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身名位经脉骨度 头:头是诸阳经之会,凡一切物体独出之始都叫作头。 脑:脑是指头骨之内的脑髓。足太阳膀胱经脉联络于脑,肾的生理功能之一是主生髓,所以又说"肾属髓海"。髓主要贮存于脑,若髓海充足,则头脑精明;若髓海空虚,则出现脑转耳鸣、目眩、腿酸、倦怠嗜卧等症。 巅:巅是指的头顶。足厥阴肝经和督脉交会于巅顶,足太阳膀胱经上额交巅,足少阳胆经也交会于巅顶。巅顶部,俗称天灵盖。 囟:囟是指头顶前面的头骨。小儿初生未闭合时叫囟门,已闭合后叫囟骨,即天灵盖之骨。 头角:头角是指额两旁有棱的骨头处。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向上到达额角部,经筋循身后,上额角部。 额颅:额颅是指额前发际之下、两眉之上的部位,叫作额,也有叫做颡的。足阳明胃经循发际至额颅,手阳明大肠经上左角络头,手少阳三焦经筋结额上角,足太阳膀胱经筋上额部。 发:发由足少阴肾所主,又是血之余。 面:前边叫作面,后边叫作背。五脏的精气皆上营养于面部,所以面色白与肺相应,如气虚、血虚和津液亡失都会因虚而出现面色白;面色红赤与心相应,面色发黄与脾相应,面色发青与肝相应,面色发黑与肾相应。面色呈现黑色是因肾阴阳虚所致。颧骨之下,迎香穴之外的部位是面中央,与手阳明大肠经相应;两颧骨之内与面王(鼻尖部)以上的部位和手太阳小肠经相应,小肠的经脉循颊上至眼眶下而至鼻部,再行至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接。小肠气血盛则面部肌肉丰满,小肠气血虚则面部肌肉少,面色也不正常。 颜:颜是指前额中央两眉间,眉心以上叫阙,与咽喉相应。 眉:眉的部位属肝,肝的经脉从目系上行额,肝与胆相表里,所以足少阳经风热之邪夹痰则出现眉棱骨痛,这种病多累及眼睛,若两耳出脓则表示病情进一步加重。眉部属肝,又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应,若是太阳经气血充盛则眉浓有毫毛。 目:目是主司视觉的。肝开窍于目,所以眼病疹治必须首先考虑到肝。 睛窠:睛窠指的是眼珠。脏腑的精气皆上营养于目,从而形成了眼睛的可视功能。血之精华供给眼珠所须的一切营养物质。 瞳神:瞳神是骨之精华,内应于肾。肝肾同源,肾水虚亏而不能养肝,或肾精过度散失者可以出现瞳神散大无光。 黑珠:黑珠是指瞳子之外的黑轮,属肝。黑珠是筋之精,内连目系。目内廉深处是目系,肝火上冲则出现两轮红痛。 白珠:白眼珠是气之精,黑轮外四围白色的部位都属肺。若肺火上腾于目,则白珠出现红色血丝。 两眦:两眦,统称目眦。靠颞侧的称锐眦、靠鼻侧的称内眦,在脏属心。小肠及三焦的经脉经筋均行至目外眦,胆的经脉起于目外眦,经筋结聚于目外眦,小肠经脉的支脉至目内眦,膀胱的经脉起始于目内眦。 眼皮:上下眼胞皆属于脾,肌肉组织功能主司其约束作用。足阳明胃经的细筋网维于下眼胞,足太阳膀胱经的细筋网维于上眼胞。目网指的是上下眼胞的睑边,又叫目睫,主司眼的开合功能。 睫皮:睫毛属脾。若脾胃气虚,眼胞皮肉紧缩,胞楞拘急,目不能开,生长在胞楞的睫毛便会倒入眼中,这种情况叫倒睫拳毛,又叫拳毛倒插。 目泪:泪是肝之液,风行则水动,如肝风内动则常泪出。还有在肝火盛的情况下也容易泪出,这就好象烧竹沥一样,用火烤则竹沥渗出。若病人迎风流泪,是风火之邪相合所致。若突发悲哀伤及于心,此时悲痛泪出是气与肝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目眵(音chī):目眵,俗称眼屎,多属肺气结硬于此。 目眶骨:目眶是指眼窝四周的骨头。上边的叫眉棱骨,下边的叫琢骨,之外就是颧骨了。 琢(音zhuō):琢骨是指目下的眶骨,颧骨内侧与上牙床部分相连。 頞(音è):頞是指鼻梁,也就是常说的山根部。 鼻:鼻子,是主司嗅觉的器官。 山根:足阳明经脉交山根处,可作望诊中望心的参考。因其位于阙庭之下,又称为下极,故《灵枢》说:下极者心也。 鼻柱:鼻柱在山根下。相家说:年寿是指鼻尖部位,在望诊中可作诊断肝病的参考,年寿的左右与胆相应,可作诊断胆病的参考。 面王:面王指鼻尖,又称鼻准。相家说:鼻头也叫明堂,属土,与脾相应。明堂两旁为等边相等,上有迎香穴,另上有鼻孔深处之通道。相家还说:兰台廷尉应胃,足阳明胃经起始于鼻的两旁,其经筋亦结于鼻旁。 鼻孔:手阳明大肠经经脉挟鼻孔而行,手太阳小肠经经脉抵于鼻,足太阳膀胱的经筋结于鼻下两旁。 颧:颧为颧骨,若病人两颧现为赤色多预视肾有虚损。