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事件(300万吨地沟油重返餐桌!) 前几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条令人后怕的消息: 一个认识了好几年的朋友,半夜因为腹痛进了急诊病房。 她的朋友圈,有一句话引起了我注意: 医生告诉我,外卖多吃点,下次就不是腹痛这么简单了…… 看完这句话,我紧张地给她打了个电话: 你没事吧?怎么还进急诊病房了? 她听完,隔了2秒才缓缓告诉我: 我没事,你别担心,就是平时外卖吃多了,食物中毒了。 医生问了我的饮食习惯后,说很有可能是地沟油引起的…… 和她聊了半个小时,我隐隐觉得后怕。 她平时就无辣不欢,毛血旺、夫妻肺片、口水鸡……都是她的最爱。 然而,因为工作繁忙, 她每次只能点外卖过过嘴瘾。 谁都知道,外卖卫生难以保障,再加上她长期重油重辣,想不"中招"都难。 这次进了急诊室,算是身体给了她一个警告。 她再不注意点,身体健康真的堪忧。 说起朋友这件事,我不由得想起近几年地沟油事件的频频"爆雷"。 前不久,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出了一则刑事判决书。 其中披露了一则"地沟油制售"的事件结果: 成都某知名火锅连锁品牌,在两年内制售地沟油,涉案2吨。 据悉,涉案人员包括老板、采购员和厨师一共5人。 他们先是用水油分离器分离顾客吃剩的废弃油脂, 高温加热后,加入地沟油制作成红油,再将红油做成火锅锅底,卖给顾客。 针对这5个人,法院的判决结果是: 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到2年4个月不等,并处罚金2万到17万元。 虽然法院对他们作出了处罚,但我还是忍不住脊背发凉。 近些年来,至少也有2亿中国人在不知不觉中,食用了地沟油吧?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信任品牌,才会无所顾忌地去消费。 现在看来,你以为自己吃的是美食,殊不知吃的就是地沟油。 黑心商家用地沟油换取利润,牺牲掉的是我们消费者的健康。 虽然他们得到的处罚有价,但我们的健康是无价的啊。 想到这一点,就觉得可气又可恨。 你可能会觉得,明目张胆做地沟油的商家应该没多少吧? 可事实是,你生活的周围,到处都有售卖地沟油的踪迹: 四川20家火锅店每天通过过滤、清洗、再加工等工序售卖地沟油; 湖南湘潭一米粉厂生产线使用地沟油,每天生产3万斤销往各大市场; 广州一黑作坊通过地沟油煎炸、双氧水漂白700公斤鸡脚进行贩卖…… 南派三叔说: 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地沟油对我们的威胁,无处不在。 那么,为了探索它存在的原因,我们就得从它背后的产业链开始了解。 人民网记者曾历时一个多月的暗访,发现了京畿地区的一条地沟油产业链。 "正规军"与"游击队"的较量 北京某街道上,一个中年男人把车开在了一家川菜馆附近。 下车后,他径直走进了餐馆。 短短6分钟,他手提两个白色水桶走出门口。 随后,将白色水桶里的东西倒入自己车厢内的黑色大桶,如此往返两次。 记者以经营饭店为由,和他攀谈。 "饭店垃圾收吗?" "我们只拉泔水,不收垃圾。" "什么价格?" "要看你有多少东西,比如刚才那家小店,我每个月给他们100块钱。" 要知道,2012年,北京对"非居民餐厨垃圾"征收的处理费是25元/吨; 2014年,上调到了100元/吨。 同样是"处理餐厨垃圾",前者给餐馆100元,后者收餐馆100元。 显而易见,在这场"餐厨垃圾争夺战"中,"正规军"的成本相对较高。 而低成本的"游击队",反而会是餐馆商家处理"垃圾"的第一选择。 "地沟油"的初级加工 那么,"游击队"收集的泔水去了哪里呢? 记者经过探访,发现这些泔水全都运往了一个偏僻的村子里。 村子附近,大概有10家养猪户聚集。 整个面积有2个足球场那般大,外围还堆放各色垃圾,空气弥漫着浓浓的恶臭。 猪舍外有人在烧东西,记者走近一看,锅里熬着红黄相间的液体。 见有生人归来,对方马上挡住大锅。 "油什么价?" "580块一桶,打电话收。" 在攀谈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一个信息。 对于小作坊来说,单纯"炼油"并不划算。 "你需要养一些猪或牛,炼出的油给人吃,剩下的渣给猪吃。 这样既赚了油钱,又省了饲料钱。" 一份原材料的支出,可以获得两份收益,果然"好头脑"。 另外,记者也在交谈的过程中得知: 炼制初级地沟油,基本没有技术门槛,而且只要你炼出来,就专门有人来收。 养猪是挣小钱,收油的才是赚大钱。 那么,炼制的初级地沟油,收购价是多少呢? 在当时的行情,一桶收购价为600元左右。 一个中等规模(80头)的养猪户,7天即可炼出一桶油。 按照一年来计算,收入可达3万元。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感到恐惧。 "商贩们"炼制的地沟油被人们吃到嘴里,这是第一大威胁; 将炼制剩下的油炸给猪牛吃,猪牛等肉类食品进到人们嘴里,又是一大威胁。 在地沟油的产业链下,我们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是多么不值钱? "地沟油"的精炼以及售卖 地沟油经过"初级炼制",又会被一个"中转站"收购。 据了解,按每桶油600元成本计算,"中转站"一年仅收购就要花费2000万。 之后,中转站又会把"地沟油"运送到河北的一个露天炼油区。 那里,是"精炼地沟油"的技术来源地。 "这油能炒菜吗?" "能,味香着呢。" "倒进去的是不是饭店吃剩下的东西?" "是。" 经过交谈,记者确定了炼油锅里的红黄油块是地沟油。 一个男子和记者交谈的过程,还透露了很多信息: 村东口好几家做这个的,一天40吨很轻松; 炼出来的油和水一样,很清,不然过不了要求; 他们自己不敢装瓶,都是卖给外面的大厂; 精炼后的地沟油,可以做日化,也可以做食用油…… 精炼完成后,地沟油又会被专业油罐车运输,送达一个工厂里。 厂里生产出来的高熔点油品,会卖给一些食品企业。 而油品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则会被内部加工成硬脂酸、皂隶、甘油等出售。 