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在6月份正式推出Fury,正如AMD先前对玩家们的承诺,Fury并没让广大的A粉们失望,不过相对的,顶级的设备当然是需要更多的小朋友出走,除非是极度热血的玩家,普遍的玩家们不过就是跟着看看热闹,真正让大部分玩家们关注的莫过于跟随着卡王一同发布的其他主流级的3D游戏娱乐卡。 在主流级显示卡中,AMD推出R7 370接替了R9 270的位置,在价位的上设定点上,也直接瞄準落在5,000~6,000元显示卡甜蜜点上,虽然R7 370仍然是採用GCN架构的Pitcaim核心,不过以往最令玩家们头痛的温度问题已经获得解决,加上对DirectX 12及Open GL 4.5的支援,都使得R7 370的性价比提升不少。 作为显示卡领导厂商的MSI也在第一时间推出相当受到游戏玩家们喜爱的Gaming系列R7 370显示卡,正式的名称为MSI R7 370 Gaming 2G,MSI长期耕耘并深入了解游戏玩家的实际需求,并在电子竞技运动的领域上投注相当多的心力,不论是对于电子竞技运动的实际推广赞助上,或是推出专为游戏玩家打造的Gaming系列产品,不论是产品外观上的炫酷视觉或实际便利玩家们操作的附属功能,都不难感觉到MSI对于Gaming领域市场的企图心。 一贯的Gaming系列龙魂视觉再加上优秀的产品用料,MSI Gaming系列产品掳获不少玩家们的心,本次推出的R7 370 Gaming 2G仍延续着相同元素,也让挑剔的专业玩家们在一整群相同显示晶片的茫茫大海中有更佳的选择。 承袭Gaming系列主打的静音与超频效能,MSI R7 370 Gaming 2G同样用上了大受好评的TWIN FORZR V风扇,彩盒上叙述了自家风扇的各项优点与特色。 MSI R7 370 Gaming 2G的显示卡主体相当具有像老大哥看齐的风範,在外观上与万元级的老大哥们也是不惶多让,导入了TWIN FORZR V风扇让这款R7 370显示卡的外观上凌驾他牌R7 370许多。 除了外观也要有内在,MSI R7 370 Gaming 2G在显示输出介面上提供一组Dual-Link DVI-I,一组Dual-Link DVI-D,最高可提供到2560x1600解析度,另外支援一组HDMI 1.4a,另外是可支援到4096x2160 60Hz的Display Port,即使未来升级4K萤幕,显示卡同样能够支援。 R7 370保留了CrossFire功能,即便未来需要面对更大型的3D游戏也不需要将整张显示卡砍掉重练,只要在增加一张就能获得更佳的游戏特效表现。 细看TWIN FORZR V风扇,第五代的TwinFrozr V风扇使用独特的TORX FAN设计,从下面两张照片细看风扇造型其实可以看出些端倪。TORX FAN风扇採用两种不同的扇叶,分别为引流扇叶以及传统扇叶,特殊弧度引流扇叶的宽幅设计能引入更多的气流,传统扇叶适时将引流扇叶导入的大量气流向下引导,藉此增加更大的风流提升散热效率。 MSI R7 370 Gaming 2G的产品定位为中阶主流显示卡,因此在成本上仍需要有所妥协,因此MSI并未在显示卡背后加上金属背板是略为可惜的地方,不过中阶显示卡一直都是显示卡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也不难理解MSI这部分设定的考量。 AMD公布的R7 370规格中TDP功耗部分为110W,对比先前的R9 270的150W在功耗上进步不少,所能带来的必然是更显着的温度控制以及耗电量的下降。 从这角度可以看到MSI R7 370 Gaming 2G採用铜製镀镍导管贯穿风扇底部,在藉由大型散热铝鳍片进行散热。 在测试前先来看看显示卡资讯,如前所述,R7 370的核心使用Pitcaim,採用256bit频宽设计,AMD官方为R7 370预设的核心频率时脉为950MHz,受惠于採用TWIN FORZR V风扇,MSI也将R7 370 Gaming 2G的核心频率超频上调为1050MHz,记忆体部分则维持在1425MHz。 首先进行常用的3DMark BenchMark测试,相对于以往我们对R9 270的相关测试,R7 370在效能上的表现约莫有5%~10%不等的效能提升。 