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利用一个多世纪观测数据罕见双星类型UMon
据外媒报道, 天文学家们已经描绘出了RV Tauri变星的最佳图像,这是一种罕见的双星类型,其中两颗恒星--其中一颗接近其生命的尽头--在一个庞大的尘埃盘内绕轨道运行。 它们130年的数据集涵盖了迄今为其中一个系统收集的光的最大范围--从无线电到X射线。
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的Laura Vega指出:“在银河系中只有约300个已知的RV Tauri变星。我们的研究集中在第二亮的U Monocerotis(简称U Mon)上,它现在是第一个检测到X射线的系统。”
U Mon位于距离地球3600光年的麒麟星座。它的两颗恒星每6年半绕对方公转一圈,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其轨道倾斜了75度。
主恒星是一颗年老的黄色超巨星,其质量大概是太阳的两倍,但体积却膨胀到太阳的100倍。它的大气压力和温度之间的拉锯战导致它有规律地膨胀和收缩,这些脉动产生了可预测的亮度变化及光的深度和浅倾角的交替变化--这是RV Tauri系统的标志。科学家们虽然对伴星的了解较少,但他们认为它的质量跟主星相似且比主星要年轻得多。
这两颗恒星周围的冷却盘则由主恒星在演化过程中喷射出的气体和尘埃组成。Vega团队通过利用夏威夷茂纳基亚亚毫米阵列的无线电观测估算出该圆盘的直径约为510亿英里(820亿公里)。科学家们认为,双星轨道位于一个中心间隙内,这个间隙相当于两颗恒星最大距离时的距离,即它们相距约5.4亿英里(8.7亿公里)。
当恒星彼此距离最远时,它们大致跟我们的视线对齐。圆盘部分遮蔽了主光并造成了系统光线的另一种可预测的波动。Vega和她的同事们认为,这是当一颗或两颗恒星跟圆盘的内缘相互作用会吸走气体和尘埃流。他们认为伴星将气体引入自己的圆盘,然后在加热后产生出X射线的气体外流。这个模型可以解释2016年欧航局的XMM -牛顿卫星探测到的X射线。
“XMM的观测使我们成为第一个在x射线中检测到的RV金牛座变量,”XMM美国项目科学家、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金姆·韦弗说。“看到地面和太空的多波长测量结合在一起,让我们对一个长期研究的系统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令人兴奋的。”
Vega团队在对U Mon的分析中还将130年的可见光观测整合其中。
对该系统最早的测量则来自1888年12月25日,由美国变星观察员协会(AAVSO)收录。AAVSO是一个由业余和专业天文学家组成的国际网络,总部设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AAVSO提供了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现在的额外历史测量。
研究人员还使用了 Digital Access to a Sky Century @ Harvard(DASCH)编目的存档图像。DASCH是剑桥大学哈佛学院天文台的一个项目,其致力于将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地面望远镜拍摄的玻璃摄影板上的天文图像数字化。
U Mon的光之所以会变化一方面是因为主恒星会发生脉动,另一方面是因为每隔6.5年左右圆盘就会遮蔽部分主恒星。结合AAVSO和DASCH的数据,Vega和她的同事发现了一个更长的周期,该系统的亮度大约每隔60年上升和下降一次。他们认为圆盘上的弯曲或团块导致了它在运行轨道上的额外变化。
这项研究的论文合著者Rodolfo Montez Jr.称:“这证明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的。”
另一位合著者Keivan Stassun是恒星形成方面的专家,同时还是Vega在范德堡大学的博士导师。他指出,这个演化系统跟新形成的双星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和行为。两者都嵌在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圆盘中,从这些圆盘中拉出物质并产生气体流出。在这两种情况下,圆盘都能形成弯曲或结块。在年轻的双星中,它们可能标志着行星形成的开始。
【来源:cnBeta.COM】
哈勃在M61星系观测到带有黑暗触须的发光心脏哈勃在M61星系发现了壮观的带有黑暗触须的ldquo发光心脏rdquo,图像显示,该星系它被蜿蜒的螺旋臂和黑暗的尘埃卷轴所包围。除了常见的明亮的恒星带,M61的螺旋臂上还镶嵌着红宝
研究揭示格陵兰冰川前部湍流羽流的复杂表现据外媒报道,科学家们首次成功地对冰川下泄羽流进行了连续监测,使人们对冰川峡湾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着冰川的融化,冰川中的淡水与海水相互作用,形成亚冰川下排放羽流。众所周知,这些湍
研究人员揭开火星神秘蜘蛛地形面纱据外媒报道,都柏林三一学院的研究人员揭开了神秘的ldquo火星蜘蛛地形(spidersfromMars)rdquo面纱。他们首次提供了证明火星表面这些独特特征可能是由二氧化碳冰的升
研究表明大自然的声音对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卡尔顿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联合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大自然的声音不仅令人愉悦,而且对人类的健康有多种益处尽管找到这些声音并不总是那么容
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展示新型脑机接口技术据外媒报道,将神经活动映射到相应的行为是开发脑机接口(BMI)的神经科学家的主要目标读取和解释大脑活动并将指令传输到计算机或机器的设备。虽然这看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现有的BMI可以
17亿像素的银河系全景平面图来了历时12年拍摄成果惊艳你知道银河系是什么样子吗,加州星云泡泡星云郁金香星云都长什么样?历时12年拍摄时长1200个小时,芬兰摄影师通过234个图像,合成了一张像素宽度约10万总分辨率高达17亿像素的银河
科学家认为闪电在地球生命起源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据外媒报道,一些地质学家表示,在创造地球生命出现的完美条件方面,雷击和陨石一样重要。长期以来,40多亿年前陨石中输送到地球的矿物质一直被认为是地球上生命发展的关键成分。科学家们认为
研究长时间的零重力太空任务中可能会引发认知问题据外媒报道,随着长时间的太空任务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科学家们正在试图寻找新的方法来减轻重力降低对人体的负面影响。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微重力会对认
一颗小行星将于3月21日飞掠地球与地球亲密接触3月18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表示,小行星2001FO32将于3月21日在距离地球约200万公里的地方与地球进行ldquo最亲密接触rdquo,这为
研究人员在人体中发现42种来源不明的神秘化学物质据外媒报道,来自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日前展示了一种可以更好识别人体中人造化学物质的新筛选方法。这项概念验证研究发现了1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55种是以前从未在
研究称火山爆发或跟恐龙灭绝并无关联据外媒报道,人们普遍认为恐龙从地球表面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小行星的毁灭性撞击。希苏鲁伯陨石坑是证明这一理论成立的最好证据,并且研究我们脚下深处岩石和沉积层的科学家们的发现也支持了这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