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地球受小行星的撞击次数或比以前认为的多10倍
据外媒报道, 科学家们知道地球在遥远的过去被巨大的小行星撞击过,但一项新分析表明,这些撞击的次数可能比以前认为的要多10倍。 这意味着在25亿到35亿年前,平均每1500万年就会发生一系列的撞击,其规模类似于消灭恐龙的小行星撞击。其中一些单独撞击的小行星可能大得多,可能约相当于城市大小。研究人员还在考虑这些撞击可能对地球不断演变的近地表化学产生了什么影响。这项工作将在Goldschmidt地球化学会议上发表。
与今天相比,地球的早期是难以想象的狂暴。科学家们认为,地球曾被大量的大型小行星(直径大于10公里)撞击过,这将对地球的近地表化学和支持生命的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相对而言,6600万年前的希克苏鲁伯撞击显示了这样一次撞击的影响,它导致了恐龙的灭绝。然而,早期的地球与希克苏鲁伯撞击时的地球非常不同,因此撞击的影响也是如此。
在月球和其他岩石行星上可以看到类似撞击产生的撞击坑,但是大气风化和板块构造往往掩盖了地球上古代撞击坑的任何直接证据。然而,这些遥远的撞击的回声可以从古代岩石中发现的 "球状物 "中看到;巨大的撞击抛出了熔化的颗粒和蒸汽,然后冷却并落到地球上,以小球状的玻璃状颗粒嵌入岩石中。撞击越大,这些颗粒就会从撞击地点扩散开来,所以全球分布的厚厚的球形颗粒层显示了巨大的撞击。
西南研究所(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的研究人员Simone Marchi博士说。
"我们开发了一个新的撞击通量模型,并与古代球状层数据的统计分析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发现目前的地球早期撞击模型严重低估了球状层所记录的已知撞击的数量。在35亿年前和25亿年前的时期,真正的撞击数量可能比以前认为的要多10倍。这意味着,在那个早期阶段,地球可能平均每1500万年就会受到一次希克苏鲁伯大小的撞击。相当壮观的场面!"
"随着我们加深对早期地球的了解,我们发现宇宙碰撞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是众所周知的。它们经常被忽视,因为我们缺乏对其数量和规模的详细了解,但这些高能量的事件很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的表面和大气的演变。"
“例如,我们正在研究的一个结果是试图了解这些撞击是否可能影响了大气中氧气的演变。我们发现,在强烈撞击的时期,氧气水平会有剧烈的波动。鉴于氧气对地球发展的重要性,甚至对生命发展的重要性,它与撞击的可能联系是耐人寻味的,值得进一步调查。这是我们工作的下一个阶段。”
开普敦大学的Rosalie Tostevin博士在评论时说:
“这些大型撞击肯定会造成一些破坏。不幸的是,很少有这么久远的岩石幸存下来,所以关于撞击及其生态后果的直接证据是不完整的。Marchi博士提出的模型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早期地球上碰撞的数量和规模。”
“一些化学标记表明,在大约25亿年前的永久性上升之前,早期大气中存在着‘一缕’氧气。但是,围绕着这些‘一缕’的意义,或者实际上,它们是否发生过,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论。我们倾向于关注地球内部和生命的演化,作为对地球氧气平衡的控制,但是来自太空的岩石轰击提供了一个有趣的选择。”
这是一个独立的评论,Tostevin博士没有参与这项工作。
【来源:cnBeta.COM】
研究称用核弹撞击小行星可帮助保护地球据外媒报道,向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发射核弹,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中的情节,但一项新研究表明,即使是晚期干预也可以帮助避免灭绝级的撞击。近几十年来,所谓的小行星破坏的可能性已被充分论证,
二维混合金属卤化物装置可对太赫兹辐射进行定向控制据外媒报道,研究人员在一个装置中利用了二维混合金属卤化物,可以对自旋电子方案产生的太赫兹辐射进行定向控制。该装置比传统的太赫兹发生器具有更好的信号效率,而且更薄更轻生产成本更低。太
研究揭示呼吸道疾病如何在野生山地大猩猩中迅速传播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咳嗽和感冒在野生山地大猩猩群体中迅速传播,但似乎不太可能在相邻的群体之间传播。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是对猿类保护的最大威胁之一。由于人类和猿猴的
科学家用实验揭示了单个催化剂纳米粒子变活跃的情况据外媒报道,一个由DESY领导的研究小组一直在使用高强度的X射线来观察单个催化剂纳米粒子的工作情况。该实验首次揭示了单个纳米粒子表面的化学成分如何在反应条件下发生变化从而使其变得更
智能显微镜载玻片可让癌细胞像彩色电视一样生动起来当涉及到检测疾病时,现代显微镜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大工具,但通常被研究的生物材料需要被染色或染色以揭示其秘密。这可能会改变样本的特性导致误诊,但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的科学家开发的一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首个研究成果公布地质寿命延长10亿年嫦娥五号从月球取回了1731克月壤月岩样品,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共计31份于7月12日向13家科研机构发放。现在,第一个成果公布了!近期,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天文学家可能首次发现一颗围绕三星系统运行的行星据外媒CNET报道,天文学家可能首次在GWOrionis中发现了一颗围绕三星系统运行的行星。GWOrionis恒星系统相对较近,距离只有1300光年,与我们的太阳系相差无几。正如天
科学家利用免疫球蛋白的自然特征来改善抗癌疗法据外媒报道,南安普顿大学和生物制药公司UCB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方法,利用被称为补体级联的人类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来增强治疗性抗体攻击血癌细胞的自然能力,为潜在的一类新疗法开辟了道路。
科学家在红海探索沉船时发现巨型神秘生物据外媒CNET报道,OceanX公司OceanXplorer号研究船的科学家们在调查红海的一艘沉船时,通过摄像头发现了一种深海动物,这让他们感到惊讶。一年之后,OceanX公司透露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已灭绝的树懒是杂食动物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领导一项新研究表明,一种直到大约1万到1。2万年前还生活在南美洲的树懒Mylodon,并不像它所有活着的ldquo远亲那样是严格的素食者。根据对保存在树懒
罗勒的天然化合物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保护作用南佛罗里达大学卫生学院领导的团队发现,化合物葑醇在减少大脑中的神经毒性淀粉样蛋白beta方面具有与肠道衍生代谢物相同的有益作用。南佛罗里达大学健康部(USFHealth)研究人员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