足太阳膀胱、足少阳胆、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筋结聚颧部,足阳明胃经的经筋合于颧部,手太阳小肠经的颧髎穴在眼下颧骨部位下面锐骨端的凹陷中。 人中:人中在鼻下方、唇上方的皮肤纵沟部,可作为望诊时诊断膀胱、子宫病变时的参考。若人中沟平浅,嘴边无有胡须的男性多患有不育症。手阳明大肠的经脉交叉于人中部,督脉的水沟穴也在人中部。 琢:是指琢与鼻旁间近生门牙的骨部。 顑:顑,俗称之为腮,是指口旁颊前之软组织处。 耳:耳是主司听觉的器官。肾气通于耳,肾元充足则听觉聪敏,若耳的听觉功能异常则应首先考虑到肾的原因。 蔽:蔽是指的耳门。 耳廓:耳廓是指的耳轮。足阳明胃经上行于耳前,其经筋结于耳前;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行于耳前,手少阳经筋循耳前,足少阳经筋循耳后,皆属于目外眦;手太阳小肠和足太阳膀胱的经筋皆结聚于耳后完骨;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皆行于耳后部位。 颊:颊是指耳前颧部脸的两侧部位。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经筋皆上行于颊,手太阳小肠经只有经脉上行于颊,足阳明胃经的经筋循颊而上行,足少阳胆经经脉、经筋皆循行过颊,足厥阴肝的经脉下行颊里,手少阳三焦经经脉从耳上角以屈下行颊部,两支脉亦在颊部相交而行,足阳明胃经的颊车穴就在耳的下方。 曲颊:曲颊是指颊之骨。因其曲而向前,形如环形,受下牙床骨尾之钩而名。 颊车:颊车是指下牙床骨。下牙床骨总载诸齿,能细嚼食物,故叫作颊车。 口:口是主司言语和食物摄入的器官,属脾。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之经脉交于口,脾主司运化,食物进入口后藏之于胃,脾运化其精微物质以营养五脏,所以五脏的功能与脾关系密切,其功能旺盛与否皆验之于口。 唇:唇是指口之外端,由是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阴明胃经所主。热邪盛则唇深红,寒邪盛则唇淡红,邪气实则唇红活,经气虚则唇黄白,脾燥则唇干,脾热则唇裂,肝风内盛则唇润动不止,脾虚寒盛则唇现青色。或者因七情聚然变化,动火伤血,或心火传脾,或饮食肥腻厚味,湿热伤脾,皆可出现口唇肿及白皮皱裂如蚕茧,或唇下肿黑如枣。 吻:吻是指口的四周,口上生有胡须,大肠所主。 颐:颐是指口角后面颊之下的部位,生有胡须,胆所主。 颏:颏是指口之下,唇至最下边的部位,俗称下把壳。男性颏上生长有长须,胃所主。 颔:颔是指颏下与结喉之上两侧肌肉软组织之处。手太阳小肠经筋结于颔,足少阳胆经的经脉、经筋皆行于颔。 齿:齿系指牙龈所生长的骨质部分。内床部分叫齿,在外整齐的部分叫牙。牙齿由肾所主,齿为骨之余,故牙齿之病多归肾论治。临床先分清齿病是在牙床还是病在牙齿,上牙床属于足阳明胃经,喜寒而恶热,下牙床属手阳明大肠经,喜热而恶寒。如果牙床的病治牙,牙的病而去治牙床,是怎么也治不好的。 舌: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是主司味觉的器官。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手少阳三焦经之经脉、经筋均系于舌。 舌本:舌本即指舌根。 颃颡:颃颡是指口内直上咽喉壁上的后鼻道,主司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悬雍垂:悬雍垂是张口作"啊"音时所看到的喉部似乳头样的小舌,俗称叫作礁嘴。 喉:喉是通声音、气息的通路。喉在咽前方,与肺相通,主司气体交换,故称作肺系,也说作喉气通天。肺热甚则见喉哑,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阴肾经皆循行于喉。 咽:咽是指饮食的通道,在喉腔的后方,与胃相通,主司饮食物的纳入。胃口在膈膜以下,咽部至胃的长度是1.6尺,通称之为咽门①,咽门以下有膈膜,咽气与地相通。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的经脉挟咽,足厥阴肝经循喉,心、脾、肝三经之邪均可出现咽喉干的病症。 喉咙:喉咙是肺所联系的器官。 嗌:嗌是由所系,是指咽的下端,食管的上口。