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欲采蜜勿蹴蜂房(人际关系的基本技巧之如欲采蜜,勿蹴蜂房) 《人性的弱点》,作者(美)戴尔·卡耐基。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 Chapter 01人际关系的基本技巧 想采蜜就不要招惹蜂巢 原则1: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 "成功的人际关系在于你捕捉对方观点的能力;还有,看一件事须兼顾你对方的不同角度。" 星星监狱的典狱长路易·罗斯表示:"很少有犯人承认自己是坏人,他们就跟众多普通人一样,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他们会告诉你撬开他人保险柜的原因,也会为自己接连开枪伤人辩解,大多数犯人都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理由,不管这些理由是否站得住脚,他们总要为自己破坏社会的行为辩解一番,并得出结论:他们根本不应该进监狱。" 像克洛雷、卡彭、舒尔茨这种作恶多端的人,以及监狱里自认为含冤受辱的亡命男女,如果他们从未因自己的行为自责,我们又如何强求一个普通人每日三省其身呢? 著名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经由动物实验证明:因表现优秀而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学习效果也好;因行为恶劣而受到处罚的动物,不论学习速度或学习效果都比较差。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这项原则在人类这一高级灵长类动物身上同样适用。批评不但不会改变现状,反而会引发不满。 另一位心理学家汉斯·席尔也说过:更多的事实证明,我们都害怕被指责。因指责而引起的羞愧与愤怒之情,常常让同事、亲人和朋友的情绪跌入谷底,以至于批评虽正确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人类的天性里就有,做了错事就怨天尤人,却从不责怪自己。你我也是如此。 让我们认清一点:指责就像放出去的家鸽,总有一天会飞回来。 此外,无论我们想去批评或指正谁,对方都会为自己辩解,甚至用更尖刻的话回击。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你不对他人品头论足,他人就不会那样对你。"(读到这时想到了我国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尖锐的批评和攻击得不到任何有益的结果。 "不要忘记,快乐并非取决于你是什么人,或你拥有什么。它完全来自你的思想。" 孔子说过: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只需一句尖刻的批评,就能招致别人一生的怨恨。请记得,人并非理性的动物。他们由情感驱使,被偏见支配。 英国世纪作家托马斯·哈代,就因受到苛刻的批评而放弃写作,另一位英国诗人托马斯·查特顿则为此自杀。 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年轻时并不精于世故,但后来却左右逢源、叱咤政坛,因而做上了美国驻法大使。他的成功秘诀是"不批评,只表扬。" 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喜欢批评、指责他人,时常牢骚满腹,不客气地说,这种行为愚蠢至极。但要做到善解人意并宽恕他人,需要很高的修养和强大的自控力。 英国作家托马斯卡莱尔说过:"伟人的伟大之处,通过他对待小人物的方式得以体现。" "如果你被人批评,那是因为批评你能给他一种满足感。这也说明你是有成就的,而且引人注意。" 为人父母,也喜欢责备孩子。你也许以为会劝你别责备孩子,但要说的是:"在责备孩子之前,请你读一篇有名的文章《爸爸忘记了》。" 爸爸忘记了 W.利文斯顿·拉尼德 我想对你说,我亲爱的孩子:写下这些话时,你睡得正酣。你的脸颊压着你的一只小手掌,你的额头微微冒着汗,卷曲的金发贴在额头上面。我悄悄地溜进了你的房间,因为刚才在书房看报的时候,强烈的懊悔折磨着我的内心,现在,我终于带着愧疚的心情来到你的床前。 我想起了许多事,孩子,我常常对你乱发脾气。早上你不好好洗脸,我责备你;你没有把鞋子擦干净,我数落你;你乱丢东西,我更是对你大吼大叫。 吃早餐的时候,我经常骂你打翻东西、吃饭不细嚼慢咽、把胳膊放在桌子上、奶油涂得太多....等到你离开餐桌,准备去玩,我也要出门,你转过身来,挥着小手喊:"爸爸,再见!"我还是皱着眉头回答道:"别驼背!" 傍晚又是如此。我走在路上,偷偷观察你,看见你跪在地上玩玻璃弹珠,长袜都磨破了。我无视你的自尊心,当着小伙伴的面勒令你回家,并对你吼道:"长袜这么贵,你却为什么一点都不懂得爱惜!"孩子,这不是一个父亲该说的话。 就在刚才,我在书房里看报,你怯生生地出现在门口,眼里带着惊惶的神色,站在那里不知是进是退。我抬头看着你,不耐烦地对你::"又要干什么?" 你没有说话,只是快步跑过来,双手搂住我的脖子,亲了我一下。你小胳膊紧紧搂着我,爱意满满,上帝赐予的爱意如花朵般盛开,任何漠视都不能使它枯萎凋零。你吻过我后就转身跑掉了,我就那样坐在那里听你啪哒啪哒地跑上楼。 我亲爱的孩子,就在那一瞬间,报纸从我手中滑落,我突然觉得惊恐又彷徨。我是怎么养成这样一个坏习惯的?吹毛求疵、任意斥责一一这就是我对待一个小男孩的方法!孩子,我不是不爱你,只是对你期望太高,不自觉地用一个成年人的标准去衡量你。 其实,你的天性里有许多优点。你幼小的心灵就像黎明破晓时点亮群山的阳光般美好,你带着这份美好不顾一切地跑来抱抱我、亲亲我。孩子,今晚其余的一切都不重要了,我在黑暗中跪到你的床边,向你表示我内心的愧疚! 我知道,这种忏悔没有任何力量。你未必懂得我所说的这一切。但是,从明天起,我会认真地做一个真正的父亲!我要和你成为好朋友,你难过的时候同你一起难过,你快乐的时候同你一起欢笑。我会每天提醒自己:"他还只是个孩子,一个小男孩!" 亲爱的孩子,我实在不该把你当成大人。就像此刻,我看到你疲惫地蜷缩在床上,还完全是婴儿的模样。想起昨天你还躺在妈妈怀里,头靠在妈妈肩上,我要求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让我们尽量去理解他人,用理解代替指责。让我们设身处地去想一想:对方为什么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要有益得多,也有趣得多。同情、善意和仁慈将由此萌生。 "了解就是宽恕。" 就如约翰逊博士所说的:"未到末日之时,主耶和华不欲审判世人。" 既然如此,那么你我又有什么资格去批评和指责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