在Unigine Heaven与Unigine Valley的测试项目中也与前面的测试结果相仿,约有7% ~ 12%不等的效能提升。 显示卡是用来玩游戏的,当然是要实际拿来在游戏中试试看效能表现,首先使用GRID2内建的Benchmark测试游戏效能,在游戏的特效设定上皆开至最高。 面对这款游戏,MSI R7 370 Gaming 2G很轻鬆地能够完全驾驭,游戏中的平均樟数都能来到62FPS以上。 TombRaider这款游戏自然是AMD显示卡擅长的领域,在测试前我们也将特效开至最高。 TombRaider的测试中在各项特效开至最高的情况下,平均张数都能达到55.4FPS以上,TombRaider对MSI R7 370 Gaming 2G也一样不成问题。 在测试BattleField4之前我们先将各项测试开至Ultra,反锯齿部分则设定为4x MSAA进行测试。 在游戏中使用Fraps进行游戏张数的录製,实际运作游戏中都能维持在30FPS以上。 接着使用前阵子相当热门的WatchDog进行测试,特效的部分採用截图中的设定,MSAA的部分维持在2x,其他各项的特效品质则设置在"高"的选项。 同样使用Fraps进行游戏张数的录製,实际运作游戏中都能维持在30FPS以上,若不是要求顶级的游戏特效全开,MSI R7 370 Gaming 2G依然是能够顺畅执行Watch Dog。 热门的大作GTA 5 当然是测试中重点的重点,这也是近期讨论区询问哪片显示卡能够顺畅执行GTA 5的热门问题,我们採用截图中的设定来进行游戏测试。 GTA 5是款对记忆体容量需求相当高的游戏,建议玩家可以藉由调整特效试着让游戏能够更流畅的执行,想要把GTA 5的特效全开那可是得请来卡王才跑得动了!! 依我们对特效的设定,并将记忆体的佔用率使用到约1420MB左右,让MSI R7 370 Gaming 2G能够在效能表现以及画质上取得相对的平衡,在使用游戏内的BenchMark进行测试,最终都能拥有约近60FPS的张数表现,对于不是要求顶级游戏画质的表现,MSI R7 370 Gaming 2G仍然也可以愉快地进行游戏,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嘛,想省点荷包就得有所妥协啊!! 前面提到R7 370的TDP已经降至了110W,再加上MSI R7 370 Gaming 2G採用了自家TWIN FORZR V风扇,对于温度抑制上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实际使用Furmark对显示卡进行烧机观察温度的变化。 MSI R7 370 Gaming 2G在待命时温度维持在34度左右,使用Furmak进行烧机,温度上升到了67度就不在持续上升,显见TWIN FORZR V风扇提供相当良好的散热效果。 除了硬体上的设计外,MSI显示卡结合了自家Gaming App功能,玩家们可以依环境的需求自行设定显示卡频率,超频再也不是进阶玩家们的专利。 针对游戏玩家可能会因为游戏风格以及游戏中不同场景的明暗需求,Gaming App也能提供Gamma值以及亮度与对比的快速设定,玩家很容易就能进行调整,藉此调整出最适合个人专属的游戏环境。 结论 MSI R7 370 Gaming 的显示卡核心仍採用以往的Pitcaim核心,也如各方测试的结果,这款显示卡仅能被称之为前做的升级,而非全新的显示卡架构,也因为非全新的架构,因此目前AMD近期主打的FreeSync技术很可惜的并不能在R7 370上实现,R7 370透过MSI自家对显示卡赋予的各项散热技术,以及对游戏玩家们贴心设计,为显示卡提供了更佳的散热解决方案以及更加的便利性,在游戏的效能表现上虽不如卡王般能轻鬆驾驭各款大作,透过降低一些特效调整,MSI R7 370 Gaming仍能提供相当不错的效能表现,正準备採购显示卡的朋友们不妨将这款显示卡列入参考。 来源: 力抗NVIDIA!! MSI R7 370 Gaming 2G实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