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康的小常识(小学生健康知识10条)云南中医2019-09-16 10:14:371 早晨水龙头第一杯水不要刷牙 。 上海市质监局在对水龙头抽查时发现,超过2/3的水龙头重金属析出量超标,第一杯最好不要入口。如果发现早上刚放出来的水颜色不对时,可以先放一段时间,出水十几秒钟之后再入口。 2
牙齿没了也得刷牙 刷牙其实不仅仅是清洁牙齿表面,而是整个口腔环境,比如牙龈面和舌部。牙齿虽掉了,但粘膜、牙龈、牙槽等组织还在。 如果不刷牙,口腔中的致病菌一旦随着食道进入体内,容易诱发心脏、肾脏的疾病,甚至还会影响血糖的稳定。因此,即使老年人牙齿掉得所剩不多,仍然需要按时清洁整个口腔内环境。专栏靠谱中医说作者:云南中医100币9人已购查看 3
打果汁不如打蔬菜汁。 2杯下去就等于喝进去4~6个水果的糖分,不如把大量蔬菜和少量水果一起打碎,连渣子一起喝下去,虽然损失维生素C,但不放盐,还是有好处的。 4
"健康零食"基本就三种: 水果、坚果和酸奶。 5
酸奶要饭后1~2小时喝。 很多人认为酸奶助消化,所以饭后马上喝,但如果一餐吃得非常饱,饭后马上喝一杯酸奶只能增加肠道负担。 6
土豆不是菜。 如果米饭配土豆吃就吃错了,记住,土豆是主食。 7
莲藕是薯类。 不管是从外观还是口感都和紫薯、红薯相差很多的莲藕也是薯类,是水生的根茎类食物,也就是所谓的主食,碳水化合物含量甚至比山药都高。 8
只要不再高温加热,剩油可以用。 如炸完茄盒可炸花椒,做花椒油调味;做饼时,可以放过滤过的剩油;还可以用来焯菜或做汤,焯的时候在沸水中放入一勺油,这样菜叶颜色鲜亮,吃起来也不会塞牙。 9
补身体只喝汤没用。别把工作服穿回家 新衣服买回来先洗再穿;在医院、厂矿、车间工作的亲们下班后,应先洗手或洗澡,尽量不把工作服带回家中。 10
别给1岁以下孩子吃蜂蜜。 但这东西很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成年人有完善的肠道菌群,不用担心。 11
在外吃饭少吃花生。 外面花生是否霉变很难区分,花生、玉米、黄豆、坚果等食物发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可能使人急性中毒甚至死亡,长期低剂量也会增加癌症风险。水洗和烹调加工温度也不能将其破坏。 12
6岁以下儿童别用含氟牙膏 一周在家吃晚餐5~7次的人,比起一周只在家吃2次晚餐的对照组,患糖尿病几率降低15%。 13
冰箱不是保险箱。 即便放在冷藏室里,绿叶蔬菜也只能保存3天左右,其他蔬菜最好一周内吃完,避免营养价值下降。 14
洗碗不一定要用清洁剂。 如果做的菜不油腻,洗碗布加上热水也能搞定。洗涤剂中很多化学成分接触过多会干扰人体正常代谢。 15
体检中的空腹,当天不吃早餐即可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客观准确,很多血液检验都要求病人"空腹"。这是因为,普通进餐后,血甘油三酯将增高50%,血糖增高1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钾增加15%。 空腹是有时间限制的,上一餐到抽血时间间隔过短或者过久都不好。"空腹标准为约8到14小时无热量摄入,当天早晨不吃早餐就可以了。"如果空腹时间达到18小时以上,机体已经处于轻度"饥饿"的状态。 16
路边摊别吃。 大型医院周边很多路边摊卖饭卖快餐啥的,卫生条件是很不能保证的。医生群体一般都会避而远之。和洁癖无关。 17
起晚了也该吃点东西。 周末一觉睡醒已经11点了,那也得先吃点东西,你的胃已经等待了一夜,别等着和中午饭一起吃。 18
乳腺增生不用治。 一个体检下来,10个女生8个有"乳腺增生"问题,绝大多数是良性的,注意定期复查即可。 19
看到治宫颈糜烂的医院赶紧跑。 "宫颈糜烂"这个名称已经被取消,如果被诊断为这个东西,说明遇上不靠谱的医院或者医生了,赶紧跑。 20
首次就诊不用挂专家号。 首诊主要是询问病史、开具相关检验检查,挂了专家号也是开检查单让你去做检查,所以首诊挂普通号就可以。 21
