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中国科学报」↑我们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煤炭产量、价格、投资全面下滑,企业利润额同比下降高达61.2%;唯一高企的就是库存。 年末,全社会存煤已持续48个月超过3亿吨,而煤企存煤仍在增加,全年增长了16.7%。 今年2月5日,国务院下发《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去产能"是煤炭行业的主要任务。 然而,业内人士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去产能"尚缺乏一套科学的退出标准。 7月17日,中国煤炭企业科学产能排行榜首次发布,该排行榜是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课题"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技术与战略研究"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点基金项目"中国煤炭企业科学产能评测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 项目牵头人、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以安全、高效、绿色为标准的科学产能,是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产能的科学指标,对于去产能的实际操作恰逢其时。" 煤炭去产能迫在眉睫 煤炭被称为"黑金",尤其在我国,虽然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作用,但也留下重重问题。 首先,发展粗放,目前我国年产30万吨及以下的小煤矿还有近7000处;其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再次,生态环境约束凸显,全国采空区土地塌陷面积累计达100万公顷,煤矸石堆积占用大量土地,并造成环境污染。 在前几年的煤炭刚性需求的拉动下,社会资本大量涌入,导致目前煤炭产能过剩、企业普遍亏损的局面。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郭建利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我国煤炭行业缺少长远的宏观战略性研究,尤其是近年来管理失衡,产能严重过剩,导致行业陷入困境。 全国煤炭产能已经超过57亿吨,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煤炭行业消化产能的需求也迫在眉睫。 为此,《意见》要求,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淘汰落后产能5亿吨,化解过剩产能5亿吨。 "改革的核心是这两个5亿吨如何做到。"郭建利指出,目前消化过剩产能压力巨大,淘汰落后产能更是任务艰巨。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科技发展部副部长刘见中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在过剩产能中,有安全生产、资源环境、竞争无序等煤炭行业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问题。"去产能之后,煤炭行业可以重新进入良性循环,因此去产能恰逢其时,但需要一套量化标准指导产能合理配置。" 谢和平等学者提出的"煤炭科学产能"正是这样一套标准体系。 科学产能是必然出路 2014年,谢和平、王金华等人在"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技术与战略研究"重大咨询课题中,系统构筑了"中国煤炭科学产能"的理论。 据介绍,科学产能是指在具有保证一定时期内持续开发的储量前提下,用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方法将煤炭资源最大限度采出的生产能力,是煤炭行业和一个矿区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其战略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社会协调的可持续的现代化煤炭工业生产体系。 "中国煤炭科学产能评测研究"是在该课题组提出的理论体系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基于数据有效采集、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包括生产安全、绿色、高效三个方面。 课题组对105家煤炭企业(井工矿)进行了测评,发现千万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矿科学产能单项及综合指标平均得分较好,中小型煤矿得分较低,充分指明了整合淘汰落后产能的技术方向。 "这次实证研究表明,科学产能指标体系完全可以反映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绿色、高效等方面的总体状况,是判断鉴别煤炭企业产能优劣的有效技术工具。" 刘见中表示,这些指标体系还会不断加以优化,全国煤炭科学产能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70%以上,到2030年达到90%以上。 据悉,利用科学产能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以百分制计算:美国94分,澳大利亚97分,我国平均62.72分(2014年),中国最好的神华集团所属企业平均85.48分,此次百强排名中有83家企业符合科学产能标准,平均79.83分。 "由此可见,我国煤炭行业的现代化水平与国际水平还有差距,科学产能的提出是煤炭工业发展的必然。"谢和平指出,目前,我国煤炭科学产能不足30亿吨,煤炭行业转型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结构性调整,实施科学产能评价是重要手段。 谢和平认为,实施科学产能将推动煤炭行业转型,由粗放的煤炭开采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安全高效开采转变;由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单一煤炭生产向煤炭综合利用、深加工方向转变,大幅提升煤炭价值空间;由单纯控制煤矿伤亡事故向全面性的保障职业安全转变;由资源环境制约向生态环境友好型转变。 科学产能倒逼煤炭革命 从全球范围看,煤炭已经从主要能源变成重要能源,我国同样进入低碳能源比重上升期。根据国家能源行动计划,到2020年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下降到62%以下,2030年控制在55%以内。 谢和平强调,"目前,煤炭行业处于最困难的时期,但我们要清晰认识到:‘去产能’是指去除落后产能、发展科学产能,要通过制定标准来倒逼科学产能。"他建议以创新引领转型,如以煤为基础,将矿区打造成风、光、水、电、热、气一体化多元协同的清洁能源基地。 同时,谢和平认为,煤炭行业的定位不应该仅局限在开采环节,而应该参与全产业链生产和消费,使煤炭行业从采煤的初级阶段发展为供应清洁优质能源全产业链的高级阶段。 "如果转型仍停留在低端领域,即便转型也难逃被淘汰的命运。"谢和平说,最关键的是构建全产业链的煤炭革命倒逼机制,通过科学产能倒逼煤炭科学开采、清洁利用的技术革命。 实际上,我国煤炭绿色开发和超低排放已具备技术基础,且经济可行。 刘见中表示:"中国是最大的煤炭生产消费国,煤炭开采、利用技术理应成为国际一流,实现清洁化,使煤炭成为绿色、安全、经济的清洁能源。" 对于未来,按照谢和平对煤炭革命的规划蓝图,2020~2030年将进入少人、接近天然气排放的煤炭工业3.0时代,2030~2040年进入无人、接近清洁能源排放的煤炭工业4.0时代,2040~2050年进入地上无煤、纯清洁能源的煤炭工业5.0时代。 "这是我的煤炭梦,也是大家的煤炭梦。"谢和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