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与马克思感性、知性、理性这是一篇随笔短文,所以其中不会有之前那样大量的摘录。但如果你从不打算深入接触哲学,那么我十分希望,可以说恳请你花十来分钟看完这篇文章。我相信这相当于一个跨界交流,因为你不打算接触哲学,而我又很想和你分享我这些爱智慧的喜悦,并且希望大家都感受到思维的颠覆和思维层次的提高。因为对感性、知性、理性的正确认识和区分,以及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十分重要,很多人以为掌握了,但其实并非如此。事实上很多人经常提到"理性",但可能他的思维一辈子也未曾攀升到理性,因为他不知道理性是什么。并且我要提出的是:没门知识体系都会有自己相应的概念框架,同一个名词,在不同的学科里面,就有不同的解释了。下面我所说的"感性"、"知性"、"理性"都是从哲学意义上理解的,而非日常那种感性代表多愁善感、知性代表善解人意、理性代表冷静理智。希望用本文和大家作个简短的交流,请多多指教。 感性毛泽东在《实践论》里面说过,感性的认识阶段,就是"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 我们日常生活第一个接触的就是感性的认识。只要是个健全的人,我们对于身边的事物,就会去寻找它的"感性的确定性",也就是说,我要扎扎实实地感觉到身边的这些事物是实在的,我才能有继续我的生命、我的活动的基础和需要。否则身边的事物都不能被感知到实在,都是虚幻的,那还谈什么活下去,就是去基础了。就好像吸毒和做梦,大家再清醒的时候知道那是幻觉,是虚幻的,没人愿意一直在那样的环境下活下去,除非一个人在现实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他就想要挣脱这种实在性的生活了。即使梦再美好,大家都知道是假的,梦里你好好爱着你的父母,可现实父母却为你一个植物人而痛哭。当我们在寻找一种"感性的确定性"的时候,便是在通过我们的感官来找到外在事物的确证。面前这一杯水,我通过肉眼看、用手摸、用嘴喝下去,甚至在整个食道里,我还是感觉到它的存在。这样我们就形成了对一杯水的综合感觉。即使拿开了这杯水,我还记得它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感觉。虽然它在我面前消失了,但它已经存在在我意识里了,是印象。感觉上升到印象,我们在脑中记得这杯水是热的、流动的等等各种感觉的综合。于是我们对印象进行加工就得出了水的规定,得到了"水"的概念。我们就知道一杯水是水,一大海的海水也是水。感性的确定性的范围不断被扩大,于是就产生了概念,接着就产生了异化。一开始我们认为面前这杯水是最真实的,产生了水的概念之后,我们倒认为面前的每一杯水、每一种水都是流变的、易消逝的、暂时的,反而是水这个概念本身才是最真实的、永恒的,才是这些流变的事物背后的固定的、真实的本质,真真正正的存在。于是我们就进入到了知性阶段 知性"知性",德文原文Verstand,也经常被译为"理智"或"悟性"。是一种把握事物的概念、规定的认识。知性这个概念最早好像是柏拉图提出的。达到了知性阶段之后,我们会发现,一切事物都是短暂的、易逝的,不过是概念的化身。所以最真实的存在乃是事物背后的概念,它是固定不变之根本,万物产生于它,是它的外化。柏拉图也提出了"理念论"一说。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知性阶段就已经完成了对感性世界的一个超越,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概念的能力(好像现代科学表面,通过训练,一些动物也可以具备这种能力)。但很多人到此就停止了,以为这就是"理性"了,以为亚里士多德口中所说的"人是理性的动物"里的那种理性了。所以我开头就说过,很多人可能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区分感性、知性、理性,也没有自觉达到过理性,因为他们都以为知性就是理性,停留在了知性的阶段。总是停留在感性阶段的人,眼中只看到那些一个一个的具体事物、事件,遇到一点表面的改变就以为时代变了。知性的人觉得停留在感性阶段的人的眼中看到世界总是毫无规律地变化,总是没抓住概念、本质,所以就总是显得那么多变、不安,也就是通向我们日常所说的"感性=多愁善感",也是不无道理的,老是抓住表面变化多端的事物,能不多愁善感吗?但是老是停留在知性阶段的人,倒是不怎么动了。他们从感性的个别事物中反思得到普遍性的概念,并认为这些一个一个的概念就是根本的本质,抓住这些固定的本质不再去懂了,不再去对这些概念进行反思。也就是他只反思事物,不反思自己的思想。这样的人自以为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总是不加以具体分析地就说这些事物本质上没有变化的,忽略变化,甚至不承认运动,马哲课堂上批评的那种"形而上学"的思维就是这种思维。遇事爱用概念审判。总以为世界就是某个概念、某个属性、某个性质就决定了,然后再诞生出一切,并且一切都具有这种性质。比如,知性的思考者总喜欢认为"人性本恶",这种人最容易被西方经济学那认为资本主义范畴永恒的观念骗得"自以为是"——事物一直再变化,你老不承认,老是陈腐地揪住概念,已经不是了,还以为是,这不就是自以为是吗。比如现在复兴国学,很多人都喜欢说中国人应该怎么怎么样,似乎要把几千年前的中国人作为后来一切中国人的规定,否则你就不中国人。知性以为自己把感性抛得老远,彻底地超越了,其实并不是。知性的概念,就是形式逻辑那样,概念、范畴之间一个一个相互孤立、静止,从没有考虑过它们的关系,没有反思过它们只是全体之中的一部分。这样的知性概念,和感性事物其实都那样,是一个一个个别的事物。只不过一个在现实,一个在脑海。黑格尔说过,知性只不过是理性在以知性的形式存在。为什么这样呢?老是停留在知性阶段的人,总是忽略那些变化,他们不看趋势、不看潜在,在表面事物变化或者说量变的阶段的话,就还好,还可以认为事物的本质不变。可这种变化一旦发展下去,成了质变,一下子就让知性的人大吃一惊!