不管服用任何药物,都要忌吸烟。 烟中含有的烟碱会加快肝脏降解药物的速度,导致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下降,使药物药效难以充分发挥。 22
测血脂:前三天少吃油腻食品 油腻饮食是影响血脂检测的最主要因素。由于甘油三酯受饮食影响很大,受检者须在体检前3天内少吃或不吃高脂食品,不要饮酒,同时检测前严格空腹12小时,才能得到一个客观准确的血脂结果。 23
柚子不能与降压药同吃。 但食物确实可能影响药效。柚子对非洛地平、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尼莫地平等地平类口服制剂可不同程度升高其血药浓度,造成低血压,但对氨氯地平无影响。 24
不存在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的说法。 遇到问题时,医生首先考虑的肯定是大人,因为只要孩子没生出来,大人的问题一定会影响到孩子,这没什么好选择的。 25
服用减肥药和维C:停药三天再体检 很多慢性病患者必须常年规律服药,如高血压、糖尿病、某些术后的抗凝治疗患者等。由于这些患者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不良事件,甚至遭遇生命危险,所以应在规律服药、改善病情后,再接受健康体检。 如果正在服用抗生素类药品、维生素C、减肥药物或避孕药,则应待停药3天后再接受体检。因为这些药品会影响到很多项目的检测准确性,如维生素C,由于其具有很好的还原性,因此会干扰大多数基于"氧化还原反应"而检测的项目,导致结果不准确。 26
打耳洞要慎重。 打耳洞也属于手术。如果你是疤痕体质,打耳洞易变成疤痕疙瘩,得手术切除。要是消毒没做好,乙肝丙肝都可能传染。 27
抓伤咬伤后注射狂犬疫苗非常重要。 狂犬病的致死率是几乎100%,有效的预防手段是注射疫苗,哪怕没有出血。 28
得糖尿病不是因为吃糖多。 I型糖尿病的主因是遗传,II型的主要原因是肥胖。 29
感冒不一定要吃药,但要小心并发症。 感冒这东西,吃药是一周,不吃是7天。但是,如果超过7天,病情还不好转,甚至出现高烧、全身关节疼痛、皮疹等,这时应该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30
体检非常重要。 越早诊断和开始治疗效果越好。 31
腹泻不用禁食。 尤其是对孩子。传统的腹泻治疗方法,主张让孩子禁食一段时间。其实这样不利于身体的营养补充。 32
不要往伤口上抹任何粉状的东西。 不管是割伤还是烫伤,受伤后在伤口表面涂抹的粉状物会造成严重的疤痕增生。流传已久的烫伤后涂牙膏、酱油更不靠谱。 33
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足量,足时使用。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就是因为细菌不能被抗生素完全杀死,残留下部分耐药性强的成为优势菌群。 34
别重复用药。 以感冒药为例,多数感冒药都含有解热镇痛的化学成分乙酰氨基酚,如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或是中西药物混合使用,总剂量会在不知不觉中超量,造成肝脏受损。 35
拔掉一根白发不会长十根。 决定长出来的头发是黑发还是白发,要看体内黑色素的分泌情况,与拔不拔头发没有关系。不过仍并不建议乱拔,因为拔头发有可能损伤发根。 老咬舌头可能是中风。 偶尔咬到舌头是正常现象,不是想吃肉了。经常会被咬着,常见出现的问题可能是中风,脑神经受压迫使舌不能灵活运动。 37
夜里磨牙不代表要用驱虫药。 "磨牙就是因为肚里长虫"的说法并不科学。引起磨牙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孩子精神紧张、牙合干扰,甚至一些全身性疾病。 37
