附近),并建有炮楼,有持枪荷弹的日本兵在那里站岗。当地居民不管谁途经此地,必须要给日军鞠躬,若谁不从就会被抓到炮楼里毒打一番,或者用一种"支锅"的方式进行体罚。"支锅"就是用手脚落地撑起身子,若是坚持不住伏下身体,便会遭受毒打。日军在修建陆军医院时,在其霸占区域内共设了5处炮楼,浮山所村内就有2处,其中一处对准浮山所西门,另一处对准浮山所北门。"北山顶"炮楼因为地势高,因此可以看清浮山所整貌。目前,建在村内的2处日军炮楼依然存在。 抗战胜利后,日军投降并撤离青岛,日本陆军医院改为国军陆军医院。解放后,该医院被解放军接受,建立海军后改为现海军四○一医院。 清光绪24年(公元1898年),即德国侵占青岛第二年,德国人在浮山所十字大街旧署衙内,创办了一处德语专修班,德语教师是德国人温再道,此人中文流利,浮山所教育知名人士焦成道教授国文,浮山所及周围村庄不少人参加了学习。其中有浮山所的王立显、刘鸿奎、苏可福、孙正福,辛家庄的辛毓瑶、辛毓川,丁家庄的丁立本等。至光绪29年(公元1903年),根据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官府在浮山所设立了近代初级小学———浮山所蒙养学堂,首任校长是浮山所教育知名人士仲跻诚。教室分散在各姓氏家庙内,学生年龄不限,由学田地租充任经费,学生自带桌凳,教师有焦成道、王集成、高襄、赵成璇、臧准铺等。设置的课程是《修身》、《国文》、《算术》、《地理》、《历史》等。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浮山所小学 1913年3月,浮山所蒙养学堂改为浮山所公学堂,学制5年。含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教育。仍由教育人士仲跻诚任校长,以仲氏、胡氏、苏氏、孙氏等家庙为教室。1922年,浮山所公学堂改为胶澳商埠公立浮山所两级小学,学校的经费完全由政府解决,教师由政府调任,学校管理较规范,教育质量大有提高,学生人数也较大增加,1926年全校共有学生104名。1933年,沈鸿烈任青岛市市长,号召各村改建校舍,并由市政府提供图纸,下拨一定经费。浮山所村民就借此机会,出让了燕儿岛上10亩学田给万国会建青年营(国际夏令营),所得资金全部用于兴建浮山所新校舍。新校舍位于村西北角,占地14.162亩。1935年10月20日该校正式启用,给浮山所及周边村庄儿童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条件。1934年浮山所村民苏立志、苏立信等考入李村中学,孙相诗、丁立普考入铁路中学,这是浮山所历史上第一批中学生。 抗战时期,浮山所小学升入礼贤书院的戴以缙(剑浩)、章立君、苏立滋等发扬祖辈抵抗倭寇的优良传统,毅然投笔从戎,从敌占区青岛历尽艰难考到西安陆军军官学校学习(系黄浦军校西安分部)。他们在抗日战场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其中戴以缙(剑浩)曾参与过接受日军投降的装甲部队。1941年村民苏立信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成为浮山所第一个大学生。 解放后,政府十分重视教育,浮山所入学儿童明显增多。1955年4月12日,浮山所民校学员36人,该班毕业时被评为市南区模范班。其中教师蓝文香被评为一等民师模范,焦立章被评为二等民师模范,仲伟恒被评为三等民师模范,为此,市南政府给他们颁发了锦旗和奖状。 过去,浮山所建有东戏台(现闽江路、南京路交叉处),用石头砌成,高约一米半,呈长方形。每逢村内重大节日这里都要进行演出。所以自古至今留下浮山所一年两台戏,五天一个集之说。在这里,演出的戏种不少,有京剧、柳腔、吕剧等传统节目。浮山所的锣鼓、高跷等表演项目至今也是脍炙人口的,据传,浮山所过去的民间锣鼓队是由明朝军队锣鼓队演变而来的。 浮山所城隍庙的道士于起祥、傅子真都是表演道教文艺的能手,于起祥表演的古琴婉转悠扬,颇为高雅;傅子真的单管吞吐有力,音调清楚,字字高昂。因此,如遇天旱求雨、祭祀和豪门绅士庆寿、度亡灵时,道士们一面演奏,一面咏唱经韵,诵念咒语来完成整个仪式。在浮山所东北庙住着一个外山派传人齐道士,东北庙组建了村内第一支雅乐组。由村民亢林梅负责,吹管子是亢林清、刘洪君;吹笙是亢林风、王悦儒、亢文照、刘福泽,还有刘洪喜的笛子、于祥的萧、打鼓打咣嚓的王悦风。他们先后表演了《游湖》、《老僧扫殿》、《梅花三弄》、《苏武牧羊》等节目。至上世纪50年代,雅乐组传给了第二代,管子仍由刘洪君演奏,焦立章、王悦儒、曲金德、刘宗祥等4人吹笙。这支群众自娱自乐的业余组织,丰富了当地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每逢浮山所夏天,就有两三个唱大鼓书的进村,他们多为外来盲人,一般在村北街倒坐庙和南街南阁庙处演出。表演时,唱腔有慢有快、慢句为长腔,多用于叙事,快板急如流水,多用于表达紧张的场面。主要表演节目有《刘公案》、《秦英征西》、《五鼠闹东京》、《响马传》等。他们白天说唱一会,中间说些小片断讨口饭吃,到了晚上才正式说书,每说到紧急关头,就停下且听下回分解,所以很有吸引力。浮山所居民每天听书的人约大约有一两百人之多。 农历正月十三日是浮山所庙会,也叫香油果子会。这一天,浮山所周边村庄文艺团体(当时叫香火会)都来赶庙会,如大小尧村的跑旱船、跑驴,麦岛村的高跷等节目都来助兴演出。亢家庄的柳腔戏演的非常出色,那催动人心的哭腔,婉转悠扬的唱调,使台下人都醉了。田家村的龙灯也非常热闹,每节龙灯都点上蜡烛,反转滚动,忽高忽下,左右摆动,场面热闹非凡,人山人海。 网友"青岛老开"1999年浮山所柝迁时拍摄。 浮山所这座六百多年的古城,伴随着青岛东部开发和市政府机关的迁入,周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浮山所村也于1999年开始旧村改造,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呈现在人们眼前是一派国际大都市的风貌。 本文作者焦立章,曾任浮山所小学校长,编写发表过《浮山所焦氏族谱》、《漫漫人生路》等史料文章。文中图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添加,源自网友提供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