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海影都(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官网)
新上海影都(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官网)
▲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概念图
作为上海科技影都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近百亿元、整体建设规模约260亩,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6月10日正式开工。这是"上海文化"品牌的最新名片,也是践行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一项举措。
与此同时,全新的G60科创走廊影视文化产业基金战略合作完成签约。
今天上午十时许,上海科技影都·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开工仪式举行,来自于全球、全国影视文创产业的嘉宾共100多人参加了仪式。这一项目落地上海市松江区,是上海科技影都版图的最新一块,项目建设方为华策影视母公司大策集团和中国南山集团。
开工仪式上,上海科技影都·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项目战略签约8家。此前,项目尚未正式动工的背景下,已招商签约企业约20家,战略签约6家。大策集团方面表示,今年全年计划完成招商签约企业至少30家。目前洽谈中的企业包括:中国获得奥斯卡提名摄影指导的高科技特种拍摄服务团队公司、顶级虚拟动作捕捉拍摄公司、顶级后期制作公司等。下一步,项目还将面向海外进行国际招商,引入国际影视科技人才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背靠建设中的G60科创走廊,上海科技影都已与刚刚官宣落地松江的腾讯超算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也是建设中的科创中心,正在不断集聚企业、项目、人才,正在为中国电影从大国走向强国、电影工业体系从萌芽走向成熟,发挥引领作用。
▲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概念图
面向未来,
面向互联网,
覆盖影视全产业链
按规划,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项目与上海科技影都一致,从一开始就秉持"科创芯""世界窗"理念,面向未来,对标顶级。
项目首期规模77亩,具备企业入驻、业务聚集、科技影棚、项目孵化、技术研发、基金投资、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产业基地功能,将成为上海科技影都建设的重大园区平台,乃至长三角区域具备重大行业影响力的影视科技产业平台、国际影视文化合作交流平台和影视产教融合实训平台。
项目招商负责人、上海策湾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郗岳介绍了施工的分期计划:
★高科技影视棚区快马加鞭,将于2021年底前建成并投入试运营;
2022年上半年首期整体竣工投产。
★项目二、三期计划于今年年底前落地,计划2021年开工建设,2023年全部建成投产。
▲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高科技影视棚区概念图
项目整体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吸引影视剧、综艺、广告及短视频其他数字内容制作项目超过100个,吸引入驻影视全产业链企业200至300家,吸纳就业5000人,每年培训符合未来影视体系需求的各类人才超过2000人。同时,项目还计划与松江区政府携手吸引包括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分会场等重要节展落户。
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将以华策影视等行业龙头企业集聚为基地核心优势,形成"创意—生产—制作—发行—国际合作一产业生态"等完整的产业链运营能力,充分整合集聚全球前沿影视技术、企业、人才的全方位综合性影视产业平台。项目还将根据行业发展趋势,面向长三角乃至全国,广泛吸纳影视、文化、互联网、智能智慧、短视频网红电商等泛文化类产业企业全面入驻,特别是全国的头部短视频、直播企业及MCN机构等,打造面向高科技互联网、国际影视合作传播的影视产业平台,形成高科技影视工业+国际资源集聚+新内容新产业的未来数字化影视文创基地园区。
为更好地实现项目、企业、人才的集聚,项目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电影局以及松江区政府积极支持下,将打造基地+基金+产业集群的产业模式。今天签约的G60科创走廊影视文化产业基金将用于投资优质的长三角影视文创内容和产业项目,成为要素集聚的重要催化剂。
影视底蕴、区位优势、人才高地,
令上海独具优势
作为中国影视行业龙头企业,华策是"中国电视剧第一股"。早在2013年,华策影视集团旗下的上海克顿文化传媒,就入驻松江。初来乍到,有两点给这家来自杭州的公司管理层留下深刻印象:一是松江有良好的影视氛围和基础,如车墩等多个影视创意园区;二是松江区政府对影视行业的理解较为专业,各项政策、服务一看就是内行人。
通过克顿,身处上海的这些年,华策见证着上海近年来扶持、助推一系列影视产业的一步一脚印:2017年12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本是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打造"1+3+X"发展格局,建设松江大型高科技影视基地;2018年5月,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影视局等11个部门印发《关于促进上海影视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2018年11月,松江区政府印发《松江区关于加快G60科创走廊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对文化创意领域的重点企业给予支持;2019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上海科技影都总体概念规划》发布,同时面世的还有《松江区关于促进上海科技影都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上海科技影都概念图
按照上海科技影都的规划,项目选址松江南部新城,总面积60.58平方公里,坚持"科创芯""世界窗"异质双核发展理念,在全区范围内形成"双核驱动、四片联动、八点带动"的发展格局。
