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 公元前767年,郑武公在此建郑国,始称新郑。历史沿革: 新郑在上古称"有熊",轩辕黄帝在此建都。 裴李岗文化时期,新郑地区进入以原始农业为主的氏族社会,是中国古代文明最早的发源地。 仰韶文化中晚期,新郑为有熊国,是黄帝族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核心地带。 龙山文化中期,新郑为祝融氏之国。夏商时期,新郑为夏都、商都京畿。 西周时期,新郑为郐国; 春秋时期为郑国,战国时期为韩国,郑韩故都为中原地区最主要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工商业都会。韩国时,设郑县,治所在韩都。 公元前770年,郑国将国都从咸林迁到今新郑溱洧水间,仍为郑,历395年,称郑。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将国都自阳翟迁于郑城。韩在此立都长达145年。韩人都郑后在此设郑县,治所在外廓城内。 秦统一六国,设新郑、苑陵二县,属颍川郡。秦王政十七年(前230),秦灭韩,二十六年(前221),置新郑(以区别陕西之郑县,将韩之郑县改为新郑县)、苑陵二县,属颍川郡。 汉承秦制,属河南郡。新朝改苑陵县为左亭县,治所苑陵。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复改左亭县为苑陵县,与新郑县均属司隶校尉部河南尹。三国,河南属魏。新郑、苑陵属司州河南尹。 晋朝时期设荥阳郡,新郑入苑陵县。晋泰始二年(226),设荥阳郡,新郑并入苑陵县,治所苑陵,属司州荥阳郡。东魏天平初年,分荥阳郡,设广武郡,苑陵县属北豫州广武郡。北齐、北周,苑陵县改属荥州。 隋开皇十六年(596),恢复新郑县,隋炀帝大业初年,废苑陵县,并入新郑县,治所新郑,属豫州荥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分新郑县为新郑、清池二县,属管州。 唐贞观元年(627),清池县并入新郑县,治所新郑,属河南道郑州荥阳郡。五代,新郑县属郑州。 宋熙宁五年(1072),废郑州,新郑县属开封府。 宋元丰八年(1085),恢复郑州,新郑县改属郑州。金,新郑县属南京路钧州。 元,设行中书省,新郑县属河南省汴梁路。 明初,新郑县属钧州,隆庆五年(1571),改属河南开封府。 清初,新郑属钧州。雍正二年(1724),钧州改禹州,新郑属河南禹州。 雍正十三年(1735),升许州为府,新郑改属许州府。 乾隆六年(1741),又属开封府。 民国二年,新郑县属豫东道。民国3年,豫东道改名开封道,新郑县属开封道。 民国16年(1927),废道,改设行政区,县署改为县政府,新郑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郑县属郑州专区。 1955年改属开封专区,1958年属郑州市,1961年属开封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改属郑州市。 1994年5月16日,民政部民行批[1994]79号文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新郑县,设立新郑市(县级),以原新郑县的行政区划为新郑市的行政区划。 1996年,新郑市面积873平方千米,人口58万人。辖10个镇、4个乡:城关镇、薛店镇、龙湖镇、和庄镇、孟庄镇、辛店镇、郭店镇、观音寺镇、梨河镇、新村镇、城关乡、八千乡、龙王乡、千户寨乡。市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新郑市总人口609173人,其中:城关镇34238人、新村镇33479人、辛店镇50520人、观音寺镇45076人、梨河镇30298人、和庄镇56365人、薛店镇42802人、孟庄镇39896人、郭店镇44268人、龙湖镇61017人、城关乡70217人、千户寨乡19567人、八千乡41596人、王乡39834人。 2004年,新郑市辖3个街道(新建路、新烟、新华路)、9个镇(辛店、梨河、龙湖、孟庄、薛店、新村、郭店、观音寺、和庄)、4乡(城关、千户寨、龙王、八千)、1个港区管委会(新郑港区)。 2005年新郑市乡镇区划调整,撤销千户寨乡,并入辛店镇。调整后,新郑市辖3个街道、9个镇、3个乡:新建路街道、新华路街道、新烟街街道,和庄镇、观音寺镇、梨河镇、龙湖镇、薛店镇、孟庄镇、新村镇、辛店镇、郭店镇,八千乡、龙王乡、城关乡。 2015年,新郑市入选国家卫生城市。 2017年,新郑市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县(市)。 2018年,新郑市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40);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2018中国幸福百县榜;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国家卫生城市;工业百强县(市);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投资潜力100强。 2019年,新郑市入选中国百强县;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19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2019年工业百强县(市)、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2019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2019年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2019年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2019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2019年国家园林城市。 截至2019年底,新郑市辖3个街道、9个镇、1个乡:新建路街道、新华路街道、新烟街道,和庄镇、观音寺镇、梨河镇、龙湖镇、薛店镇、孟庄镇、新村镇、辛店镇、郭店镇,城关乡。 