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 ROG Strix 推出水冷散热器之后,怎么能少了 TUF Gaming?随着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在市场上的日渐普及,玩家们渐渐能接受水冷散热器,但大品牌的水冷散热器价格总是居高不下,想当初 ASUS 刚推出 ROG 龙王、龙神,超越旗舰空冷的价格,让一般玩家很难入手,之后又再增加 ROG Strix 的款式,虽然降低了入坑成本,但相对于一些散热大厂的入门款式,价格上的差距还是很明显,近期终于等到了这款 TUF Gaming LC RGB 一体式水冷,身为华硕粉的玩家们,终于可以用划算的价格,来入手 ASUS 的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当然这款散热器也是与水冷大厂 Asetek 合作,至于散热表现如何,就跟着笔者一起实测看看。 规格: 冷头尺寸:80 x 80 x 45 mm 冷头底部材质:铜 处理器角位支援:Intel LGA 1200 / 115X / 1366;AMD AM4 冷排尺寸:150 x 121 x 270 mm 冷排材质:铝 水管:380 mm 风扇: ROG Designed radiator FAN 尺寸:120 x 120 x 25 mm 转速:800~2500RPM +/-10% 风量:67 CFM 风压:3.0 mmH2O 噪音:29 dBA AURA Sync:Yes TUF Gaming LC 240 RGB 一体式水冷 开箱 新款 TUF Gaming LC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首先推出的式 240 的款式,不过在 Asetek 官网上还有看到 120 的尺寸,估计可能晚些才会推出。这款首先在外观上上基本就冷头部分与 ROG 及 ROG Strix 有明显的外观差异,这次 TUF Gaming 的水冷头採用十分具特色的六角型外观,搭配上 TUF Gaming 的图腾,整体特色十分鲜明。 虽然外包装呈现微黄色的灯,但实际上登效部分为 RGB 的配置,冷头及风扇都能够透过 AURA Sync 软体控制,不过由于是入门款的设定,因此仅提供一分三的线材做连接,如果玩家想要有比较特别的灯效,就需要额外买控制盒来加装,不过笔者觉得这应该不是入门需求的玩家追求的,所以也无伤大雅。 → TUF Gaming LC RGB 外包装一览。 →外盒背面有产品特色介绍。 →包装下面可以看到 Asetek 的 Logo。 →包装内容物一览。 首先先来看到本体的部分,其实外观部分除了冷头之外,冷排与管路皆与笔者平常用的 ROYU 相差无几,不过在冷头的部分可以看到是完全重新设计过,独特的六角形造型加上 NCVM 涂层帮浦外盖,展现出 TUF Gaming 一贯的军事风格。线材部分由于是入门款,就没有额外整合风扇线,但笔者觉得反而这样会比较好,毕竟冷头出来的线只剩下 RGB 线及帮浦 3-Pin 供电线,整线时相对的会更容易。另外冷头部分採用了大面积的铜底并有预涂散热膏,在散热方面能期待有着不差的表现。 →TUF Gaming LC RGB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外观一览。 →冷头外观一览,外壳为 NCVM 涂层帮浦外盖,中间则有镜面的 Logo 及 TUF Gaming 纹路涂装。 →底部为大面积铜底。 灯效部分除了冷头中样 TUF Gaming Logo 会发光之外,六角形的 Logo 外框也有三边会发光,另外三边不发光的则是在外盖侧边有发光开孔,造型酷似大型机组的散热通风孔,在小细节上的设计让产品更有军事风的感觉。 →冷头正面灯效。 →冷头侧边灯效。 →冷头正面下方有 TUG Gaming 字样压纹。 散热冷排部分这次依旧是薄排,长度的部分约 270 mm,厚度的部分约 121 mm,基本上多数的机箱都能放入,内部散热鳍片为单波的设计,基本上这个等级的产品都是单波设计为主,所以就没什么毛病啰。 →散热水冷排外观一览。 →鳍片部分採单波设计。 →厚度与高度实测,与官方标示一致,玩家在购买前务必确认机箱内部安装空间是否充足。 风扇方面这款 TUF Gaming LC 240 搭配的是 ROG Designed 的散热风扇,虽然称作 ROG Designed,但实则与之前 ROG 或 ROG Strix 水冷散热器附的风扇不太一样,全新的风扇设计在风压与风量之间取得较佳的平衡,可以看到散叶的形状弧度较为明显,另外在扇叶外侧可以看到有凹槽设计,有助于风量的提升,同时也具备降低噪音的功能,让玩家可以在享有散热性能的同时,获得更安静地使用体验。 → RGB 风扇外观一览,扇页设计明显与 ROG 及 ROG Strix 的设计不同。 →侧边部分有做造型压纹,并设计了一些几何的折角,让外观更有 TUF Gaming 军事风格主题。 →线材部分有一个 4-Pin 转速线及 4-Pin RGB 灯效线。 TUF Gaming LC 240 RGB 一体式水冷 组装测试 组装前先来看到扣具的部分,这次提供的扣具可以相容 intel 1200、115X、1366,AMD 部分仅相容 AM4,扣具部分基本与 ROG Strix 的款式一致,冷头端採用两件式的设计,需要将上下两块结合,稳定性与高阶 ROG 的款式相差无几,只是安装时需要花点时间把两片组合再一起,这次就使用 AMD 平台做安装示範,AMD 扣具採用了是快拆的单边锁扣设计,安装上需要注意哪些部分,在下一段会详细说明。 →扣具一览,左边是 AMD,右边是 Intel。 →冷头端口具为两件式设计。 →组合时需要注意下半扣具的四个卡点,是否都有扣上。 AMD 平台在安装时,要先将不用锁螺丝的一侧钩上,接着再将另一侧钩上,当两边都安装完成后,记得不要忘记将螺丝拧紧,笔者建议玩家将螺丝拧到最紧,因为在第一次组装时,拆下后发现仅有一半的散热膏有压到处理器,但第二次完全拧紧之后就没有这个问题,并可以顺利完成测试。 →无螺丝一侧需先扣上。 →螺丝一侧卡上后,务必将螺丝拧紧,避免有部分位置无法接触到散热器。 风扇的部分就直接固定到冷排上即可,方向玩家们一装机需求自行决定即可,另外包装内有附风扇 1 对 2 的连接线及灯效 1 对 3 的连接线,玩家可以透过连接线来整理线材,让组装时更方便,而这款散热器採用的 4-Pin RGB,千万不要误接 3- Pin ARGB 的接点,接错会导致硬体损毁。 →风扇安装是意图。 → 1 对多 的风扇及灯效连接线。 →左边 1 对 3 的灯效连接线,可以将风扇与冷头的灯效线串接在一起。 →风扇及灯效线记得与主板连接。 灯效一览 TUF Gaming LC 240 RGB 一体式水冷 效能测试 TUF Gaming LC RGB 一体式水冷在效能测试的部分,这次 intel 与 AMD 平台皆有测试,intel 的部分选择的是 10C20T 的 i9-10900K,不过 AMD 的部分由于手边的 R9 3900X 其他编辑在使用,因此就选择 8C16T 的 R7 3700X 来完成这次的测试,测试结果就给玩家们参考。 首先笔者採用 3DMark 压力测试模拟电脑在游戏运行下的温度表现。在 Fire Strike Stress Test 中 i9-10900K 及 R7 3700X 平均温度均落在 50 度上下表现还算不错。 另外透过 Cinebench R20 测试 CPU 多核运算下的散热表现,i9-10900K 温度约为 76 度,而 R7 3700X 温度则是略低,约在 66 度左右。 最后则是以 Prime 95 进行高负载压力测试,模拟影音转档等处理器满载的使用情境。这部分 R7 3700X 温度约没落在近 70 度,预设时脉此时维持 4.0 GHz 运行,不过 intel 温度就稍微高了些,预设时脉维持在 4.9 GHz,平均温度约在 92 度,不过烧机 不到 20 分钟便系统当掉,如果是选择 i9-10900K 的玩家,又需要处理器进行高附载运算,可能就要往上选择 ROG Strix 或是 ROG 的一体式水冷。 →intel i9-10900K 温度表现。 →AMD R7 3700X 温度表现。 TUF Gaming LC 240 RGB 一体式水冷 总结 TUF Gaming 一向都是为入门玩家而準备的,这次的 TUF Gaming LC RGB 一体式水冷也不例外,不过由于是水冷产品,又是主流 240 规格,因此在散热性能上不会像入门空冷散热器有解热能力比较弱的问题产生,不过在经过测试之后,也能发现在 intel 平台部分,对于 10C20T 的 10900K 在预设时卖下 (全核 4.9 GHz 时),在全速运转时会有温度压不住的问题,所以建议如果是使用 intel 平台的玩家,建议最高就搭配 8C16T 的处理器使用,而 AMD 的部分在 PBO 的设计下,基本上就比较不会有过热的问题,所以 AMD 平台的玩家可以放心选用,但依样建议最高也是搭配 8C16T 的处理器。 外型部分就青菜萝蔔各有所好,笔者个人觉得外观事还不错看,对于不追求 ARGB 的玩家来说,风扇扇叶大面积的的导光,这样的灯效其实效果就已经不错,而对于那些对 ARGB 灯效有追求的,笔者建议可以直接捏点预算 ROG Strix LC 240 RGB,毕竟该款产品还使用了 Asetek 第六代的冷头,性能会再增加一些。 散热器如何挑选,到头来也是个坑,玩家们除了看性能,还要看外型,这次 TUF Gaming LC RGB 一体式水冷售价为 3490 元,以这个价格入手一款入门水冷散热器,有着 Asetek 大厂的加持,并带 RGB 灯效及风格鲜明的外观设计,算是一款值得投资的产品,有兴趣的玩家可以参考看看啰~ 来源: TUF Gaming LC 240 RGB 一体式水冷 / 入门新选择,简化安装超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