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上次来苏州也是十一,匆匆一瞥,平江路上的评弹,山塘街的青石板路,连空气里都弥漫的吴侬软语,让我再一次追随它而来。一下火车,潮湿的空气和桂花香味就把我包围了。坐在公交车上,望着眼前飞驰而过的黑瓦白墙,碧绿的河水两侧柳叶翻飞,虽已是中秋,这里却到处生机盎然,倒有点像春天了。不禁想起苏轼的诗: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住名人老宅 入住苏州小雅国际青年旅舍,马大哈上线,定错房间,今天打开手机细看,才发现自己半个月前订的居然是男生间!幸运的是旅社恰好还有空房,软磨硬泡之下,工作人员答应我可以入住。人品爆棚。 这是个非常舒适的江南小院,规整的鹅卵石地面,青苔斑驳,古树环绕,阳光慵懒地灌满小院,白墙黑瓦的屋檐,沧桑斑驳的木色窗棂,安静地可以聆听风吹树叶声。 而这里也曾是清末官员陈世倌的行馆,后入住同治进士庞庆麟,他的子孙后代,有的成了教育家,有的成为文史学家,还有建筑师,而曾写出《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著名作曲家赵元任是庞家第二代庞元启的妻妹之子,而庞元启三子庞京周是一名颇有名气的医师。 旅社隐藏于繁华平江路的幽静之处,周围有不少名人故居,比如我就邂逅了赛金花曾住过的地方。还有一家豪华酒店,层叠的院落,让我把这里当成了旅游观光景点。 沐浴在满城桂花香中,漫步平江路,揣摩着深宅大院中深藏的故事,好奇地望向不经意间邂逅的名人故居,走在即便下雨也踩不出脚印的青石板街,听着角落里传来咿咿呀呀的评弹曲调,就连公交车报站都能听到的吴侬软语,桨橹轻摇,水波浮动,清风袅袅,草木葱茏,这便知道,是真的到苏州了。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是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作品,排队的时候听到不少人也是慕名而来。照片看过许多次,第一次立体完整地看到还是很震撼。这座现代建筑,一眼就能看出浓浓的中国风韵味,黑白相间,无论尖角还是平面,都完美地融入了这座多园林的江南城市。 馆中修竹茂林,透过八角中式窗可望向窗外,碧绿清幽,即便游客如此众多,也透出一股舒适和清凉。 馆中从一层到三层展现着吴越文化的历史和辉煌,陶瓷、玉器、苏绣,书写着吴地的文化和底蕴。三楼正在进行韩国纸文化展览。 穿过博物馆是太平天国忠王府,府内九曲回廊,似迷宫一般,雕梁画栋,处处显现出江南民居的方正优雅,想起苏轼的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门口的雕像是张自成唯一留下的雕像。 又见诚品 苏州的诚品书店是第二次来,虽然过节,但是游客没有想象中多,不再像第一次来那样充满好奇,到处找角度自拍,而是认真地掠过一排排书架,摸索着那些进口书的质感,发现诚品里设计建筑和生活类的图书非常丰富,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提升自己"的分类一栏,不是很多大同小异的书店看到的励志书、成功学,而大多是日式美学,断舍离,或者心灵成长类的书籍。 幸运地,在这里看到了微微恩小姐的《单身这点英勇》,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安静地读完。窗外,华灯初上。像微微恩小姐活出单身的英勇和璀璨一样,这个夜晚也变得璀璨起来。 从诚品出来,高楼大厦的华丽灯光宣示着这是个灿烂而热闹的夜晚。或许因为这里比较偏远,游客和行人都很少,让我想起8点以后的上海外滩中心附近。 因为金鸡湖就在附近,于是我沿着昏黄的路灯,一路寻觅过去。湖边游客行人极少,微雨过后,空气里氤氲着湿腻,雨后的天空蒙蒙胧,月光努力地冲破云雾,发出暧昧的光芒。空气里,微风送来的桂花香时而浓,时而淡。 很快,就走到了金鸡湖的月光码头,这里已经变成酒吧街,散落的酒吧是这里的主角,还未走近,便先被驻唱歌手的歌声吸引了,清亮的嗓音投入地演唱着五月天的歌,酒吧门口由灯光搭建的彩色花束尽情流泻,跟着几位游客到了湖的另一边,更加热闹,灯光迷离闪烁,酒吧里略带摇滚的歌曲一首接着一首,独自向湖的另一侧走去,看到了不远处的巴塞当代美术馆。 遥望湖面,远处有零星灯光,苏州的空气比上海还要湿润,沉浸在这份湿润中,尽情享受着阵阵桂花香和一首接一首的音乐,信自踱步。不远处看到湖边立着两组雕塑,一组是代表着姑苏传统文化的评弹,一组是现代乐器表演。 此时已接近10点钟,临近的灯光渐次暗了下来,我依依不舍地往回返了,再次经过酒吧门口,认真地去打量这些来自各地的游客们,他们尽情享受着深夜的鸡尾酒和大排档,就着湖水谈笑风生,桌上的烛光都有种微醺的暧昧,而驻场歌手们的歌声仍然飘荡空中,或许对他们来说,这个夜晚刚刚开始。第一次看到苏州的另一面,让我想起越南的会安,厦门的曾厝垵,成都的九眼桥,任何一座小清新的城市背后,都隐藏着如此的热烈、躁动和不安。而对于如我一般的旅者来说,或许是永远走不进去的。 回到平江路大概11点钟,路上偶尔有行人走过,大部分的店面都关闭了,白天的繁华在此时归于沉寂。路过的苏州人家传来谈笑声,温暖的灯光下,是忙碌了一天或者度过了美好一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