手太阳小肠经之经脉循咽,其病邪可致嗌痛。手少阳三焦经之病邪可致嗌肿。 会厌:会厌是喉管上窍似皮似膜的组织,上司开合,系声音的门户。若饮食下咽时会厌不闭,则可能饮食物误入气道。凡舌抵上腭时则会厌能闭,若喉、咽、嗌、会厌四器官组织之功能有一个失去了,病人就会因不能正常饮食而死。 结喉:结喉是指喉部正前方向前突起部分,相当于喉的管头(喉头的甲状软骨)部。瘦人多突出于颈前,胖人则多隐于肉中而不现于外。 上横骨:上横骨是指喉前凹陷中,天突穴之外小湾处,横骨旁接锁骨。 拄骨:拄骨是指膺部以上,缺盆之外的部位,俗称锁子骨,内接上横骨,外与肩胛关节相接。 肩解:肩解是指肩端的骨节缝处,即肩胛关节。 髃骨:髃骨是指肩端之骨,即肩胛骨头臼之上棱骨,其臼接臑骨上端,俗称肩头。其上肢外展曲屈肩部高于表面之骨,其下棱骨在背部肌肉内。 肩胛:肩胛是指髃骨之末端成片状的骨头,亦名肩髆,俗称锨板子骨。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的经脉、经筋都到肩;足少阳胆经经脉到肩上,肩井穴即属于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阴肺经的经筋皆结聚于肩曷穴。 臂:臂是指人之上身的双上肢通称,一名叫肱,俗称胞膊,中节上下骨交接处叫肘,肘上之骨叫臑骨,肘下之骨叫臂骨,臂有正辅二骨,辅骨在上相对短细偏外,正骨居下相对长大偏内,正辅二骨都是下接腕骨。 腕:腕是指臂和掌骨连接之处,以其回旋屈曲得名。在外侧之骨叫作高骨,一名锐骨,也叫腕骨。 鱼:鱼是指掌外侧之上,手大指节后,肌肉隆起处,其形状象鱼而得名。 手:手是指上肢能持物的部分。掌中叫手心,手心之对侧叫手背。 掌骨:掌骨是指各手指本节后的骨头。手掌中的各掌骨叫壅骨,汇聚而成掌,并非是一块骨头。 手大指:手大指属肺经,手太阴肺经自腋下行,循臑内,至大指出其末端,其经筋也是起于大指之上的少商穴部位。少商穴在手大指内侧去爪甲如韭叶处,少商穴是肺经的井穴;循手掌侧直上到大指本节后有鱼际穴,鱼际穴是肺经的荥穴;在掌后横纹头有太渊穴,太渊穴是肺经的输穴;在太渊穴之后有经渠穴,经渠穴是肺经的经穴;在手腕后一寸五分处有列缺穴,列缺穴是肺经的络穴;在上肢屈曲时肘横纹中有尺泽穴,尺泽穴是肺经的合穴。其经脉,循内侧上行靥内廉,入腋下,其散筋复从腋下上肩,结聚于肩端的骨缝中。 食指:食指属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和经筋都是起于食指端商阳穴的部位。商阳穴是大肠经经气所出的部位,其位于食指端去爪甲如韭叶处,是大肠经的井穴;经气流于本节前内侧二间穴,二间穴是大肠经的荥穴;经气渐盛于本节后三间穴,三间穴是大肠经的输穴;脏腑原气汇聚于合谷穴,合谷穴是大肠经的原穴;在侧腕中有经气正盛的阳溪穴,阳溪穴是大肠经的经穴;在腕后三寸有联络表里经的偏历穴,偏历穴是大肠经的络穴;屈肘时肘横纹头有经气深入的曲池穴,曲池穴是大肠经的合穴。其经脉如此再经手三里、肘髎、手五里三穴直上到肩前。 中指:中指属心包络经。手厥阴心包络经脉自腋下循臑内,入肘臂至中指出其端,其经筋也起于中指内廉之末端的中冲穴处。中冲穴是心包经经气所出的部位,其位于中指端去爪甲如韭叶,中冲穴是心包经的井穴,占有主宰地位。其井穴、输穴等都在治疗疾病方面与心包络脉有密切的关系;在松握拳,屈中指无名指时,有在两指之间的经气流于此的劳宫穴,劳宫穴是心包经的荥穴;在掌后两筋之间有经气渐盛的大陵穴,大陵穴是心包经的输穴;在距腕横纹二寸两筋之间有联络表里经的内关穴,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在距腕横纹三寸有经气正盛的间使穴,间使穴是心包经的经穴;再向上到肘关节处,在微屈肘时肘中央凹陷中有经气深入的曲泽穴,曲泽穴为心包经合穴。其经脉上循臂至天泉穴,结于腋下。 无名指:无名指属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和经筋均起始于无名指外侧的关冲穴处,关冲穴是三焦经经气所出的地方,穴在无名指外侧端去爪甲如韭叶处,是三焦经的井穴;经气流于手第四、五掌指关节前凹中液门穴,液门穴是三焦经的荥穴;经气渐盛于手第四五掌指关节间后方凹陷中的中渚穴,中渚穴是三焦经的输穴;脏腑原气汇聚于手腕中的阳池穴,阳池穴是三焦经的原穴;在直上腕后二寸有联络表里经的外关穴,外关穴是三焦经的络穴;在腕后三寸有经气渐盛的支沟穴,支沟穴是三焦经的经穴;在肘外大骨陷中(尺骨鹰嘴)有经气深入的天井穴,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再向上经臑部有肩髎穴。