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房产时事环球科技商业
投稿投诉
商业财经
热点动态
科技数码
软件应用
国际环球
晨报科学
新闻时事
信息智能
汽车房产
办公手机
教育体育
生活生物

外媒研究表明动物因接近人类而发生改变

  据外媒报道,大约8000年前,东南亚的游牧民开始饲养红丛林鸟,这是一种拥有明亮羽毛的热带鸟类,至今仍栖息在东南亚的森林和红树林中。这些鸟类的后代,鸡则在世界各地的农场和餐桌上都能找到。
  在瑞典Linkping大学的实验室里,动物行为学教授Per Jensen正试图在创纪录的时间内重现这种驯化过程。通过培育对人类表现出最不恐惧的红野禽,在仅仅11代中他就看到了明显的不同。他的实验还向人们展示了亲近人类对动物行为的巨大影响。
  Jensen说道:“如果你走进野生丛林鸟类的围栏,它们会试图逃跑并移动到围栏的另一端、在危险中扇动翅膀。我们培育出来的那些更温顺的鸟则会走到你跟前啄你的鞋子,它们想和人类互动。”
  丛林鸟在其他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它们跟同伴更合群,往往对探索周围环境更感兴趣。
  跟野生同类相比,它们体型更大、下蛋更大、大脑也更小--这些差异在鸡身上也可以看到。
  人类驯养动物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个过程跨越了数千年。查尔斯·达尔文是第一个注意到猫、狗和宠物兔子等家养动物除了“温顺”之外,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跟野生的祖先相比,宠物往往有柔软的耳朵和卷曲的尾巴;它们的下颚和牙齿也更小,皮毛上有白色斑点,繁殖更频繁。这种现象被称为“驯化综合症”。
  驯化综合症最著名的例子来自1959年的一项实验,苏联生物学家Dmitri Belyaev和Lyudmila Trut从一个西伯利亚毛皮农场取了几十只野生银狐并开始选择性地培育最温顺的动物。
  值得注意的是,仅仅几代科学家就培育出了温顺友好的狐狸。不仅仅是他们的行为发生了变化;狐狸看起来也不一样了。它们的口鼻较短,耳朵松软下垂,斑点斑驳,尾巴卷曲而又摇摆。
  尽管原因尚不清楚,但一种流行的理论是,当人类为了驯服动物而饲养动物时他们可能会无意中选择肾上腺发育不全的个体。肾上腺负责“战斗或逃跑”反应,所以肾上腺较小的动物不那么害怕。
  胚胎中形成肾上腺的干细胞也会发育成色素细胞及头骨、颌部、牙齿和耳朵的一部分。所以驯养综合症实际上可能是驯养动物偶然产生的副作用。
  在Jenson的研究中,野生鸟类和驯养鸟类之间最大的区别之一是脑干的大小,脑干是大脑中参与应激反应的古老部分。
  “大脑是一个非常昂贵的器官,消耗哺乳动物25-30%的能量,”Jenson说道,“如果你选择生长更快、繁殖能力更强的动物,你就对这些动物使用能量的方式提出了要求。鸡不需要像野生动物那样应对很多复杂的事情,所以它们可以用这些能量来促进生长和繁殖。”
  驯养综合症可能不仅仅局限于人类有意培育的动物。根据以色列海法大学动物考古学家Lior Weissbrod的一项研究,家鼠可能在1.5万年前就爬进了它的第一个储藏室。Weissbrod在地中海东部的纳图夫人狩猎采集文化留下的定居点发现了老鼠的牙齿。
  从那以后,老鼠走遍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在人类居住的地方安家。有证据表明,跟人类长期同居已经改变了老鼠的DNA。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员Anja Guenther从三个不同的家鼠亚种收集了150个样本。每个亚种都是在人类进化史的不同时期开始与人类同居的。家养小家鼠在12000 - 15000年前开始与人类共存,小家鼠和我们一起生活了8000年,而M. musculus castaneus直到最近才跟我们建立了关系--约3000 - 5000年前。
  Guenther在实验室里培育了几代小鼠。然后,她拿原来老鼠的后代用七种不同的食物拼图测试它们。每个拼图里面都有一只粉虫,老鼠只能通过推或拉一个盖子、从管子里抽出一个纸团或打开乐高房子的窗户才能得到它。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祖先跟人类共同生活时间最长的老鼠最擅长解决食物难题。
  Guenther说道:“这一定是进化在起作用,因为我们使用的动物在标准的实验室条件下饲养了好几代。我们测试的小鼠从未跟人类生活在一起,但它们的祖先曾与人类生活在一起。与人类生活在一起改变了老鼠的基因组成。”
  这位研究人员认为,家鼠之所以进化得更善于解决问题是因为人类把食物藏起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思想斗争使老鼠变得更加狡猾。
  “这就像一场军备竞赛。当我们开始向它们隐藏食物时,它们必须更有创新精神才能找到食物,”Guenther说道。
  虽然跟人类生活在一起可能会让一些动物如家鼠变得更聪明,但它们可能对果蝇产生相反的影响。
