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福建德化,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闻名中外的德化白瓷。其实这里还是个青山绿水度假的好去处。其中九仙山,更是享有"中土蓬莱第一山"的美誉,年均气温12度,1658米的海拔,不仅是天然氧吧,更以云海佛光雾凇闻名。 关于九仙山名字的由来,众说纷纭。据县志载,昔有道士九人居此修道仙去,故得名。这座年均雾日300天的大山山顶还有全国重点、福建省唯一的高山气象站——九仙山气象站。素以 "奇如黄山,秀如泰山,险如华山"而着称的九仙山,不仅气象万千,变幻莫测,自然景观的奇峰异石与洞窟泉瀑丰富,人文底蕴也十分深厚,是福建很适合夏天旅行之地。 说到人文,不得不提摩崖石刻。这里有宋、元、明、清时期的50余处摩崖字刻、诗刻,其中弥勒洞内外的摩崖为九仙山石刻最为集中的地方。"圣门"正中有两行字为"丹鼎何年鹤驭,白云此处仙家"诗刻。西侧顶端有一巨石如鼓,名为"天鼓",当地群众视"天鼓"为陀兜率天洞内的"法宝",与之相对的是一块凝视苍天的"天狗"岩石。据称,"天鼓"与"天狗"一并镇守于圣门,有保护净土之意。在观景台看角度最好,看起来最逼真,栩栩如生。 而九仙山的镇山之宝——唐代弥勒石雕造像就在弥勒洞中。这是唐开元丙辰年(716年)前,开山僧邹无比坐化前雕刻的。相传,此原貌酷似张果老,他常和其他七仙在九仙山弥勒洞聚饮,日夜奏乐。唐开元年间,渭人邹无比在洞左"天然室"修真,厌其聒耳,便改雕成弥勒。此后仙乐遂息,仙人遁迹海外。也有人说邹无比就是九仙山除了八仙之外的第九仙。了解之后,更让我们迫不及待想进洞一探究竟。 洞门上有明代进士、刑部侍郎詹仰庇留下的"兜率陀天"横写题刻。左右各有竖刻"侍郎詹咫亭"与"温陵张文奎",字体不大,但遒劲飘洒。 静坐洞中的弥勒石刻造像。此造像高2.7米、座宽3米,是闽南地区最早的弥勒石造像之一,虽经千年风化,线条依旧清晰,保存异常完好。佛高 2.7米 ,底座近似圆形,周长 8.9米 ,胸围 5.2米 ,肚大,体态丰满、匀称,笑容可掬,雍容华贵,富有大慈大悲的神韵。观赏者无不为之动容,随之微笑。石雕前有悟佛的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它是九仙山高深玄妙,出世绝伦的人文艺术。 建议大家一定要登顶,才能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观景象。而在夏日,时而云海缥缈,时而日丽山青,特别是雨后天晴之际,空山如洗,翠竹青松在阳光下凝碧吐绿,更是赏心悦目,让人心情舒畅。 说实话,我们在德化三天,去了两次九仙山,第一天在弥勒洞大雨折返。第二天山脚下天晴,我们登顶后突然雾气氤氲,再接着又开始洋洋洒洒的雨水飘落。但不同天气,正好见证到不一样的九仙山。 雾气缭绕的九仙山真的彷如仙境,让人打心底油然而生"我欲乘风归去"的念头,天然去雕饰的美丽无法复刻,只能通过镜头去记录这美好时光。 在最高点有九仙台,可以看到八仙过海的石雕。不少人在这里打卡留念,导游说,当你一个人站在八仙面前,可以假装自己是第九仙。 有人说,九仙山的美可以归纳为奇、秀、险、怪、幽、旷、奥七大特色,最大的特点是"地中山、地中潭、地中瀑",华北罕见,令人叫绝。如果你去德化,不妨亲自去探寻一番,挖掘更多独特之处吧。 Abby Tips: 德化暂时无高铁直达,除了自驾游的朋友,自由行的小伙伴可以搭乘大巴到德化汽车站,有德化到上涌镇、葛坑、杨梅方向的班车,可在九仙山隧道出口下车,步行10分钟到景区。 门票:九仙山成人门票 景区车票1张合计72元,雾凇天气可能停开景区车。 早上5:00开始售票,周末及节假日5:15发第一班车上山,非周末7:30发第一班车。下午17:30停止售票,18:00发最后一班车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