心包络的支脉,是从手掌中别出,循无名指出其端,与相表里的手少阳三焦经相交接。 小指:小指内侧属心,外侧属小肠。手少阴心经循臑下行于肘,出小指末端,手少阴心之经筋起始于小指末端内侧心经经气所出的少冲穴,少冲穴去爪甲角如韭叶,是心经的井穴;直上在掌内后廉锐骨中有经气渐盛的神门穴,神门穴是心经的输穴;又经过络穴通里,通里在腕后一寸凹陷中;又有经气深入的少海穴,在肘后大骨外肘端五分处,取穴时屈肘向头得之,少海穴是心经的合穴;最后是极泉穴,在臂内腋下筋间。手太阳小肠经的经脉和经筋都起于手小指外侧小肠经经气所出的少泽穴,少泽穴距爪甲一分,是小肠经的井穴;经气流于小指外侧本节前凹陷中的前谷穴,前谷穴是小肠经的荥穴;经气渐盛于小指外侧本节后的后溪穴,后溪穴是小肠经的输穴;循经向上有在手外侧腕骨前起骨(豌豆骨)下凹陷处原气汇聚的腕骨穴,腕骨穴是小肠经的原穴;在手掌后高骨下有经气正盛的阳谷穴,阳谷穴是小肠经的经穴;在腕后五寸处有联络表里经的支正穴,支正穴是小肠经的络穴;在肘下锐骨之后(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有经气深入的小海穴,小海穴是小肠经的合穴。手太阳小肠经由此上循臑外后廉,出肩后骨缝,绕行肩胛,交于肩上。 爪甲:爪甲是指人的指甲,足趾也是一样。《内经》说:肝主筋,爪为筋之余。 歧骨:凡是骨头分岔的都叫歧骨,手足都一样。 肺:肺在喉下,喉在咽的前面,主司呼吸。肺系坚空,与肺管相连接,呼吸出入之气通于心肝之窍。《内经》说:肺好象是宰相,主一身之气,人体内外上下的活动都需要它来调节。其形状好象挂着一样,附着于第三胸椎,肺有二十四孔,行列分布,以协调诸脏的功能。肺脏是各种脏器之长,且又是心脏的华盖。 《内经》还说:肺经常多气少血。《难经》说: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计有八叶,主藏魄。《中藏经)说:肺为生气之原始,是五脏之华盖。张介宾说:肺叶白莹,所说的华盖是指肺能遮盖诸脏,虚如蜂窠,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肺之一衰一长,替换自然,主司清浊之运化,是人身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膺:膺是指人体胸部两旁高处。足阳明胃经的经脉到膺部,足少阳胆经系于膺部。 胸:结喉以下叫缺盆,缺盆以下叫胸。手太阴肺经布于胸中;手太阴肺和手少阴经之经筋结于胸中;足太阴脾经的经脉、经筋都散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上胸中;足少阳胆经下胸中;足少阴肾经经脉入肺并注于胸中;手厥阴心包络之经脉起于胸中,其经筋散于胸中。 心:心的重要性就好比是君主,人的聪明智慧都来自于心。心居肺管之下,膈膜以上,附着于第五胸椎,与脉相配属,荣华表现于面部的色泽,开窍于耳①。又说开窍于舌,还说心经少血少气。《难经》说:心重十二两,有七孔三毛,能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张介宾说:心脏尖圆,形如连蕊,其中有孔多少不一,以导引天真之气。心脏下无透窍,上通于舌,其有四系以与其它四脏相联系,在外周有黄赤脂以保护心脏,这就是心包络。在心脏的下面有膈膜与脊周组织相互交回,以遮蔽浊气,使其不能上熏于心肺或胸中。 心包:心包位于心的周围,以顾护心脏,即是两乳之间的膻中穴部位。大凡经脉和经筋多由胸下膈或自膈贯胸,如手太阴肺、手少阴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阳胆、足少阴肾、手厥阴心包络七经的经脉、经筋皆过于此。手少阳三焦经经脉亦布于膻中。张介宾说:心包一脏,《难经》说其无形,滑寿说心包一名手心主,是以人体内脏机能活动表现于外的征象来说明的。在心的下面,横膜以上,竖膜以下,其筋膜如丝,心之外周所裹黄脂。与心肺相连系的是心包,这种说法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凡是说其无形的有失欠妥。《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有十二官之说,但其中唯独缺心包一官,而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二句文字。