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营房企巨头们大喊"活下去"的时候,以稳健著称的央企、国企反而更有了底气,纷纷逆势扩张,不断拿地,挤入前十。今年以来,中海地产年拿地超1400亿元,位居行业第一,成为最有钱的地产商。 一、民营房企"活下去" 过去20年,房地产业是民营企业的时代。像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龙湖等一大批巨头崛起,各个省份还有区域龙头,让房地产成为了创造富豪最多的行业之一。 随着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曾经也有大量的央企和国企杀入。不过,当时这种"不务正业"的行为,还是遭到了国家层面的打压和整顿,要求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 如今,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大洗牌。曾经的黑马纷纷掉队,在三道红线出来后,依靠高周转,高负债模式崛起的巨头们日子都不太好过。不少民营房企陷入了资金问题,根本没钱拿地,或者是保持了谨慎,不敢大幅拿地。 在民营房企巨头们大喊"活下去"的时候,以稳健著称的央企、国企反而更有了底气,纷纷逆势扩张,不断拿地,挤入前十。 今年民营房企销售下滑严重。房地产行业一直有"金九银十"的说法,也就是说9月和10月是销售的旺季,然而,今年却急转直下,异常惨淡,不少民营房企陷入困境。 昔日地产巨头恒大9月份销售额只有52亿,相比于去年同期的1416亿下滑96%。如果只是恒大这样,那也是能够理解,但百强房企有9成出现了下滑。前几名都未能幸免,碧桂园下滑34%,万科下滑近30%,融创下滑32.65%。很多房企显得非常谨慎,除央企国企外,民企参与度减少。 目前,北京第二轮集中供地落下帷幕,43宗地总起拍价格为1359亿元,而最终只成交了17宗地,成交金额约513.43亿元,平均溢价率4.2%。这一成交价格,较第一轮集中供地已近腰斩。 上海溢价率走低,流拍率达30%。与北京同日结束的上海第二轮集中供地,相比于第一轮同样大幅降温。7宗地块终止出让,多宗地块因未达到招标门槛,采用挂牌出让。最终进入挂牌环节的20宗地,剔除2幅城中村地块,其余18幅宅地中9幅底价成交,比例高达50%,而首批土拍中这一数字仅为22%。最终,上海第二轮集中供地收金480.5亿元。 多个城市整体溢价率明显下滑。数据显示:成都、天津等城市多宗地块均以底价成交,而广州、南京等城市土地市场热度也大幅降低。 已结束第二轮集中供地的15个城市平均溢价率为4.9%,较首批22城 16.8%的平均溢价率下降了11.9个百分点。其中广州、长春、济南、成都的平均溢价率仅0.8%、0.4%、0.0%、0.1%。不仅如此,第二轮集中供地流拍率也存在不同程度走高。 随着部分房企出现资金链断裂、债务违约等因素,导致多数房企开始收紧拿地资金,也使得第二轮集中供地出现了明显的流标现象。除广州外,合肥、沈阳第二轮集中供地流拍/终止交易比例也超过50%,长春、福州、天津、成都等城市超过30%。 整体看,第二轮集中供地至少30%土地相当于流标。出现这种结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房企大多缺钱,二是拿地利润空间不大。 二、房地产进入央企时代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再次洗牌,央企巨头纷纷崛起。2021年1-9月房企销售额前十名中,有6家是央企。房地产行业的央企老大保利集团,今年销售额超过恒大几乎没什么悬念。除了销售业绩的优异,央企也成为了拿地的主力军。 过去几轮集中供地遇冷,流拍不少,但央企都大手笔。以中海、华润、中铁置业、中建系等为代表的央企,和首开、住总、建工为代表的国企,参与度极高。 中海地产成今年最有钱的地产商。深圳21块地,央企和国企拿走九成,成都土拍的45家房企,30家是央企和国企,广州的24宗土地,国企、央企几乎实现了包圆儿。其它城市也差不多,民营房企似乎没钱了,央企和国企却荷包很满。 在这个低谷期,房地产央企老大保利集团却大举抄底,1-9月拿地金额达到1041亿元,排行业第三。然而,除了保利,又一家央企杀了出来,逆势崛起,全年拿地超1400亿,位居行业第一。 数据显示,中海地产一直位列中国房企销售前十名,仅次于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保利。中海地产发展一直非常稳健,是央企中的"利润王"。 2020年,中海地产销售额为3452亿元,营收1857.9亿元,净利润却高达439亿元。作为老牌央企,中海经营一直以稳健著称,负债很低,净负债率常年保持40%的红线。 中海的项目大部分在一二线城市,少部分在三线城市,可见其对房地产市场研究非常透彻,这也是它的优势所在。如今,中海逆势拿地,无疑是要弯道超车,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央行回应恒大事件 央行一周内两度公开谈恒大事件。10月20日,央行行长易纲在2021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的发言中提及恒大事件时表示,"恒大风险是个案风险,我们要避免恒大的风险传染至其他房地产企业和金融部门。" 5天前,在央行召开的2021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恒大集团总负债中,金融负债不到三分之一;债权人也比较分散,单个金融机构风险敞口不大。总体上看,其风险对金融行业的外溢性可控。" 如何应对房企风险? 易纲称"我们应对恒大事件的原则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受偿顺序,充分尊重并保护债权人和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在此过程中,尤其是要保护好已购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将坚持法治化的原则,确保所有债权人和利益相关方的正当合法权益得到公平对待。总体而言,有信心能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 如何看待近期楼市降温? 央行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金额保持平稳,与同期商品住宅销售金额基本匹配。其中,少数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受到一些约束,房价上涨速度得到抑制。 房价回稳后,这些城市房贷供需关系也将回归正常。此外,部分金融机构对于30家试点房企"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规则存在一些误解。原本应该合理支持的新开工项目得不到贷款,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企业资金链紧绷。 针对这些情况,央行、银保监会已于9月底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指导主要银行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 对于近期不少房地产企业海外美元债券价格出现下跌,这是市场在违约事件出现后的自然反应。目前,相关部门已到境外房企美元债市场的变化,将敦促发债企业及其股东,严格遵守市场纪律和规则,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妥善处理好自身的债务问题,积极履行法定偿债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