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而得名,甘肃省下辖市,中国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省会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 武威古称凉州,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河西四郡之一。武威市区位优越,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兰新、干武铁路、G30、G312国道贯穿全境。 武威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4A级景区4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 武威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对外开放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城" 、享有"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和"中国人参果之乡"等美誉。 历史沿革 武威市 先秦时期,凉州区磨嘴子、天祝县东坪的马家窑文化,凉州区皇娘娘台、海藏寺的齐家文化,民勤县沙井子、古浪县暖泉的沙井文化等,证明从那时起武威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周为雍州,春秋以前为西戎占据。 秦为月氏驻牧地。前174年 (西汉文帝前元六年),匈奴击败月氏,占领河西。匈奴休屠王筑盖臧 (即姑臧)城。据武威籍清代著名史学家张澍的《凉州府志备考》载:"前126(汉武帝元朔三年),改雍州曰凉州,以其金行,土地寒凉故也。"凉州从此得名。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右击匈奴,使整个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公元前106年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武威郡辖10县,以姑臧(凉州区)为治所。 三国时,公元220年(魏黄初元年)十月,文帝曹丕重置凉州,辖武威等七郡,州治武威郡姑臧县,武威郡辖9县。西晋时,马隆任武威郡太守时辖7县。东晋十六国时,河西进入了"五凉割据"时期,武威郡辖9县,其中姑臧县曾是"五凉"中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的都城。 隋朝时先设凉州,607年(大业三年)改州为武威郡,郡治为姑臧。617年(大业十三年)七月,武威郡鹰扬府司马李轨举兵反隋,占领河西,建大凉国,定都姑臧,建元安乐。619年(唐武德二年)被李渊所灭。唐初仍沿用隋朝建置,627年(贞观元年)唐分全国为10道,凉州属陇右道。742年(天宝元年)又改凉州为武威郡。公元764年,武威被吐蕃占据。 五代宋元时期,为西凉府。其中,西夏占据武威时期,武威为西夏辅郡。明置凉州卫。清初袭明制。1724年(雍正二年),撤凉州卫、镇番卫、永昌卫,分别设武威县、镇番县、永昌县;撤古浪守御千户所,置古浪县;撤庄浪卫,置平番县,并设庄浪厅。同时,置凉州府,辖武威、永昌、镇番(今民勤)、古浪、平番(今永登)五县及庄浪厅,府治武威县。 民国时期,先废府、州,设道。武威、永昌、镇番、古浪、平番、张掖、东乐、山丹、抚彝9县属甘凉道。后又废道设行政督察区。1934年至1943年,全省陆续设立行政督察区。1936年7月1日,第六行政督察区成立,辖武威、民乐、民勤、永昌、山丹、张掖、临泽、古浪8县,治所武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中共永登县天祝区委、天祝区公所成立。1949年10月14日,武威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下辖武威、永登、景泰、古浪、民勤、永昌6县。1950年1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永登县天祝区公所改为天祝自治区(县级)。是年5月23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命令,撤销张掖专区,张掖、民乐、山丹三县划归武威专区。武威专区辖武威、景泰、张掖、民乐、山丹、永昌、古浪、民勤、永登9县及天祝自治区。 1953年12月23日,天祝自治区改名天祝藏族自治区。 1955年7月17日,天祝藏族自治区改名天祝藏族自治县。是年10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武威、酒泉两专区合并,成立张掖专区。 1958年12月20日,撤销古浪县建制,将古浪县行政区域并入天祝藏族自治县。 武威市 1961年11月25日,国务院决定恢复武威专区,12月15日恢复古浪县建制。恢复后的武威专区辖武威、民勤、永昌、古浪和天祝藏族自治县。 1963年10月24日,国务院决定将永登、景泰两县划归武威专区。1969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右旗划入武威专区。 1970年3月25日,永登县划归兰州市。 1979年7月1日,国务院决定将阿拉善右旗交由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1981年2月,永昌县划出武威地区,归新设的金昌市管辖。 1985年4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武威县,设立武威市(县级)。同年5月14日,景泰县划归白银市。至此,武威地区辖武威市及民勤、古浪、天祝三县。 2001年5月9日,国务院同意撤销武威地区和县级武威市,设立地级武威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凉州区。武威市设立凉州区,以原县级武威市的行政区域为凉州区的行政区域。武威市辖原武威地区的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凉州区。是年8月1日中共武威市委成立。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武威市 境内发现有黑色金属(铁、锰、钒、钼)、有色金属(铜、铅、锌、镍)、贵金属(金、银)、稀土(镧、铈)、能源(煤炭、油页岩)、化工(芒硝、湖盐、磷、重晶石、硫铁)、建材(石膏、石灰岩、砂石砾料、砖瓦粘土)、冶金辅料(白云岩、萤石、石英岩)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石墨、高岭土、滑石、水晶)和地热、矿泉水等10类36个矿种。截至2012年,已发现的各类矿床和矿点有100余处,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6.6亿吨,油页岩储量8.8亿吨,芒硝储量0.08亿吨,石膏储量9.8亿吨,石灰岩储量4.02亿吨,石墨储量0.04亿吨。[4] 林业资源 2010年武威市森林面积达757.9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2.06%。比全国和全省低8.3和1.36个百分点。 水资源 武威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600 m,是全省水平的1/2和全国水平的l/3;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仅220 m,是全省水平的1/3和全国水平的I/9,系全国最干旱缺水的地区之一。境内主要供水来源石羊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4.937亿m。年需水量24.95亿m,是水资源量的近2倍,可供水量仅占需水量的68.4%。 人口民族 武威市 2010年11月1日零时,武威常住人口为1815054人。武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67040户,家庭户人口为174858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7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95人减少0.21人。