今考证心包,藏居膈的上面,其经脉起始于胸中,正是膻中之所在部位,其位居相火,代君行事,实际上就是臣使之官,这一官也即心包之官。 曷骬:曷骬是指胸骨而言。 乳:乳是指胸部两侧隆起有头的肌肉组织,妇女以乳汁来哺育婴儿,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头属足厥阴肝经。 鸠尾:即指蔽心骨,其质系脆骨,在胸部下的歧骨部位。 膈:膈是指胸部和腹部的分界处,心脏下面的膈膜,其前与脐平,后与第十一胸椎相平,四周与脊相连,所以能遮蔽隔离浊气,使之不能上熏心肺,其俗称叫罗膈。十二经脉中惟独有足太阳膀胱经不贯穿横膈,其余经脉病变都能出现膈部病痛。 肝:《内经》说:肝譬如为将军,谋虑都是从它那儿来的。又说:肝在膈的下面,上面系于第九胸椎之下面,足厥阴肝经是多血少气之经。肝脏与筋相配合,其荣华主要表现于指或趾甲,其功能主藏魂,开窍于目。足厥阴肝经联络心和肺,肝脏下面无孔窍。《难经》说:肝重二斤四两,左边三叶,右边四叶,共七叶。肝是一独立之脏,其治在左而其脏却在右胁部,其在右肾的前面和胃着附于第九胸椎。 胆:《内经》说:胆就象正义感很强的官员,具有决断的能力。又说足少阳胆经是多血少气之经。还说胆腑之外的十一脏腑功能正常与否,都与胆腑关系密切。《难经》说:胆腑在肝脏短叶之间,重三两三铢,长度有三寸,盛精汁三合。《中藏经》说:胆是清净之腑,称为中正之官,是指因其胆腑功能主贮存而不外泻。若胆腑被寒邪所伤则人易失眠,若胆腑被热邪所扰则人易嗜睡。 脾:《内经》说:脾胃受纳水谷,好象主管粮仓的官员,饮食五味对人体的营养供给都是由脾胃产生的。又说脾好象能以言正人的官员,智虑由此而出。还说脾主藏意,并说其形如刀镰,与胃同膜相连,附着在上之左腧即第十二胸椎下。若听到胃内声响则说明胃在蠕动,胃之蠕动则说明其在消化食物。脾的功能之一是主运化,其与肌肉相配,其荣华表现于口唇,所以说脾开窍于口。还说,足太阴脾经是多气少血之经。《难经》说:脾重二斤三两,广扁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统摄血液,温养五脏。《中藏经》说:脾主消化五谷以供给其它脏腑营养的需要。 胃:胃是容纳、消化水谷的脏腑,是各脏腑营养供给的源泉,所以说胃气是人一身的根本。咽系柔软内有空腔,下与胃相接,是饮食物进入于胃的通路。咽至胃的长度是一尺六寸,通称为咽门;胃体周围长一尺五寸,直径长五寸,伸直长二尺六寸,胃体横屈,可容纳水谷三斗五升。通常情况下存留饮食物二斗,水一斗五升就满了。又说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难经》说:胃重二斤一两。张介宾说:胃的上口叫贲门,饮食水谷之精气由此而上输布于脾,肺将其宣布于诸经。胃的下口即小肠的上口,名叫幽门。 三焦:《内经》说:上焦的作用是升化蒸腾,象雾露一样弥漫,以灌溉全身;中焦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吸收精微,通过脾的转输,以营养全身,象沤渍食物一样使之变化;下焦的作用是排泻,它象沟渠一样把水液糟粕送出体外。又说:三焦似是主疏通水液的官员,全身行水的道路由它管埋。还说:手少阳三焦经是少血多气之经。《中藏经》说:三焦是指人体三部的功能,称作中清之腑,总督人体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各部功能,三焦通畅,功能正常,则人体内外、上下、左右皆通。它灌溉周身,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腹:横膈以下叫腹,俗称之为肚,肚脐以下叫少腹,也称之为小腹。 脐:脐是人初生脐带所系之处。脐上五寸的上脘穴处即上焦;脐上四寸的中脘穴处即中焦,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脐上二寸的下脘穴处,也就是胃的下口属于下焦,是幽门,传入小肠。旧时说按三部化分,正即是此上、中、下三脘部。现在说中脘部痛属脾,当脐而痛属肾,小腹痛属肝,肝与脾之说是对的,但当脐而痛属肾有失欠妥。心与脾的经筋结于脐,胃的经脉和经筋挟脐,所以说脐应属脾胃,肾的经脉与经筋从腰贯脊并不循行到脐,故而脐痛从肾论治的谬误之说容易误人。 肾:《内经》说:肾是精力的源泉,能产生智慧和技巧。又说:肾附着于第十四椎下,足少阴肾经是少血多气之经,肾与骨相配合,其荣华表现于发,开窍于二阴。