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 PC 式微,客单价陆续下滑的影响,连带造成各家厂商无一不再低价舞台中互相角力。除了近一切可能压低终端售价之外,近年聪明消费的 CP 值概念,也开始考验着厂商智慧。在这场消费者、产品、製造者三位大玩家,配上这个牌桌中,如何拿到一手好牌,甚至将牌打的淋漓尽致成了首要目的。 那千元价格带的产品,到底有什么好看呢?事实上千元产品目前已经进入白热化,除了基本的架构已经成形之外,价格带也早已卡满各家厂商的产品,后续推出的型号除了被寄予销售重担,另一深远且沈重的厚望为大杀四方,成为市场中的领导指标。 T3-W机壳介绍 T3-W 继承了 Sharkoon 之前 T28 产品基本概念,低价、特色化与通用相容性高这几个特点都可以在 T3-W 中看到,产品本身一样提供了 3 款色系供选择。两者虽然内容大同小异,不过为了将价格微调至市场均价以下,内部结构 Sharkoon 稍微做了部分调整。 主要有几点改良,分别为: 3.5 吋储存装置托盘取消,改採免工具快拆固定。 硬碟笼取消,改以 2.5 吋盘位替代,另也不支援硬碟架推移支援 3.5 吋硬碟。 5.25 吋位置从 2 组增加为 3 组,增加一个转接托盘支援 2.5/3.5 吋硬碟。 I/O 挡板取消重複使用架构,精简为消耗即丢,仅有第一槽位仍为可复用式。 机壳尺寸略为缩减、降低,整体空间更为紧凑,安装宽容度不如 T28 宽裕。 调整项目数虽然不少,但都只算微调,整体架构差异并不算大。调整的内容也无伤大雅,大多为製造流程中的工艺道数删减,价格也因此得以压低。 机壳开关仍为原先的塑料辅以溅镀产生的金属件式样,内部搭配长行程开关,整体手感虽不致于出现卡件等失败设计,但也无法比拟中高单价配备的微动开关独特的触发感。不过考量到千元价格带这个前提,无卡件问题即可算过关,手感方面的考量为相当末端的较劲点,以目前市场环境来看,这方面还未够格来当做决胜处的差异化设计。 面板 I/O 的设计,相对杂乱许多,主要为 I/O 并未集中且分属于两端,造成无法有效整合问题。不过 Sharkoon 对线材杂乱问题做了一些小处理,透过塑料卡榫将部分线材收纳归位,这点还是值得嘉奖。毕竟低价总是伴随着品质下滑问题,有些枝微末节在价格导向大旗之下都成为被忽略的问题。 I/O 固定方式则是比较费工的 PCB 搭配塑料柱的固定方式,其中 USB 3.0 透过标準 A 头焊在 PCB 处理,PCB 上并未有任何线路。Audio Jack 则是透过转接的方式处理之,一款机壳中可以看到两种处理手法,其实相当新鲜。 前置面板底下藏了 2 颗 120mm 风扇,面板本身虽然是沖孔网设计,为了防尘功能,内部添加了不可拆卸的海绵。 针对侧板部分,则用了常见的折边卡榫设计,另外针对背板空间不足的问题,直接在侧板部分向外打出凹槽。整个侧板不论在折边或者是折出的卡榫,均有做防刮手处理,不过由于价格关係,折出的卡榫密合度稍弱,扣上的过程稍微需要花点心思。 机构方面则偏中庸,大抵可以相容于目前为数不多的超长显示卡,当然这部份主要为部分位置改为 2.5 吋硬碟槽的关係,因此可以相当轻鬆的安装各式长卡。不过这部份则有些缺憾,由于 2.5 吋槽位的滑轨侧板为可动设计,不过 T3-W 并没有开出 3.5 吋硬碟位置用的螺孔,因此并没有提供安装更多 3.5 吋硬碟的选择,这部份相较于其它类似机构,偏薄弱了一些,不过该价位对应族群通常不会有过多硬碟数量上的需求,会把储存装置安装到满还不够用的情况应该不太有机会发生。 3.5 吋滑轨部分有免工具快拆可以使用,2.5 吋则需要手锁,安装过程稍微繁琐许多,不过毕竟装机久久一次,不嫌麻烦倒是可以全数改为螺丝固定。相较于快拆,手锁螺丝更为稳定,在搬运过程中更安心。 对于一些冗余空间,T3-W 大多转化给 2.5 吋硬碟使用,诸如 5.25 吋给了一个转接托盘,或者是机壳底部,均大量做给 2.5 吋硬碟使用。主要原因不为别的,就是因应上面所说的 2.5 吋滑轨侧板可拆卸的功能,对应拆卸后所需要补足的 2.5 吋位置,T3-W 确实做的相当足且到位。再也不用因为找不到安装位置,而让 SSD 直接胡乱放在机壳内。 机壳 PCI I/O 挡板,仅有一槽为可复式设计,其余皆为一次性挡板。细节部分则是因应目前机壳内前风扇的需要出风的问题,全数採用气孔设计,即便不拆卸,也能够让前置风扇吹拂过来的风流顺利排出。 电源供应器底下则是放了一片可替换的滤网,由于并非塑料框体的结构,自行剪裁一片滤棉直接塞下去也可以。 装机过程中则是遇到机构上面的小问题,由于 T3-W 开了一个 EPS 8pin 使用的走线开口。不过因机壳较矮,空间不足的前提下,孔几乎被主机板所盖过。因此能够正常通过这个孔且安装的线材,只有目前时下比较流行的扁排线,一般包过蛇网的线材均无法通过,这点相对可惜。 总结 Sharkoon T3-W 作为一款平价入门机壳,姑且算是有进入及格高分带中。毕竟目前市场中低价款式众多的背景之下,不乏许多相当低价且尚称的算是壳的产品。不过 T3-W 相较于这类型产品,兼具可塑性佳与相容性较高的优点,一些设计细节也处理的有到位,一千出头的价位相对的具有不错的性价比,也让它挤身进入入门款中的佼佼者。 来源: Sharkoon T3-W 封锁者:入门款高可塑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