  D. melanogaster可能在至少1.2万年前首次跟人类同居,当时它被水果的气味吸引并飞进了生活在非洲南部的远古人类的洞穴。这些苍蝇接着跟着我们和我们的垃圾在世界各地飞。
  一个多世纪前,这些昆虫被选为基因模型以利用它们短暂的寿命和易于繁殖。从那时起,D. melanogaster就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实验室模型用于解决大量的生物学问题。并且有趣的是,研究果蝇的遗传学家都知道,实验室菌株远不如它们的野生表亲活跃。
  费城天普大学的进化遗传学家Rob Kulathinal说道:“任何在实验室工作过的果蝇都知道,如果一只果蝇从小瓶中逃了出来,它很容易就能抓住,你只需轻敲它的头部它就会掉下来。”
  为了找出是否还有其他的原因,Kulathinal比较了野生果蝇和实验室果蝇的基因组。他不仅证实了实验室菌株明显不如它们的野生表亲活跃,并且跟其他苍蝇的互动更少。另外他还发现了表明在过去50-100年里生活在实验室的苍蝇经历了快速进化变化的证据。
  Kulathinal并不是仅仅发现了一两个基因的变化,而是发现了整个基因的变化,尤其是那些跟大脑中形成新神经元有关的基因。这些变化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实验室果蝇的不同行为。
  虽然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Kulathinal有一个有趣的理论。“在研究实验室中,你必须每两周将果蝇转移到不同的容器中。当你拨动苍蝇时,跑得快的逃跑了,笨的留下了。所以经过几代人的进化,你最终会选择慢而愚蠢的苍蝇,而不是能够逃跑的更快的苍蝇。”
  那么是什么将狗、鸡、狐狸、老鼠和苍蝇联系在一起呢?不管选择与否,每个个体都跟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分享我们的生活和吃我们的剩饭时,每一个物种都必须克服对人类的恐惧才能生存。
  “当你开始思考几千年前驯化的最初阶段时,第一步肯定是减少了对人类的恐惧,因为害怕的动物无法繁衍,”Per Jenson说道。
  我们以狩猎为生的祖先不可能知道的是,许多其他变化会免费搭乘“驯服”的便车。
  【来源:cnBeta.COM】

研究科学家复活了生活在海洋动物体内19世纪末,科学家们对他们在某些温带海洋动物(包括海葵珊瑚和水母)的组织中观察到的黄色细胞感到困惑。这些细胞是动物的一部分还是独立的生物体?如果是独立的,它们是寄生虫还是给宿主带来中国科学家观测到最高能量光子改变对银河系认知5月17日消息,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dquo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rdquo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最高1。4拍电中国空间站两年11连发核心芯片不怕卡脖子继4月29日首次发射天和号核心舱之后,中国空间站建设第二发也准备就绪了mdashmdash16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NASA用卫星感知到了海洋表面下的潮汐内部潮汐,或内部波浪,指的是海洋表面下数百英尺的浪涌,在海平面上的博朗可能只有几英寸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可以从卫星上看到这些潮汐。它们为海洋学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绘制和研究更NASA毅力号捕捉到机智号在火星上空飞行时的声音据外媒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周五透露,该机构的ldquo毅力号rdquo不仅为ldquo机智号rdquo火星直升机担任ldquo摄像师rdquo,而且还捕捉到了这架直升机在红NASA机智号火星直升机在第三次飞行中飞得更快更远美国宇航局(NASA)正在快速推进其在火星上的ldquo机智号rdquo(Ingenuity)直升机试验。在其第一次飞行中,这架小飞机起飞盘旋,并在原地降落。ldquo机智号rdq长征七号火箭抵达海南文昌发射场会师天舟二号据航天科技集团消息,执行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已经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近日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之后,它将与先期已运抵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按11名中国航天员飞天名场面刷屏世界航天日4月12日也就是今天,是世界航天日,也就是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这是联合国大会2011年4月7日做出的决议,以庆祝人类空间时代的开始。