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诺贝尔奖(100万亿奖金的搞笑诺贝尔奖) 美国时间9月17日下午六点,一年一度的科学颁奖典礼如期召开。 "搞笑诺贝尔奖" 这是每年关注度最高的科学界颁奖之一,虽然名字里带了搞笑,但是这个诺贝尔奖的总奖金金额,达到了惊人的100万亿。 ——津巴布韦币 当然,也简单给大家换算一下…… 100万亿,分给10个获奖者,每人10亿:10万亿津巴布韦币的钞票,大约相当于4美元。 但因为2009年津巴布韦停止使用本国货币,这可怜巴巴的10万亿……还是仿造的假钞! 咳。 就像搞笑诺贝尔的宗旨一样——"让人发笑,然后思考。" 今年是搞笑诺贝尔奖的第三十届,却也是不同寻常的一年:颁奖大会没有在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院进行,而改为了线上。 举办方提前制作好了精美的动画,把每年的纸飞机传统改成了参与者的视频—— 形式虽然改变,内容依然精彩! 今年的搞笑诺奖主题是:Bugs 所有获奖者,都会获得一个"奖杯"需要自己打印组装的六面盒! 五面都印着各种各样的"bugs"——跳蚤、蟑螂、计算机bug、诺如病毒、和甲壳虫轿车…… 还有一面,是粘贴指南。 不过,当我们看到这些稀奇古怪的研究时,还是要由衷的感慨一句—— 他们值得。 诺贝尔声学奖 吸了氦气的鳄鱼也会发出高亢的搞笑声音 我们都知道,人类吸入氦气之后,声音会变得又尖又细,就像是搞笑视频中的配音一样。 因为,人在说话的时候,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本身并不大,而是靠着声道共振才让听众得以听到。 但在吸入氦气之后,密度很小氦气的存在,让声速增加。震动频率不一样,人们听到的声音也会变得完全不同。 而鳄鱼,也是一个十分喜欢吼叫的动物。 科学家雇佣了一只特别喜欢吼叫的中国扬子鳄,并将其放入氦气氧气混合的密闭空间,混合气体能让它们正常呼吸。 而后,科学家开始放录音,诱导鳄鱼也开始吼叫。 嗯。 鳄鱼的声音也和人类一样变尖了。 而这个实验的意义? 证明鳄鱼也有声道共振,它们会利用声音在发情期判断其他鳄鱼的体型…… 诺贝尔心理学奖 我们可以通过眉毛判断一个人是否自恋 有些人明明那么普通,却那么自恋。 在心理学家论文的导言中,他们写道:自恋者最初看起来迷人而诱人,但交往起来却往往带来十分负面的效应,所以,识别和避免自恋者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事情。 但很多人,明明还没有过任何交流,却一眼觉得他是个自恋者,所以,心理学家想知道:我们是通过什么部位,判断出一个人是否自恋的呢? 他们招募了39名大学生摆出中性表情拍照,并且填写了调查表,确定他们是否自恋。 在一系列研究后,他们得出了结论: 眉毛是面部最富表现力的特征之一。 在颁奖的时候,科学家特意,把自己的眉毛也遮了起来…… 谁都不可以猜测我是不是自恋人▼ 诺贝尔和平奖印巴关系紧张时 外交官:凌晨3点,按完门铃就跑。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很紧张,但2018年情况特别严肃,头两个月就有434次交火。 我们想象的国家对抗:高风险的谈判、互放间谍,核威胁…… 实际上的国家对抗: 半夜3点,切断对方水电、狂按对方门铃,按完就跑。 2018年,印巴双方都抱怨自己驻对方的大使馆是这种小学生行为虐待的受害者。 这次的获奖者,是印度政府和巴基斯坦政府。 不过,两方都拒绝到达颁奖现场…… 诺贝尔物理学奖 蚯蚓也可以醉酒蹦迪 自然界也有高频率振动的时候——遇到地震的时候,蚯蚓会如何行动? 作为一个身体内部充满液体的直线动物,在地震时,它们会变成波浪线动物吗? 它们会跟着地震一起摇晃吗? 