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见习记者 闫晓寒 北京报道 "即使把钱退给我们,我们也不会再合作了,没有信任了。"8月13日,已经连续两周来到贝贝集团维权的供应商安和(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贝店给出的最新反馈结果是,公司资金确实出了问题,已经资不抵债,将寻找投资方,但无法给出具体时间。 据记者了解,从8月4日至今,陆陆续续有近200名商家来到贝贝集团总部,希望能要回自己被拖欠的货款和保证金。在供应商上门维权期间,贝贝集团始终未能出面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8月13日,《华夏时报》记者就资金流向问题与贝贝集团副总裁张龙珠联系,其表示暂不接受媒体采访。 200余名供应商上门维权 曾被视为行业独角兽的社交电商平台贝店如今陷入了欠债风波。 安和是一名服装供应商,2018年开始与贝贝集团旗下的贝店合作。据安和说,从2018年到2020年,贝店一般提现7天就能到账,但从2021年开始,贝店的回款周期改为10到20个工作日,即一个月到账。"当时觉得这么大的企业,可能只是业务增多了,资金应该不会有问题。" 但安和在今年6月9日提现后,货款一直未到账。"给平台发工单,平台回复说系统账单出了问题,让继续等待。"期间安和反复催款,贝店表示资金链正常,核对好了就可以打款。 部分供应商上门后,贝店最开始给出的回复是8月6日打款,但到了当天并没有打款,于是出现了部分供应商在贝贝集团总部拉横幅维权的情况。8月9日,越来越多的供应商来到贝贝集团总部维权,人数已经近200。同天,贝店发出公告,转型为淘宝、拼多多等外部电商的导流平台。 据媒体报道,已有的两个维权群都接近满员,有近千人维权。贝店拖欠数额和商家数都在不断攀升,"被拖欠货款达到500多万元的就有好几个",安和对记者说,截至8月13日,不完全统计被欠款供应商有1400家,拖欠金额近2.7亿元。不过也有媒体统计,在一份云文件中,登记欠款金额近1.4亿。 其中除了货款,还有商家入驻平台缴纳的1-10万不等的保证金。但由于必须结清货款才能退店,而贝店迟迟不打货款,店家就无法办理退店,退还保证金也就无从谈起,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有的商家在去年就结算清楚了,但保证金今年都没能打过来。" 8月11日,贝贝集团副总裁张龙珠在协商时表示,将资金问题归因于经营不善。 对于这一解释,供应商们并不认可。大部分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认为,此次欠款与贝贝集团今年新推出的希美品牌有关。"商家的货款和保证金都投入了希美,前段时间说希美投资了两个亿,我们认为都是贝店的资金。"安和表示。 官网显示,希美成立于2021年3月,是一个专注女性生活方式的品牌共创平台,定位高端市场。贝贝集团创始人张良伦曾在发布会上宣布,2021年贝店将" All in 希美",这背后是,包括贝店在内的社交电商平台试图寻求新出路的现实。 8月12日,《华夏时报》记者就拖欠货款一事致电贝店,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在正常运营中,"公司正在积极处理相关问题,暂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访,具体细节建议等待官方通告。" 社交电商式微 贝店也曾有过高光时刻。贝贝集团创始人张良伦出身阿里,2011年,张良伦离开阿里后,创立贝贝集团;2014年,他创立专做垂直母婴电商的贝贝网。 2017年,贝贝集团推出转型之作社交电商平台贝店,由平台管理着供应商、店主的交易资金及店家开店的保证金。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贝店的会员用户量就突破了5000万。QuestMobile于2019年发布的报告显示,贝店2018年度活跃用户增长率高达1837%,单季度订单量突破一亿,贝店一度被视为行业独角兽。 贝店诞生前后,云集、斑马会员等一批社交电商平台也纷纷成立。但社交电商自诞生起就因与传销颇为相似的模式饱受质疑,比如贝店的"三级分销"模式,B想要入驻平台,需要经过贝店店主A的邀约,入驻后,A能拿到提成;B再继续邀请新店主,这之后,不论是B卖出东西,还是B邀请的新店主卖出东西,A都能拿到相应提成。社交电商的模式主要依靠社交网络的裂变不断扩大规模,在"拉人头"的玩法模式下,很可能会陷入传销的漩涡。 虽然与传销有很大不同,但云集、贝店等社交电商平台的运营模式都曾深陷传销的负面传闻。2021年2月,社交电商花生日记就因涉嫌传销,被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904万。 与以往的热闹景象相比,如今的社交电商日渐式微,纷纷转型寻找出路。贝店此次被供应商讨要货款并不是孤例,2019年,淘集集就曾被来自全国的商家上门追讨货款。 随着对"三级分销"模式的监管收紧,贝店继续转型,升级为"会员折扣商城"。2020年3月,受疫情影响,贝店还进行了大裁员。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介模式的社交电商逐渐消亡,除了与其自身的模式涉嫌传销有关,综合电商的入场也挤压了社交电商的生存空间。 2018年前后,众多综合电商推出社交电商业务,包括网易旗下分享赚钱的平台"推手"、唯品会的社交电商项目"云品仓"等。这种激烈竞争的局面下,中小社交电商无以为继,"丛林法则"导致优胜劣汰。 庄帅认为,综合电商平台在商品和服务方面存在更大的优势,"综合电商平台结合小程序做社群电商和社区团购,其实也有中间商,但是他们不收取中间商的费用,并且给中间商提供更多商品服务和履约服务。"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社交电商在走下坡路的原因主要在于平台补贴减少,"社交电商用户属于价格敏感群体,与其他看重服务品质、体验的电商群体不同,很有可能会因为价格导向而转向其他平台。" 另外,社交电商还被认为红利期已过,许多社交电商都在转型做自有品牌,贝店此次陷入欠债风波也被猜测是由于其将贝店的资金用于自有品牌希美。 但曹磊认为,分销型的社交电商走下坡路,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交电商走下坡路,除了分销类型,还有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拼购型,以返利网、值得买为代表的导购型社交电商,目前仍在如火如荼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