而松江发布的16条针对科技影都建设的扶持政策,几乎涵盖影视制作的每一道环节。从影视企业落地到后期高科技制作,从电影立项到协调取景地拍摄,从影视会展、宣传到人才培养等,被业内赞为"干货满满,诚意十足"。
正是在如此拳拳到肉的给力政策下,华策"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上海(车墩)高科技影视基地、昊浦影视基地、中视儒意影视基地、星空综艺影视制作研发基地、1905国际影视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影视项目正在松江加速集聚。
▲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概念图
一边是目睹上海这座中国电影发源之城对于影视产业的高度重视,另一边,华策本身也走到了发展新阶段的十字路口。
近年来,中国影视业进入高速发展期、高质量发展期。作为龙头企业之一,华策平均每年出品精品影视剧超1000集、电影十余部、大型综艺数部,占比均为全国前列。规模体量之大,促使企业萌生了内生性需求:拥有自己的影视基地,尤其是高科技影视拍摄园区。
一年半前,首届长三角文博会上,华策集团创始人、总裁赵依芳提出,要在上海投资打造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
华策影视董事、杭州大策投资总裁夏欣才说,企业有过一番深思熟虑。打个比方,全球影视技术已经迈入了5G时代,华策若要新建一座拍摄基地,不能停留在3G的理念中,而是必须对标全球顶尖水平,站到更高的起点上。最终,上海提出的电影工业高科技发展的站位,上海得天独厚的国际化优势,上海与松江市区两级政府对于影视产业扶持政策的力度——三大要素令华策决定把最新、最高标准的发展关键一步,走在上海。
"上海科技影都的‘1+3+X’布局,‘科技芯’‘世界窗’的定位,都让我们看到,上海的发力点是与全球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完全契合。所以我们相信,上海可以再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电影产业的重要一极,而华策作为内容企业的升级,正需要这样的发展环境。"
凭"店小二"服务在疫情中逆势推进,
凭营商环境形成人才的集聚效应
从构想到蓝图规划,再到土地摘牌、项目开工,郗岳连称"快"。而这番"快",放置于今年的特殊背景,尤显不易。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中国影视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困境。
疫情冲击下,一方面,华策集团信奉,疫情固然造成了一段时期的低迷,但产业也能把压力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动力。华策集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利用云办公、云签约等推动各项业务开展。
仅今年上半年,华策出品的《绝境铸剑》《爱情公寓5》《绝代双骄》《下一站是幸福》《完美关系》等9部精品剧在央视、湖南卫视、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先后热播,为全国人民抗疫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在影视行业受疫情冲击较大,行业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华策集团已全面复工复产,尤其是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克顿传媒以抗击疫情、助力扶贫以及明年建党100周年等献礼项目的创作和拓展。
对于此次投资,华策的深层构想是,能实现以项目反哺华策的内容创作——唯优秀内容才是长远之计。
另一方面,复盘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项目落地、土地摘牌、正式开工的过程,也能透视出上海营商环境的优质硬核。
目前,上海的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已进入高阶版本。就在新开工的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一侧,中视儒意影视基地、星空综艺影视制作研发基地等,都是上海科技影都持续引进的优质项目,体现着上海影视产业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成效。
更重要的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给优化营商环境出了道"附加题"。在此背景下,项目能在今年2月21日完成首期土地摘牌,其背后市、区、街道以及各职能部门高效的"店小二"服务不可或缺。
从土地摘牌到正式开工,不到四个月时间,同样是最贴心的"店小二"积极为市场主体纾困的注脚之一。
可以说,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的每一步,都牵动着全国影视行业的高度关注。无论是在疫情最严峻时刻的土地摘牌,抑或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项目开工,都为低迷的影视文化行业注入了强心剂。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项目即将开工的消息发布以来,影视产业链条上包括内容创作、拍摄、制作、后期宣发、影视教育、影视服务等百余家企业已与项目方取得联系,项目方松江政府政企全面合作,开展招商业务。
此外,中国南山集团是袁庚先生创立、招商局等作为股东的著名央企。南山集团全资子公司宝湾产城携手华策影视集团共同打造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项目,是中国南山集团关注中国文化产业建设,高纬度进入影视文创行业的重要举措。宝湾产城以"推动区域产城融合,赋能城市价值提升"为使命,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城市+生态"融合发展,为城市生长进步激活赋能,以实际行动不断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区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海,这片影视热土,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拥抱优秀人才、优质资源。在上海这个科技高地、这座具有工业基因的城市,这些人才、企业、项目,将共同助推中国电影工业体系走向成熟、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