常坐沙发不利于健康。 沙发质地太软,腰椎缺乏足够支撑,久而久之会导致腰部肌肉劳损、骨质增生,甚至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39
疲劳时别喝咖啡浓茶。 否则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巨大的伤害,心慌就是这种症状的表现之一。 40
头发能不染就不染。 1999年以来,上海各大医院血液科相继收治过一些不明原因的白细胞、红血球、血小板大幅度减少的血液病人。经医院病例分析和调查,这些患者均是彩色染发者,且都有两年左右的染发史。实在想染发的,最多半年一次。 41
上厕所要勤快。 长时间的憋尿,会造成自身抗感染能力下降,导致膀胱炎等尿路感染,严重的会影响肾脏功能、增大患膀胱癌的可能性。 42
仙人掌不能防辐射。 仙人掌在日照强烈的沙漠生长,能够抵挡阳光、紫外线的破坏。但阳光中产生的是一种"辐射能",与电脑屏幕或其他电器用品产生的辐射线是不同的概念。 43
孕妇防辐射服作用有限。 生活中接触到的基本都是非电离辐射,其辐射量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虽然防辐射服产品的面料确实可以防辐射,但这些衣服开口大且多,抵挡电磁辐射的作用十分有限。 44
"滴水观音"有毒。 虽然是常见的家养绿色盆栽。但是,滴水观音根、茎中的白色汁液有毒,滴下的水也有毒,其红色果实也同样有剧毒。 45
打鼾其实是病。 严重的还会引起呼吸暂停,甚至有些人还会在睡梦中死亡。 46
通风最能去除甲醛。 给予居室强制通风3个月后,室内的甲醛浓度降幅达到75%。 47
口服胶原蛋白没有皮肤美容功效。 吃进去都成了氨基酸,还有没有胶原蛋白的作用还不清楚。外涂也没用,蛋白质分子不能被皮肤吸收。 48
三无指甲油就别用了。 一些劣质的指甲油,其铅、砷、汞等重金属超标,还有一些添加了禁用的色素、荧光剂。长期使用这些劣质的指甲油,会出现慢性中毒,甚至致癌。 49
吃蛋黄派会吃出醉驾。 因为蛋黄派里含有食用酒精。豆腐乳、藿香正气水、漱口水,这些都是含酒精的,开车的朋友要慎重。 50
美白牙膏没那么神奇。 经常喝咖啡、喝茶、吸烟的人,美白牙膏的确能起到一定效果。不过受到刷牙时间的限制,以及刷牙时有效成分被稀释的影响,不可能刷几次就能白。 51
生首乌有毒。 生首乌有一定毒性,医院用的都是毒性更小的制首乌,去药店购买记得说明,也不要随意自己用药。 52
牙膏要用含氟的。 用含氟牙膏刷牙是防龋齿最有效办法,可降低蛀牙发病率20%~40%。 53
儿童食品纯属商家炒作。 所谓"儿童食品"其实只是在成人版食品上加些果蔬汁、维生素、益生菌等,减些盐和糖,实际效果不大。 54
自己在家酿酒非常危险。 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甲醇,工业生产的葡萄酒需配合其它微生物来降低毒性,但自酿酒无法控制甲醇含量。而且,酿葡萄酒前你会给葡萄消毒吗?可能你酿的酒就成了致病菌的培养基。 55
解酒药解酒只是个噱头。 市面上销售的"解酒药"只能说是具有保肝功能的保健品。目前没有大型临床研究证明这些成分能有效解酒。 56
没有"宿便"这个说法。 直肠平时是空的,并不积存大便。 57
房间里蒸醋并不能杀菌。 醋酸确实有一定杀菌作用,但它要求的浓度比食醋要高。 58
加湿器里不要加精油。 很多加湿器商家还会送你精油,然而那除了伤害你的肺并没有什么好处。 59
流鼻血仰头举手都没用。 仰头血液会被吞下产生不适感或呕吐。出血量大时,还容易吸入气管及肺内。至于抬手,手臂与鼻子不是在一条血管上。 有人说60条内容我根本记不住,其实不需要记住,您看过一遍后,脑子里自然就会有印象,下次遇到这个场景就会从脑子里蹦出来了。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爱护自己、爱护家人,从现在做起!觉得文章不错记得给小编点一下赞、留个言、转一转~ 本文选自国医大师健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