《难经》说:肾有两枚,重一斤二两,主藏精和志。《中藏经》说:肾是精神所居之所,人体性命的根本。张介宾说:肾有两枚,形如红豆相并而曲附在脊的两旁,左右相距各一寸五分,其外有黄脂包裹着,各有两条系带,上条系于心,下条趋向脊下大骨,在脊骨之端和半个拳头一样。其中有两孔,是两条系带所过之处,上通行脊髓到脑中,与髓海相连。 命门:人身体的中部有命门,命门附着于脊骨,与脐相对。在它的右旁有一小窍,是三焦之气所出之所,即指先天无形之火,叫作肾间动气;左啻一小窍,是真阴水气所出之所,也是无形的,它随相火而潜行周身以温煦滋养四末。命门在中,各旁开一寸五分是左右两肾,两肾之间一点真阳是人类生身之根本,其中有相火而代心君行事,故又叫作小心。 小肠:《内经》说:小肠好象是主司受物的官员,在接受脾胃已消化的食物后,进一步起到分化作用。又说:小肠后附于脊,前附于脐,从左向右环绕堆迭共有十六个弯曲,周围二寸半,直径不到八分半,长三丈二尺,能容纳食物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半还要多。又说:小肠上口在脐上二寸近脊处,饮食水谷由此而入,脐上一寸外附于脐是水分穴,此正当小肠下口,水分内应小肠,小肠的功能是泌别清浊,使水液渗入膀胱,食物滓秽流入大肠,还说:手太阳小肠经是多血少气之经。《难经》说:小肠重三斤十四两。 大肠:《内经》说:大肠好似主管运输的官员,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过程是在大肠最后完成的。又说:回肠在脐部开始向左环绕重迭也有十六个弯曲,周围四寸,直径一寸半,长度是二丈一尺,能容纳食物一斗,水七升半。又说;广肠附着于脊部,接受回肠的内容物,是食物糟粕排出的通路。广大周围八寸,直径二寸半,长度是二尺八寸,能容纳食物九升三合又八分之一合,手阳明大肠经是多气少血之经。《难经》说:大肠重二斤十二两,肛门重十二两。张介宾说:回肠是以其环绕重迭而名;广肠是回肠最广大部分,直肠即是广肠的末端又下与肛门相连结。 膀胱:《内经》说:膀胱好似主司水液的官员,它是水液聚会的地方,经过气化作用以把水液(尿)排出体外。又说:膀胱当十九椎,在肾的下面,大肠的前面,有下口而无上口,在脐上一寸水分穴处为小肠的下口,是膀胱的上缘,水液由此而别回肠,随气化泌渗而入膀胱。水液的出入皆由气化所为,水液进入时气化不利则水液进入大肠而成泄泻,水液排出时气化不利则溺窍闭塞而成癃闭或水肿,足太阳膀胱经是多血少气之经。《难经》说:膀胱重九两二铢,大九寸,能容纳九升九合尿液,膀胱口大是二寸半。 宗筋:足厥阴肝经和经筋结聚于阴器,联络诸筋;足太阴脾和足阳明胃的经筋汇聚于阴器;足少阴肾的经筋也结聚于阴器。尿道口即是前阴,督脉所起始之处。 毛际:毛际,是指宗筋(指前阴或专指阴茎)以上,或小腹以下横骨部位的阴毛处,下横骨俗称为盖骨。任脉由会阴穴上行毛际处,冲脉起于气街,气街即气冲穴,属足阳明经,在毛际两旁,所以阳明经血气盛则毛美而长,阳明经血气少则无毛。足厥阴肝的经脉与经筋入行毛际,足少阳胆经绕行于毛际。 睾丸:指男子的外肾,阴茎下面阴囊中的两个丸状组织。 篡(音cuàn):是指横骨以下,两股之前相结合之凹陷处,前后两阴之间叫下极穴,又叫屏翳穴、会阴穴,也就是指的男性、女性阴器所在之处。 脑后骨:俗称脑杓。 枕骨:枕骨是指的脑后骨隆起的部分。枕骨因人而异,有的有条状突起,有的平,有的长,也有呈圆形的等。 完骨:耳后的棱骨叫作完骨,是指在枕骨之下,两旁呈显条状的骨头。 颈项:是指颈部的主干部分。又说颈是颈部主干部分的侧面,项是指颈部主干部分的后面,俗称为脖项。颈前有缺盆穴,属胃经,在上横骨上左右各一,缺盆是十二经脉循行所过的主要通路。大肠、小肠、胃、胆、三焦的经脉皆入行缺盆,肺、胃、胆、膀胱的经筋均结聚于缺盆。缺盆穴之中即是任脉的天突穴,是颈前正中第一行经脉;缺盆的上面有人迎穴,在喉间旁开一寸五分,属胃经,这是颈前第二行经脉;在人迎穴后一寸五分是扶突穴,属大肠经,这是颈中第三行经脉;扶突穴后有天窗穴,属小肠经,这是颈中第四行经脉;在天窗穴之后是胆的经脉,胆脉在颈中无穴,这是第五行经脉;在足少阳胆经之后有天牖穴,属三焦经,这是颈中第六行经脉;在天牖穴的后面有天柱穴,属旁胱经,这是颈中第七行经脉;在颈部正中央是督脉,有风府穴,自前第一行经脉至后中一行,这是第八行经脉。 颈骨:俗称天柱骨。《医宗金鉴》在刺灸心法要诀中说:颈骨者,头之颈骨,肩骨上际之骨,俗名天柱骨也。 项骨:指头后主干骨的上三节圆骨。 背:指后背部大椎穴部以下,腰部以上的通称。 脊骨:也叫脊膂骨,俗名脊梁骨。