武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933482人,占51.43%;女性人口为881572人,占48.57%。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98下降为105.89。武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313373人,占17.27%;15-64岁人口为1366851人,占75.31%;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4830人,占7.4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0.7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7.8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6个百分点。[5] 经济概况 综述 2016年,武威市实现生产总值461.7亿元,增长8.5%,是2011年的1.7倍,年均增长10.9%。其中:一产增加值总量和增速均列全省前茅,二产增加值增长9%;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1亿元,全口径增长22.5%,是2011年的3倍,年均增长24.9%。大口径财政收入50.7亿元,增长16.8%,是2011年的2.5倍,年均增长19.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612元、9784元,年均增长12.3%、14.2%[11]。 第一产业 武威市 2013年武威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366.72万亩,同比增加2.57万亩。其中:夏粮播种面积45.14万亩,下降15.91%,秋粮播种面积153.8万亩,增长3.1%,夏秋比由上年的26.5:73.5调整到22.7:77.3。其中: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198.94万亩,下降1.9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67.78万亩,增长4.02%,粮经比由上年的55.7:44.3调整到54.2:45.8。粮食产量103.04万吨,增长1.22%。其中:夏粮产量14.28万吨,下降14.62%;秋粮产量88.76万吨,增长4.33%[6]。 2013年新建设施农牧业18.2万亩,累计达59.5万亩;发展特色林果业30.05万亩,累计达88.19万亩。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481个,累计达到2507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1.64万户,累计达到11.42万户。申报创建部级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家、省级8家。实现畜牧业增加值30.51亿元,增长5.3%,占农业增加值的34.2%。2013年肉类总产量达13.53万吨,增长3.44%。 第二产业 2013年武威完成工业增加值119.4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8.24亿元,增长17%。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3.4%;集体企业下降31.2%,股份制企业增长27.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9%,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17.1%。 2013年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8.15亿元,增长4.9%;重工业完成增加值50.09亿元,增长31.2%。 2013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5.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98.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2.7%;食品制造业增长4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3.1%;纺织业增长8.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增长7.2%;医药制造业增长19.8%。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98.99%,比上年提高5.4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4.06亿元,同比下降26.28%;实现销售产值357.11亿元,增长15.7%;产品销售率达89.88%。 第三产业 2013年武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4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78.15亿元,增长15.8%;乡村实现零售额39.31亿元,增长12.9%。[6] 2013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91.9亿元,增长19.6%,其中,批发业销售额85.45亿元,增长11.8%;零售业销售额106.45亿元,增长26.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34.44亿元,增长21.3%,其中,住宿业营业额4.78亿元,增长22.5%,餐饮业营业额29.66亿元,增长21.1%。 2013年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销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3.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92.6%,化妆品类增长12%,金银珠宝类增长6.97%,日用品类下降7.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7.71%,中西药品类增长22.4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2.7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8.61%,汽车类增长13.93%。 2013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05.28亿元,增长24.29%;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392.77亿元,增长20.8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99.17亿元,增长46.74%。 2013年武威保险系统实现保费收入10.54亿元,增长16.68%。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3.36亿元,增长20.52%;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7.17亿元,增长14.96%。累计赔付支出及满期年金给付2.93亿元,增长50.78%。其中,财产险公司支付赔款1.53亿元,增长36.17%;人身险公司死伤医疗给付0.3亿元,增长7.01%;人身险公司期满年金给付1.1亿元,增长1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