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有效和家长沟通) 教师除了每天要和学生打交道外, 还得跟家长保持联系。 和家长打交道是一门艺术,常常让很多教师,特别是初职教师,感到手足无措。 到底该如何做,才能与家长保持有效沟通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十一学校的 魏倩老师是如何做的吧! 明确和家长沟通的目的 教师和家长之间存在的时空差,使得双方的沟通变得不那么容易和高效,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和家长沟通时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如果目的不明确,很容易就被学生误解为老师是在告状,效果会适得其反。那么,和家长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呢? 01
全面了解学生,多元评价学生 每个人都是多面的、立体的,而我们只能看到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并不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联系家长不只是为了反映学生的问题,还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这样,我们对学生的认识和评价就是多元的,在做教学和教育工作时便可以更有针对性。当我们所说的跟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和切身利益相关时,我们的观点就更容易被他们接纳。 教师从家长处至少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1. 孩子眼中的学校是怎样的。 2. 孩子眼中的班级是怎样的。 3. 孩子的喜好是什么。 4.孩子的优缺点是什么。 5. 孩子何时觉得有成就感,何时会有受挫感。 6. 孩子口中的朋友。 7. 对孩子影响比较大的人。 8. 孩子在学校之外的活动情况。 02
交流学习进度,促成多方合作 我们不提倡通过家长向学生传话,也不提倡告知所有学生家长本学科的教学进度,因为如此一来,会大大加重教师和家长的负担。 但个别自制力差的学生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双重监督,所以,教师就有必要和其家长交流近期的教学进度和作业布置情况,以便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督促学生。 03
交流学生近况,促进学生成长 学生也是一直在变化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他们,因此,和家长沟通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交流学生的近况: " 是有进步还是退步了?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效率如何?心情如何?有无好习惯养成 这些都可以是我们和家长沟通时的切入点。 和家长沟通的途径 主要有以下途径: 集体沟通和个别沟通 在网络时代,很多教师都建立了家长微信群,以便和家长实时沟通。这是典型的集体沟通方式,相比个别沟通,集体沟通蕴含的学问更大。 曾国藩曾说过:"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在家长群里,应多采用积极的态度,对孩子的努力和成绩给予表扬,而不是批评孩子不努力。因为对犯错误的人来说,被当众批评带来的激励作用甚小,所造成的伤害却很大。所以,在家长群里,要多表扬,慎批评。 例如,有一位老师在家长群中发了以下通知。 各位家长好,本周要求背诵《岳阳楼记》。目前,赵同学、钱同学、孙同学、李同学……已经成功背诵下来,特此表扬。尚未完成背诵的同学还请各位家长督促。语文重在积累,请各位家长重视。谢谢各位,祝周末愉快! 果不其然,那些被表扬的学生家长高兴地在群里回复了,而那些未被表扬的学生家长则默默督促自己孩子抓紧背诵。 对那些努力的学生,这种方式能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而对那些不够努力的学生,这种方式也达到了"虽无批评,胜似批评"的效果。 在家长群中还可以分享教学进度。许多家长曾跟笔者抱怨无法从孩子那里听到"实话",不知道教学进度和学习任务要求。 因此,教师可以在家长群中分享教学进度和学习任务要求,这无形中延长了教师的手,使得教师和家长的合作更加"亲密无间"。 和家长沟通的小技巧 1.态度适当 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家长最先注意到的是教师的态度,在家长眼中,教师应当是专业的、有规划的,且易沟通的。在家长面前,教师既要注意规划性和条理性,也要注意礼节。 教师联系家长的出发点一定是为了让家长引导孩子进步和成长。当教师抱着这种心态和家长沟通时,就不会出现态度不佳和言辞不当的问题了。请看以下两种方式。 ①您好,最近您家孩子在课堂上频频和旁人说笑,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扰乱了我的上课兴致和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致。请您多加教育,非常感谢。 ②您好,您家孩子最近在课堂上频频和旁人说笑,可能会影响他的上课效率与课下写作业的效率和质量,而且会导致他人对孩子有意见,影响他和其他同学的相处,给他以后的人际关系处理带来负面影响。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所以我建议,我们分别和孩子谈一谈此事,希望孩子能有所改善。 第二种方式显然是立足于学生成长而发出的言论,更容易让家长与学生心服口服。 2.和家长口径一致 随时和家长沟通,目的就在于和家长取得共识。如此一来,对待同一件事,教师和家长的说法就是一致的,学生也更容易相信教师和家长。 3.不刻意回避学生 教师在联系或约谈家长时,比较有效的办法是不回避学生,可以当着学生的面分析他的优缺点、优劣势,这样可以避免给学生带来一种"教师和家长在自己背后说坏话"的错觉。 此外,如果方式恰当,学生就能够感觉到教师约谈家长是真正为了自己的成长而采取的一种措施,而不是为了惩罚自己。 4.描述行为,不做评论 下面两种沟通方式,您认为哪种更有效? ①您家孩子最近特别浮躁,上课状态和作业落实情况都不太好,请您在家多教育、多督促。 ②您家孩子最近在课上和别人说话次数有点儿多,作业落实不太好。比如,今天上课时,孩子左顾右盼,我教育多次无效,帮他调换座位,他也极不情愿。如果孩子有心结的话,我们还是早点儿为他解开为好。 当学生犯错误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行为本身,而不是直接用"懒惰""不礼貌""自制力差"等词语来评价甚至贬低学生。 上面的第一种方式只是笼统地摆出问题,而第二种方式就有具体的事例支撑。这样家长在和孩子谈话时也有据可依,否则极容易让孩子有一种老师故意"针对自己""贬低自己"的错觉。 5.要解决问题,而非仅仅提出问题 您认为下面哪种沟通方式能真正解决学生的问题? ①您家孩子最近作业落实情况不太好,跟孩子谈了,他说最近做作业经常到晚上十二点,我想一定是因为孩子的学习效率比较低,所以提醒您注意孩子的学习效率。 ②您家孩子最近作业落实情况不太好,跟孩子谈了,他说最近做作业经常到晚上十二点,所以想通过您了解一下孩子在家做作业的情况:是否约束他用手机?建议和孩子约定一个"手机使用公约",比如先安心做45分钟作业,之后放松10分钟,用手机处理一下相关事情。 第一种方式处于提出问题的层面,与其说这是在与家长沟通,不如说这是在向家长告状。也许家长早就发现了孩子存在这种问题,只是苦于不知道如何解决。教师这样做除了加重家长的忧虑外,成效并不大。 而第二种方式则处于解决问题的层面,这是在帮学生和家长处理问题,这种沟通方式才是有效的。 和家长沟通的误区 1.在家长面前比较孩子 入职之初,不止一次听到有人跟我强调教师岗位的神圣——"你手中的每一个孩子,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整个世界"。 作为教师,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每个家庭的整个世界。 一位教师的一个班级里有很多学生,免不了会有横向对比,但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切忌与其他学生比较,比如: " "你看班里的刘同学,上课状态好,作业质量也高。""这个要求一般同学都能做到,为什么您家孩子做不到呢?" " 教师本想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家长一点儿压力和动力,但却适得其反,家长和学生都会因此有负面情绪。 就像前面提到的,对某个具体的问题,教师可以给出具体的建议,切忌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压制学生和家长。 2.一味批评 对承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和家长来说,适当的批评能够促进其进步。但如果沟通中只有批评,未见表扬,甚至连一点儿改善建议都没有,那无论承受能力有多强,学生及其家长都有可能会失去进步的信心和动力。 所以,正确的沟通方式应当是以积极的态度为主,同时分析孩子存在的问题。 以下是几种可能会受欢迎的谈话方式: ①在学习方面,您家孩子值得表扬;但是在有些方面,他(她)还需要改进。比如…… ②您家孩子的优点不少,他(她)……但是也有几个小缺点,比如……如果能够戒掉这几个小缺点,就会更优秀。 ③您家孩子的优势在于……不足之处是……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取得更大进步。 3.通过家长向学生传话 您可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老师,您对孩子有什么要求?我一定叮嘱他。""老师,今天的作业是什么?我转告孩子。""老师,做这一类题的方法是什么?我回家跟孩子讲一讲。" 这种交流方式反映出一个问题:家长把自己当成了传话的中介。 事实上,家长所问的几个问题都是可以而且必须由教师传达给学生的。因为师生每天都要在课堂上见面,这些教学信息学生必须一清二楚,而不是通过家长提醒,否则会给教师和家长都带来不必要的负担,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不会得到提升。 家长需要从教师那儿得到的信息是关于自己孩子的更个性化的信息,而非这种普遍性的教学信息。当然,个别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其家长可以从教师那儿获得教学信息,以便对孩子加以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