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房产时事环球科技商业
投稿投诉
商业财经
热点动态
科技数码
软件应用
国际环球
晨报科学
新闻时事
信息智能
汽车房产
办公手机
教育体育
生活生物

物理学家揭开了世界上最薄超导体的秘密

  来自三大洲的物理学家团队,刚刚报告了首个能够解释迄今最薄超导体背后不寻常电子行为的实验证据。 得益于极其高效的导电特性,这种只有单原子层厚度的材料,有望在无数场景下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带来更好的医学诊断等。
  这项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物理学家领衔的开创性工作,主要归功于全球范围内也屈指可数的新设施和新仪器。
  由此产生的数据,有助于指导更好的超导体开发,反之又可推动医学诊断、量子计算、能量传输等领域的发展。
  研究主要作者 Jonathan Pelliciari 博士(图自: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不过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这类高温超导体的行为,仍然没有被物理学家完全理解。MIT 助理教授 Riccardo Comin 表示:“它们的微观激发和动力学,对于超导特性的理解至关重要”。
  BNL RIXS 仪器部分特写(图自:Diamond Light Source)
  经过 30 年的研究,许多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不过 2015 年的时候,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种新型高温超导体,它就是能够在 65 开尔文环境下实现超导、只有单原子厚度的 硒化铁片。
  但是块头大得多的相同材料,必须在低至 8 开尔文的温度下,才能实现超导。MIT 材料研究实验室的 Comin 表示,这一发现引发了全球科学家想要破译迄今最薄超导体秘密的研究热潮。
  研究配图 - 1:FeSe 块体结构
  研究发现:在普通金属中,电子的行为就像一个人在房间里跳舞一样。而在超导金属中,电子会像舞伴一样成对移动,好像它们就是量子编舞的一部分,最终形成了一种电子超流体。
  然而将这些电子对结合到一起的相互作用,又是哪种神秘的“胶水”呢?Comin 指出:科学家们已经知道,传统超导体中的“胶水”,源于材料内原子的运动。
  研究配图 - 2:通过总电子产率测量的边缘 X 射线吸收光谱
  然而在纳米尺度上,其实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在这种材料的内部,电子会向着所有可能的方向飞来飞去,原子发出了“嘎嘎”的振动声。不过在传统超导体中,电子却是借助存储在原子运动中的能量来配对的。
  高温超导体中电子配对背后的“胶水”,与之有着明显的不同。在一种假设中,科学家们认为它与被称作“自旋”的电子特性有关(另一个我们更加熟悉的特性,就是它们的电荷)。
  研究配图 - 3:双波 / 初始波段的哈伯德模型
  Pelliciari 表示,自旋可被视作一块最基础的磁铁。在有关高温超导体的假设中,电子能够从从自旋中获取一些激发能量,而这也是其用于配对的“粘合剂”。
  此前,大多数物理学家都认为无法检测、或测量只有但原子层厚度材料的自旋激发,而这也是新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期刊上所提到的非凡成就。
  研究配图 - 4:自旋敏感性与共振非弹性 X 射线散射(RIXS)数据的比较
  据悉,物理学家们不仅检测到了自旋激发,还发现了超薄样品中的自旋动力学与大块样品中的情况截然不同。具体说来是,前者波动自旋的能力,较后者高出了 4~5 倍。
  Pelliciari 表示:“这是单原子厚度的材料中存在自旋激发的首个实验证据”。感兴趣的朋友,可翻阅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的《Evolution of spin excitations from bulk to monolayer FeSe》一文。
  【来源:cnBeta.COM】