怎么会这样呢?黑格尔说,这是躲在知性背后的"理性的狡计"。也就是说,在知性的背后,理性已经在发挥作用了。一粒一粒谷子的增加,知性的人说,没事,本质不变的,还是谷子,等到过几个小时一看,已经成了谷堆。你说不清楚哪粒谷子是一粒一粒的谷子成为谷堆,怎么回事呢?当然你还可以说本质没变,还不是稻谷。这就是忽略了形式和内容了。很多人总以为,形式是次要的,内容是主要的。这并非如此,形式是次要的那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形式。如果说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那么形式对于它的内容来说就十分重要了,如果不是戏剧的形式,即使内容还是那样的内容,也难成其伟大。同样的容,不同的形式,就成了金刚石和石墨的差距。 理性我们看到到了后来,有古希腊怀疑论派、不可知论派等等。这已经是一种对知性的不满了。知性的概念已经死了,躺在那里。怀疑论就是去怀疑你,你没提出一个概念,我都能相应地去提出一个对立概念去否定你,对立概念又被下一个概念否定,这样所有概念都被否定掉了。这就是一种理性,不过是否定的理性、消极的理性。否定的理性开始对知性概念进行反思了。不过它是从外在地进行反思,知性的人提出一个概念,怀疑论者就从外面提出一个对立的概念。这样一个一个概念之间就死相互厮杀的,在知性阶段的概念,是自杀,概念之间非此即彼,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之中",于是大家都停止了,躺着不动了,成了植物人。但是怀疑论和不可知论,也就是否定的理性,让在知性里沉睡的概念活动了起来,不过是外在的威胁逼迫它们活动,外在的概念之间互相残杀,到最后大家都被否定了,大家都死了,世界一片虚无了。但它起码让概念动了起来。已经开始了否定,但还是外在的否,不是自否定,不是自我运动。否定的理性对知性概念进行外在的反思、进行怀疑,但它没有对自己的怀疑进行怀疑,它怀疑一切唯独不怀疑自己的怀疑。就像有的人总喜欢说没有什么客观的真理,那你这句话是不是客观真理呢?如果是,那么你这句话也不成;如果不是,那么你这句话还是不成立,就等于这个世界有客观真理。当否定的理性对自身的反思进行反思,把反思贯彻到底,就进入了肯定的理性,由叫积极的理性了。(当然否定的理性涉及重要的人物——康德,但是如果要说康德,那篇幅会增长很多很多)肯定的理性对知性进行内在的反思,对反思进行反思,就是我们所说的辩证法的阶段,是思维最高的阶段。其中很多博大精深的思想,要看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才能很好地了解。可以说,大多数马哲课堂上的辩证法,就像850块的苹果手机那样。我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叙述,能力不足。我也不能把能力范围的全叙述出来,篇幅太长了,这里只作个引子。我们谈一下黑格尔《小逻辑》开篇的三个概念,"有、无、变":在感性的阶段里,抽象出"有"的概念,进入知性的阶段。这个"有",是"纯存在"的意思,由巴门尼德首次提出。中国哲学可能缺乏这个概念,我们日常思考也缺乏这样的抽象。"纯存在"就是纯粹的存在,纯粹的有,没有任何规定。这对于不接触哲学的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因为他们总被日常的感性思维拖后腿。感性事物中,凡个别的东西都是存在的,不存在怎么是东西呢,包括精神、物质都是存在。我们就把事物的这一属性抽象出来,得到"纯存在"的概念,就是单纯的存在,没有任何的规定性。知性会认为,有就是有,无就是无,两者绝对不相容。巴门尼德说:"存在存在,不存在非存在。"正是这个意思。可是我们对"纯存在"进行反思,反过来想一下,我们开头对"纯存在"的定义:就是单纯的存在,没有任何的规定性。那没有任何的规定性,那岂不是就等于"无"了。因为任何规定性都没有嘛,什么都不是,那不就是"无"吗。这就达到了他的对立面了,而且不是外在的,是根据概念自己的规定本身自行转化的。接着我们再反思一下,"无",没有任何规定性,什么也不是,也就是我们刚刚说的"纯存在",也就是"无"也是一种"有",这就是"无中生有"了,达到了"变",也译作"生成"。于是,"有"和"无"就达到对立统一了,就是黑格尔说的"它自己和它对方的统一";"有"就从"无"之中有返回自身了,也就是黑格尔说的,从它的它物中返回自身、反思自身。于是我们看到概念就自我运动起来了,实际上概念和概念之间、事物和事物之间都是存在这样的内在矛盾关系,不是依靠认为的外部技术转化的。想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面写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方面的对立统一和转化,总是有很多人搞不懂,就是因为他们缺乏辩证法的训练,思维层次停留在知性层次。实际上,我们既可以说"有"和"无"没有共性,因为它们都没有规定性的,规定性都没有,怎么会有共性呢?但又可以说他们有共性,因为它们的共性就是大家都没有规定性。理性就这样,事物自身就包含着向对立面的趋势,自己就转化了,就是知性部分所说的"理性的狡计",当让上升到理性的自觉的层面,这些东西就不再是狡计了,都被发现了。是不是很"矛盾",辩证法就是这么博大精深的智慧,它是对形式逻辑的超越,把形式逻辑扬弃为自己的一个环节之一,深层次地反映事物的规律,用形式逻辑的思维是无法理解辩证法的,需要训练辩证思维。当然我这里只是叙述了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有句话叫知道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所以我一下子也无法在这篇已经是超出预期字数的文章里说辩证法是什么,而且我也觉得我还有很多要去学习,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多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