这就是地沟油从原始收购、倒卖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过程,我觉得就是细思极恐。 作为一个消费者,或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 自己丢弃的油脂,竟可以变废为"宝"。 我也没想到,地沟油背后的产业链养活了这么一大批人。 更令人害怕的是,我们无辜的普通人为此付出了危害健康的代价,却一无所知。 为什么他们敢于顶风作案? 为什么地沟油产业链屡禁不止? 我总结了几点原因如下: 高利润,让一些企业铤而走险 2012年,金华市公安部侦破了一起地沟油制贩事件。 据违法企业代表人称: 正规食用油的成本约为1.4万元/吨,每吨利润不足1000元; 而以劣质油脂生产"地沟油",成本在7000多元/吨。 高达50%的暴利,就是一些企业铤而走险的原因。 根据警方介绍,在这些地沟油的利益链中,各个环节的利润都非常可观: 最底端的个体熬油户,卖出价5000多元/吨; 中间商收购后卖给企业,卖出价七八千每吨; 而企业经过加工卖出去的价格,1吨就已经过万了。 东野圭吾说过一句话: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一是人心。 钱,驱使人们昧着良心做事。 为了钱,他们不惜露出自己丑恶的嘴脸。 原料"新",门槛低,鉴定难 2012年,南京市检察院处理了一则"地沟油"事件。 这个案件,相比以往的"地沟油"事件,有一些新特点。 (1)原料"新" 传统地沟油,是将下水道的油腻漂浮物,或回收的泔水进行提炼; 而"新型地沟油"是用废弃动物油脂制成, 包括生猪屠宰后丢弃的内脏、猪皮上刮下来的碎肉末等等。 (2)门槛低 以往地沟油的回收,只需要多次过滤和沉淀,才能使"油"澄清; 而废弃油脂,只需要倒入锅中熬煮,加工过程十分简单,没有技术门槛。 (3)鉴定难 目前食用油的检测,主要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溶剂残留等。 而此次查获的"地沟油",按照检测几乎全部合格。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复杂的原因。 总之,现阶段对于地沟油的检测,还没有很精确的方法。 这也是黑心商贩、商家和企业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主要原因。 "地沟油"的屡禁不止,为违法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暴利。 然而,对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带来的可能是隐藏的健康隐患。 曾经看过一则新闻: 浙江台州一年轻小伙,年年都要到医院ICU报到。 原因不是他有严重的疾病,仅仅是他"管不住嘴"。 小勇(化名)是个吃货,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和朋友出去撸串喝酒 长期饮食不健康,导致他每年都要因为胰腺炎来一次医院。 医生说,小勇的急性胰腺炎是由"甘油三酯"太高引起的。 查血常规时,医生发现他的总胆固醇为17.89mmol/L,甘油三酯为54.01mmol/L。 这是什么概念? 正常甘油三酯的参考值为0.56-1.70mmol/L,总胆固醇为3.10-5.70mmol/L。 也就是说,小勇的甘油三酯足足是正常参考值的五六十倍! 通过血浆置换,医生从他的血液中抽出了半袋"牛奶血"。 即使看到照片,我都很难想象一个正常人的血液中有这么多的脂肪。 但现实摆在眼前,我们不得不承认: 不健康的油脂,真的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我曾查过资料,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 而小勇体内的甘油三酯偏高,很有可能就是长期摄入"地沟油"引起的。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地沟油"离我们很远。 武汉工业学院研究食品科学的何东平教授,曾估计: 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00万吨。 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概是2250万吨。 换个简单的说法,你吃十顿饭,可能就有一顿会碰上地沟油。 医学研究也曾经表明,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危害: 比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 另外,地沟油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 它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我们都知道,地沟油制售的产业链处于灰色地带。 因为辨别困难等等原因,目前还没有效检测"地沟油"的方法。 从事地沟油研究的何东平教授,也曾表示: 中国要彻底禁绝地沟油,可能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难道我们就要看着制售地沟油的恶人横行霸道吗? 难道我们就要眼看着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受到威胁吗? 不。 作为消费者,作为社会的一份子,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应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地沟油的受害者。 为了尽快迎来"禁绝地沟油"的那一天,我们要勇敢拿起法律的武器。 向有关部门举报,向警方提供有效信息。 从一切环节遏止"地沟油"的生产和销售。 总之,不要让人性冷漠充斥社会,让好人寒了心; 不要让道德败坏成为普遍,要让恶人寸步难行。 点个「赞」,让地沟油产业链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