督脉主脊,手阳明大肠经挟脊,手少阴心经与脊里细脉相连,足太阴脾的经筋附着于脊,足少阴肾的经筋与经脉贯于脊,足太阳膀胱经脉与经筋挟脊,其经筋分左右上项。其左右距脊一寸五分为第二行经脉,平第三胸椎叫肺俞穴,平第五胸椎叫心俞穴,平第七胸椎叫膈俞穴,平第九胸椎叫肝俞穴,平第十胸椎叫胆俞穴,平第十一胸椎叫脾俞穴,平第十二胸椎叫胃俞穴,平第一腰椎叫三焦俞穴,平第二腰椎叫肾俞穴,平第四腰椎叫大肠俞穴,平第一骶椎叫小肠俞穴,平第二骶椎叫膀胱俞穴。距脊旁开三寸是第三行经脉,魄门对应肺俞,故肺藏魄;神堂对应心俞,故心藏神;魂门对应肝俞,故肝藏魂;意舍对应脾俞,故脾藏意;志舍对应肾俞,故肾藏志;膏盲俞对应第四胸椎。 膂:是指脊骨两旁隆起的肌肉组织。足少阴肾和与其相表里的足太阳膀胱经脉循膂而行。 腋:腋是指肩之下,胁之上缘,俗称肐肢窝。手太阴肺的经脉与经筋入于腋,手太阳小肠的经筋结于腋,足少阳胆的经筋行于腋,心包络的经脉抵于腋。 胁肋:胁是指腋下到肋骨尽处的统称,肋骨是指胁部的条状骨,总称为胁肋,又叫作胠。足厥阴肝和与其相表里的足少阳胆之经脉布于胁,手厥阴心包络经与经筋挟胁,足太阴脾的经筋结于肋,足厥阴肝的经脉布于肋。 季胁:是指胁下的小肋骨,俗称软肋。手太阴肺的经脉抵季胁,足少阳胆的经脉与经筋乘季胁。 秒:是指胁下无有肋骨的空软之处,足少阳胆的经脉乘于秒。 腰骨:是指脊骨第十四、十五、十六椎,即第二、三、四腰椎的合称,是尾骨以上之骨。其形中凹、上宽、下窄,方圆二、三寸许,两旁有四孔,下接尾骨上际。足少阴肾的经脉入腰,足太阳膀胱的经脉抵于腰。 胂:是指腰下两旁,髋骨以上的肌肉群。 臀:是指胂下尾骨旁隆起肥满的肌肉组织。足太阳膀胱经脉贯于臀,其经筋结于臀。 尻:在腰骨以下,指第一骶椎至第五骶椎的五节之骨。上四节纹之旁左右各有四孔,其骨的形状是内凹如瓦,长四至五寸,上宽下窄,其最末一节更小,尤如人参芦一般,叫作尾闾,又名骶端、橛骨、穷骨,位置在肛门后,在其骨上外两旁形如马蹄状,附着两髁骨上端,髁骨俗名叫骻骨。足少阳胆之经筋结于尻。 肛:是指大肠的下口。肛门与直肠相接,直肠与大肠相接,大肠与肺互为表里,在肺气充足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大肠传导功能的正常。 下横骨、髁骨、楗骨:下横骨在少腹的下面,其形如盖,故叫盖骨;在其骨左右两个大孔上二分,出向后之骨首形状尤似张开的扇子,下一寸左右附着于尻骨的上面,形状象马蹄状的叫髁骨;下两分出向前的骨头末端似楗柱,其在臀内,叫作楗骨,与尻骨呈鼎足之势,是坐姿时的主骨,女性称交骨。骨面叫作髋,侠髋形状如盆之凹陷处叫作机,又叫髀枢,与股之髀骨相接,这就是环跳穴处,所以环跳穴处有五个名字。 股:股是双下肢的通称,俗称大退、小腿。其中节上下的交接处叫作膝,膝上面的大腿骨叫髀骨,是下肢的大骨,膝以下的小腿骨叫胻骨,是小腿的大骨。下肢的肌肉属脾,其筋属肝,其骨属于肾。 阴股:下肢内侧称阴股,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的经筋与经脉均循股而行。 髀骨:膝以上的大骨叫髀骨,其上端如杵接于髀枢,下端似锤,与胻骨相接。 胻骨:胻骨,又叫臁、胫骨。胻骨有两根,前面的叫成骨,又叫骭骨,其形粗,是膝部外突起的大骨。在后面的叫辅骨,其形细,是膝部内侧的小骨。 伏兔:伏兔是在髀骨前面,膝关节以上,隆起如伏兔的肌肉组织处。 膝解:即膝关节缝处,膝属于脾、肾、肝。凡人长期过度安逸则容易发生膝软无力的病,长期过度劳累则易发生膝关节痛如针刺。脉洪数有力多由肝肾阴虚,虚火亢进所致,症见痿软无力,多是本病的表现;膝关节痛如针刺,多是标病的症状。 膑骨:膑骨(膑与髌同),是指膝盖骨。 连骸:连骸,是指膝外侧的二高骨①。 腘:腘,是指膝关节后弯曲处,谷称腿窝。 腨:腨,是指小腿肚,一名腓肠,属足太阳膀胱经。 踝骨:踝骨,是指胻骨下面与足背的上面两旁突出的高骨。外侧的叫外踝,内侧的叫内踝。 足:指下肢走步的部分,俗称脚。 跗骨:指足背,一名足趺,俗称脚面。跗骨是指足趾本节所有的骨。 脚心:指脚掌之中心部分。 三毛:指足大趾爪甲后叫三毛部,三毛部之后横纹叫聚毛部。 踵:足下走路时着地的部分,俗称脚底板。 足趾:趾,是指脚趾,有五个。其称作趾,是与手指相别,足大趾本节后内侧圆骨形状突出者,叫核骨。 足大趾的外侧属于足厥阴肝经,内侧属于足太阴脾经。