科学家把蚯蚓用20%的酒精麻醉了一下,让它平平躺下,不要乱动。 而后,在塑料板上来一点上下振动的正弦波。 实验证明,蚯蚓会以法拉第波震动! 蚯蚓:我啥也不知道,突然就喝醉了,突然就开始跟着音乐蹦迪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 贫富差距越大,人们越喜欢接吻 接吻几乎可以算是普世文化了,在表达爱意的行为上,接吻一直十分重要。 然而…… 科学家根据过敏健康状况、GDP、相对财富,测试了六大洲13个国家的受访者对于接吻拥抱等互动关系的态度。 结果证明: 收入不平等与接吻的相关关系,是与拥抱的五倍以上! 当贫富差距明显,人们就倾向于用亲亲维护关系稳定。 (づ ̄3 ̄)づ╭❤~ 诺贝尔管理学奖雇凶杀人层层外包,200万到杀手变10万 杀手:我选择不杀 首先,恭喜这次获得诺贝尔管理学奖的五位中国人! 虽然最后获奖者不愿意领奖,但是他们的行为,已经让全世界人民为之惊叹…… 故事是这样的: 2014年,大哥找到二哥,要用200万杀一个人。 二哥找到三哥,200万变100万。 三哥找到四哥,100万变27万。 四哥找到五哥,27万变20万。 五哥找到杀手:给你10万,帮我杀个人。 (图源:南国早报新媒体中心) 杀手:就10万啊?这太亏了。 他找到被暗杀的对象:要不你小子跟我合作一下,配合照两张照片,然后躲一躲。 被暗杀对象同意了,但是他三个月后报了警。 最后,从大哥一直到杀手,都被判进了监狱…… 非常具有管理学意义了。 诺贝尔昆虫学奖 昆虫学家也怕蜘蛛 科学家发现,自己的同事明明也是昆虫学家,每日与虫子相伴。 但是! 有一天午餐的时候,他拿出一只密封在袋子里的活的棕色蜘蛛: 五秒后,同事原地消失。 另外,他在野外工作的时候,同事还会警告他。 "不要过去,那里有蜘蛛。" 他拧开蜘蛛的盖子,同事尖叫着跳走,就像是蜘蛛要杀了他一样…… 所以,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方向,从研究"昆虫"变为了研究"昆虫学家"。 为啥都是昆虫学家了,还会害怕蜘蛛呢……………… 诺贝尔医学奖 "吧唧嘴恐惧症" 2013年,三个患者因为听到别人吧唧嘴要疯了,被送到强迫症研究中心。 而医学奖得主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精神类疾病:恐音症。 就像是讨厌指甲划过黑板的声音一样,有些人一听到别人咀嚼就会出奇暴躁、感到崩溃。 他们研究了42位恐音症患者,发现触发的声音都是人为产生的。 比如81%的患者讨厌吧唧嘴,64%的人讨厌别人呼吸困难时粗重的鼻音,59%的人讨厌键盘打字声。 所以有可能是讨厌人类而已。 顺带一提,他们提出了解决方案。 如果别人吧唧嘴实在让你要当场发疯的话,尝试一下把吧唧嘴的声音想象成鞋子走在湿哒哒的泥土上的泥巴声,也许会好一点。 诺贝尔医学教育奖 疫情中,政客比医生更能影响到人们的生死 获奖者:巴西、英国、印度、墨西哥、白俄罗斯、美国、土耳其、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的国家领导人(从左到右,不分顺序) 恭喜各位领导人,虽然他们都没有出席这次的颁奖典礼,但相信他们获得奖项也会感到荣幸。 毕竟,这是对他们制定的灾难性政策的一种肯定——足够灾难,甚至导致全球50多万人死亡。 诺贝尔医学教育奖:学医救不了地球人。 诺贝尔材料科学奖 冰屎刀切不了东西 外国有个传说:一个因纽特人被家人抢走了工具,自己被困在风雪。 于是他用自己的粪便做成刀,用刀杀死狗,用狗的尸体做成雪橇,并且让另一只狗拉着他走出风雪。 这次的科学家,从高中开始就迷恋这个因纽特人的传说。 所以,他真的用了八天的时间模仿因纽特人的饮食,并且把自己的大便冷冻起来,做成刀具。 实验证明——不行。 刀子融化了,并且在猪皮上面留下了便便的痕迹。