2020年1月,新郑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网购百强榜,排名52;入选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93;入选2020中国县域消费百强榜,排名第22位;2月,入选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4月,新郑市入选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入选2020年全国百强县;入选2020中国医疗服务百佳县市;4月14日,入选2020-2021年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5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5月18日,入选2020全囯传播热度百强市(县级);5月29日,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排名21;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7月28日,入选2020年赛迪中国百强县;11月13日,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榜单;12月1日,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地理环境: 新郑,河南省辖县级市,由郑州市代管,位于河南省中部、华北平原西缘、郑州市东南部,介于北纬34°16′-34°39′,东经113°30′-113°54′,市域总面积873平方千米。新郑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春季多东北和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截至2018年12月,新郑下辖9个镇、1个乡和3个街道,市政府驻新建路街道人民路西段186号。截至2018年末,新郑常住人口98.99万人,人口城镇率为60.07%。 新郑市历史悠久,有"黄帝故里"之称;仰韶文化中晚期,新郑为有熊国;龙山文化中期,新郑为祝融氏之国;夏商时期,新郑为夏都、商都京畿;西周,新郑为郐国;春秋为郑国,战国时期韩国迁都新郑,将郑县改为新郑县,此后建制多用新郑一名;199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新郑县,设立县级新郑市。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等交通干线贯穿全境,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重点工程穿境而过,区域航空枢纽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位于新郑东北。新郑有黄帝故里景区、裴李岗遗址、郑王陵博物馆、新郑博物馆、郑韩故城等历史文化景点,也有始祖山景区、黄帝古枣园、双鹤湖中央公园等自然旅游景区。 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郑州市东南部,地处北纬34°16′-34°39′,东经113°30′-113°54′之间。北靠管城回族区和二七区,东邻中牟县和开封市尉氏县,南连许昌市的长葛市和禹州市,西与新密市接壤。市域南北长42千米,东西宽36千米,总面积873平方千米。 新郑市地处秦岭纬向构造东端,处于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有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地貌。山地和丘陵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和西部,系嵩山山脉的东部边缘,主要由陉山、具茨山、泰山、梅山、山包嶂山等山地丘陵组成。其中,具茨山主峰风后顶海拔793米,相对高度540米,为全市最高峰,其他各山海拔均在4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到200米。岗地主要分布在山丘外围和中部地带,系早期山前洪积倾斜平原,经后期流水切割作用形成岗丘状地貌,大部分为新生代第四纪黄土覆盖,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平原多集中于京广铁路以东的黄河古阶地上,京广铁路以西的双洎河、黄水河(古溱水)和潩水河两岸有小面积的带状冲积平原。 新郑市地处暖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3月至5月为春季,天气温暖,多东北、西北风,雨水偏少;6月至8月为夏季,天气炎热,多东南风,雨水偏多,降水量占全年的52%;9月至11月为秋季,天气凉爽,风向不定,雨水偏少;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天气严寒,多西北、东北风,雨雪偏少。主要灾害性天气为旱、涝、风、雹等。 新郑市有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新郑至新密铁路、杞县至登封铁路等交通干线贯穿全境;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郑州环城高速、郑尧高速等国家、省、郑州市的重点工程穿境而过。中原地区最大的航空港——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位于新郑市境内东北,是中国十二大干线机场及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拥有7类指定航空口岸资质。 新郑市拥有以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西亚斯国际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为代表的高等院校院校19所,常年在校师生达15万人。其中,有14所高校聚集于新郑市龙湖镇,形成了河南省重要的科技教育培训基地,被称为"新郑大学城"。 任世事变迁,终不改绿水青山,看风云变幻,永不忘万里家乡! 注: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不足与疏漏之处,欢迎指正,如发现文章有违反国家政策等规定,欢迎指导,本人将及时予以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