研究科学家复活了生活在海洋动物体内19世纪末,科学家们对他们在某些温带海洋动物(包括海葵珊瑚和水母)的组织中观察到的黄色细胞感到困惑。这些细胞是动物的一部分还是独立的生物体?如果是独立的,它们是寄生虫还是给宿主带来中国科学家观测到最高能量光子改变对银河系认知5月17日消息,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dquo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rdquo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最高1。4拍电中国空间站两年11连发核心芯片不怕卡脖子继4月29日首次发射天和号核心舱之后,中国空间站建设第二发也准备就绪了mdashmdash16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NASA用卫星感知到了海洋表面下的潮汐内部潮汐,或内部波浪,指的是海洋表面下数百英尺的浪涌,在海平面上的博朗可能只有几英寸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可以从卫星上看到这些潮汐。它们为海洋学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绘制和研究更NASA毅力号捕捉到机智号在火星上空飞行时的声音据外媒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周五透露,该机构的ldquo毅力号rdquo不仅为ldquo机智号rdquo火星直升机担任ldquo摄像师rdquo,而且还捕捉到了这架直升机在红NASA机智号火星直升机在第三次飞行中飞得更快更远美国宇航局(NASA)正在快速推进其在火星上的ldquo机智号rdquo(Ingenuity)直升机试验。在其第一次飞行中,这架小飞机起飞盘旋,并在原地降落。ldquo机智号rdq长征七号火箭抵达海南文昌发射场会师天舟二号据航天科技集团消息,执行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已经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近日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之后,它将与先期已运抵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按11名中国航天员飞天名场面刷屏世界航天日4月12日也就是今天,是世界航天日,也就是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这是联合国大会2011年4月7日做出的决议,以庆祝人类空间时代的开始。原来,1961年4月12日ldquo东方1号rdNASA正打造全新航天器将进一步探索深空拥有40年历史的旅行者1号2号分别于20122018年进入星际空间,这些勇敢的航天器已经走过了日地距离的120倍路程,到达了太阳圈的边缘。太阳圈是包围我们太阳系的气泡,受到太阳风的史无前例!毅力号首次在火星制成氧气每小时可产10克4月22日消息,继前不久,火星首架无人机ldquo机智rdquo号成功在火星耶泽罗撞击坑完成首飞后,21日,美国宇航局宣布,ldquo毅力rdquo号火星车首次在火星上利用大气中的刚刚!长四乙火箭成功发射试验六号03星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微消息,4月9日7时01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试验六号03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试验六号03星主要用于开展
中国北京的黑碳气溶胶核心尺寸变得更小且涂层更少黑碳(Blackcarbon,BC)气溶胶是化石燃料生物燃料和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的产物。通过吸收强烈的太阳辐射,BC可以加热大气,影响其稳定性,并进一步恶化空气质量。BC的气候和环NASA邀请公众以虚拟方式观看Starliner发射据外媒报道,随着俄罗斯的ldquo科学号rdquo实验舱成功与国际空间站连接,美国宇航局(NASA)现在正将注意力转向预计在8月3日进行的Starliner发射。NASA已经确认,CAPSTONE的CubeSat正在为月球飞行做最后准备据外媒报道,月地空间自主定位系统技术操作与导航实验(全称CislunarAutonomousPositioningSystemTechnologyOperationsandNavi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揭示蛇如何进化出毒牙据外媒报道,致命的蛇是如何进化出它们的毒牙的?由弗林德斯大学和南澳大利亚博物馆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答案在于它们牙齿的特殊微观特征。ldquo这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为什么毒牙在蛇类中当恐龙在大灾难中灭绝时鲨鱼的多样性保持相对稳定据外媒报道,6600万年前的一场全球灾难导致了所有非鸟恐龙以及大型海洋爬行动物(如沧龙和蛇颈龙)的灭绝。但是鲨鱼发生了什么?根据乌普萨拉大学的MohamadBazzi及其同事8月1科学家提出解释金属氧化物透明度的新理论据外媒报道,一些金属氧化物的电子,由于其与材料的离子晶格结合时具有较大的有效质量,不能跟随光的电场而使其穿过材料。透明和导电的材料被用于智能手机的触摸屏和光伏能源的太阳能板。来自西肉眼可见本周一颗罕见的再发新星正在经历爆发据外媒CNET报道,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并不是本周夜空中唯一的壮观景象。一颗罕见的再发新星正在经历爆发,一些天空观察者说,人们可以用肉眼观察到它。新星与超新星不同,超新星基本上是一颗科学家找到让碳纤维耐高温的低成本可扩展解决方案碳纤维具备很多优点,例如重量轻强度大等等,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碳纤维在高温下的燃烧,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现在已经为这个问题找到了一个低成本和可扩展的解马斯克的火星移民梦新里程碑第100台猛禽发动机下线火星正等待着人类去探索!SpaceX正努力开发Starship的发射系统,以便于帮助人类踏上这颗红色星球。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SpaceX的员工正在为ldqu科学家发起伽利略项目寻找宇宙中的外星科技文明由哈佛带领的一支科学家团队,已经发起了一个旨在宇宙中寻找外星生命证据的伽利略项目(GalileoProject)。结合地面望远镜人工智能等方案,这项研究将着重于外星智能的物理例证,科学家正通过对火星的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大气化学据外媒报道,对火星大气中臭氧和水蒸气的长期研究可能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大气化学。一项对欧航局(ESA)MarsExpress任务数据的新分析显示,我们对这些大气气体相互作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