原来,1961年4月12日ldquo东方1号rdNASA正打造全新航天器将进一步探索深空拥有40年历史的旅行者1号2号分别于20122018年进入星际空间,这些勇敢的航天器已经走过了日地距离的120倍路程,到达了太阳圈的边缘。太阳圈是包围我们太阳系的气泡,受到太阳风的史无前例!毅力号首次在火星制成氧气每小时可产10克4月22日消息,继前不久,火星首架无人机ldquo机智rdquo号成功在火星耶泽罗撞击坑完成首飞后,21日,美国宇航局宣布,ldquo毅力rdquo号火星车首次在火星上利用大气中的刚刚!长四乙火箭成功发射试验六号03星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微消息,4月9日7时01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试验六号03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试验六号03星主要用于开展
大西洋变暖促使露脊鲸被迫迁徙并走向灭亡海洋变暖使极度濒危的北大西洋露脊鲸被迫离开了其传统和受保护的栖息地,使这些动物面临更致命的船只撞击灾难性的商业捕鱼缠绕以及大大降低的产仔率。根据2021年9月1日海洋学杂志上康奈尔物理学家发现黑洞会对环境产生压力有温度也有压力苏塞克斯大学的物理学家们发现,黑洞对其所在的环境施加压力,这在科学上是第一次。1974年,斯蒂芬霍金做出了黑洞会发出热辐射的开创性发现。在此之前,黑洞被认为是惰性的,是一个垂死的重飞蛾翼尖结构充当诱饵反射声音挫败蝙蝠声学定位攻击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某些种类蚕蛾的翼尖结构可以反射声音并甩开攻击者。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些缎纹蛾前翅尖端有奇怪的波纹和折叠。他们发现,这些独特的结构能强烈地反射声音,这意CRISPR新技术可对传播疾病的蚊子进行基因控制利用CRISPR遗传工程进展,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新的系统,可以限制每年让数百万人感染疾病的蚊子种群。这种全新精确制导的昆虫不育技术名为pgSIT,改变了与雄性生科学家发现预示着致命风暴的冰羽的新细节对世界各地的人们来说,最大的危害之一是催生洪水龙卷风和其他灾害的大风暴。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他们认为该研究解决了一个与风暴下有时出现的冰和水蒸气羽流有关的谜研究人员首次绘制出全球各地的珊瑚详细地图研究人员通过使用来自全球各地的200多万张卫星图像,完成了世界珊瑚礁综合在线地图,并且以已故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命名为艾伦珊瑚地图,它将作为珊瑚礁保护海洋规划和珊瑚科学的参考霸王龙之前谁最强?恐龙化石揭示了新的顶级掠食者筑波大学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来自中亚上白垩世下层的新的顶级捕食者,乌鲁格贝格龙(Ulughbegsaurusuzbekistanensis)。类似霸王龙这样的标志性顶级掠食者在恐龙阿根廷的白垩纪爬行动物化石的多样性令人惊讶2021年9月8日,阿根廷INIBIOMA(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研究所)和CONICET(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的ArianaPaulinaCarabajal及其同事在开放获取期刊PLO工程师研发自动机器人群将在月球上开采资源亚利桑那大学的航空航天和采矿工程师正在制定一项计划,利用自动机器人群和新的挖掘技术来收获月球的资源。他们已经收到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5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一个新项目,以推进使用自动祖先几岁生娃?科学家用Neanderthal基因进行了研究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在过去4万年的人类进化过程中,代际间隔(generationinterval)出现了波动,这和此前的认知假设不同。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生活史可以因外部和文化因素而研究员开发超晶格材料存储器用于柔性电子可穿戴设备要想让粘贴式显示器智能绷带和廉价的柔性塑料传感器真正起飞,它们将需要某种可以建立在塑料上长期存储数据的方法。在柔性电子的生态系统中,拥有存储器选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今天的非易失性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