脾的经筋、经脉皆起始于足大趾内侧经气所出的隐白穴,隐白穴是脾经的井穴;经气流于节后凹陷中的大都穴,大都穴是脾经的荥穴;经气渐盛于内侧核骨下的太白穴,太白穴是脾经的输穴;在大趾本节后一寸有联络表里两经的公孙穴,公孙穴是脾经的络穴;在内踝前三分凹陷中有经气正盛的商丘穴,商丘穴是脾经的经穴;经脉循胫骨后结于膝内辅骨经气深入的阴陵泉穴处,阴陵泉穴是脾经的合穴;从此直上到阴股结于髀部箕门穴之处。臀部下叫作髀。足厥阴肝的经脉与经筋都是起始于足大趾外侧丛毛部经气所出的大敦穴,大敦穴是肝经的井穴;经气流于足大趾趾缝中的行间穴,行间穴是肝经的荥穴;经气渐盛于跗上本节后二寸动脉中的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的输穴;结于经气正盛的内踝前一寸中封穴,中封穴是肝经的经穴;再从踝上五寸是联络表里两经的蠡沟穴,蠡沟穴是肝经的络穴;再直上到内辅骨下横纹尽处是经气深入的曲泉穴,曲泉穴是肝经的合穴;由此上行阴股经足五里、阴廉穴上行。 在以前的说法是:足中趾属胃,足阳明胃之经筋起于中趾内侧经气所出的历兑穴,历兑穴是胃经的井穴;经气流于足次趾外侧凹陷中的内庭穴,内庭穴是胃的荥穴;经气渐盛于内庭穴后二寸的陷谷穴,陷谷穴是胃经的输穴;经气汇于跗上去内庭五寸的冲阳穴,冲阳穴是胃的原穴,所以胃病出现足跗肿痛或趾不用等症;再自足跗直上,循足胫部在足腕系鞋带处有经气正盛的解溪穴,解溪穴是胃经的经穴;又经外踝上八寸联络表里两经的丰隆穴,丰隆穴是胃经的络穴;结于经气深入的膝下三寸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上行膝循着伏兔部结于髀,髀前膝上肌肉隆起处是伏兔,后面为髀关,经脉自伏兔直行向下足跗部,进入足中趾内间。其支脉,从跗上分出,入大趾间,出其端。 按:足阳明胃经指的是足大趾之次趾,而不是中趾,此处必是传抄之误。胃的经脉起始于鼻旁,下行到陷谷穴。陷谷穴在足大趾次趾间,本节后陷中内庭穴在足大趾次趾外间,凹陷中的历兑穴在足大趾次趾之端去爪甲如韭叶的地方,三穴明明指的是在次趾,与中趾无关,由此可知是 "中"字之误。那么,中趾属哪经呢?《内经》说:其分支,从膝下三寸分出,下行而至中趾外侧,这与前面所说的内庭、历兑穴也不矛盾,中趾也属于胃经。 足第四趾属于胆经,足少阳胆之经筋起始于第四趾外侧经气所出的窍阴穴,窍阴穴是胆经的井穴;经气流于足第四趾与趾歧骨间的侠溪穴,侠溪穴是胆经的荥穴;在侠溪穴上一寸五分有经气渐盛的足临泣穴,足临泣穴是胆经的输穴;在侠溪穴上四寸五分有经气汇聚丘墟穴,丘墟穴是胆经的原穴;在外踝上四寸有经气渐盛的阳辅穴,阳辅是胆经的经穴;在外踝上五寸处有联络表里两经的光明穴,光明穴是胆经的络穴;再沿着胫骨上行至膝外廉下一寸处有经气深入的阳陵泉穴,阳陵泉穴是胆经的合穴。其经筋从此上走髀,分为两支,行于前面的结聚于伏兔部,后者结于尻部;其直行的,上行至胁下空软处;其经脉自大腿外侧下行到达膝外缘,循胫骨向下入外辅骨之前,抵外踝前,至足跗,进入第四趾、小趾之间。其支脉,从足背分出,走向足大趾末端,又返回穿入爪甲,出爪甲后二节间的三毛部。所以足少阳胆经,血气盛则胫部毛长而外踝部肥大,血气少则胫部无毛而外踝部瘦小。足少阳经发生病变,则易出现膝关节、胫腿部、外踝关节处及诸大小关节都痛。 足小趾的下面属肾经,外侧属膀胱经。足少阴肾的经筋与经脉,都是起始于足小趾的下面,斜走脚心经气所出的涌泉穴,涌泉穴是肾的井穴;经气流于内踝前一寸大骨下然骨穴,然骨穴是肾的荥穴;其经筋结于跟踵,踵是指的足跟凸部分,跟是指的踵上鞭筋处,鞭筋处凹陷中有经气渐盛的太溪穴,太溪穴是肾经的输穴;自足跟转入足跟后,在踵中大骨上两筋间有联络表里两经的大钟穴,大钟穴是肾经络穴;在内踝上二寸有经气正盛有复溜穴,复溜穴是肾经的经穴;再上行于踹,出行腘窝内缘,结于内辅骨下经气深入的阴谷穴,阴谷穴是肾经的合穴;经筋从此与足太阴经筋并行,上行于阴股。足太阳膀胱的经筋,起始于足小趾外侧经气所出之处的至阴穴,至阴穴是膀胱经的井穴;经气流于本节前凹陷中有通谷穴,通谷穴是膀胱经的荥穴;在本节之后有经气渐盛的束骨穴,束骨穴是膀胱经的输穴;在外侧大骨下有经气汇聚的京骨穴,京骨穴是膀胱经的原穴;在外踝后、跟骨上有经气正盛的昆仑穴,昆仑穴是膀胱经的经穴;自足跟直上,到外踝上七寸处有联络表里两经的飞扬穴,飞扬穴是膀胱经的络穴;经过踹部,结于经气深入的腘窝中,腘窝即指委中穴处,委中穴在膝后腘窝内横纹中央,是膀胱经的合穴。其经筋由腘窝上行于臀部。足太阳膀胱经脉,从腰下行,抵于腘窝,向下至足,出行足小趾外侧端。所以足太阳膀胱经病变,易出现腘窝部似被捆绑及小腿肚痛的象裂开一样和足小趾不能活动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